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242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的轨道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低电压且裸露式直接架设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
在这些专利中所揭示的轨道架构,无论是美国发明专利第6022129、6244733B1号专利揭示的由二扁平电极配合绝缘体所构成的轨道暨供电回路系统,或美国发明专利第5833358号专利在一框体架构下的二侧位置嵌设导电元件,组成可弯形的轨道暨供电回路系统,亦或台湾新型第161268号(公告第398719号)专利案中所揭露的由二框形金属极轨,配合绝缘体所构成的轨道暨供电回路系统;这样的供电轨道系统,均只能作单一供电回路系统的通电来连结与控制多个轨道灯,但在实际使用时,所要照明的位置或标的物等,不一定均要在同一时间被照明,特别是在展示气氛或需变化照明角度,或是在店面不营业时间橱窗或室内不需这样多的照明灯具被启用的情况下,仅具有单供电回路系统的轨道架构,就无法达到对装设在该供电回路系统轨道上的多个轨道灯,作选择性的数量或位置的灯具的启动或不启动,只有全部点亮或全部熄灭的二种极端的操控选择,除非采用多轨道暨供电回路系统分别来连结设置轨道灯,但这种多轨道架设暨多轨道灯的并列设置,不仅可能影响室内的整体美观,而且许多轨道的并列设置,其架设成本也相对增加,架设需求空间同样增加,然室内的装璜设计不一定具有这样的空间可供架设使用,而造成架设上的困难与不便。
总而言之,上述各型传统供架组轨道灯用的轨道,无法在同一轨道架构下同时获得双供电回路系统的设置,并对部分灯具作选择性启开点亮的操作控制,为此,必需并立架设二组或二组以上的轨道系统分别架组所需数量的灯具配合分别供电来启闭,这样的架设控制灯具的点亮数量,不仅成本耗费,而且多轨道的架设操控不便,亦影响整体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点在于该结构包括一个共用极轨;二个电极轨,由绝缘元件而与共用极轨的一侧面组构成轨道架构,且二电极轨之间设置有一绝缘元件而区隔;该由共用极轨及二电极轨在二绝缘元件的区隔所组成的轨道架构,由第一极轨与共用极轨连结在一供电元件而组成第一供电回路系统,该第二极轨则与共用极轨配合另一供电元件而组成第二供电回路系统,形成在同一轨道架构下的并立组合的双供电回路系统。
该共用极轨,以采用具有至少三个使用面为最佳,而分别被界定为构组面供设置绝缘元件与二电极轨,以及二个导电面,供分别配合二电极轨作为轨道灯的导电接触臂的连结通电的相对位置。
该共用极轨为一长条状的导电金属条,且以中空状的框型金属条为最佳。
该共用极轨可依与供电元件的连结而被设定为共用的正极或共用负极。
该二电极轨均为一长条状的导电金属条,且以长扁型金属条为最佳。
该二电极轨与绝缘元件的组构体的总成厚度等于共用极轨的构组面的宽度。
该二电极轨可依与供电元件的连结而被设定为与共用极轨相反极性的正极或负极。
该共用极轨及二电极轨可采用铜、铁、铝、银或其他导电的金属材料构成,并以铝材料经铝挤压成型制成品为最佳。
该绝缘元件系采用具有绝缘特性材料成型的片状,且以发泡性材料制成品或塑料材质或其他可绝缘区隔的材料制成品为最佳。
该绝缘元件的二面上,可采用粘性涂料直接涂布,供直接组构共用极轨与二电极轨。
设置在共用极轨的构组面的绝缘元件,其宽度等于共用极轨的构组面的宽度,而组隔在二电极轨间的绝缘元件的宽度等于二电极轨面的宽度。
所说的共用极轨由双极轨片组成;所说的绝缘元件的横截面呈十字形,其侧面构成四个嵌轨槽分别嵌设共用极轨的两极片和二电极轨并相互绝缘区隔。
该共用极轨包括有二个极轨片所组成,并以固定方式呈相对位置状态嵌装在绝缘元件所开设的嵌轨槽中,并外露其导电面。
该共用极轨为一长条状的导电金属。
该共用极轨的二极轨片,可依与供电元件的连结而被设定为共用的正极或共用的负极。
二电极轨系呈一长条状的导电金属条,且以长扁型金属条为最佳。
该二电极轨可依与供电元件的连结而被设定为与共用极轨的二极轨片相反极性的正极或负极。
该绝缘元件系为长扁条状绝缘持性材料,并在二侧面上,呈相互区隔绝缘地开设有四个嵌轨槽,供分别地嵌装共用极轨的二个极轨片和二电极轨。
可采用在绝缘元件的侧面上直接涂布粘性涂料来组构共用极轨与二电极轨,且以发泡性制成品或塑料材质或其他可绝缘区隔的材料制成品作绝缘元件。
