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10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特别是涉及使该颈管的内外表面上存在的压缩应力层适当化的技术。众所周知,阴极射线管具备作为主要的玻璃部件、具有大致为矩形的图象显示部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以下也简称为屏幕);封装在该屏幕内、电子束在内部穿过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缩孔管(以下也简称为缩孔管);熔敷在该缩孔管上、在内部存储有电子枪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以下也简称为颈管)。上述缩孔管,在轴向(管轴方向)的一端具有大开口端部,且在另一端具有小开口端部,同时,上述颈管在轴向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端部。而且,为该颈管的一个开口端部熔敷在上述缩孔管的小开口端部上的结构。
在这种场合,颈管存在以下两种一种是由在轴向的一端具有开口端部的、直径相同的直管部和与该直管部的轴向的另一端相连的喇叭口部构成的(以下也简称为带喇叭口颈管),另一种是仅由在轴向的两端具有开口端部的、直径相同的直管构成的(以下也简称为直颈管)。
用于制作上述带喇叭口颈管的制造工序,首先用燃烧器火焰对圆筒状的大尺寸的原玻璃管进行加热,同时,形成向其一个开口端部侧直径逐渐扩大的伞状的喇叭口部。接着,为了切出原颈管,用燃烧器火焰对原玻璃管的规定位置进行加热,同时,使低温的切刀与加热部位接触,使其产生所谓热冲击,由此进行切割处理,切出一定长度的原颈管。在这种场合,由原颈管的切割处理所产生的切口,为锋利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进行后续的处理等时,会引发一些故障。因此,通过用燃烧器火焰对由上述原颈管的切割处理所产生的开口端部进行加热使其软化,能利用此时产生的表面张力,进行使该切口钝化成非锋利的状态使其具有圆形的所谓抛光。而且,喇叭口部侧的开口端部,虽然由于形成喇叭口时的加热,为已经抛光的状态,但在对由上述切割处理产生的开口端部进行抛光时,也可以再次对喇叭口部侧的开口端部进行抛光。
如图5所示,由以上那样的各种处理,能获得喇叭口部3与直径相同的直管部2的Z轴方向的一端连接的带喇叭口颈管1。但是,如以上所述,原封不动地放置对两开口端部4、6(详细地说是直管部2的两端部4、5以及喇叭口部3)进行加热熔融处理的颈管1,使其自然冷却,在从直管部2的两端部4、5、分别向Z轴方向中央部侧、到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的第1环状区域7(在该图中为带平行斜线的环状区域)上,出现例如具有8MPa以上的应力值的压缩应力层。而且,随着这样的压缩应力层的出现,在分别与各第1环状区域7的Z轴方向中央部侧邻接或大致邻接的第2环状区域8(在该图中为带交叉斜线的环状区域)上,必然出现8MPa以上的不合理的高应力值的拉伸应力层。
另外,用于制作上述直颈管的制造工序,是在从制造上述带喇叭口颈管的工序中去掉形成喇叭口部的处理的基础上,依次在原玻璃管的规定位置通过使其产生所谓的热冲击进行切断处理,同时,在两端切口进行所谓的抛光。
如图6所示,通过这样的处理,虽然能获得仅由直径相同的直管2a构成的直颈管1a,但,该颈管1a也在加热熔融处理后使其自然冷却,与上述同样,在从直管2a的两端部4a、5a分别向Za轴方向中央部侧、到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的第1环状区域7a上,出现例如具有8MPa以上的应力值的压缩应力层,在分别与各第1环状区域7a的Za轴方向中央部侧邻接或大致邻接的第2环状区域8a上,必然出现例如8MPa以上的拉伸应力层。
但是,在以下所述的专利文献1的段落中所记载的是,在离切断端面5mm~10mm的部位、换句话说是在以离切断端面5mm的位置为起点、以离开10mm的位置为终点的5mm宽的部位形成了拉伸应力层。因此,形成了压缩应力层的区域,对于直颈管1a来说,存在于从直管2a的Za轴方向两端部4a、5a分别为5mm左右的范围内,对于带喇叭口颈管1来说,存在于从直管部2的Z轴方向两端部4、5分别为5mm左右的范围内。
而且,处于这种状态的颈管,通常如下述专利文献1的段落所记载的那样,目的是消除拉伸应力,加上消除应变处理。详细地说,在该文献中记载的是,阶段性地减弱燃烧器的火力,同时,无遗漏地对在切断端面和从切断端面到大约10mm的范围内的外表面喷射火焰,将此持续大约10秒钟,由此结束消除应变处理。
