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的灯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5156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灯的灯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灯,特别是一种密封性好的电灯的灯头装置,其尤其适用于汽车或微型灯。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灯头装配件的立体图,其中,电灯装配件A,包括容置在一个成型灯头构件C内的电灯或光源B。图中所示光源为一种白热光源,具有一个包围体10,包围第一及第二灯丝12、14,也可为单灯丝构造。每一个引线16具有一个从灯丝延伸的第一端,将灯丝定位于支撑在包围体10内的预定位置,并提供一个传导路径,供电流从一个外部电源(图中未示)流至灯丝12、14。引线16的第二端从包围体10朝外延伸,而引线16的中段部分18是以焊接方式密封在包围体的一个冲压密封区20内。包围体10的基部上经过机械变形或冲压操作,以密封引线16。冲压密封区内的中央部位设有一个排气管,以在电灯包围体10内建立适当的大气压力。随后将排气管密封或将其末端切断。
美国专利NO.6,056,417为一种有关二部组合式灯头装配件,其中,包括第一灯头部,用以承接第二或环形灯头部,使第二灯头部可在第一灯头部的尺寸缩小区域上滑动。第一灯头部内设有一个容置槽,用以容置电灯的冲压密封。第一与第二灯头部采用熔接或高频焊接工艺焊接为一体,以形成一个整体灯头装置。虽然,这种装置已符合商业标准,但是连接第一与第二灯头部以成为完整灯头时,需要熔接/焊接设备及装置等的额外费用,其制造步骤多,且成本高。
这种电灯的寿命会受热因素的影响。更明确地说,若能及时散发电灯所产生的热量,可延长电灯的使用寿命,可减少更换电灯的次数。上述美国专利NO.6,056,417需要加以改善以增进预期的电灯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组装及性能可靠的电灯的灯头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灯具的电灯的灯头装置,灯具上具有一个冲压密封区,包围从电灯延伸的引线,包括一个第一灯头部及一个第二灯头部;第一灯头部中具有一个容置槽,其大小恰可紧密容置冲压密封区及一个与容置槽连通的开孔,供引线穿过该处;第一灯头部上设有数个扣接肩部,与第一灯头部上的止挡表面相隔一定距离;第二灯头部呈环形,容置在扣接肩部与止挡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肩部呈楔形。
其中,所述肩部是由灯头装配件周缘上彼此间隔的多个肩部构成的。
其中,所述多个肩部是沿第一灯头部的周边设于各引线之间的位置。
其中,所述环形第二灯头部包括沟槽,以于其中容置引线。
其中,所述多个肩部是沿第一灯头部的周边设于各引线之间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灯头部的厚度大致与所述止挡表面及肩部间的轴向尺寸相同。
其中,还包括一个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通气孔。
其中,还包括一个包围体,包围体包围一灯丝,包围体内支撑灯丝的第一与第二引线,所述冲压密封区设于包围体内,第一与第二引线从包围体朝外延伸,通过冲压密封区。
其中,所述通气孔可设于所述肩部周缘的切除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可用较低的成本制造电灯装配件;另外可用简化方式固紧电灯的各部分,可精确定位电灯的导线,防止相邻导线彼此接触,本装置不须熔接或焊接组件即可组装,还便于散热,并可简化电灯的制造过程。


图1一种现有灯头装配件的立体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灯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本实用新型灯头装置中的第一灯头部的侧视图;图4图3所示第一灯头部的前视图;图5图3所示第一灯头部的俯视图;图6图3所示第一灯头部的仰视图;图7沿图3中剖面线7-7的剖视图;图8沿图4中剖面线8-8的剖视图;图9沿图4中剖面线9-9的剖视图;图10本实用新型灯头装置中的第二灯头部的平面图;图11本实用新型灯头装置中的第一灯头部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下如图2至图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灯头装配件40包括第一及第二灯头部42、44。第一灯头部42为一个成型的塑料装配件,其具有第一区或上方区42a,其中,包括从一端朝内延伸的容置槽52,其大小恰可容置包围体10的冲压密封区20及排气管30。上方区42a与其中的容置槽52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截面,并与电灯冲压密封区20的周缘一致。第一灯头部42的另一端内,尤其是在一尺寸缩小的第二区或下方区42b内,形成多个引线孔54。第一灯头部42的第一与第二区42a、42b之间的界面上,设有一个环形肩部或止挡表面56。引线孔54允许预定数目的引线16从第一灯头部42朝外通过该处。引线16在该处被包裹或朝上弯转,以沿第一灯头部42的尺寸缩小区42b两相反平坦表面58、60之一定位。此外,平坦表面58、60位于止挡表面56下方相距一间隔的中央部位,朝外延伸二个扣接肩部62。肩部62最好利用切除区64而与平坦表面58、60分开,以允许扣接肩部62弯曲,亦即,允许肩部62相对平坦表面58、60朝内与朝外弯曲。切除区64的尺寸使其亦可形成通气孔,以增强电灯装配件的散热功能。这些通气孔与容置电灯包围体10冲压密封区20的容置槽52连通,并解决了散热问题,因此,可延长电灯寿命与减少电灯更换频率。然而,切除区或通气孔64可采用多种不同的形状,同样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与目的。例如,切除区64与肩部62的组合虽然确实可提供肩部62弯曲性的作用,同时,可解决散热的问题,但切除区64不一定要沿肩部62周缘设置。同样,灯头构件40位于止挡表面56下方相距一间隔的两个相反端处,亦可设有二个扣接肩部70。这些肩部70与前述的的扣接肩部62一样,是为了使装配简单而设置的。
