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4095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笛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竹笛,包括圆筒状的笛身,笛身具有一空腔,笛身的两端部分别是笛头和笛尾;所述笛尾为封口,笛头为敞口,笛头设有吹孔,吹孔与空腔连通,笛身上还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指孔,笛尾连接有不可拆的连接座,连接座与笛尾转动连接,连接座可沿笛身轴线转动,连接座上固定有卡槽,卡槽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卡扣,卡扣与镜架固定连接,镜架上连接有平面镜,镜架包括与卡扣连接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横板一和横板二;连接部上还设有可拆的练舌机构,所述练舌机构包括与连接部连接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电池、噪音计、LED灯、驱动LED灯间隔闪烁的驱动电路和与噪音计电讯连接的计数器。本发明提供一种竹笛,能够帮助初学者锻炼指法和舌头。
【专利说明】
一种竹笛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音乐器材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竹笛。
【背景技术】
[0002]学习任何一门艺术,基本功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栋大楼所能建造的高度取决于其地基的深度,只有根基打下的深度越深,向上的高度才能越高。同样,我们想要在竹笛艺术的求索之路中越走越远,非要好好打一番基本功不行。但是,有许多人在学习竹笛之初未能认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还有许多笛友长期自学,未能接触到专业、系统的训练方法,不知该如何练习基本功,导致了许多学习者练习到一定程度,虽能演奏许多独奏曲,但是连基本的音色,手指和一些简单技巧都存在很大问题,时间花费不少,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实这些都是基本功尚未过关所导致。那么,在竹笛演奏当中,基本功都有哪些,并且每一项基本功练习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并且该如何练习呢?下面笔者依照自己的一些演奏、学习经验,简单对此进行分析和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0003]首先,基本功分为那几个项目呢?笔者认为可为三项一一气息,手指,舌头。为何如此划分?首先,笛子是由气奏响的。没有气的进入,笛子就无法发出声音,气息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音色,所以气息很重要。然后,有了气息,吹出了声音,但是手指若是不动,便无法奏出音阶,只有手指灵活自如,才能把音符吹奏准确。如果想要奏出快速变化的音符,完美的叠打赠颤音,吹出准确的半音阶,手指的作用最为关键。最后,有了气息和手指,若不运用舌头,音符就无法做出有效的断连,跳跃的吐音也无法奏出,这样我们只能把音符演奏成一条连线,这样显然不符合音乐的正常表现。所以,舌头控制着音符的断与连,并且负责演奏各种吐音,以及像花舌这样的技巧,这在笛子演奏中占有不小的比例。
[0004]因此,气息,手指,舌头构成了笛子基本功的三大项,其所包含的技术练习要作为每天必练的日常练习。竹笛的学习门槛较高,且目前市面上并没有针对初学者研发的竹笛,严重阻碍竹笛的传播与发展。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竹笛,能够帮助初学者锻炼指法和舌头。
[0006]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竹笛,包括圆筒状的笛身,笛身具有一空腔,笛身的两端部分别是笛头和笛尾。
[0007]所述笛尾为封口,笛头为敞口,笛头设有吹孔,吹孔与空腔连通,笛身上还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指孔,笛尾连接有不可拆的连接座,连接座与笛尾转动连接,连接座可沿笛身轴线转动,连接座上固定有卡槽,卡槽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卡扣,卡扣与镜架固定连接,镜架上连接有平面镜,镜架包括与卡扣连接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横板一和横板二,横板一和横板二形状尺寸相同,横板一和横板二为具有对称中线的矩形扁板,横板一与连接部转动连接,横板一可沿横板一对称中线转动,横板二与连接部转动连接,横板二可沿横板二对称中线转动,横板一和横板二分别分布在连接部左右两侧,横板一的轴线与笛身的轴线成30-60°夹角,横板二的轴线与笛身的轴线成30-60°夹角,平面镜包括固定在横板一上的镜面一和固定在横板二上的镜面二;连接部上还设有可拆的练舌机构,所述练舌机构包括与连接部连接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电池、噪音计、LED灯、驱动LED灯间隔闪烁的驱动电路和与噪音计电讯连接的计数器。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板一的轴线与笛身的轴线成40-50°夹角。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板二的轴线与笛身的轴线成40-50°夹角。