该轨道结构包括有一共用极轨,配合绝缘元件相邻并列地组设第一电极轨及第二电极轨,由该第一电极轨与共用极轨配合一供电元件而组成第一供电回路系统,第二电极轨与共用极轨则配合另一供电元件而组成第二供电回路系统,形成在一低压轨道灯用的供电轨道构组架构下形成并立组合的双供电回路,供预定选择启亮状态来连结架组多个轨道灯,并由轨道灯的组装暨导电接触臂的接触第一或第二供电回路系统架组连结,达到可选择通电的供电回路系统来控制或设定亮灯的数量。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架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轨道灯与轨道架构的第一供电回路系统的连结结构剖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轨道灯与轨道架构的第二供电回路系统的连结结构剖不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轨道灯与轨道架构的第一供电回路系统的连结结构剖示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轨道灯与轨道架构的第一供电回路系统的连结结构剖示图。
上述该共用极轨2,系为一长条状的导电金属条20,且以中空状的框型金属条为最佳,因为此种结构具有较适当的连结导电接触面,又可减轻电极的重量及成本;此共用极轨2可依与供电元件的连结而被设定为共用正极或共用负极来使用。
二电极轨3、4,藉由绝缘元件52而与共用极轨2的构组面21组构成一轨道架构1,且二电极轨3、4间,则设置有一绝缘元件51以作绝缘区隔。
该二电极轨3、4分别成型为一长条状导电金属条31、41,且以长扁型金属条为最佳,但并非一此而限制其形式;同时,二电极轨3、4与绝缘元件51的层组构体总成厚度,以等于共用极轨2的构组面21的宽度为最佳;又此二电极轨3、4可依与供电元件(因系采用一般的电源连接供应装置连结电源,故不再赘述)的连结而被设定为与共用极轨2相反极性的正极或负极来使用。
上述由共用极轨2及二电极轨3、4在绝缘元件51、52的区隔所组成的轨道架构1,如图2所示,其中该第一极轨3与共用极轨2连结在一供电元件而组成第一供电回路系统,第二极轨4与共用极轨2则配合另一供电元件而组成第二供电回路系统,形成在同一轨道架构1下形成并立组合的双供电回路系统,供使用者可在该同一轨道架构1上架组多只轨道灯6,并由轨道灯6的组装暨轨道灯6的导电接触臂61、62分别对应第一或第二供电回路系统架组连结,则可达到选择通电的供电回路系统来控制或设定亮灯的数量;亦或随需要而设定作为单供电回路系统或双供电回路系统使用。
该绝缘元件51、52,系采用片状的绝缘材料(如发泡性制成品或其他可绝缘区隔的材料制成品),且绝缘元件51、52的二面上可直接涂布粘性涂料,供直接组构共用极轨2与二电极轨3、4;其中该绝缘元件52的宽度等于共用极轨2的构组面21的宽度为最佳,而绝缘元件51的宽度则等于二电极轨3、4侧面的宽度为最佳。
该共用极轨2及二电极轨3、4可采用铜、铁、铝、银或其他导电的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或在表面镀有金、铜、铁、铝、银或其他导电金属材料的金属制成,并以铝材经挤压成型的制成品为最佳。
关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实际装组使用情形,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该轨道架构1因略具有可挠性,可随设置位置的壁面或天花板作适当的弧形弯曲,并使轨道架置器7悬空地直接将轨道架构1架设在设定的壁面或天花板上,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轨道架构1架设在天花板8上,且在轨道架构1的其中一端位置,分别设置供应第一或第二供电回路系统电源的供电元件,并连结开关等控制组件(因可随使用者的需求而使用各型式的控制组件,故在此不再赘述,图中并未示),使该轨道架构1同时具有二个供电回路系统,待连结轨道灯6使用;
使用者可将多个轨道灯6按下列方法组接安装,主要是使轨道灯6内不等高度的导电接触臂61、62,在选择将轨道灯6设定为第一供电系统连结供电时,乃将该轨道灯6的导电接触臂61、62分别地抵触连结在轨道架构1的共用极轨2及第一电极轨3,如图4所示,又若使用者将在选择将另一轨道灯6设定为第二供电系统连结供电时,则将该轨道灯6的导电接触臂61、62分别地抵触连结在轨道架构1的共用极轨2及第二电极轨4,如图5所示。
