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共鸣箱的吉他或提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7268发布日期:2024-02-22 20:5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共鸣箱的吉他或提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乐器,具体为一种带共鸣箱的吉他或提琴。


背景技术:

1、传统吉他和提琴的结构,包括琴头、琴颈及琴箱(共鸣箱),琴箱的侧板上设有木墩。

2、对于吉他,琴码固定在拉弦板上,拉弦板位于琴箱的面板上,琴弦由弦枕和琴码支撑张紧后再与拉弦板固定,木墩固定在前后侧板的居中位置。当演奏时,拨动琴弦使面板跟随琴弦振动而发音,发出的声音通过中空的共鸣箱产生混响效果,美化声音。

3、对于提琴,弦枕、琴码和拉弦板构成三个支点,琴弦通过这三个支点上张紧固定,琴码通过琴弦的压力压固在面板上,木墩固定在前后侧板的居中位置。当演奏时,拉动琴弦使面板跟随琴弦振动而发音,发出的声音通过中空的共鸣箱产生混响效果,美化声音。

4、目前,已公开的实用新型,一种古典、民谣吉他(cn203276804u)和一种带木质共鸣箱的古典、民谣吉他(cn203276807u),一种带木质共鸣箱的提琴(cn203276806u),在前后侧板之间的共鸣箱内部居中的两个木墩之间沿琴箱纵向固定支撑物,目的是减轻面板所受的琴弦张力。

5、但是,上述结构的吉他和提琴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6、(1)由于支撑物固定于前后侧板之间,面板、背板和侧板也是整体连接,面板仍然还是会承受一定的张力,张紧的琴弦产生的巨大力量也会通过琴码或拉弦板作用在面板上,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引起面板变形,影响音质的稳定性;(2)由于支撑物及前后侧板要承担琴码或拉弦板的压力,所以在制造时,前后侧板及面板和背板还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厚度从而保证承受的强度,及琴箱(共鸣箱)的厚度会直接影响吉他或提琴的振动性能,影响产品声音质量的稳定性,降低吉他或提琴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带共鸣箱的吉他或提琴,通过结构改进,进一步减轻面板、侧板、背板所受琴弦张力,预防共鸣箱变形,提高吉他或提琴的音质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带共鸣箱的吉他,包括琴箱、琴颈、琴弦、拉弦板ⅰ、琴码,所述琴箱包括面板、背板、上侧板及底侧板,所述上侧板和底侧板上均固定有木墩;所述拉弦板ⅰ固定在面板上,所述琴码固定于拉弦板ⅰ上。所述琴箱中部设有琴弦支撑件,所述琴弦支撑件一端与上侧板的木墩固定连接,所述琴弦支撑件另一端通过间隙配合穿出底侧板及木墩后朝向面板方向弯折形成挂弦部,所述挂弦部设有挂弦凹槽;所述琴弦一端固定于琴头、另一端通过琴码的支撑后固定于挂弦部的挂弦凹槽处。

4、上述结构设计的吉他,在拨动琴弦时,琴码将力量通过拉弦板ⅰ传递给面板,面板跟随琴弦振动而发音,发出的声音通过中空的琴箱(共鸣箱)产生,而琴弦末端的巨大张力则通过新增的挂弦部传递给琴弦支撑件,从而消除对面板所受琴弦的张力,避免面板的变形,同时,由于琴弦支撑件的另一端通过间隙配合穿出底侧板,则背板和底侧板也无需承受很大的张力。而由于面板、背板及底侧板不需要承受太大的张力,在制作时,面板、背板及底侧板可以制造的更薄,而且更容易保证实现产品设计音效的稳定性。对于吉他而言,琴颈的根部(即与上侧板中部)本身在制造时就比较坚固,而且装配有木墩,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保证琴弦支撑件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底侧板无需承受琴弦较大张力,则底侧板上的木墩可以更小、更薄,节约材料。

5、一种带共鸣箱的提琴,包括琴箱、琴颈、琴弦、拉弦板ⅱ、琴码,所述琴箱包括面板、背板、上侧板及底侧板,所述上侧板和底侧板上均固定有木墩;所述琴码固定于面板上。琴箱中部设有琴弦支撑件,所述琴弦支撑件一端与上侧板的木墩固定连接,所述琴弦支撑件另一端通过间隙配合穿出底侧板及木墩后朝向面板方向弯折形成挂弦部,所述挂弦部设有挂弦凹槽;所述琴弦一端固定于琴头、另一端通过琴码的支撑后连接拉弦板ⅱ,所述拉弦板ⅱ通过尾绳与挂弦部的挂弦凹槽连接。