[0010]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竹笛尤其适合适合初学者吹奏,初学者可以通过平面镜观察手指的动作,能够有效帮助初学者因手指指法生疏而无法准确吹奏的问题,通过调节连接座的角度,使得初学者吹奏竹笛时镜面一、镜面二处于与初学者双眼连线垂直或平行的状态,初学者可以从适合自己的视角观察自己的手指活动,解决传统竹笛由于人眼视角的限制而无法观察到手指活动的问题;在连接座处装上练舌机构,初学者对着噪音计吹气,并依据LED灯闪烁的节奏做舌头抵触嘴唇的动作,锻炼舌头的灵活程度,通过计数器即可知晓舌头抵触嘴唇的次数,在一定时间内,舌头抵触嘴唇的次数多则表明舌头灵活程度提高了,通过多次舌头练习改善初学者的舌头灵活程度,此练舌机构便于携带、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11]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12]图1是本发明的竹笛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4I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竹笛,包括圆筒状的笛身I,笛身I具有一空腔2,笛身I的两端部分别是笛头3和笛尾4;笛尾4为封口,笛头3为敞口,笛头3设有吹孔5,吹孔5与空腔2连通,笛身I上还设有与空腔2连通的指孔6,笛尾4连接有不可拆的连接座7,连接座7与笛尾4转动连接,连接座7可沿笛身I轴线转动,连接座7上固定有卡槽,卡槽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卡扣8,卡扣8与镜架固定连接,镜架上连接有平面镜,镜架包括与卡扣8连接的连接部9和与连接部9连接的横板一 10和横板二 11,横板一 10和横板二11形状尺寸相同,横板一 10和横板二 11为具有对称中线的矩形扁板,横板一 1与连接部9转动连接,横板一 1可沿横板一 1对称中线转动,横板二 11与连接部9转动连接,横板二11可沿横板二11对称中线转动,横板一 10和横板二11分别分布在连接部9左右两侧,横板一 10的轴线与笛身I的轴线成40°夹角,横板二 11的轴线与笛身I的轴线成40°夹角,平面镜包括固定在横板一 10上的镜面一 12和固定在横板二 11上的镜面二13;连接部9上还设有可拆的练舌机构14,练舌机构14包括与连接部9连接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电池、噪音计15、LED灯17、驱动LED灯17间隔闪烁的驱动电路和与噪音计15电讯连接的计数器16。
[0015]本发明的竹笛尤其适合适合初学者吹奏,初学者可以通过平面镜观察手指的动作,能够有效帮助初学者因手指指法生疏而无法准确吹奏的问题,通过调节连接座的角度,使得初学者吹奏竹笛时镜面一、镜面二处于与初学者双眼连线垂直或平行的状态,初学者可以从适合自己的视角观察自己的手指活动,解决传统竹笛由于人眼视角的限制而无法观察到手指活动的问题;在连接座处装上练舌机构,初学者对着噪音计吹气,并依据LED灯闪烁的节奏做舌头抵触嘴唇的动作,锻炼舌头的灵活程度,通过计数器即可知晓舌头抵触嘴唇的次数,在一定时间内,舌头抵触嘴唇的次数多则表明舌头灵活程度提高了,通过多次舌头练习改善初学者的舌头灵活程度,此练舌机构便于携带、方便实用。
[001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竹笛,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笛身(I),笛身(I)具有一空腔(2),笛身(I)的两端部分别是笛头(3)和笛尾(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笛,其特征在于,所述笛尾(4)为封口,笛头(3)为敞口,笛头(3)设有吹孔(5),吹孔(5)与空腔(2)连通,笛身(I)上还设有与空腔(2)连通的指孔(6),笛尾(4)连接有不可拆的连接座(7 ),连接座(7 )与笛尾(4)转动连接,连接座(7 )可沿笛身(I)轴线转动,连接座(7)上固定有卡槽,卡槽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卡扣(8),卡扣(8)与镜架固定连接,镜架上连接有平面镜,镜架包括与卡扣(8)连接的连接部(9)和与连接部(9)连接的横板一(1 )和横板二( 11),横板一(1 )和横板二( 11)形状尺寸相同,横板一(1 )和横板二(11)为具有对称中线的矩形扁板,横板一(10)与连接部(9)转动连接,横板一(10)可沿横板一(10)对称中线转动,横板二( 11)与连接部(9)转动连接,横板二( 11)可沿横板二( 11)对称中线转动,横板一(10)和横板二(I I)分别分布在连接部(9)左右两侧,横板一(10)的轴线与笛身(I)的轴线成30-60°夹角,横板二(11)的轴线与笛身(I)的轴线成30-60°夹角,平面镜包括固定在横板一(10)上的镜面一(12)和固定在横板二(11)上的镜面二(13);连接部(9)上还设有可拆的练舌机构(14),所述练舌机构(14)包括与连接部(9)连接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电池、噪音计(15 )、LED灯(17 )、驱动LED灯(17 )间隔闪烁的驱动电路和与噪音计(15 )电讯连接的计数器(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笛,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一(12)的轴线与笛身(I)的轴线成40-50°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笛,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二(13)的轴线与笛身(I)的轴线成40-50°夹角。
【文档编号】G10D7/02GK105976795SQ201610277626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徐伟明
【申请人】徐伟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