即,如果考虑该文献记载的内容,由于消除应变处理是在极短的时间(大约10秒钟)内进行的,所以,即使在将用燃烧器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设定在远远高出退火点的温度(例如700℃~900℃)的场合,充分且均匀地加热到颈管的玻璃壁厚方向的中央附近也是很困难的。详细地说,由于对于颈管的玻璃壁厚方向来说,是仅靠传导来传热的,所以,像上述那样用燃烧器加热大约10秒钟,要充分加热玻璃壁厚方向的中央附近是不够的。因此,在该文献中所记载的消除应变处理,止步于降低拉伸应力层的应力值,因此,形成了压缩应力层的第1环状区域的轴向宽度依然为上述5mm左右的范围。日本特开2003-217476号但是,在执行颈管的制造工序的场合,从颈管的两端部(带喇叭口颈管是直管部的两端部)在10mm范围内,最容易被污染或具有微小的损伤,另外,在制造工序结束之后,在处理颈管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将颈管本身作为成品进行捆扎且输送的情况下,距颈管的两端部10mm的范围也为最容易具有微小损伤的部位。
尽管如此,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或暗示的那样,若压缩应力层存在于距颈管的两端部5mm的范围内,且拉伸应力层残留在5mm~10mm的范围内的话,上述污染或微小的损伤会由于拉伸应力层的作用而扩展成大的损伤,因此,招致颈管破损等不相宜情况的出现。由于这种不相宜情况在向缩孔管上熔敷颈管等时产生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颈管的两端部中的熔敷在缩孔管上的端部侧(带喇叭口颈管为直管部的开口端部侧),表现得特别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使存在于颈管上的压缩应力层适当化,尽可能地抑制由于在实施制造工序时污垢或长距离输送等时的微小的损伤而使颈管发生破损之类的事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是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具备在轴向一端具有和开口端部直径相同的直管部,以及与该直管部沿轴向的另一端连接的喇叭口部,其特征是,在上述直管部的沿轴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从上述开口端部向轴向中央部侧大于或等于10mm的区域内形成了压缩应力层。在这种场合,大于或等于10mm的整个区域的压缩应力层,不限于直管部的开口端部(与缩孔管熔敷的端部),也可以以直管部的喇叭口部侧的端部为基准形成上述压缩应力层。而且,所谓直管部的喇叭口部侧的端部,意味着直管部的主要的外表面与喇叭口部的主要的外表面的假想的交叉部(以下相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用压缩应力层强化在执行带喇叭口颈管的制造工序时最容易被污染或受到损伤、或在制造工序结束后处理颈管的场合,特别是将颈管本身作为成品捆扎且输送的场合,最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距直管部的开口端部至少10mm的范围。即,如以上所述的那样,现有的消除应变处理,是连残留在以离直管部的开口端部5mm左右的位置为起点、以离开10mm左右的位置为终点的大约5mm宽的区域的拉伸应力层也转换成压缩应力层,对该区域进行强化。因此,在执行制造工序时,即使在该范围具有污染或微小损伤的场合,也能抑制该损伤扩展成大的损伤,而且,在制造工序结束后进行处理时,能在该范围内抑制微小损伤的产生。其结果是,能可靠地避免由于上述污染或微小的损伤所引起的颈管发生破损或破裂的现象。而且,在享有以上优点的基础上,形成压缩应力层的区域最好是直管部的轴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从开口端部向轴方中央部侧大于或等于12mm的区域。
而且,如以上所述,为了与现有的区域(在距直管部的两端部5mm的范围内)相比大幅地增加形成压缩应力层的区域,其条件是,在进行消除应变处理时,相对长时间地进行加热,使其在颈管的玻璃壁厚的中央附近超过退火点之前温度能暂时上升,以及在温度上升达到超过上述退火点结束之前期间,用相对的低温加热到玻璃不熔化的程度等。
在上述结构中,最好是在从上述直管部的端部(开口端部或两端部)分别沿轴向向中央部侧20mm以内的区域内形成了压缩应力层。
这样的话,能省掉就连在由于污染或微小的损伤所引起的、颈管的破损发生概率极低的区域也形成压缩应力层之类的浪费,而且,能避免在超过上述20mm的区域形成压缩应力层情况下的消除应变处理作业的麻烦和复杂化。
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压缩应力层中的最大压缩应力值最好小于或等于7MPa,且大于或等于2.5MPa。而且,上述最大压缩应力值是用塞纳蒙(セナルモン)法测定的值。
