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管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98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荧光管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尺寸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液晶显示式的电视和显视器的背光用的冷阴极管(CFLCold Cathod Fluorescent Lamp)等的荧光管的端子的连接结构,提出有下述的文献1、2。
文献1特开2001-250605号公报(
公开日2001年9月14日)文献2特开2004-259645号公报(
公开日2004年9月16日)在文献1、2中,固定于电线的一端的接线夹被软钎焊于冷阴极管的端子(电子)。电线的另一端,经由连接器被连接于倒相(inverter)电路。来自倒相电路的电力,经由连接器和电线被供给到冷阴极管。
然而,在上述的文献1、2中,由于软钎焊不良,在端子和接线夹之间有可能产生导电不良。另外,软钎焊作业很费事。特别是,因为冷阴极管直径为数mm左右的细小形状,而接近端子则成为更细小的形状,所以处理上需要细心的注意。因此,软钎焊作业会花费相当大的精力。
同样的课题,不限于冷阴极管,也存在于使用外部电极荧光管(EEFL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等的其他的荧光管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管管的安装结构,其能够容易且确实地进行与荧光管的电连接。
本发明的优选形态是提供一种荧光管的安装结构,用于安装在长方向上延伸,具有所述长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和所述一对端部间的中间部,在各所述端部设有端子的荧光管。所述安装结构具有基座(base);保持部,其由所述基座支撑,限制所述荧光管的所述中间部向荧光管的径向移动并加以保持;一对接触件,其由所述基座支撑,使所述荧光管的所述一对端部的端子沿着相当于荧光管的径向的安装方向,可以分别安装。所述一对接触件的各方包括主体部;一对弹性片部,其从所述主体部延伸设置而彼此相对。所述一对弹性片部,分别具有一对直线状部,其沿所述安装方向以大致直线状延伸且彼此相对。在所述一对直线状部分别形成有一对接触部,其用于在相互间夹持荧光管所对应的端子。
根据本形态,在一对弹性片部的直线状部的接触部间,弹性地夹持有荧光管的端子。其结果是,因为接触部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端子接触,所以能够确实地进行接触件和端子的电连接。
另外,通过将荧光管的端子插入沿着荧光管的安装方向而延伸的一对直线状部间的简单的动作,能够容易地进行接触件和端子的电连接。
此外,因为通过保持部支撑荧光管的长方向的中央部,所以与只支撑荧光管的两端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施加到荧光管的端部的端子的负荷。另外,能够缩短支撑荧光管的跨距(span),其结果是,能够稳定支撑荧光管。荧光管不会有振动等发生。
另外,因为一对直线状部沿着荧光管的安装方向延伸,所以有下述的优点。即,假设,即使保持部和荧光管有尺寸误差的偏差,由于荧光管的端子沿着直线状部位移,所以也不会对荧光管的端子施加过度的力,荧光管的端子的安装方向的位置得以调整。由此,所述的尺寸误差的偏差被吸收。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在荧光管和保持部之间产生偏移,能够确实地由保持部保持荧光管。


图1是表示应用了此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模式化的剖面图。
图2是荧光管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电连接器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5是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6是沿第二方向观看电连接器的的俯视图。
