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用床头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139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院用床头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用床头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装设在床头部分的壁面上,用以提供患者阅读时及医生看诊时照明用的床头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病床的床头部分均装设有一床头灯,该床头灯是采用挂墙方式固定在床头部分的壁面上,该床头灯内部具有产生灯光并向下射出,以提供病患阅读时照明之用。
但是,现有技术的医院用床头灯,其光源仅能提供单一方向(向下)的照明,并无法提供另一方向的照明,如医生看诊时,该床头灯往往无法提供适当的照明。而且,该床头灯的光源是设在本体内部,光源(灯管)损坏时更换相当不易,费工费时,造成使用上极大的不便,且该床头灯也有不易组装的问题,造成生产制造的不便,使得成本难以有效地降低。
因此,由上可知,上述现有技术的医院用床头灯,在生产制造及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院用床头灯结构,除了可提供向下照射灯光外,也可提供朝向另一方向(前方)照射灯光,使其用途更加完善,且可方便拆换灯罩及更换光源,组装上也较为简单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第二灯组具有自动开关的功能,可节省电力,且避免设置手动开关操作上的不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包括一本体,其内部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容置空间及一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底部及该第二容置空间顶部呈开口状,该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三容置空间内壁设有呈长条状的轨道;一第一灯组,设置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部,其具有第一固定架、第一灯座、第一光源及第一灯罩,该第一固定架以螺丝螺接固定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壁的轨道上,该第一灯座固定在该第一固定架上,该第一光源插接在该第一灯座上,该第一灯罩设置在第一光源下方,该第一容置空间底部开口的二侧设有卡槽,该第一灯罩二侧具有卡接部卡接在该二卡槽内,该本体二侧设有与该第一灯罩二侧的卡接部相对应的缺口;一第二灯组,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部,其具有壳体、第二固定架、第二灯座、第二光源及第二灯罩,该壳体是枢接在该本体上,该第二固定架固定于该壳体上,该第二灯罩固定于该第二固定架上,该第二光源插接于该第二灯座上,该第二灯罩设置在第二光源上方;以及一供电电路,设置在该第三容置空间内部,其具有二镇流器,该二镇流器以螺丝螺接固定在该第三容置空间内壁的轨道上,该二镇流器分别与该二灯组电性连接。
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中,该本体具有一底板、一后板、一顶板及左、右二侧板,该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及第三容置空间形成在该底板、后板、顶板及二侧板之间,该后板及顶板内壁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呈长条状,该二侧板盖置在该底板、后板及顶板二侧,并以螺丝贯穿侧板螺接在固定部二端。
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中,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分别设在该本体内下部及上部。
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中,该第一灯组的第一光源上方设有一反射片。
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中,该第二灯组另具有二握把,该壳体内壁设有呈长条状的固定部及轨道,该二握把设置在该壳体二侧,并以螺丝贯穿螺接在壳体的固定部二端,该二握把各具有一枢轴,并枢接在该本体二侧相对应的枢孔中,该第二灯组的第二固定架以螺丝螺接固定在该壳体内壁的轨道上。
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中,该第二灯组的第二光源下方设有一反射片。
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中,该第二灯组的壳体顶部开口二侧设有卡槽,该第二灯罩二侧具有卡接部,并卡接于该第二灯组的壳体的二卡槽。
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中,该供电电路具有一触动开关,该触动开关以螺丝螺接固定在该第三容置内壁的内壁的轨道上,该触动开关的感测片是伸入该第二容置空间,并抵触在该第二灯组的壳体。