这样一来,压缩应力层具有在应力值不过高且不过低的状态下充分地强化颈管的效果。另外,由于与压缩应力层的轴向中央部侧邻接或大致邻接必然形成的拉伸应力层的应力值,与压缩应力值同样,不会过高,所以,在长距离地输送颈管等时,即使在形成拉伸应力层的区域产生摩擦等,由于拉伸应力的作用,达至颈管破损的概率也会变得极低。即,若压缩应力层的最大压缩应力值超过7MPa的话,则不能由拉伸应力的作用充分地抑制在长距离输送等时产生的颈管破损,另一方面,若小于2.5MPa,则不能由压缩应力的作用充分地获得与缩孔管熔敷时的抑制颈管破损的效果。因此,对于在形成压缩应力层的区域和形成拉伸应力层的区域的很宽的区域、在抑制长距离输送时的破损的效果、和抑制在形成压缩应力层的区域能在与缩孔管熔敷时产生的破损的效果来说,能获得兼具双方的优点的颈管。其结果是,在将颈管其本身作为成品进行处理的场合,即,在对在玻璃物品制造厂等制作的颈管进行捆扎、通过长距离输送送到其它工厂等,在其它工厂等熔敷该颈管和缩孔管的场合,特别方便。
在以上的结构中,最好是在上述喇叭口部的开口端部形成压缩应力层。
这样的话,不仅是直管部的端部周边,即使对喇叭口部的开口端部也能由压缩应力层进行强化,能有效地降低在带喇叭口颈管的整个区域的由于污染或微小的损伤所引起的发生破损的概率。而且,带喇叭口颈管,虽然有时在喇叭口部为下方的状态下放置在输送机上进行输送,但在这种场合,即使喇叭口部的开口端部承受来自输送机的冲击载荷或振动等,由于该开口端部由压缩应力层进行了强化,所以,能有效地抑制微小的损伤和冲击或破裂等情况的发生。
另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是一种仅由在轴向两端具有与开口端部直径相同的直管(小头颈管)构成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其特征是在上述直管(小头颈管)的沿轴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从一个开口端部沿轴向向中央部侧大于或等于10mm(最好是12mm或以上)的区域内形成了压缩应力层。
根据这样的结构,对于作为直颈管的整个构成要素的直管来说,能获得与基于在带喇叭口颈管的直管部上的、已描述的对应的结构的工作效果相同的工作效果。
而且,即使对于该直颈管来说,压缩应力层最好也是在从上述直管(小头颈管)的端部(一个或两个开口端部)分别沿轴向向中央部侧20mm以内的区域形成的,另外,压缩应力层上的最大压缩应力值最好是小于或等于7MPa,且大于或等于2.5MPa。
这样一来,即使对于直颈管的直管来说,也能获得与基于在带喇叭口颈管的直管部上的、已描述的对应的各种结构的工作效果相同的工作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带喇叭口颈管的直管部(直颈管为直管)的至少从一端的开口端部分别向轴向中央部侧大于或等于10mm的整个区域形成了压缩应力层,所以,在执行制造颈管的工序时,最容易污染或受到微小损伤、或在制造工序结束后处理颈管的场合最容易受到微小损伤的部位,被压缩应力层强化了。因此,在执行制造工序时,即使该范围内被污染或具有微小损伤的场合,也能抑制该损伤扩展成大的损伤,而且,在制造工序结束后进行处理时,能控制本体其受到的微小损伤在其范围内,能可靠地避免由于污染或微小的损伤所引起的颈管发生破损或破裂的现象。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颈管的立体图。
图2是简要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颈管的制造方法的实施状况的简要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颈管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颈管进行强度实验的状态的简要主视图。
图5是表示现有的颈管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颈管的其它例子的立体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颈管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表示该颈管的制造方法的实施状况的简要主视图,图3是表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颈管的简要立体图,图4是表示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颈管进行强度实验的状态的简要主视图。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对已描述的与图5和图6所示的各颈管相同的主要组成部件根据需要,使用同一标号。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颈管,如图1所示,是带喇叭口颈管,是把跨Z轴方向规定距离的相同直径的直管部2和随着远离该直管部2而逐渐扩大直径的伞状的喇叭口部3制成一体构成的。而且,在直管部2的侧,形成了熔敷在缩孔管的小开口端部上的小直径的开口端部4(以下称为熔敷侧端部4),同时,在该直管部2的另一侧的端部5(以下称为喇叭口侧端部5)上连接有上述喇叭口部3。再有,在喇叭口部3的敞口端侧,形成了相对为大直径的开口端部6。