图7是沿图6的VII-VII线的剖面图。
图8是包括沿图2的VIII-VIII线的剖面的一部分破断立体图,表示接触件被扩开的状态。
图9是包括沿图2的VIII-VIII线的剖面的一部分破断立体图,表示解除接触件的扩开的状态。
图10是沿图8的X-X线的剖面图。
图11是沿图9的XI-XI线的剖面图。
图12是操作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操作构件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接触件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的方式。
图1是表示具有此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模式化的剖面图。参照图1,液晶显示装置1,例如作为电视和个人电脑的显示器使用。
液晶显示装置1具有框体2;液晶面板3;配置于液晶面板3的后方的电路基板4;多个作为荧光管的冷阴极管5;电连接器6(以下仅称为连接器);倒相电路7。
液晶面板3是非自发光式的显示面板,安装于框体2的正面的开口。液晶面板3的表面3a,朝向框体2的前方,背面3b朝向框体2的后方。
电路基板4是与液晶面板3大体平行配置,固定于框体2的板状的构件,包括与液晶面板3的背面3b相对的第一面4a、和与第一面4a为相反侧的第二面4b。
冷阴极管5是液晶面板3的背光,配置于液晶面板3的背面3b和电路基板4的第一面4a之间。冷阴极管5的数目,例如液晶面板3的尺寸每1英寸有两个。
如图2所示,各冷阴极管5的长方向L沿着方向X(相当于框体2的左右方向图1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参照图1,各冷阴极管5沿着方向Y(相当于框体2的上下方向)隔有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各冷阴极管5与液晶面板3的背面3b平行。各冷阴极管5和液晶面板3,在方向Z(相当于框体2的前后方向)被以规定距离隔开。各冷阴极管5从后方向液晶面板3照射光。
电连接器6,用于形成冷阴极管5和电路基板4(进而倒相电路7)之间的电连接。该连接器6,在液晶面板3的背面3b和电路基板4的第一面4a之间,被安装于各冷阴极管5的一对端部的各端。各连接器6安装于电路基板4。
倒相电路7,承担着向冷阴极管5供给驱动电力的功能,被安装于电路基板4的第二面4b。倒相电路7和各冷阴极管5,经由电路基板4和其对应的连接器6被电连接。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连接器6的立体图。
还有,因为关于各冷阴极管5的安装结构各自相同,所以以下主要说明一个冷阴极管5的安装结构。
参照图2,冷阴极管5包括沿方向X笔直延伸的筒状的实体部8;作为分别设于实体部8的一对端部9、9的一对端子的外部导线(outer lead)10、10(电极)。作为各端子的外部导线10,从实体部8的对应的端部9,沿长方向L突出。
实体部8是例如直径为数mm~十数mm左右的玻璃制的构件。一对外部导线10、10是软铁等的金属制的轴状的导电构件,从其对应的端部9分别向方向X露出。此外部导线10的直径例如为1mm左右,长度是数mm左右。
设有用于保持冷阴极管5而支撑该冷阴极管5的自重的夹具(clamp)构件11。夹具构件11每个冷阴极管5设有一个或多个(本实施的方式中为一个)。夹具构件11的数量根据冷阴极管5的长度而适当地决定。夹具构件11在方向X,配置于冷阴极管5的实体部8的中间部。
该夹具构件11是例如合成树脂成形品,包括支柱12和圆弧状的保持部13。支柱12被固定于电路基板4的第一面4a上,在方向Z上延伸。保持部13限制冷阴极管5向冷阴极管5的径向(在图2中为方向Y和方向Z)的移动,并保持冷阴极管5的实体部8的所述中间部。
该保持部13呈圆弧状,能够包围比冷阴极管5的实体部8的周方向的一半稍长一点的一部分。在保持部13的周方向的一部分,形成有开口部13a,用于插入冷阴极管5的实体部8。
在开口部13a上,沿着作为向连接器6安装冷阴极管5的安装方向的第一方向D1,插入并保持有冷阴极管5的实体部8的长度方向L的中间部。开口部13a,向作为第一方向D1的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D2(相当于从连接器6拆除冷阴极管5的方向)开放。
