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器用弦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268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弦乐器用弦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用于吉它等弦乐器上的弦轴。
现有的该种弦轴的构成如图6所示,由图中未示出的捏手使绕轴1旋转,依此来卷绕弦2。
上述的捏手连接着插入罩3内的蜗杆4,而该蜗杆4与固定于上述绕轴1上的蜗轮5相啮合。
因此,只要使捏手一转动,其转动力即通过蜗杆4使绕轴1转动,借变换转动方向或使弦2绕于绕轴1上;或使其松开。
另外,在上述罩3内突设有安装缘6,而在该安装缘上打有适当数量的安装孔;罩3借插入安装孔的安装螺钉7固定于弦乐器的头部8上。
在上述之头部8上打有穿通绕轴1的通孔8’,在该通孔8’上,在孔缘上配合着装饰用衬套9,由此衬套9来防止绕轴1因弦的拉力而倾斜。
而作为将上述罩3固定于上述头部8的方法,比如,在罩上突设有突出于上述通孔8’内的管口,而于该管口中插入并以螺纹配合从通孔8’的开口一侧伸过来的螺纹筒,依此来将罩固定于弦乐器头部,这一点已是大家知道的结构。
现有的弦轴,由于绕轴1成单一轴体构成,绕轴1的轴长不能适应各种弦乐器而变化。
且弦乐,如吉它中,是将6根弦分别卷绕在设在头部的6个弦轴上,该弦轴的设置是在头部的两侧分别配置3个,或在头部的一侧顺序排列6个那样地配置。
被卷绕在此弦轴上的弦是依靠在颈部与头部的交界处设置的螺母装置被并列支承。相对于该颈部,头部是倾斜的,因此,备弦在螺母与弦轴之间,相对于头部表面有角度地展张着。
且上述各弦相对头部表面的角度,由于弦轴的突出长度是相同的,因此,伴随螺母装置与各弦轴间的距离的长短,该角度相互不同,根据该角度的不同和各弦的张力,加在螺母装置上的压力即应力也各弦不同。
并且,关于相对弦的头部的角度,被卷绕在距螺母装置最近的弦轴的弦的最大,其它是随着距螺母装置越远,逐渐减小,所以,对于加在螺母上的应力,被卷绕在距螺母装置最近的弦轴上的弦的最大。
相对这样的螺母装置的各弦的压力的不同会产生下述问题。
首先是弦的振动能量,如果相对螺母装置的弦的应力大,则在螺母装置处被遮断,而螺母装置处的弦的应力小,则被传递到弦轴,因此,存在给音色带来不好影响的问题。
另外,加在螺母装置上的应力越大,对演奏者来说,则感觉弦的张力很强,如6根弦的应力不同,则对演奏者来说手指的触感变坏,存在难演奏的问题。
再有,在使用颤音装置的吉它中,如各弦的相对螺母的应力不同,则在应力大的弦上,复原时的摩擦阻力大,存在阻害圆滑复原的问题。
以上是吉它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其他弦乐器,如5弦型低音乐器的情况下,由于第5弦粗,为防止该弦的振动能量的衰减,常有欲将该第5弦的应力加大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将距螺母装置最近的弦轴的绕轴缩短,加大相对弦的头部的角度,将第5弦的应力进一步加大。但由于现有的弦轴的绕轴长度是一定的,因此不能适应这样要求。


图1是本发明之弦轴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将该弦轴安装于弦乐器头部时的局部纵断面图;图3是表示该弦轴的绕轴的纵断面图;图4是该弦轴的动作说明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绕轴之纵断面图;图6是在弦乐器头部装着有弦轴时的局部纵断面图。
本发明将弦轴分割为基轴部和可动轴部,基轴部固定于蜗轮,可动轴部螺合于基轴部,根据螺合的深度,而沿上下方向即轴心方向移动。
上述基轴部内设有将上述可动轴部固定在指定位置的固定螺钉,该固定螺钉螺合于基轴部内,同时通过外部操作,向可动轴部的底面施加轴方向的推力。
本发明的弦轴是将以手动捏手通过螺轮机构驱动绕轴旋转的绕轴分为固定于蜗轮机构的蜗轮上的基轴部和配合连接于该基轴部的自由端的可动轴部;前述可动轴部与基轴部,在其一个上面设有阴螺纹,而一另一个上面设有与该阴螺纹相配合的阳螺纹,同时将上述之可动轴部配合连接于上述基轴部,上述可动轴部对上述基轴部的配合之深浅可以使其沿轴向移动。
