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474阅读:109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葫芦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植物葫芦制作的乐器埙。
埙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种古老的乐器,从发现的出土文物和现在所使用的埙,都是用泥巴做成的,音域窄,音量小,音色欠柔美,按音位排列只能演奏一个八度,由于没有半音,转调演奏非常困难,远远达不到现在乐队编制要求。
在制做方面也是比较麻烦,用泥巴做好后再用火烧,费工费时,工序繁琐,音准的成功率很低,常常做上一批,经过大量筛选,方能选出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植物葫芦设计制造一种音色柔和 优美 音量大 音域宽,并可做为旅游纪念品的乐器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植物葫芦做壳体,葫芦巴处,开有吹嘴,靠近吹嘴附近开有响眼,壳体上开有按孔,由吹嘴伸向壳体内有一根气管,响眼处有一簧片可将响眼堵死或放开,用来调节气流的大小。葫芦上可刻制或绘制图案,使其造型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材料易得,吹奏简单易学,音准音量用一个母指和气流的大小就可控制。音色柔和,音质洪亮,即能独奏又能合奏,是理想的吹奏乐器。由于它造型优美,便于携带还是一种很好的旅游纪念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型正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型后视图。
图中,1是壳体,2是吹嘴,3是气眼,4是簧片,5是气管,6是响眼,7是簧片,8是气眼,9是响眼,10-22是按孔,气眼3靠近吹嘴2的下方,簧片4和7可用金属片或塑料片制成,气管5可采用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进气它就响,音准音量是用一个母指和气流的大小就可以控制,非常容易演奏。凡是会吹唢呐的都可以演奏。笛子把位也是这样,并不需要重新学习,如果什么都不会吹的话,只要把指法学一下就可以演奏,总之,这个乐器的发明解决了演奏技术问题。因为葫芦内有天然隔音设备,气流打进去后再撞出来,对葫芦振动,声音必然是缓慢的柔和的悦耳的。音质的洪亮,主要是葫芦本身是天生的闷罐,形状圆滑、结构严密,只要用大气流冲击,发出的音就洪亮、灵巧、结实、有力。所以音色音量都比较理想。
权利要求1.一种由壳体(1)、吹嘴(2),按孔(6)至(21)所构成的乐器葫芦埙,其特征是所说的壳体(1)是植物葫芦制成的,吹嘴(2)设在葫芦巴端,壳体上开有气眼(3)和(8),气眼(3)和(8)处设置有簧片(4)和(7),由吹嘴(2)向壳体(1)内伸有气管(5),按孔(10)至(22)开设在葫芦体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葫芦埙,其特征是所说的簧片(4)和(7)可用塑料片或金属片制成,气管(5)可采用塑料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乐器埙,其特征它是用植物葫芦制成的,葫芦体上设置有吹嘴及按孔,靠近吹嘴设有响眼。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取材容易,吹奏简单易学,音域洪亮优美,还可做旅游纪念品。
文档编号G10D7/00GK2053776SQ8920598
公开日1990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89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13日
发明者刘炳臣 申请人:刘炳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