6、上述结构设计的提琴,在拉动琴弦时,琴码将力量传递给面板,面板跟随琴弦振动而发音,发出的声音通过中空的琴箱(共鸣箱)产生,而琴弦末端的巨大力量则通过拉弦板ⅱ和尾绳传递给琴弦支撑件,从而消除对面板所受的琴弦张力,避免面板的变形,同时,由于琴弦支撑件的另一端通过间隙配合穿出底侧板,则背板和底侧板也无需承受很大的张力。而由于面板、背板及底侧板不需要承受太大的张力,在制作时,面板、背板及底侧板可以制造的更薄,而且更容易保证实现产品设计音效的稳定性。对于提琴而言,琴颈的根部(即与上侧板中部)本身在制造时就比较坚固,而且装配有木墩,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保证琴弦支撑件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底侧板无需承受琴弦较大张力,则底侧板上木墩可以更小、更薄,节约材料。

7、本实用新型针对吉他或提琴,最大的改进之处在于,将琴弦支撑件从琴箱的底侧板及木墩穿出后设有挂弦部,将琴弦的受力点设置在挂弦部,并最终受力于琴箱的上侧板木墩处,进一步可以将面板、背板及底侧板所受琴弦张力减小,使得制作时厚度可以更薄,达到提升乐器音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8、(1)本实用新型中,面板、侧板、背板不易变形,吉他或提琴使用寿命长。

9、(2)本实用新型中,面板、背板及底侧板均可以制造的更薄,更能进一步提高振动性。

10、(3)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吉他或提琴音质的稳定性,保证音效。

1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够同时减少面板、侧板、背板因琴弦张力导致的变形,能够进一步提升音质的稳定性,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共鸣箱的吉他,包括琴箱(100)、琴颈(200)、琴弦(300)、拉弦板ⅰ(401)、琴码(500),所述琴箱(100)包括面板(101)、背板(102)、上侧板(103)及底侧板(104),所述上侧板(103)和底侧板(104)上均固定有木墩(600);所述拉弦板ⅰ(401)固定在面板(101)上,所述琴码(500)固定于拉弦板ⅰ(4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箱(100)中部设有琴弦支撑件(700),所述琴弦支撑件(700)一端与上侧板(103)的木墩(600)固定连接,所述琴弦支撑件(700)另一端通过间隙配合穿出底侧板(104)及木墩(600)后朝向面板方向弯折形成挂弦部(701),所述挂弦部(701)设有挂弦凹槽(702);所述琴弦(300)一端固定于琴头、另一端通过琴码(500)的支撑后固定于挂弦部(701)的挂弦凹槽(702)处。

2.一种带共鸣箱的提琴,包括琴箱(100)、琴颈(200)、琴弦(300)、拉弦板ⅱ(402)、琴码(500),所述琴箱(100)包括面板(101)、背板(102)、上侧板(103)及底侧板(104),所述上侧板(103)和底侧板(104)上均固定有木墩(600);所述琴码(500)固定于面板(1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箱(100)中部设有琴弦支撑件(700),所述琴弦支撑件(700)一端与上侧板(103)的木墩(600)固定连接,所述琴弦支撑件(700)另一端通过间隙配合穿出底侧板(104)及木墩(600)后朝向面板方向弯折形成挂弦部(701),所述挂弦部(701)设有挂弦凹槽(702);所述琴弦(300)一端固定于琴头、另一端通过琴码(500)的支撑后连接拉弦板ⅱ(402),所述拉弦板ⅱ(402)通过尾绳(800)与挂弦部(701)的挂弦凹槽(702)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乐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共鸣箱的吉他或提琴。其中吉他包括琴箱、琴颈、琴弦、拉弦板Ⅰ、琴码,所述琴箱包括面板、背板、上侧板及底侧板,所述上侧板和底侧板上均固定有木墩;所述拉弦板Ⅰ固定在面板上,所述琴码固定于拉弦板Ⅰ上。所述琴箱中部设有琴弦支撑件,所述琴弦支撑件一端与上侧板的木墩固定连接,所述琴弦支撑件另一端通过间隙配合穿出底侧板及木墩后朝向面板方向弯折形成挂弦部,所述挂弦部设有挂弦凹槽;所述琴弦一端固定于琴头、另一端通过琴码的支撑后固定于挂弦部的挂弦凹槽处。本技术能够同时减少面板、侧板、背板因琴弦张力导致的变形,能够进一步提升音质的稳定性,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程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程国强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