连接器6,如前述,设置于冷阴极管5的实体部8的一对端部9、9的各方。因为各连接器6的结构相同,所以以下主要说明一个连接器6。
参照图3,连接器6各方向X、Y、Z的长度分别为10~15mm左右,包括外壳14;由外壳14保持的接触件15;用于操作该接触件15的操作构件16。
图4是外壳14的立体图。参照图2和图4,外壳14是合成树脂制的一体成形品,具有主体部17、和从主体部17延伸设置的基座部18。
主体部17大体呈盒状。在电路基板4上,在配置有连接器6的地方形成有贯通孔,主体部17插通此贯通孔,从第一面4a向液晶面板3的背面3b(参照图1)突出。
再参照图2和图4,在第二方向D2的主体部17的端部,形成有导入槽19,其呈截面U字形形状或截面凹槽形形状。在导入槽19中,导入冷阴极管5所对应的端部9。导入于导入槽19的冷阴极管5的端部9,由导入槽19的内面包围,并以此状态被保护。
另外,在第二方向D2的主体部17的端部,设有插入凹部20。在插入凹部20中,使作为冷阴极管5的端子的外部导线10,沿着作为所述安装方向的第一方向D1插入。
插入凹部20,由周壁21和底壁22划分,呈截面矩形,作为接受外部导线10的接收空洞发挥作用。周壁21包括在方向X上相对的一对第一侧部23a、23b;在方向Y上相对的一对第二侧部24a、24b。
一个第一侧部23a,邻接于导入槽19,对导入槽19和插入凹部20之间加以分隔。在所述一个第一侧部23a上,在方向Y的中央部设置有切口槽25。在切口槽25上,能够通过对应的外部导线10。
虽然未图示,但切口槽25的底,作为用于防止外部导线10的移位的限位块(stopper)起作用。即,外部导线10相对于外壳14以规定的角度倾斜时,外部导线10由切口槽25的底承受,其结果是,使外部导线10不会倾斜为其以上。
还有,所谓“外部导线10相对于外壳14而倾斜”,包括如下的至少一方面冷阴极管5整体(主体部8和外部导线10)相对于外壳14(电路基板4)倾斜;冷阴极管5的主体部8相对于壳14未倾斜(相对于电路基板4平行),而相对于该主体部8外部导线10倾斜。
在另一个第一侧部23b上设有引导部26,其用于沿着第一和第二方向D1、D2(方向Z)引导操作构件16。该引导部26是配置于另一个第一侧部23b的内侧面的凸条,在方向Z上延伸。
分别在一对第二侧部24a、24b上,形成有贯通孔27。各贯通孔27沿方向Z延伸。在贯通孔27中,插通操作构件16的后述的第一和第二的凸部53、58。
基座部18是一对凸边状的部分,其设置在第一方向D1的主体部17的端部17a。基座部18分别配置于方向Y的主体部17的一对端部,在方向X上在长方向上延伸。各基座部18抵接于电路基板4的第二面4b而被承受。由此来进行相对于电路基板4的外壳14在方向Z上的定位。
图5是接触件15的立体图。图6是沿着第二方向D2观看连接器6的俯视图。图7是沿图6的VII-VII线的剖面图。图8是沿图2的VIII-VIII线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示接触件15被扩开的状态。图9是沿图2的VIII-VIII线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示解除接触件15的扩开的状态。图10是沿图8的X-X线的剖面图。图11是沿图9的XI-XI线的剖面图。
参照图2和图5,接触件15是金属制导电构件。具体来说,接触件15是金属板构件。接触件15与冷阴极管5的外部导线10进行电连接。通过接触件15,在外部导线10和电路基板4之间形成电连接。
接触件15形成在方向Y上对称的形状,具有主体部28;导线29;一对相对的弹性片部30、31。
主体部28在方向Z上在长方向上延伸,与方向Z垂直的截面呈U字形形状。U字的相对的一对部分成为凸缘部32。主体部28中被夹紧在凸缘部32的部分成为中间部33。
参照图6和图7,主体部28压入固定在形成于外壳14的主体部17的插通孔34。插通孔34从外壳14的主体部17的第二方向D2上的端部17a直到插入凹部20,在方向Z上延伸。通过插通孔34的周面,围住接触件15的主体部28。
在插通孔34的周面,形成有分别卡合于一对凸缘部32的一对卡合槽35、35。卡合槽35在方向Z上延伸,能够沿该卡合槽35插入接触件15的主体部28。