在这样的将多个轨道灯6经选择性设定地与轨道架构1的二回路供电系统连结下,当该第一供电回路系统经第一供电元件被操作启动供电时,则在此同一轨道架构1中与第一供电回路系统所连结的轨道灯6将被同时启动点亮,此时第二供电回路系统所连结的轨道灯6不被启动点亮,同理,当该第二供电回路系统经第二供电元件被操作启动供电时,则在此同一轨道架构1中与第二供电回路系统所连结的轨道灯6将被同时地启动点亮,此时第一供电回路系统所连结的轨道灯6都将呈不被启动点亮的熄灭状态;因此,使用者即可视各种情况暨依其实际需要亮灯的数量,而选择启动其中一条供电回路系统或两条供电回路系统同时启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亦可作部分的修饰而同样可获在同一组轨道架构1中,具有双供电回路系统的选择性连结操控功能,图6、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此实施例的结构同样的由一共用极轨2与二电极轨3、4及绝缘元件53所组成;其中该共用极轨2由二个极轨片24、25所组成,并以固定方式呈相对位置状态嵌装在绝缘元件53侧面所开设的嵌轨槽531、532中,而由该极轨片24、25外露在嵌轨槽531、532的导电面24、25来分别配合二导电极轨3、4以作为轨道灯6的导电接触臂61、62的连结通电的相对位置。
上述该共用极轨2暨二个极轨片24、25为一长条状的导电金属条20,但并非因此而限制其形式;此共用极轨2可依与供电元件的连结而被设定为共用的正极或共用的负极来使用。
二电极轨3、4为一长条状的导电金属条31、41,且以长扁金属条为最佳,但并非因此而限制其形式;此二电极轨3、4以固定方式呈相对位置状态嵌装在绝缘元件53侧面所开设的嵌轨槽533、534中;又此二电极轨3、4可依与供电元件(因系采用一般的电源连接供应装置连结电源,故不再赘述)的连结而被设定为与共用极轨2相反极性的正极或负极来使用。
该绝缘元件53,系采用具有绝缘特性材料(如发泡性制成品或其他可绝缘区隔的材料制成品)呈长扁条状成型,并在二侧的端面上,呈相互区隔绝缘状态开设有四个嵌轨槽531、532、533、534,供分别地嵌装共用极轨2的二个极轨片24、25以及二电极轨3、4。
上述的绝缘元件53,当然亦可直接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绝缘元件,作为绝缘区隔暨由绝缘元件表面涂布的粘性涂性,直接来组构共用极轨2与二电极轨3、4。
上述由共用极轨2暨二个极轨片24、25及二电极轨3、4在绝缘元件53的区隔嵌装而组成的一轨道架构1,如图7所示,其中该第一极轨3与共用极轨2的第一极轨片24,连结在一供电元件而组成一第一供电回路系统,第二极轨4与共用极轨2的第二极轨片25,则配合另一供电元件而组成第二供电回路系统,形成在同一轨道架构1下形成双供电回路系统的并立组合,供使用者可在该同一轨道架构1上架组多个轨道灯6,并由轨道灯6的组装暨导电接触臂61、62对应第一供电回路系统(如图8所示)或第二供电回路系统(如图9所示)架组连结,达到可选择通电的供电回路系统来控制或设定亮灯的数量;亦或随需求设定使用单供电回路系统或双供电回路系统。
当然在实际的使用方面,本实用新型上述二个具体实施例中的轨道架构1虽具备有二个供电回路系统,使用者仍可视其需求而仅选择其中一个供电回路系统使用,来架组多个轨道灯6为同时照明使用。有需要时,仍可随时的简便地将轨道灯6移动或转向而连结在另一供电回路系统,作不同的照明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功能的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举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有关本实用新型内容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结构包括一个共用极轨;二个电极轨,由绝缘元件而与共用极轨的一侧面组构成轨道架构,且二电极轨之间设置有一绝缘元件而区隔;该由共用极轨及二电极轨在二绝缘元件的区隔所组成的轨道架构,由第一极轨与共用极轨连结在一供电元件而组成第一供电回路系统,该第二极轨则与共用极轨配合另一供电元件而组成第二供电回路系统,形成在同一轨道架构下的并立组合的双供电回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共用极轨,以