拾音器及弦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2226发布日期:2023-08-25 05:5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拾音器及弦乐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乐器,尤其涉及一种拾音器及弦乐器。


背景技术:

1、压电拾音器可以将振动信号直接转化为电信号输出,是电子乐器中常见的拾音器。

2、现有的压电拾音器通常是一体结构,例如,用于吉他上的六根琴弦采用一个整体的拾音器进行拾音。六根琴弦中的若干琴弦发生振动时,各琴弦均会施加压力到拾音器,拾音器通过识别其上压电感应片的压力变化就可以判断各琴弦的动作,从而将琴弦的振动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放大后输出声音。

3、然而,一体结构的压电拾音器,只能采集并输出六根琴弦混合后的信号,在一个方面,振动信号的混合降低了信噪比,在另一个方面,任意琴弦灵敏度的调节,会使其作用在拾音器上的压力有所变化,由于其他琴弦也都压在拾音器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琴弦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拾音器,能够精准的识别单弦的振动,提高了信噪比,而且便于对任意琴弦的灵敏度进行调节。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拾音器,弦乐器包括琴体和若干琴弦,各所述琴弦设置在所述琴体上,所述拾音器包括与各所述琴弦一一对应的拾音组件,所述拾音组件包括:

4、壳体,固定在所述琴体上;

5、压电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6、弦枕,包括相固连的压抵座和连弦件,所述压抵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连弦件伸出所述壳体外与所述拾音组件对应的所述琴弦相连,在所述琴弦静止时,所述连弦件在所述琴弦的压迫下带动所述压抵座压抵在所述压电器件上。

7、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侧板,各所述侧板沿周向首尾依次相连,共同围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纳滑槽,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琴弦指向所述琴体;

8、所述压抵座包括压抵部,所述压抵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滑槽内,且与所述连弦件固连,所述压电器件固定在所述容纳滑槽内,且位于所述压抵部远离所述琴弦的一侧,在所述琴弦静止时,所述连弦件在所述琴弦的压迫下带动所述压抵部压抵在所述压电器件上。

9、可选地,在所述壳体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压抵座还包括防脱部,所述防脱部设置在所述压抵部上,且嵌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防脱部滑动至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琴体的一端时,所述压抵部位于所述容纳滑槽内。

10、可选地,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设在相对的两个所述侧板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限位槽设在另一个上;

11、所述防脱部包括第一防脱部和第二防脱部,所述第一防脱部设在所述压抵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防脱部设在所述压抵部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一防脱部嵌在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所述第二防脱部嵌在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所述第一防脱部滑动至所述第一限位槽远离所述琴体的一端和/或所述第二防脱部滑动至所述第二限位槽远离所述琴体的一端时,所述压抵部位于所述容纳滑槽内。

12、可选地,还包括张紧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在所述琴弦的长度方向的侧方,且连接于与所述拾音组件对应的琴弦,所述琴弦与所述连弦件的连接处为第一弦部,所述琴弦与所述张紧件的连接处为第二弦部,在所述琴弦指向所述琴体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弦部位于所述第二弦部远离所述琴体的一侧。

13、可选地,所述张紧件上开设有穿弦孔,与所述拾音组件对应的琴弦穿设于所述穿弦孔,在所述琴弦指向所述琴体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弦部位于所述穿弦孔远离所述琴体的一侧。

14、可选地,所述连弦件上设有沿所述琴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所述琴弦贯穿并压抵在所述线槽内。

15、可选地,所述压电器件包括底座和压电感应片,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压电感应片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16、可选地,所述压电器件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贴设在所述压电感应片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压抵座压抵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压电感应片的一侧电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电感应片的另一侧电连接。

17、弦乐器,包括琴体和若干琴弦,各所述琴弦设置在所述琴体上,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拾音器,所述拾音器设置在所述琴体上,所述拾音器的拾音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琴弦相连。

18、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拾音器及弦乐器,在拨动任意琴弦时,琴弦的振动通过连弦件传递壳体内的压抵座,进而通过压抵座传递至压电器件上,各拾音组件上的压电器件单独采集对应琴弦的振动,各琴弦的振动信号分别采集,提高了任意单弦的信噪比,从而便于提高所有琴弦的信噪比。而且,在针对任意琴弦的灵敏度进行调节时,各琴弦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拾音组件,从而避免了各琴弦之间的相互影响,便于任一琴弦的灵敏度的调节。



技术特征:

1.拾音器,弦乐器包括琴体(100)和若干琴弦,各所述琴弦设置在所述琴体(1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器包括与各所述琴弦一一对应的拾音组件,所述拾音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多个侧板,各所述侧板沿周向首尾依次相连,共同围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纳滑槽(11),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琴弦指向所述琴体(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音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压抵座(21)还包括防脱部,所述防脱部设置在所述压抵部(211)上,且嵌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防脱部滑动至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琴体(100)的一端时,所述压抵部(211)位于所述容纳滑槽(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13),所述第一限位槽(12)设在相对的两个所述侧板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限位槽(13)设在另一个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件(3),固定在所述壳体(1)在所述琴弦的长度方向的侧方,且连接于与所述拾音组件对应的琴弦,所述琴弦与所述连弦件(22)的连接处为第一弦部,所述琴弦与所述张紧件(3)的连接处为第二弦部,在所述琴弦指向所述琴体(10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弦部位于所述第二弦部远离所述琴体(10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件(3)上开设有穿弦孔(31),与所述拾音组件对应的琴弦穿设于所述穿弦孔(31),在所述琴弦指向所述琴体(10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弦部位于所述穿弦孔(31)远离所述琴体(100)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弦件(22)上设有沿所述琴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221),所述琴弦贯穿并压抵在所述线槽(2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器件(4)包括底座(41)和压电感应片(42),所述底座(41)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底座(41)上设有定位槽(411),所述压电感应片(42)设在所述定位槽(4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器件(4)还包括柔性电路板(43),所述柔性电路板(43)贴设在所述压电感应片(42)远离所述底座(41)的一侧,所述压抵座(21)压抵在所述柔性电路板(43)上,所述柔性电路板(43)与所述压电感应片(42)的一侧电连接,所述底座(41)与所述压电感应片(42)的另一侧电连接。

10.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琴体(100)和若干琴弦,各所述琴弦设置在所述琴体(100)上,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拾音器,所述拾音器设置在所述琴体(100)上,所述拾音器的拾音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琴弦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拾音器及弦乐器。弦乐器包括琴体和若干琴弦,各琴弦设置在琴体上。该拾音器包括与各琴弦一一对应的拾音组件,各拾音组件用于拾取对应琴弦的振动。具体地,拾音组件包括壳体、压电器件和弦枕。壳体固定在琴体上,压电器件设置在壳体内,弦枕包括相固连的压抵座和连弦件,压抵座滑动设置在壳体内,连弦件伸出壳体外与拾音组件对应的琴弦相连,在琴弦静止时,连弦件在琴弦的压迫下带动压抵座压抵在压电器件上。各琴弦的振动信号分别采集,提高了任意单弦的信噪比,且便于任一琴弦的灵敏度的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博,牛亚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戴乐体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