接触件15的主体部28,承受在周壁21的一个第一侧部23a的一端部上,相对于外壳14在方向Z上定位。还有,接触件15的主体部28,也可以不借助外壳14的周壁21的一个第一侧部23a承受。这种情况下,根据主体部28向插通孔34的插入量,进行接触件15在方向Z上的定位。
参照图5和图7,导线29与电路基板4的第二面4b接触,形成此电路基板4和接触件15的电连接。该导线29设置于主体部28的一端部,从主体部28向方向X的一方延伸。导线29和电路基板4的第二面4b平行,两者相互接触。导线29软钎焊于电路基板4,经由电路基板4被连接于倒相电路7。另外,设置于外壳14的主体部17的第二方向D2的端部17a的金属制的增强构件70,被固定于电路基板4的第二面4b上。
参照图2和图8,一对弹性片部30、31分别与对应的外部导线10形成电连接。一对弹性片部30、31在方向Y上相对。一对弹性片部30、31各自相对于所对应的凸缘部32被配置于第二方向D2侧,向插入凹部20突出,大致全部在插入凹部20露出。还有,也可以只是一对弹性片部30、31的一部分在插入凹部20露出。
这一对弹性片部30、31分别包括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一片部36;从对应的第一片部36的前端部36b折返而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二片部37。在方向Y上,一对第一片部36相互被配置得相对较远,一对第二片部37相互被配置得相对较近。
各第一片部36,从其对应的凸缘部32的第二方向D2的前端部沿第二方向D2延伸,贯通外壳14的插入凹部20的底壁22。一对弹性片部30、31,以各第一片部36的基端部36a为支点,能够相互弹力地接近、远离。在自由状态(没有外力起作用的状态)下,各第一片部36相互平行排列。在各第一片部36的前端部36b上设有卡合部42,其用于与后述的扩开操作部48卡合。各卡合部42,由从其对应的第一片部36的前端部36b向方向X的一方突出的小片构成。
参照图2和图5,各第二片部37包括连接于对应的第一片部36的前端部36b的折返部38;第一收缩部39;作为夹持部的直线状部40,其用于将外部导线10夹持在规定的夹持方向(相当于外部导线10的径向)上;第二收缩部41;前端部430。直线状部40沿第一方向D1直线状地延伸。
在一对折返部38的一侧面(外侧面),分别设置有引导部43,其用于引导外部导线10的安装(图5中只图示了一个引导部43)。这一对引导部43,随着在第一方向D1上的推进而相互的间隔变窄。
一对第一收缩部39,用于防止所对应的外部导线10从一对直线状部40在第二方向D2上意外脱出。这一对第一收缩部39,设置于一对折返部38的第一方向D1的前端。换言之,相对于一对直线状部40而设置于与第一方向D1相反一侧。
这一对第一收缩部39间的间隔,比一对引导部43间的间隔窄,而且比一对直线状部40间的间隔也窄。一对弹性片部30、31相互接近时,一对第一收缩部39间的间隔比外部导线10的直径窄。
一对直线状部40,用于实现对应的外部导线10和接触件15的电连接,并允许向对应的外部导线10向第一和第二方向D1、D2(方向Z)的相对移动。各直线状部40,相对于所对应的第一收缩部39设置于第一方向D1侧。各直线状部40,在自由状态下沿方向Z(第一方向D1)延伸,互相平行地相对。
参照图11,各直线状部40中,跟外部导线10接触部分,在液晶面板3的背面3b和电路基板4的第一面4a(参照图1)之间,形成接触部44。一对接触部44,在方向Y上相对,在相互之间以径向弹性地夹持外部导线10。
再参照图2和图5,一对第二收缩部41,用于防止对应的外部导线10从一对直线状部40意外在第一方向D1上脱出。这一对第二收缩部41,相对于一对直线状部40设置在第一方向D1侧。
这一对第二收缩部41间的间隔,比一对直线状部40间的间隔窄。一对弹性片部30、31相互接近时,一对第二收缩部41间的间隔,比外部导线10的直径也窄。
各前端部430,相对于其对应的第二收缩部41设置于第一方向D1侧。这些前端部430,通过被按压在第一片部36上,用于使一对直线状部40间的间隔狭窄。由此,能够增加由一对直线状部40对外部导线10的夹持力。另外,还能够防止一对弹性片部30、31的应变带来的夹持力的降低。
一对前端部430沿着方向X看时呈倒V字形形状,随着向第一方向D1推进而彼此的间隔扩大。在各前端部430的第一方向D1的前端设置有弯曲部,其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能够跟所对应的第一片部36顺滑地卡合。