该颈管1的直管部2在其两端部4、5的周边分别形成了压缩应力层。详细地说,该颈管1在从直管部2的两端部4、5分别沿Z轴方向向中央部侧大于或等于10mm且20mm以内的第1环状区域7内形成了压缩应力层。该两个压缩应力层都是最大压缩应力值小于或等于7MPa(最好是小于或等于5MPa)且为大于或等于2.5MPa,两者为相等的应力值。因此,该直管部2的两端部4、5处于被压缩应力层同等强化的状态。而且,上述最大压缩应力值最好在小于或等于3.5MPa,且为大于或等于2.5MPa。
另外,该颈管1在直管部2上的与各第1环状区域7的各自的Z轴方向中央部侧邻接或大致邻接的第2环状区域8上,形成了拉伸应力层,该各第2环状区域8的Z轴方向的宽度分别在大于或等于10mm,且为20mm以内。该两个拉伸应力层都是最大拉伸应力值为7MPa以下(最好是小于或等于5MPa)且为大于或等于2.5MPa,两者为相等的应力值。而且,上述最大拉伸应力值,最好在小于或等于3.5MPa,且为大于或等于2.5MPa。
再有,在该颈管1的喇叭口部3的开口端部6上,也形成了压缩应力层。详细地说,在该喇叭口部3上,从开口端部6侧,依次形成了压缩应力层、拉伸应力层、以及压缩应力层。
如以下所示制造具备以上结构的颈管1。即,首先,与以往同样,用燃烧器火焰对为原颈管的开口端部的原玻璃管的开口端部进行加热,且形成喇叭口部,同时,用燃烧器火焰对原玻璃管的为原颈管的另一端的部分进行加热,且截出一定长度的原颈管,通过用燃烧器火焰对该原颈管的截出的开口端部进行加热使其软化,进行所谓的抛光。
在刚刚结束之后(颈管1的表面温度大约为250℃),如图2所示,由像是从径向两侧夹着一样,配置在与直管部2的熔敷侧端部4和喇叭口侧端部5对应的两个位置上的共计四个所谓的红外线燃烧器9(用燃烧器使金属赤热的装置),从直管部2的两端部4、5的外周侧对最接近各自的两端部4、5的拉伸应力层、压缩应力层及其周边进行加热,进行消除应变处理。就要进行该消除应变处理之前的颈管1,在从直管部2的两端部4、5向各自Z轴方向中央部侧5mm左右的范围内的第1环状区域7′上形成压缩应力层,在与各第1环状区域7′的各自的Z轴方向中央部侧邻接或大致邻接的第2环状区域8′上,形成Z轴方向的宽度例如为5mm左右的拉伸应力层。而且,用红外线燃烧器9加热的区域是从直管部2的Z轴方向两端部4、5沿Z轴方向向中央部侧20mm左右的区域和喇叭口部3的整个区域。
在执行上述消除应变处理时,虽然颈管1在用四个红外线燃烧器9包围着的状态下,如箭头a所示,绕Z轴旋转(自转),但,该旋转可以是一定的速度、或是规定周期的可变速度,再有,也可以是间歇的旋转。而且,通过例如以475℃达30秒以上执行这样的消除应变处理,换句话说,通过进行消除应变处理,将颈管1加热到玻璃表面不熔化的程度,且颈管1的玻璃的壁厚方向中央部暂时温度上升到超过退火点一点,在从直管部2的两端部4、5向Z轴方向中央部侧,在比消除应变处理之前更宽的区域(图1所示的各环状区域7、8)上形成压缩应力层以及拉伸应力层。因此,图2所示的第2环状区域8′的拉伸应力层转变成图1所示的第1环状区域7的压缩应力层。
而且,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对于颈管1的直管部2的熔敷侧端部4和喇叭口侧端部5来说,虽然在两者相等的尺寸范围内,形成了第1环状区域7(压缩应力层)以及第2环状区域8(拉伸应力层),但对于喇叭口侧端部5侧来说,并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尺寸范围。
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颈管。该颈管1a是仅由在Za轴方向全长上直径相同的直管部2a构成的直颈管。而且,该直管2a分别以两端部(两端开口部)4a、5a为基准,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带喇叭口颈管1的直管部2相同的位置,形成了相同轴向宽度的第1环状区域7a(压缩应力层)以及第2环状区域8a(拉伸应力层)。另外,该直管2a的制造方法,除了与喇叭口部的形成相关的工序之外,也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颈管1相同。而且,在该第2实施方式,对于直管2a的两端部4a、5a中的任何一个端部侧的第1环状区域7a以及第2环状区域8a来说,并不限定于上述尺寸范围。
