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2145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投影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光源,特别是作为电光源的投影灯。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电光源的投影灯都普遍存在如下缺陷1.灯的亮度低,彩色还原性差,发射光中红色、蓝色和绿色的平衡不好,特别是红光比较缺乏;2.投影灯在使用过程中,两电极根部易黑化,影响灯光的效果,同时缩短的使用寿命。
3.投影灯在使用过程中,极间变化大,管压上升快,寿命短。以上缺陷,主要是由于腔体内的气压较低,灯腔内壁功率负荷小,卤钨循环不好,极距较大、电极损耗大等原因造成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影灯,它能克服现有投影灯存在着的灯腔气压较低、灯腔内壁功率负荷小、卤钨循环不好、极距较大、电极损耗大等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亮度投影灯,在灯体的中部设有灯腔,在灯腔内两端为电极(电极采用圆头形状),电极的根部与两端的钼箔两侧有引线,其特征在于,两电极的放电部位相对,极距为0.3-2.0mm;灯腔内通有汞与卤化物的混合物及氩气,汞与卤化物的混合物引入量为0.05-1.0mg/mm3,;氩气的充入量为105-2×105Pa;灯腔内壁的功率负荷为150W-300W/CM2。
本发明采用的卤化物为溴化物及溴化物与氯化物的混合物。
灯体为高纯度石英玻璃制成,石英玻璃羟基含量为<1PPM,碱金属含量<10PPM。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可产生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灯腔内氩气的存在,灯体内腔体很小,表面负荷大,点亮后即有很高的光输出。
2.灯工作时灯腔内的气压很高,能达到160-300个大气压,因此发光体效率很高,显色性好,红、绿、蓝三基色平衡较好。
3.利用卤素氧钨循环减少了灯腔内表面的电极溅散物和其他附着物,防止了灯黑化及爆裂,提高了灯的使用寿命。
4.两电极的距离很小,近似点光源,光的利用率很高。
5.电极设计成圆头形状,因此电极之间距离变化小,管压上升减熳,从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之目的。


图1是带有灯头的投影灯主视2是不带灯头的投影灯主视中1.灯体2.引线3.钼箔4.腔体5.电极6.灯头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灯体(1)外壳用高纯度石英玻璃制成,石英玻璃羟基为1PPM以下,石英金属含量≤10PPM。灯腔容积为0.5cm3,电极(5)用高纯度钨制成,直径为0.5mm,端部的电极圈用直径为0.3mm的钨丝绕制而成,两电极间的距离为1.1mm,电极头处理成圆头,通过钼箔(3)与外引线(2)连接,灯的另一端与灯头(6)电连接。灯腔(4)内汞与卤化物的混合物的引入量为30mg。氩气充入量为1×105Pa;灯腔(4)内壁的功率负荷为150W-300W/cm2。
此外,本发明还采用极距为0.9mm、1.8mm的电极(5)。灯腔(4)内充入汞与卤化,氩气的充入量分别取值为2×105Pa、4×105Pa及8×105Pa;灯腔(4)的内壁功率负荷为200W/cm2、250W/cm2、280W/cm2,以上取值均能达到本发明之目的。
卤化物为溴化物及溴化物与氯化物的混合物。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灯,其特征是,灯体由高纯度石英玻璃制成,灯腔的内部充有汞与卤化物的混合物及氙气,在灯腔内两端为电极,电极呈圆头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灯,其特征是,所述灯腔内部充有汞与卤化物的混合物及氩气,汞与卤化物的混合物填充量为30mg,氩气的充入量为105--10X105Pa;灯腔内壁的功率负荷为150-300W/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灯,其特征是,所述灯腔内两端的电极,用优质纯钨制成,呈圆头形状,其直径为0.5mm,端部的电极圈用直径为0.3mm的钨丝绕制而成,两电极的放电部位相对,极距为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灯,其特征是,所述卤化物为溴化物及溴化物与氯化物的混合物。
全文摘要
一种投影灯,广泛应用于正投、背投及液晶显示的光源,其特征在于,两电极的放电部位相对,极距为1.1mm,电极头处理成圆头;灯腔内充有汞与卤化物及氬气,汞与卤化物的混合物填入量为30mg;氬气的充入量为10
文档编号H01J61/06GK1585082SQ20041004263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8日
发明者高文生, 李洋 申请人:北京爱华新业照明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