在上述基轴部上设有固定螺钉,它靠在其底面中心施加推压力来固定上述可动轴部位置;上述之固定螺钉配合于上述基轴部的中央沿轴线穿设的螺钉孔内,同时,使上述螺钉孔向外开口,从此开口用工具来转动内部的固定螺钉。
在本发明弦轴使用中,当将弦轴插入弦乐器的头部时,靠调整其可动轴部对基轴部的螺纹配合长度来调整绕轴的长度。
将绕轴的轴长调整到设定的长度之后,将上述固定螺钉在螺纹孔内转动,对可动轴的底面施加推压力,基轴部与可动轴部的阴阳两螺纹部分的螺纹齿沿轴向受压而产生摩擦力,从而被固定而不能转动。
上述阳螺纹部与阴螺纹部的螺纹齿,加工成靠绕轴缠绕之弦的拉力而使其锁紧的方向,比如弦的拉力被施加于顺时针方向的情况下,其可动轴部右旋可增强其锁紧状态那样地将其加工成右螺纹。
从而,在6个弦轴顺序设于头部一侧的吉它上,可以使用螺纹齿方向相同的6个弦轴;而在6个弦轴分别于头部两侧各3个分散设置的吉它上,有必要使用螺纹齿方向不同的两种弦轴各3个。
实施例1图1是本发明弦轴的斜视图,绕轴10可自由转动地从罩体20中伸出来;该绕轴10如图2所示,由置于罩体20内的蜗轮蜗杆机构30驱动旋转。
上述绕轴10有着基轴部11与可动轴部12,基轴部11直立固定于构成上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31的中心;而可动轴部12螺纹配合于基轴部11的自由端。可动轴部12靠转动来改变与基轴部11的螺纹配合长度,以此可沿轴向移动。
在上述基轴部11上,如图3所示,在蜗轮蜗杆一侧设有连通外部的螺纹孔111,在本实施例中,该螺纹孔111与蜗轮31的中心的通孔311相连通。
而在上述基轴部11的自由端一侧的外面设有阳螺纹部112,在该阳螺纹部112的顶端,即基轴部11的顶端,上述螺纹孔111是开口的。
在上述可动轴部12上,在其外表面上形成了绕弦面121;同时在其内部,在基轴部11一侧设有开口的阴螺纹部122,该阴螺纹部122做成与上述基轴部11的阳螺纹部112螺纹配合。
在上述基轴部11的螺纹孔111内,内含有螺纹配合的固定螺钉13。该固定螺钉13在其顶面131形成平坦面;而在相反一侧的后面,在蜗轮31一侧设有开口的插入工具部,比如板手孔132。
上述固定螺钉13,其顶面131成从上述螺纹孔111中突出出来状配合于螺纹孔111内,该螺纹孔111与固定螺钉13上加工的螺纹齿设计成,当有绕弦方向的力施加于固定螺钉13上时,将固定螺钉13向可动轴部的底面,即本实施例中阴螺纹部122的内底面更强地推压。
上述阳螺纹部112与固定螺钉13则是,当弦绕于上述可动轴部12上,弦的拉力施加于绕轴10上时,上述阳螺纹部112即深深旋入上述阴螺纹部122,将可动轴部12拉向基轴部11一侧;同时产生使固定螺钉13进入阴螺纹部122一侧的动作,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当阳螺纹部112与阴螺纹部122为右旋时,固定螺钉13与螺纹孔111被做成左旋。
本发明的弦轴由于是这样的结构,若要改变绕轴10的长度,只要使可动轴部12旋转,使其绕弦面121的位置沿轴向移动即可;当将轴长调整到需要的长度之后,将板手插入板手孔132中使固定螺钉13旋转,其顶面131即对接于阴螺纹部122的内底,同时可施加强推压力量。
这样,在调整轴长时,如图4A所示,与阳螺纹部112的螺纹齿112a的下侧相接的阴螺纹部122的螺纹齿122a,在固定螺钉13强制压接于阴螺纹部122的内底面时,由于该固定螺钉13以阴螺纹部122的内底面作为着力点,将可动轴部12推上,阴螺纹部122的螺纹齿122a如图4B所示,即压接于阳螺纹部的螺纹齿12a的上侧而产生摩擦力,同时,固定螺钉13的螺纹齿13a也如图4B所示,压接于螺纹孔111的螺纹齿111a的下侧而产生摩擦力。
从而,基轴部11与可动轴部12以及固定螺钉13,由于固定螺钉13施加于可动轴部12上轴向推压力而相互摩擦结合,依此固定不动。
而且要再次调整上述绕轴10的轴长时,只要使用板手将上述固定钉13松开即可,这样解除了基轴部11与可动轴部12的摩擦连结,可动轴部12即可自由旋转。
在本发明弦轴中,如图4所示,由于基轴部11的阳螺纹部112、可动轴部12的阴螺纹部122、固定螺钉13以及螺纹孔111的螺纹齿相互间压接而产生固定力,通常如前所述,在绕轴10上施加上弦的拉力时,设定为阳螺纹部112与阴螺纹部122的螺纹配合长度加长,同时,固定螺钉13与螺纹孔111的螺纹配合长度变短,相应于弦的拉力,固定螺钉13的推压力变大;但这个条件未必必须。