采用具有至少三个使用面为最佳,而分别被界定为构组面供设置绝缘元件与二电极轨,以及二个导电面,供分别配合二电极轨作为轨道灯的导电接触臂的连结通电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共用极轨为一长条状的导电金属条,且以中空状的框型金属条为最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共用极轨可依与供电元件的连结而被设定为共用的正极或共用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二电极轨均为一长条状的导电金属条,且以长扁型金属条为最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二电极轨与绝缘元件的组构体的总成厚度等于共用极轨的构组面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二电极轨可依与供电元件的连结而被设定为与共用极轨相反极性的正极或负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共用极轨及二电极轨可采用铜、铁、铝、银或其他导电的金属材料构成,并以铝材料经铝挤压成型的制成品为最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绝缘元件系采用具有绝缘特性材料成型的片状,且以发泡性材料制成品或塑料材质或其他可绝缘区隔的材料制成品为最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绝缘元件的二面上,可采用粘性涂料直接涂布,供直接组构共用极轨与二电极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设置在共用极轨的构组面的绝缘元件,其宽度等于共用极轨的构组面的宽度,而组隔在二电极轨间的绝缘元件的宽度等于二电极轨面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所说的共用极轨由双极轨片组成;所说的绝缘元件的横截面呈十字形,其侧面构成四个嵌轨槽分别嵌设共用极轨的两极片和二电极轨并相互绝缘区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共用极轨包括有二个极轨片所组成,并以固定方式呈相对位置状态嵌装在绝缘元件所开设的嵌轨槽中,并外露其导电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共用极轨为一长条状的导电金属。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共用极轨的二极轨片,可依与供电元件的连结而被设定为共用的正极或共用的负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二电极轨系呈一长条状的导电金属条,且以长扁型金属条为最佳。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二电极轨可依与供电元件的连结而被设定为与共用极轨的二极轨片相反极性的正极或负极。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该绝缘元件为长扁条状绝缘持性材料,并在二侧面上,呈相互区隔绝缘地开设有四个嵌轨槽,供分别地嵌装共用极轨的二个极轨片和二电极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其持征在于可采用在绝缘元件的侧面上直接涂布粘性涂料来组构共用极轨与二电极轨,且以发泡性制成品或塑料材质或其他可绝缘区隔的材料制成品作绝缘元件。
专利摘要一种双回路供电式轨道灯的轨道结构,由共用极轨、二电极轨和绝缘元件绝缘区隔组构而成,该共用极轨,可分别与经绝缘构组的二电极轨组成二组不同的供电回路系统,让使用者自由地将轨道灯作选择性的连结在第一或第二供电回路系统的单回路或双回路通电系统的使用,配合二供电元件暨双供电回路的选择供电,获得灯具的启亮数及位置的选择性控制。
文档编号F21V21/00GK2515538SQ0125450
公开日2002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日
发明者林国铨 申请人:林国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