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75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夜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指插墙式小夜灯。
背景技术
众说周知,现在市场上的插墙式小夜灯大部分都是采用面光源的照明方式,照射的面积大且照射距离近,但是对很多人来讲采用这种照明方式,由于照射的面积大形成一片较亮的区域,且光源的照射方向无法改变对有些用户使用起来会影响睡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推出一种新型的插墙式小夜灯,解决了以往的插墙式小夜灯照射的面积大且照射距离近,又无法改变照射方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由壳体本体和与电源插脚一体的壳体基体共同组成的空腔内部有一球形转向体,球形转向体包含发光口的那部分透过壳体本体的圆孔露在外面,在球形转向体的内部有一发光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球形转向体的发光口上置一起聚光作用的透镜。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壳体本体上加一开关。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由壳体本体和壳体基体共同组成的空腔内部有一球形转向体,球形转向体包含发光口那部分透过壳体本体的圆孔露在外面,在球形转向体的内部有一发光体;独特的发光口设计使光线集中在了一个位置向外照射,因而照射面积小且照射距离较远,在球形转向体壳体的发光口上置一起聚光作用的透镜,可以照射面积更小且照射距离更远,亮度更高;随着球形转向体的转动与之一体的发光口也随之转动,因而从发光口出来的灯光的照射方向也随之改变。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轴视分解略图。
图2是图1的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予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本体1,壳体基体5,球形转向体3,发光体4,电源插脚6透镜2,壳体本体1和壳体基体5组成的一个圆形定位腔,一与圆形定位腔大小相适应的球形转向体3置于圆形定位腔内部,在壳体本体1上有一圆形的开口,球形转向体3的一部分露出壳体本体1之外,在露出的壳体本体1上有一发光口,发光口上置一起聚光作用的透镜2,在球形转向体3的内部置一发光体4。
平时通过电源插脚6把小夜灯固定在电源插座上,当用户使用时打开电源开关,小夜灯内部的发光体发光,光线透过发光口经透镜聚光后照射出来,用户可以通过转动球形转向体露出壳体本体之外的部分,在圆形定位腔的限制下转动,使光线的照射方向也随之转动。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墙式小夜灯,包括壳体本体,壳体基体,发光体,电源插脚,其特征在于在由壳体本体和与电源插脚一体的壳体基体共同组成的空腔内部有一球形转向体,球形转向体包含发光口的那部分透过壳体本体的圆孔露在外面,在球形转向体的内部有一发光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墙式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在球形转向体的发光口上置一透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墙式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在壳体本体上有一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指插墙式小夜灯,通过在由壳体本体和与电源插脚一体的壳体基体共同组成的空腔内部有一球形转向体,球形转向体包含发光口的那部分透过壳体本体的圆孔露在外面,在球形转向体的内部有一发光体,解决了以往的插墙式小夜灯照射的面积大且照射距离近,又无法改变照射方向的问题。
文档编号F21V14/00GK2643158SQ0327433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0日
发明者张夙敏 申请人:深圳市中照灯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