参照图2和图8,操作构件16,用于操作一对直线状部40对外部导线10的夹持,和该直线状部的解除,其在第一和第二方向D1、D2上可以相对移动地被嵌入外壳14的插入凹部20。在图8中,图示了处于扩开位置的操作构件16,在图9中,图示了处于扩开解除位置的操作构件16。
图12是操作构件16的立体图。参照图8和图12,操作构件16是在方向Y对称形成的树脂成形品。与操作构件16的方向Z垂直的截面呈槽形状。
操作构件16具有在方向Y隔开间隔而相对的一对部分45、46;连结这一对部分45、46间的连结部47;设置于连结部47的一对扩开操作部48。
一对部分45、46,配置于在插入凹部20内夹着一对弹性片部30、31的两侧。一个的部分45,配置于一个的弹性片部30和周壁21的另一个的第二侧部24b之间。另一个的部分46,配置于另一个的弹性片部31和周壁21的一个的第二侧部24a之间。一对部分45、46分别在方向Z在长方向上延伸。
一对部分45、46的外侧面49(在图8和图12中,只图示一个的外侧面49),第二方向D2侧的前端相对于插入凹部20的开口的周缘50,分别向方向Y的外侧突出,该突出的部分成为抓扣部51。作业者通过抓着抓扣部51能够在第一和第二方向D1、D2操作操作构件16。
一对外侧面49中,未设置抓扣部51的部分,成为在方向Z延伸的直线部52。在直线部52上,设置有第一凸部53。这一对第一凸部53,用于防止操作构件16从插入凹部20意外脱出,其配置于各直线部52的第一方向D1的前端。
各第一凸部53,被嵌入周壁21相对应的的贯通孔27,被该对应的贯通孔27的周缘承受,从而防止从操作构件16的插入凹部20的脱出。
各第一凸部53的第一方向D1侧的前端呈倾斜状。由此,将操作构件16嵌入插入凹部20时,此倾斜状的部分能够与周壁21的开口的周缘50顺滑地卡合,而且能够使各第一凸部53插通所对应的贯通孔27。
参照图8和图9,在连接器16上,设有第一和第二保持机构55、56。
第一保持机构55,将操作构件16保持于图8所示的扩开位置。参照图8和图12,其包括第一凹部54,其设置于操作构件16的各直线部52;卡合部57,其设置于周壁21的一对第二侧部24的各方,与所对应的第一凹部54卡合。
第一凹部54,在第一凸部53和第二凸部58之间被划分。第二凸部58,设置于各直线部52沿第二方向D2与对应的第一凸部53并排。卡合部57,分别在周壁21的一对第二侧部24上,包括相对于贯通孔27配置于第二方向D2侧的部分,在图8所示的操作构件16的扩开位置,嵌入第一凹部54。
参照图9和图12,第二保持机构56,将操作构件16保持于图9和图11所示的扩开解除位置。第二保持机构56包括第二凹部59,其设置于操作构件16的各直线部52上;卡合部57,其分别设置于周壁21的一对第二侧部24上,与所对应的第二凹部59卡合。即,卡合部57构成第一保持机构55的一部分,而且构成第二保持机构56的一部分。
第二凹部59,在第二的凸部58,和各抓扣部51之中朝向周壁21侧的台阶部60之间被划分。卡合部57,在图9所示的操作构件16的扩开解除位置,被嵌入第二凹部59。
一对部分45、46的内侧面61,在方向Y上隔有规定的间隔而相对,夹着接触件15的一对弹性片部30、31。这一对部分45、46的内侧面61,其第二的方向D2的前端成为倾斜状凸轮(cam)面,随着向第二方向D2推进而相互的间隔变窄。
由此倾斜状凸轮面构成加压部62。一对加压部62,能够对设置于一对弹性片部30、31所对应的第一片部36的前端部36b的被加压部63加压。在图9所示的操作构件16的扩开解除位置,一对加压部62抵接于所对应的被加压部63而加压,由此一对直线状部40间的间隔变窄,其结果是,能够增加此直线状部40对外部导线10的夹持力。另外,能够防止一对弹性片部30、31的应变带来的夹持力的降低。
在操作构件16从图8所示的扩开沿第一方向D1位移至图9所示的扩开解除位置时,一对加压部62抵接于所对应的被加压部63而加压。由此,将对应的被加压部63推向第一方向D1的力,被变换成与第一方向D1垂直的方向Y的力。由此,一对弹性片部30、31相互接近。
连结部47被形成为板状,连结方向X的一对部分45、46的一端彼此。在连结部47的外侧面65,形成有延伸于方向Z的槽64,如图7所示被嵌入周壁21的另一方的第一侧部23b的引导部26。
参照图4和图12,将操作构件16之中未设有抓扣部51的部分,在与方向Z垂直的方向切断的截面的外形,与从第一方向D1观看的插入凹部20的开口的周缘50的形状大体一致。由此,插入凹部20成为引导槽,用于沿第一和第二方向D1、D2,将操作构件16引导至扩开位置和扩开解除位置。