附图的简要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灯组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包括有一本体10、一第一灯组30、一第二灯组50及一供电电路70所组成,其中该本体10具有一底板11,一由该底板11后端向上延伸形成的后板12、一设在该底板11上方的顶板13及左、右二侧板14,并在该底板11、后板、12顶板13及二侧板14之间适当的区域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15、一第二容置空间16及一第三容置空间17,该第一容置空间15及该第二容置空间16分别设在该本体10内下部及上部,且该第一容置空间15底部及该第二容置空间16顶部呈开口状。
该后板12及顶板13内壁均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部18,这些固定部18呈“C”型体,并沿后板12及顶板13长度方向延伸,以呈长条状。该二侧板14盖置在该底板11、后板12及顶板13的二侧,用以封闭这些容置空间15、16及17二侧,并利用螺丝19贯穿侧板14进而螺接在固定部18二端,使该二侧板14可通过螺丝19锁固方式固定在该后板12及顶板13上,用以组成一完整的壳体。该第一容置空间15及第三容置空间17内壁并分别设有轨道20及21,这些轨道20、21沿容置空间15、17长度方向延伸,以呈长条状。
该第一灯组30设置在该第一容置空间15内部,其具有二第一固定架31、二第一灯座32、一第一光源33及一第一灯罩34,其中该二第一固定架31利用螺丝35螺接固定在该第一容置空间15内壁的轨道20上,而该二第一灯座32相对设置固定在该二第一固定架31上,该第一光源(灯管)33插接在该二第一灯座32之间,该二第一灯座32并且与该供电电路70适当的电性连接,以便提供该第一光源33所需的电力。
另外在该第一光源33上方设有一反射片36,使该第一光源33产生的灯光可向下投射而出。该第一灯罩34设置在第一光源33下方,该第一灯罩34以透光材料制成,且在该第一容置空间15底部开口的二侧设有卡槽22,该第一灯罩34二侧具有卡接部37,可卡接在该卡槽22内,且在该本体10的二侧板14上设有与第一灯罩34二侧的卡接部37相对应的缺口23,可供第一灯罩34二侧的卡接部37通过,而便于该第一灯罩34可由该本体10二侧拆装。
该第二灯组50设置在该第二容置空间16内部,其具有一壳体51、二握把52、二第二固定架53、四第二灯座54、二第二光源55及一第二灯罩56(如图4所示),其中该壳体51呈“U”型中空壳体,其内壁也设有固定部57及轨道58,这些固定部57及轨道58并沿壳体51长度方向延伸,以呈长条状。
该二握把52设置在该壳体51二侧,并利用螺丝59贯穿握把52进而螺接于固定部57的两端,该二握把52可通过螺丝59以锁固方式固定在该壳体51的二侧。该二握把52各具有一枢轴60,可用以枢接在该本体10的二侧板14上相对应的枢孔24中,使该壳体51及二握把52得以枢接在本体10,而使得该第二灯组50得以作一向上翻起或向下收合的动作。
该二第二固定架53利用螺丝61螺接固定在该壳体51内壁的轨道58上,而该四第二灯座54两两相对设置固定在该二第二固定架53上,该二第二光源(灯管)55插接在两两相对的第二灯座54之间,该二第二灯座54并且与该供电电路70适当的电性连接,以便提供该二第二光源所需的电力。
另外,在该第二光源55下方设有一反射片62,使该二第二光源55产生的灯光可向上投射而出。该第二灯罩56设置在第二光源55上方,该第二灯罩56以透光材料制成,且在该壳体51顶部开口二侧设有卡槽63,该第二灯罩56的二侧具有卡接部64,可卡接在该卡槽63内。
该供电电路70包括二镇流器71及一触动开关72等电子零件,该二镇流器71利用螺丝74螺接固定在该第三容置空间17内壁的轨道21上,该二镇流器71分别与二灯组30及50的灯座32及54电性连接,以提供光源33、55所需的电力。
该触动开关72也利用螺丝锁固方式固定在该第三容置空间17内壁的轨道21上,且该触动开关72的感测片73伸入该第二容置空间16中,并抵触在第二灯组50的壳体51上,该触动开关72可用以控制该第二灯组50的运作;通过上述的组成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
请参阅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挂墙方式固定在床头部分的壁面上,该床头灯具有第一灯组30,其光源33产生的灯光可向下射出(如图5所示),以提供病患阅读时照明之用,另该床头灯的第二灯组50在需要使用时可向上翻开,其光源55产生的灯光可向另一方向射出(前方)(如图6所示),以提供医生看诊时照明之用。
当该第二灯组50向下收合在该本体10中时(如图5所示),第二灯组50的壳体5会抵触该触动开关72的感测片73(如图3所示),用以控制该第二灯组50停止运作,使第二光源55不会被点亮。当该第二灯组50向上翻开时(如图6所示),第二灯组50的壳体51脱离该触动开关72的感测片73,用以控制该第二灯组50运作,使第二光源55被点亮,才可提供另一方向的照明。
本实用新型医院用床头灯结构至少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除了可利用第一灯组30提供向下照射的灯光外,还可利用第二灯组50提供朝向另一方向照射的灯光,以便提供如医生看诊时照明之用,使其用途更加完善。
2、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0二侧板14上设有缺口23,可供第一灯罩34通过,而便于该第一灯罩34可由该本体10二侧拆装,方便拆换灯罩34及更换光源33。
