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照明的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79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照明的拖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鞋的改进,确切地说,它是一种便于人们夜间起床时不用开灯的带照明的拖鞋,属日常生活用品的领域。
背景技术
如今,业已商业化的拖鞋,皆由鞋面和鞋底构成,既简单,又适用,为人们所常用。但是,当人们夜间起床时,穿着它,必须开灯才能行走,开灯后不仅自己不适应,更是影响他人睡觉,特别是集体宿舍,更为严重。由此,会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制作的一种便于人们夜间起床时不用开灯的带照明的拖鞋。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由鞋面、鞋底、发光二极管、开关、电池及导线构成。特征之一是所述的鞋底后跟内设有1个电池仓,鞋底正前端设有1个圆柱孔,鞋底靠大脚趾处设有1个凹槽。特征之二是发光二极管嵌套在鞋底正前端的圆柱孔内,其1只脚经导线接至鞋底后跟内设的电池仓的1个金属触片上,继而与电池的负极相紧密衔接,另1只脚经导线接至鞋底靠大脚趾处的凹槽内的1个金属触点上,继而与触摸开关的1只脚相紧密衔接。特征之三是所述的开关为触摸开关,它嵌套在鞋底所设的凹槽内,当人们夜间起床行走时,触摸开关碰触地面便接通电源,发光二极管发出光亮,达到照明引路目的,十分便利。特征之四是所述的电池为扣式电池,嵌套在鞋底所设的电池仓内,且其正极经导线接至鞋底所设凹槽内的另1个金属触点上与触摸开关的另1只脚相紧密衔接。
本实用新型基于鞋底上设置了1条供发光二极管自然发光的通路,为人们夜间起床不用开灯提供了方便,对确保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及身体健康有着积极效果,具有设计巧妙、布局合理、选材得当、易于制作、使用方便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鞋面,2是鞋底,3是圆柱孔,4是凹槽,5是电池仓,6是发光二极管,7是触摸开关,8是电池。
图2为本实用新型鞋底平面布局图。其中,9是导线,其余序号名称同图1所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也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底上所设圆柱孔、凹槽、电池仓以及导线槽连同鞋底一次性注塑成形。发光二极管、触摸开关、电池、导线均易购置而小金属片,金属触点为自制件。各零部件配齐后,按图安装和装配,便可制作完成。值得说明的是电池也可以是5号电池,只是这时的电池仓尺寸要加长才行。
权利要求1.一种带照明的拖鞋,由鞋面(1)、鞋底(2)、发光二极管(6)、开关(7)、电池(8)及导线(9)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2)后跟内设有1个电池仓(5),鞋底(2)正前端设有1个圆柱孔(3),鞋底(2)靠大脚趾处设有1个凹槽(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6)嵌套在鞋底(2)正前端的圆柱孔(3)内,其1只脚经导线(9)接至鞋底(2)后跟内设的电池仓(5)的1个金属触片上,继而与电池(8)的负极相紧密衔接,另1只脚经导线(9)接至鞋底(2)靠大脚趾处的凹槽(4)内的1个金属触点上,继而与触摸开关(7)的1只脚相紧密衔接。
专利摘要一种带照明的拖鞋,由鞋面、鞋底、发光二极管、开关、电池仓、电池及导线构成,它是在鞋底后跟内设有1个安装电池的电池仓,鞋底正前端设有1个圆柱孔,鞋底靠大脚趾处设有1个嵌套触摸开关的凹槽,依次连接起来便成,这样,当人们夜间起床行走时,触摸开关碰触地面便接通电源,发光二极管发出光亮,达到照明引路目的,十分方便,对确保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及身体健康有着积极效果,具有设计巧妙、布局合理、选材得当、易于制作、使用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F21V33/00GK2867948SQ20052009959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2日
发明者奚婷婷 申请人:奚婷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