即,在本发明的弦轴中,由于靠固定螺钉13推压可动轴部12,在基轴部11与可动轴部12间产生很强的摩擦力,相对于作用于可动轴部12的弦的拉力,由固定螺钉13产生的摩擦力足够大的话,可以防止由弦的拉力使可动轴部121产生松开。
在上述罩20中设有安装片21,该安装片21由安装螺钉22等的安装件固定于弦乐器头部40上。
实施例2本发明的弦轴如图5所示,将可动轴部12’螺纹配合拧进基轴部11’,这时,成了由螺纹孔111’的上方构成阴螺纹部112’,而由可动轴部12’的下端构成阳螺纹部122’。
而在通常情况下,将上述阴螺纹部112’与上述螺纹孔111’的螺纹齿加工成相同的螺旋方向,可做成阳螺纹部122’与固定螺钉13’能共用。如前所述,相对于施加于绕轴10上的弦的拉力,将其弄成可动轴部12’与固定螺钉13’的动作相反的情况下,将其内部分为两段,上边做成阴螺纹部112’,而将下边做成螺纹孔111’。
本发明之弦轴,如上所述,由于它可以自由调整绕轴10的轴长,可将接近于螺母装置的弦轴的绕轴拉长,而将离螺母装置远的弦轴的绕轴缩短,故有着使对各弦头部的角度均一化,使施加于螺母装置的应力调整到适当值的效果;同时,由于可把同一制品应用于多种弦乐器,故可以大量廉价制造销售。
另外,由于本发明之弦轴可将施加于弦的螺母部的压力调整到适当值,均一化,可将对用于颤音装置的情况下的各弦的螺母装置的摩擦阻力调整到适当值,由此可圆滑地进行各弦的复原,从而,也可取得良好的颤音效果。
再者,本发明之弦轴,由于构成为从基轴部取出可动轴部,故即使在将弦轴安装于头部之后,也可将可动轴部替换为所期望的构造。
本发明的弦轴,通过调整绕轴10的轴长,可调节各弦的加在螺母装置上的应力,如上述5弦型低音乐器那样,欲单独改善特定弦的应力的情况下,可容易的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弦乐器用弦轴,其特征在于,将弦轴的绕轴分为连结蜗轮的基轴部和用螺纹连结于该基轴部自由端的可动轴部,在上述基轴部内设有可从外部操作,对可动轴部底面施加轴向推压力的固定螺钉。
2.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弦乐器用弦轴,其特征在于,基轴部的自由端形成有阳螺纹部;而在上述可动轴部的中央设有向基轴部一侧开口的阴螺纹部,在上述基轴部的中央设有贯通的螺纹孔,同时,该螺纹孔在蜗轮的中心处与外部连通。在上述螺纹孔内将固定螺钉拧入使其顶面从阳螺纹部突出出来;而在与上述固定螺钉的顶面相对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工具插入部。
3.按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弦乐器用弦轴,其特征在于,固定螺钉的工具插入部是扳手孔。
4.按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弦乐器用弦轴,其特征在于,基轴部的阳螺纹部与可动轴部的阴螺纹部的螺纹的结构是,依靠施加于绕轴上的弦的拉力可将可动轴部拉向基轴部一侧。
5.按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弦乐器用弦轴,其特征在于,基轴部的螺纹孔与拧入该螺纹孔内的固定螺钉的螺纹齿的构成是,能靠施加于绕轴的弦的拉力将固定螺钉引导到从螺纹孔突出出来的方向。
6.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弦乐器用弦轴,其特征在于,在基轴部的自由端设有向可动轴部一侧开口的阴螺纹部,而在可动轴部之上述基轴部一侧的端部设有拧入基轴部阴螺纹部的阳螺纹部。在上述阴螺纹部的上述蜗轮一侧设有螺纹孔,同时,在该螺纹孔内设有压接于上述可动轴部的阳螺纹部底面的固定螺钉。
7.按权利要求6所记述的弦乐器用弦轴,其特征在于,基轴部的阴螺纹部,同与它连通的螺纹孔的螺纹齿的螺旋方向被设定为相反方向。
全文摘要
为使弦轴的绕轴轴长可适应弦乐器头部厚度进行调整,将绕轴分成连结蜗轮的基轴部和螺纹连接于该基轴部的可动轴部。在上述基轴部内拧进外部可操作的固定螺钉,而上述固定螺钉在轴长调整后可对上述可动轴部的底面施加较强的轴向推压力。
文档编号G10D3/14GK1164725SQ97103390
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9日
发明者后藤孝夫 申请人:后藤格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