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50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电筒技术领域。
手电筒一般只作为照明工具用。中国专利96207609.0公开的一种“具有告警照明的手电筒”,它主要在电筒内设有电路控制装置和告警照明装置,其中电路控制装置安放在手电筒的握柄体内,告警照明装置安置在手电筒的灯罩内。它克服了传统电筒功能单一的缺陷,既能用于照明,又可供处于黑暗或隐蔽处的人求救报警使用。但该手电筒不能稳定放置,不能作为台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它既有现有电筒的照明和警示功能,又具有台灯的照明功能,并且结构设计紧凑、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方案实现它主要在手电筒的握柄体上装有可转动展开的灯座壳体,壳体下方内设有日光灯,在灯座展开时它可作台灯使用;上方内装有一小灯泡,它与固定在壳体中的电路板相连接,通过控制电路作警示灯使用;两灯的灯罩均为透明罩体,分别与灯座壳体固定;控制各灯开关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在握柄体内,并分别通过连接线与各灯连接,并通过推键的切换作手电筒的照明或台灯照明或警示功能的选择,推健安装在握柄体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手电筒和台灯的普通照明和闪光警示三种功能,既可作为一般手电筒使用,也可做为台灯使用和在室外做为警示灯使用;同时具有结构新颖,外形美观,使用方便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灯座完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去掉手电筒一半外壳);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灯座收拢时的外形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电筒外壳呈类似“L”形,它由两对称的半壳体相互固定组装而成,其中手电筒外壳的握柄部和灯罩部1整体注塑。握柄体3的端部加工成45°斜面4,内固定有一转轴12。
灯座壳体9的一端也加工成45°斜面13,它与上述转轴12固定。壳体9下方内装有日光灯11,透明日光灯罩10与壳体9固定。壳体9上方内安装有警示灯,它主要由小灯光7、红色透明灯罩8及固定在壳体内的印刷电路板6组成,通过控制电路使小灯泡7闪烁发光。该日光灯和警示灯均由手电筒内的电池14供电,电池14位于握柄体3内。该灯座收拢时,紧贴手电筒握柄部,即作普通手电筒使用;完全展开时,灯座与握柄呈垂直状态,把手电筒垂直放置,即可作台灯使用,或作警示灯使用。
在手电筒的握柄体3内安装有一块印刷电路板15,日光灯、警示灯和手电筒均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15连接,该电路板控制各灯的开关,并通过推键2的切换作手电筒照明或台灯照明或警示功能的选择,而该推键2固定在握柄体3侧壁。在握柄体3上方装有一根拎带5,可方便携带或悬挂。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包含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手电筒的握柄体(3)上装有可转动展开的灯座壳体(9),壳体(9)内设有作台灯使用的日光灯(11)和警示灯,警示灯与固定在壳体中的电路板(6)相连接,两灯罩(10,8)均为透明罩体;b而所述的日光灯、警示灯和手电筒均通过连接线与固定在握柄体(3)内的控制各灯动作的电路板(15)相连接,而在握柄体(3)上装有切换功能选择的推键(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柄体(3)和灯座壳体(9)的连接处均加工成相互吻合的斜面状,壳体(9)完全展开时,壳体(9)与握柄体(3)成垂直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柄体(3)上方装有一根拎带(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电筒,它主要是在手电筒的握柄体上装有可转动展开的灯座壳体,壳体内设有作台灯使用的日光灯和警示灯,警示灯与固定在壳体中的电路板相连接,两灯罩均为透明罩体;而所述的日光灯、警示灯和手电筒均通过连接线与固定在握柄体内的控制各灯动作的电路板相连接,而在握柄体上装有切换功能选择的推键。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造型美观、使用方便、具有手电筒和台灯的照明和闪光警示三种功能。
文档编号F21V21/14GK2454615SQ0024993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日
发明者冯津法 申请人:宁海县精益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