对以下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4、比较例1~3来说,任意一个,都是作为颈管,制成外径(直管部的外径)为29.2mm,壁厚为2.5mm的带喇叭口颈管。而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4和比较例1~3,颈管的制造方法中的消除应变处理是不同的。即,实施例1~4,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在使红外线燃烧器9左右离开约60mm配置,进行消除应变处理之后,进行自然冷却。而且,对于在实施例1来说,用红外线燃烧器进行加热的时间大约是50秒,对于实施例2来说,该时间大约是45秒,对于实施例3来说,该时间大约是38秒,对于实施例4来说,该时间大约是30秒。而且,实施例1~4任何一个都是通过周期性地改变使颈管旋转的旋转速度而获得的,另外,任何一个都是用红外线燃烧器加热的部位的颈管表面的最高温度大约为475℃而获得的。另一方面,比较例1,不进行消除应变处理,使其自然冷却。比较例2,是在喇叭口部向下的状态下将颈管放置在台车上,通过将颈管放置在氛围气温度设定在大约650℃的退火炉中,各台车大约35分钟,使压缩应力层的应力值为零而获得的。比较例3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而且,是在使红外线燃烧器的位置与图2所示的位置相比更加远离颈管的轴方向中央部的状态下进行消除应变处理而获得的。
对于这样获得的各颈管来说,可以确认直管部的两端部的损伤程度。详细地说,是在制造阴极射线管的工序中,由于几乎所有的颈管都存在由于附着在颈管的直管部的两端部周边的污物或微小的缺陷所引起的损坏,所以,用规定的压力、例如大约5MPa(500gf/mm2)将#320的砂纸(金刚砂纸)推到颈管的直管部的两端部周边,同时进行摩擦,使其受到损伤(磨损(アブレイド)),测定此时的伤痕的深度。再用这些颈管制造阴极射线管,在进行制造时,测定以直管部的两端部的污物或微小的损伤为起点所产生的破坏的比例,将这些测定结果示于下表1。而且,在下表1中,最大压缩应力值,意味着是在上述实验后,切割各颈管的破坏了的起点附近,用赛纳蒙法观察其截面时存在于表面的最大压缩应力值。


根据上述表1,可以确认在比较例1的颈管上的直管部的两端部周边上,存在应力值高的压缩应力层,虽然可以看出由于该压缩应力层的存在,由砂纸所造成的伤痕变浅了,但这样的压缩应力层的长度停留在距直管部的两端部分别为5mm的小尺寸的范围内。另外,由于在比较例2的颈管上的直管部的两端部周边,未形成压缩应力层,所以,可以看出用砂纸摩擦容易使其损伤。再有,虽然可以看出比较例3的颈管上的直管部的两端部周边由于压缩应力层的存在由砂纸所造成的损伤变浅了,但这样的压缩应力层的长度,停留在距直管部的两端部分别为6mm的小尺寸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实施例1~4的颈管,可以理解为由于在直管部的两端部周边存在3.5MPa以及7MPa的适当应力值的压缩应力层,所以,难以用摩擦使其受到损伤,而且,这样的压缩应力层的长度在10mm以及12mm的长尺寸的范围内。在这种场合,即便假设在制造阴极射线管的工序中,因直管部的两端部的污垢或微小的损伤为起点而出现损坏,也成为不会产生成为次品的问题的允许范围1000ppm。如果考虑这一事实,可以理解为实施例1~4的颈管,任何一个,在制造阴极射线管工序中的由于该颈管的原因而产生的损坏的比例,都比比较例1~3小。而且,根据上述表1,可以说如果用#320的砂纸摩擦直管部的两端部周边的表面时伤痕深度是在10μm以内的话,在实用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接着,对上述实施例1~4以及比较例1~3的各颈管进行骤热骤冷试验。该骤热骤冷试验如以下那样进行。即,第1,用砂纸(金刚砂纸)摩擦颈管的外表面以及内表面,使其具有损伤(磨损),用橡胶塞等塞住该颈管的直管部的熔敷侧端部。第2,如图4所示,将颈管1浸渍在规定温度的热水槽10中,而且,在该颈管1的内部也放入同样的热水,保持规定时间,使颈管1的温度与热水温度相同。第3,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从热水槽10中取出颈管1,在其内部放入了热水的状态下,将其浸渍在冷水槽中。第4,在浸渍在冷水槽中的场合,确认颈管(在60秒以内)破裂时的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ΔT。在这种场合,在颈管不破裂时,提高上述第2处理时的热水的温度,反复进行第2~第4处理,直至颈管破裂。对实施例1~4以及比较例1~3各用五根颈管进行这样的试验,算出上述温度差ΔT的平均值。将其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而且,在以下的表2中的最大压缩应力值,意味着在进行上述实验后,切割各颈管的破坏了的起点附近,用赛纳蒙法观察其截面时存在于表面的最大压缩应力值。另外,在以下表2中,判定符号◎意味着几乎没有由于拉伸应力层的存在而产生破裂的,符号○意味着其产生那样的破裂的颈管在进行长距离的输送等时,是不会出现问题的,符号×意味着容易发生那样的破裂的不耐用的。