参照图8和图12,通过连结部47的内侧面66和一对部分45、46的内侧面61,划分出可以收容一对弹性片部30、31的空间67(一对部分45、46间的空间)。
该空间67,分别在第一方向D1的前端和第二方向D2的前端向外部开放,此开放的位置成为一对开放部68、69。通过开放部68,空间67向第二方向D2开放,由此,从外部可见到空间67。另外,从开放部68能够将对应的外部导线10插入空间67内。
一对扩开操作部48,由设置于连结部47的内侧面66的小片组成。一对扩开操作部48,与一对弹性构件30、31所对应的卡合部42卡合,由此起到经由一对第一片部36,扩开一对第二片部37的直线状部40间的间隔的功能。这一对扩开操作部48,在方向X上并排配置,被一对卡合部42夹住。
一对扩开操作部48分别具有第一倾斜状凸轮面71,其设置于第一方向D1的前端;第二倾斜状凸轮面72,其设置于第二方向D2的前端。
一对第一倾斜状凸轮面71,起着在沿第一方向D1将操作构16嵌入插入凹部20内时,扩张一对卡合部42间的间隔的功能。一对倾斜状凸轮面71间的间隔,随着向第一方向D1地推进而逐渐变窄。
这一对第一倾斜状凸轮面71,在操作构件16向第一方向D1位移时抵接于所对应的卡合部42。由此,操作构件16将卡合部42推向第一方向D1的力,变换成与第一方向D1垂直的方向Y的力(扩张一对卡合部42间的间隔的力)。
一对第二倾斜状凸轮面72,在操作构件16沿着第二方向D2运动而从扩开解除位置位移至扩开位置时,抵接于所对应的卡合部42,由此承担扩张一对卡合部42间的间隔的功能。一对倾斜状凸轮面72间的间隔,随着向第二方向D2的推进而逐渐变窄。
这一对第二倾斜状凸轮面72,在操作构件16位移至扩开位置时抵接于所对应的卡合部42。由此,操作构件16将卡合部42推向第一方向D1的力,变换成与第二方向D2垂直的方向Y的力(扩张一对卡合部42间的间隔的力)。
参照图11,各扩开操作部48包括第一限制部73。各第一限制部73,用于限制在操作构件16处于放开解除位置时,所对应的弹性片部30、31的第一片部36向方向X(冷阴极管5的长度方向L沿外部导线10的轴向的方向)位移。
在图11所示的操作构件16的扩开解除位置,各第一限制部73,与所对应的第一片部36的基端部36a相面对,限制该对应的第一片部36向方向X的一方移动(图11中为纸面的内侧)。
另外,各扩开操作部48包括第二限制部74。各第二限制部74,用于限制在操作构件16处于放开解除位置时,所对应的弹性片部30、31的第二片部37向方向X(沿外部导线10的轴向的方向)位移。
在操作构件16的扩开解除位置,各第二限制部74,与所对应的第二片部37的前端部430相对,限制该对应的第二片部37向方向X的一侧移动(图11中为纸面的后面侧)。
参照图8,周壁21的一方的第一侧部23a,包括第二限制部75。第三限制部75,用于限制一对弹性片部30、31的第一片部36各自在向方向X(沿外部导线10的轴向的方向)上位移。第三限制部75,与各第一片部36相对,限制该第一片部36移动到方向X的另一侧。
参照图10和图11,操作构件16的扩开位置,是为了以无插入力便能够将外部导线10插入一对直线状部40间的方式,通过扩开操作部48来扩开这一对直线状部40间的间隔的位置。扩开解除位置是用于解除上述扩开的位置。
参照图10,在具有上述基本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冷阴极管5(外部导线10)的装配,如以下这样进行。即,首先,将操作构件16保持在图10所示的扩开位置。操作构件16的一对扩开操作部48,与所对应的弹性构件30、31的卡合部42卡合,扩张一对第二片部37间的间隔。这时,一对直线状部40间的间隔,扩得比外部导线10的直径宽,并且一对第一收缩部39间的间隔扩得比外部导线10的直径也宽。
在此状态下,如图2和图10所示,用手(未图示)等把持所对应的冷阴极管5,使冷阴极管5的外部导线10与操作构件16在方向Z上相对。然后,使冷阴极管5向作为安装方向的第一方向D1移动,将冷阴极管5的中间部嵌合到夹具构件11的保持部13。由此,通过夹具构件11保持冷阴极管5的中间部,并且冷阴极管5所对应的外部导线10如白箭头所示,移动到插入凹部20内而配置于一对直线状部40间。
