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键南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368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键南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乐器的一般设计,尤其涉及对传统南筲的改进。
传统南筲特色浓郁,但它存在着半音不全转调不便,高音区没能很好发挥与应用,在音乐表现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传统南筲只有6个音孔,并且是平均排列,因此发音受到限制,产生音不准和音量不平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它是通过在筲体上增加音键及音孔的办法,使得南筲扩大了高低音区,健全了半音并转调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在筲体上装筲托,音高调节和音孔所组成的传统南筲上,通过改进使之音孔数量达到16到22孔,并在筲体上装有音键,连动环键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在构造上选取传统南筲材质,使之音色不变,这样改进后的南筲仍能保留传统南筲的风格。2、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由于增加了音键,音孔,连动环键,因此使得半音健全,转调指法方便,音准得到保证。3、扩大和改进高低音区的音色,音准,这是由于将取材于石竹根部自然形成的反圆锥形管身,改变为圆柱形,扩大筲管内径处尾部管身产生的。4、加键南筲的改进,在健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弦乐队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图1图2为16孔高音加键南筲原理图图3图4为17孔中音加键南筲原理图图5图6为22孔低音加键南筲原理图其中
图1图211筲体、12音高调节、13筲托、101到107为7个指孔,108到111为4个音键控制的孔,112、113为连动环键控制的孔,114、115为基音孔,116为出音孔;图3图421筲体、22音高调节、23筲托,201到207为7个指孔,208到214为7个音键控制的孔,215、216为连动环键控制的孔,217为出音孔;图5图631筲体、32音高调节,34、为180度转弯,301到306为6个指孔,307到319为13个音键控制的孔,322出音孔。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如
图1图2所示为高音加键南筲原理图,它是由筲体11,音高调节12,筲托13,筲体上音孔数量为16孔,其中7个指孔为101至107,4个由音键控制的孔108至111,4个音键控制的孔108到111。通过筲体上装的4个音键加以控制,这样只要手指压放音键就会使音键控制的孔108到111产生闭合,形成所需的音。此外还有2个连动环键控制的孔112、113,它通过2个连动环键加以控制,这样只要手指压,放连动环键就会使连动环键控制的孔112、113产生闭合形成所需的音,而筲体的内径为15到17毫米;出音孔径为11.5至12.5毫米,筲体长为筲体内径的27到28倍。
实施例2,如图3图4为中音加键南筲,它是由筲体21,音高调节22,筲托23,筲体上音孔数量为17孔,其中7个指孔为201到207,7个音键控制的孔208到214,它是由通过筲体上装的7个音键控制的,还有2个连动环键控制的孔215、216,它是通过筲体上装的2个连动环键加以控制。而筲体的内径为18到20毫米,出音孔径为10.5到11.5毫米,筲体长为筲体内径的31.5至32.5倍实施例3,如图5图6所示,加键南筲,它是由筲体31,音高调节32,180度转弯处34,筲体上音孔数量为22孔,其中6个指孔为301至306,13个音键控制的孔307到319,它是通过筲体上装有13个音键加以控制的,还有2个连动环键控制的孔320、321,它是通过筲体上装的2个连动环键加以控制的。此外筲体尾部为180度转弯形状34,它是由一节节斜形的竹筒所组成的,筲体的内径为37到39毫米,筲体总长为筲体内径的31.5到32.5倍,其中包含180度转弯后尾部的长度,该长度为筲体内径的9到10倍,出音孔径为44.5至45.5毫米。
权利要求1.加键南筲,由筲体上制有筲托,音高调节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筲体上音孔的数量为16到22孔;筲体上装有音键,连动环键所组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键南筲,其特征在于筲体上音孔数量为16孔,装有4个音键,2个连动环键,筲体内径为15到17毫米,筲体长为筲体内径的27到28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键南筲,其特征在于筲体上音孔数量为17孔,装有7个音键,2个连动环键,筲体内径为18到20毫米,筲体长为筲体内径的31.5到32.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键南筲,其特征在于筲体上音孔数量为22孔,装有13个音键,2个连动环键,筲体尾部为180度转弯形状,筲体内径为37到39毫米,筲体总长为筲体内径的31.5到32.5倍,其中180度转弯后尾部的长度为内径的9到10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键南筲,它是由筲体,筲托,音高调节等所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筲体上音孔的数量增加到16至22孔,筲体上还装有音键,连动环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通过对南筲的改进使之不但保全了传统风格而增加了高低音区并使转调方便。
文档编号G10D7/00GK2144336SQ9224593
公开日1993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25日
发明者陈强岑 申请人:陈强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