上述骤热骤冷试验是测定玻璃的易破坏程度的,温度差ΔT越小是越容易破坏的玻璃,另外,如以上所述,通过用砂纸进行摩擦,尤其能知道拉伸应力层的程度。即,如果在直管部存在压缩应力层的话,与其相邻或大致相邻,形成了拉伸应力层,通常随着其最大压缩应力值的变大,最大拉伸应力值也变大。而且,若大应力值的拉伸应力层存在于颈管的表面的话,容易以由砂纸所造成的损伤为起点产生破坏。另外,不仅在外表面,也在内表面用砂纸进行摩擦的理由,是由于在制造阴极射线管的过程中,在将电子枪安装在颈管的内部时,要由用于将电子枪固定在颈管的内部的规定位置的弹簧部件摩擦颈管的内表面,所以,有可能使该内表面受到损伤的缘故。
一般情况下,在骤热骤冷试验时,如果用#150的砂纸摩擦的在55℃以上,用#320以上的砂纸摩擦的在60℃以上的话,可以判定为在制造或输送阴极射线管时不会引发什么故障。因此,根据上述表2,如果颈管的直管部的表面(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最大压缩应力值小于或等于7MPa、最好在小于或等于5MPa的话,与通过使压缩应力为零,拉伸应力也为零的场合同样,则是不会产生破裂的颈管,可以说,即使颈管的表面有微小的损伤,也不会出现该损伤扩展、颈管破坏的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具备在轴向一端具有和开口端部直径相同的直管部,以及与该直管部沿轴向的另一端连接的喇叭口部,其特征是在上述直管部的沿轴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从上述开口端部向轴向中央部侧大于或等于10mm的区域内形成了压缩应力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其特征是在从上述直管部的端部沿轴向向中央部侧20mm以内的区域内形成了上述压缩应力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其特征是上述压缩应力层中的最大压缩应力值小于或等于7MPa,且大于或等于2.5MP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其特征是上述压缩应力层中的最大压缩应力值小于或等于7MPa,且大于或等于2.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其特征是在上述喇叭口部的开口端部形成了压缩应力层。
6.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这种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仅由在轴向两端具有与开口端部直径相同的直管构成,其特征是在上述直管的沿轴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从一个开口端部沿轴向向中央部侧大于或等于10mm的区域内形成了压缩应力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其特征是上述压缩压力层是在从上述直管的端部沿轴向向中央部侧20mm以内的区域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其特征是上述压缩应力层中的最大压缩应力值小于或等于7MPa,且大于或等于2.5MPa。
全文摘要
通过适当地处理存在于颈管的压缩应力层,尽可能地减少由于执行制造工序时的污染或长距离输送等时的微小的损伤、而颈管发生破损之类的事态。具备在Z轴方向一端具有开口端部(4)的直径相同的直管部(2)以及与直管部(2)的Z轴方向另一端(5)连接的喇叭口部(3)的带喇叭口颈管(1),在直管部(2)的Z轴方向两端部(4、5)中的至少从开口端部(4)向Z轴方向中央部侧大于或等于10mm的第1环状区域(7),形成了压缩应力层。该第1环状区域(7)为从直管部(2)的Z轴方向端部(4或5)分别向轴向中央部侧20mm以内的区域,该压缩应力层中的最大压缩应力值小于或等于7MPa,且大于或等于2.5MPa。
文档编号H01J29/86GK1649073SQ20051000637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30日
发明者南贵博 申请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