接着,在第一方向D1上移动操作构件16,使操作构件16从图10所示的扩开位置位移至图11所示的扩开解除位置。由此,一对扩开操作部48对一对卡合部42的卡合被解除,其结果是,通过一对弹性片部30、31的弹性力,一对直线状部40由接触部44夹持所对应的外部导线10。由此形成接触件15和所对应的外部导线10的电连接。另外,一对第一和第二收缩部39、41间的间隔,比所对应的外部导线10的直径窄。
另外,通过操作构件16位移到扩开解除位置,一对加压部62如箭头F1所示按压其所对应的被加压部63。由此,该被加压部63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在方向Y上移动。由此,一对第一片部36的间隔被缩小,其结果是,对一对第二片部37作用加压力以使直线状部40间的距离缩小。由此,提高一对直线状部40对所对应的外部导线的夹持力。
此外,通过操作构件16位移到扩开解除位置,一对第一片部36的基端部36a,如箭头F2所示按压所对应的第二片部37的前端部430。由此,该前端部430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在方向Y上移动。由此,一对前端部430间的间隔被缩小,其结果是,加压力作用使得直线状部40间的距离缩小。由此,进一步提高一对直线状部40对所对应的外部导线的夹持力。
另一方面,为了从接触件15上拆除外部导线10,首先,使操作构件16从扩开解除位置如图10所示沿第二方向D2位移至扩开位置。使操作构件16位移至扩开位置时,一对扩开操作部48的第二倾斜状凸轮面72,与所对应的卡合部42卡合而扩张这一对卡合部42间的距离,随之而来的是一对直线状部40间的间隔扩张。一对直线状部40和所对应的外部导线10的电连接被解除。
接着,如图2和图10所示,用手等把持冷阴极管5,从夹具构件11的保持部13拆除冷阴极管5,使之向第二方向D2移动。由此,冷阴极管5对应的外部导线10,从一对直线状部40通过一对第一收缩部39间和一对和引导部43间,从插入凹部20被取出。
根据如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通过作为一对弹性片部30、31的夹持部的直线状部40,弹性地夹持所对应的外部导线10,能够具有规定的接触压力与该外部导线10接触。由此,能够确实地进行接触件15和外部导线10的电连接。另外,沿第一方向D1活动冷移极管5而在一对直线状部40间插入外部导线10,据此简单的动作,便能够容易地进行接触件和外部导线10的电连接。
此外,通过一对直线状部40沿第一方向D1(方向Z)延伸,例如,即使夹具构件11的保持部13和冷阴极管5有尺寸误差等的偏差,通过沿着第一方向D1移动夹在一对直线状部40间的冷阴极管5的外部导线10,以调整冷阴极管5的位置,也能够吸收所述的尺寸误差的偏差等。
因此,能够防止冷阴极管5和保持部13之间产生偏移,能够由保持部13确实地承受并保持冷阴极管5。能够防止只靠冷阴极管5的端部9支撑冷阴极管5,防止分别对冷阴极管5的一对端部9作用过度的力。另外,能够确实的缩短冷极阴管5的支撑跨距,防止冷阴极管5有振动发生。
另外,通过使一对弹性片部30、31的第二片部37,从对应的第一片部36的前端36b折返而沿第一方向D1延伸,能够提高第二片部37的可挠性,能够防止在将外部导线10插入直线状部40间时,对外部导线10作用过大的反作用力。
此外,通过分别在一对弹性片部30、31上设置第一收缩部39,被一对直线状部40夹持的外部导线10向第二方向D2做运动等时,一对第一收缩部39能够承受该外部导线10。由此,能够防止外部导线10从一对直线状部40顺第二方向D2意外脱出。
另外,通过分别在一对弹性片部30、31上设置第二收缩部41,被一对直线状部40夹持的外部导线10向第一方向D1做运动等时,一对第一收缩部39能够承受该外部导线10。由此,能够防止外部导线10从一对直线状部40顺第一方向D1意外脱出。
此外,使分别设于一对弹性片部30、31的引导部43,随着向第一方向D1的推进相互的间隔变窄。由此,将外部导线10向一对直线状部40间插入时,能够由一对引导部43引导外部导线10的插入。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外部导线10向直线状部40的安装。
另外,能够让夹具构件11的保持部13的开口部13a的开放方向沿第二方向D2,能够使冷阴极管5向接触件15的安装方向,和该冷阴极管向保持部13的安装方向一致。其结果是,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冷阴极管5的安装。