二部组合式灯头配件的第二或环形灯头部44(如图10),可在灯头装配件40的第一灯头部42的尺寸缩小区42b上滑动。其环形部80,设有一个中央开孔82,以提供充分的可弯曲性,允许第二灯头部44容置在扣接肩部62、70的上方。第二或环形灯头部44的内周缘环设一个内室84,以利于导接环形灯头部44至第一灯头部42上。此外,环形灯头部44亦设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细长凹槽或沟槽86。凹槽86的位置最好彼此间隔,以沿第一灯头部的平坦表面58、60引导各引线16。各肩部62、70与止挡表面56间的距离大致与环形灯头部44的厚度一样,以于环形灯头部44扣接在肩部62、70上方后,在轴向上锁固定位于各肩部62、70与止挡表面56间。这样,导体引线16的终端被压抵在两个相反平坦表面58、60上,并保持在环形灯头部44内表面上设置的各沟槽86内。
如图7与图11所示,其显示穿过灯头构件40的引线孔54的数目可以改变,以容置成对的引线16。例如,图11所示,该实施例中仅设置一对引线孔54,亦即,仅供单一灯丝使用,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二对引线孔54’。此二实施例还具有另一差异,亦即,扣接肩部62的尺寸可随单灯丝与双灯丝构造而改变。与单灯丝构造比较时,双灯丝装配件的扣接肩部62尺寸较窄。然而,第一与第二灯头部42、44间的扣接关系仍以大致相同的方式操作与作用。其它,图11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域或上方区42a’、容置槽52’、引线孔54’、环形肩部或止挡表面56’、切除区域通气孔64’、扣接肩部70’,其构造及作用与上述相同。
简言之,在本实用新型中,光源的包围体10包括一或二对从该处朝外延伸的引线16。这些引线16被插入灯头装配件40第一灯头部42的容置槽52内。容置槽52底端内的推拔状内壁,与引线孔54成环绕关系而包围引线孔54。引线16随后朝平坦表面58、60之一弯曲,然后,再朝第一灯头部42尺寸缩小区42b上的环形部80前进。沟槽86包围引线16,并在环形灯头部44朝止挡表面56前进时,保持引导与容置引线16。扣接肩部62、70间预先选定的沿周间距,可防止干涉引线16,允许环形灯头部44移至肩部62、70的上方,进入组装位置,并轴向扣持在止挡表面56与扣接肩部62、70之间。以此方式,可轻易组装二个灯头部42、44,使引线16沿平坦表面58、60适当置于预定的位置,并使包围体10与灯头配件40保持固紧接合而不需熔接或焊接各组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扣接构造,尤其是设于肩部62周缘的切除区64,允许灯头装配件40内容置的电灯部达到通气效果而不减损其功能,因为灯头部不须熔接,所以灯头装配件40内不会积存热量。
上述内容是利用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即使有人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稍作变动,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灯具的电灯的灯头装置,灯具上具有一个冲压密封区,包围从电灯延伸的引线,包括一个第一灯头部及一个第二灯头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灯头部中具有一个容置槽,其大小恰可紧密容置冲压密封区及一个与容置槽连通的开孔,供引线穿过该处;第一灯头部上设有数个扣接肩部,与第一灯头部上的止挡表面相隔一定距离;第二灯头部呈环形,容置在扣接肩部与止挡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呈楔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由灯头装配件周缘上彼此间隔的多个肩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肩部是沿第一灯头部的周边设于各引线之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第二灯头部包括沟槽,以于其中容置引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肩部是沿第一灯头部的周边设于各引线之间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头部的厚度大致与该止挡表面及该肩部间的轴向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通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包围体,包围体包围一个灯丝,包围体内支撑灯丝的第一与第二引线,所述冲压密封区设于包围体内,第一与第二引线从包围体朝外延伸,通过冲压密封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呈楔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是由所述第一灯头部周缘上彼此间隔的多个肩部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肩部是沿所述第一灯头部的周边设于各引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头部上设有容置引线的沟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肩部是沿所述第一灯头部的周边设于各引线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头部的厚度大致与所述止挡表面及肩部间的轴向尺寸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通气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灯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设于所述肩部周缘的切除区。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灯具的电灯的灯头装置,灯具上具有一个冲压密封区,包围从电灯延伸的引线,包括:第一及第二灯头部;第一灯头部中具有一个容置槽,其大小恰可紧密容置冲压密封区及一个与容置槽连通的开孔,供引线穿过该处;第一灯头部上设有数个扣接肩部,与第一灯头部上的止挡表面相隔一定距离;第二灯头部呈环形,容置在扣接肩部与止挡表面之间。本装置不须熔接或焊接组件即可组装,可精确定位电灯的导线,防止相邻导线彼此接触,本装置还便于散热,并可简化电灯的制造过程。
文档编号F21V19/00GK2520060SQ0127075
公开日2002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5日
发明者廖明鸿 申请人:美国昱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