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演奏和弦的胡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29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演奏和弦的胡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族拉弦乐器。
众所周知,拉弦乐器中二胡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民族乐器,但一把二胡演奏时只能演奏普通旋律(曲调)不能演奏和弦,近年来在用二胡演奏乐曲时,有人用弓毛摩擦里弦,用沾满松香的弓杆摩擦外弦,从而获得和弦效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易摩擦,演奏的和弦效果表现力差。
为克服原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将弓毛和弓弦分离装置即可演奏普通旋律又能演奏象小提琴、钢琴那样旋律、节奏和声同时表现溶为一体的效果的胡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能演奏和弦的胡琴是由琴杆、琴轴、琴弦、琴筒、弓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千斤处的两弦分离,弓子上安装弓毛分离装置,千斤处的里外弦分离为1~1.5毫米弓子的弓毛可以通过弓毛分离装置弓毛分为内、外弓毛,同时分别与里外弦摩擦产生和弦,弓毛分离装置是通过压把带动两根拉绳,其中一根拉绳穿过弓杆另一侧的固定架上安装的可转动的导轮后系在与固定架活动连接的左压杆上,其另一根拉绳系在与右固定架活动连接的右压板上。
当需要拉和弦时,搬动压把通过两根拉绳分别将左右压板与左右固定架连接的销为轴向上转动一定角度,将弓毛分开,再分别与分离的里外弓弦摩擦实现演奏和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的优点是由于千斤采用的系法可使千斤处的里外两弦分离成1~1.5毫米,而且通过分离装置将弓毛分辨为内、外弓毛,于是该胡琴即能演奏乐曲,又能演奏和弦,使用一把胡琴演奏能获得几把胡琴合奏的效果。该胡琴操作简便,极易掌握,而且适用于高胡、板胡、中胡等胡琴。
结合

如下附图1本实用新型示意图附图2正常演奏时弓子的示意图附图3、图2的A向视图附图4演奏和弦时弓毛分离装置示意图附图5、图4的B向视图见图1,胡琴的千斤处通过各种系法保证千斤处有1~1.5毫米的距离。
见图4,当演奏和弦时搬动压把(2)通过固定在弓杆(8)上的小轴(3)上下搬动并带动系在压把(2)上的二根拉绳(7)、(4),其拉绳根绳穿过弓杆(8)毛弓杆的另一侧,通过固定在弓杆(8)上的固定架(12)上可转动的导轮(13)系在与固定架(12)活动连接的左压板,另一根拉绳(4)系在与固定弓杆(8)又端的固定架(5)活动连接的右压板(6)上。搬动压把(2)左右压板(11)、(6),通过左右固定架(12)、(5)上的销轴向上转动一定角度把系在弓杆(8)两端的弓毛分离成内弓毛(9)和外毛(10),弓毛的松紧可通过调节座轴(1)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能演奏和弦的胡琴,由琴杆、琴轴、琴筒、弓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千斤处的两弦分离,弓子上安装弓毛分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演奏和弦的胡琴其特征在于千斤处的里外两弦分离距离在1~1.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演奏和弦的胡琴,其特征在于弓子的弓毛分离装置由压把(2)通过固定在弓杆(8)可转动的小轴(3),带动系在压把上的拉绳(7),穿过弓杆至弓杆(8),另一侧固定架(12)上可转动的导轮(13)系在与固定架(12)活动连接的左压板(11)上拉绳(4)系在与固定架(5)活动连接的右压板(6)上,弓毛由右压板(6)和左压板(11)分离的内弓毛(9)和外弓毛(10)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能演奏和弦的胡琴,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右手拇指对压把的控制,将里外两弦由弓根到弓尖的弓毛同时分开而摩擦里外两弦,可演奏各种自然音程、纯音程、变化音程、音程转换及和弦连接,快弓急速奔驰、慢弓纯正柔和,为使和弦清晰改变原有普通千斤的系法,使里外两弦在千处分离,使用一把胡琴演奏能获得几把胡琴合奏的效果,操纵简便,极易掌握,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高胡、板胡、中胡、低胡等。
文档编号G10D1/00GK2118343SQ92208580
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7日
发明者张果立 申请人:张果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