3、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0及灯组50的壳体51内壁设有轨道20、21及58,可方便固定架31、53、镇流器71及触动开关72等零组件的组装,且这些零组件可在长条状的轨道20、21及58上调整适当的位置,组装上较为简单容易。
4、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0及灯组50的壳体51内壁设有固定部18及57,可便于直接以螺丝锁固侧板14及握把52,使组装较为简单容易。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灯组50具有二突出的握把52,以方便翻开第二灯组50。
6、本实用新型设有一触动开关72,用以侦测第二灯组50的位置,当该第二灯组50向上翻开时,第二光源55才会被点亮,使该第二灯组50具有自动开关的功能,可节省电力,且免除设置手动开关操作上的不便。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内部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容置空间及一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底部及该第二容置空间顶部呈开口状,该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三容置空间内壁设有长条型的轨道;一第一灯组,设置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部,其具有第一固定架、第一灯座、第一光源及第一灯罩,该第一固定架以螺丝螺接固定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壁的轨道上,该第一灯座固定在该第一固定架上,该第一光源插接在该第一灯座上,该第一灯罩设置在该第一光源下方,该第一容置空间底部开口二侧设有卡槽,该第一灯罩二侧具有卡接部卡接于该二卡槽,该本体二侧设有与该第一灯罩二侧的卡接部相对应的缺口;一第二灯组,其设置在该第二容置空间内部,其具有壳体、第二固定架、第二灯座、第二光源及第二灯罩,该壳体枢接在该本体上,该二固定架固定在该壳体上,该第二灯座固定在该第二固定架上,该第二光源插接在该第二灯座上,该第二灯罩设置在该第二光源上方;以及一供电电路,其设置在该第三容置空间内部,其有二镇流器,该二镇流器以螺丝螺接固定在该第三容置空间内壁的轨道上,该二镇流器分别与该二灯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底板、一后板、一顶板及左、右二侧板,该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及第三容置空间形成在该底板、后板、顶板及二侧板之间,该后板及顶板内壁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呈长条状,该二侧板盖置在该底板、后板及顶板二侧,并以螺丝贯穿侧板螺接在固定部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分别设在该本体内下部及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灯组的第一光源上方设有一反射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灯组另具有二握把,该壳体内壁设有呈长条状的固定部及轨道,该二握把设置在该壳体二侧,并以螺丝贯穿螺接在壳体的固定部两端,该二握把分别具有一枢轴,并枢接在该本体二侧相对应的枢孔中,该第二灯组的第二固定架以螺丝螺接固定在该壳体内壁的轨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灯组的第二光源下方设有一反射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灯组的壳体顶部开口二侧设有卡槽,该第二灯罩二侧具有卡接部,并卡接于该第二灯组的壳体的二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供电电路具有一触动开关,该触动开关以螺丝螺接固定在该第三容置空间的内壁的轨道上,该触动开关的感测片伸入该第二容置空间,并抵触在该第二灯组的壳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院用床头灯结构,包括有一本体、一第一灯组、一第二灯组及一供电电路,该本体内部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容置空间及一第三容置空间,分别用以容置该第一灯组、第二灯组及供电电路,可利用第一灯组提供向下照射的灯光,并利用第二灯组朝向另一方向照射的灯光,以便提供医生看诊时照明之用,且在本体二侧设有缺口,可供第一灯组的灯罩通过,方便拆换灯罩及更换光源,另在本体及灯组内壁设有轨道,可方便零组件的组装,且零组件可在长条状的轨道上调整适当的位置,另设有一触动开关用以侦测第三灯组的位置,使该第二灯组具有自动开关的功能。
文档编号F21V23/00GK2615491SQ03238879
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0日
发明者萧安顺 申请人:台湾日光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