还有,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的内容。
例如,也可以如图13所示,采用外部电极荧光管(EEFLExternal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5A替代冷阴极管5。该情况下,分别在外部电极荧光管5A的一对端部9A(图13中只图示一方的端部9A)的周面,覆盖有作为端子的电极层10A。
该情况下,能够以轻的力容易地将电极层10A插入一对直线状部40间,能够防止带给电极层10A过度的力。能够防止电极层10A与一对弹性片部30、31磨擦而损伤。
另外,也可以没有各第二片部37的前端部430。此外,也可以在卡合部42上,设置与扩开操作部48的第一和第二的倾斜状凸轮面71、72相同的倾斜状凸轮面。该情况下,也可以在扩开操作部48上,设置在方向Z上笔直的直线状的面,替代第一和第二的倾斜状凸轮面71、72。
另外,也可以没有一对加压部62和对应的一对被加压部63。此外,也可以没有一对第一收缩部39,也可以没有一对第二收缩部41,也可以没有一对引导部43。另外,也可以没有一对扩开操作部48的任意一个。此外,也可以在被加压部63上设置与加压部62相同的倾斜状凸轮面。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加压部62作为方向Z上笔直的直线状的面。
另外,也可以采用图14所示的操作构件16A替代操作构件16。操作构件16A具有开放阻止部76,其使一对部分45、46间的空间67不向第二方向D2开放。
开放阻止部76,采用单一的构件与一对部分45、46形成为一体。此开放阻止部76,连接一对部分45、46的各自的第二方向D2的前端部彼此。通过设置开放阻止部76,能够防止一对部分45、46间的空间67中侵入异物。
还有,如果由透明的材料形成开放阻止部76,则能够从外部看到一对部分45、46间的空间。另外,开放阻止部76,也可以与一对部分45、46分体形成,通过铰链(hinge)机构连结。该情况下,打开开放阻止部76能够看到一对部分45、46间的空间。
此外,也可以采用图15所示的接触件15A替代接触件15。分别在一对弹性片部30A、31A中,在第一片部36A本身上设置卡合部42A。该情况下,一对第一片部36A的中间部的一部分向相互接近的方向鼓出,此鼓出的部分成为卡合部42A。扩开操作部48A,配置于对应的弹性片部30A、31A的内侧。
另外,也可以采用图16所示的接触件15B替代接触件15。一对弹性片部30B、31B分别包括第二片部37B,其沿第二方向D2延伸;第一片部36B,其从该第二片部37B的第二方向D2的前端折返而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一对第二片部37B相互被配置得相对较近,一对第一片部36B相互被配置得相对较远。各第二片部37B上分别配置有夹持部40。
此外,也可以没有第一限制部73,也可以没有第二限制部74,也可以没有第三限制部75。另外,设置于一个冷阴极管5的夹具构件11的个数也可以是两个以上。此外,也可以将连接器6应用于边缘照光(edge light)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上。
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连接器用于与荧光管以外的轴状的端子的连接。例如,也能够用于与含多个绞合线的多极电缆的端子的连接。多极电缆的情况,端子的直径粗,需要充分地确保跟接触件的接触压力。因此,使用能够充分确保接触压力,并且又能够以无插入力安装于接触件的本发明的连接器效果明显。
以上,通过具体的方式更为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理解了上述的内容的操作者应该能够容易地考虑到其变更、改变及等同物。因此,本发明应该在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相等同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用于安装在长方向延伸,具有所述长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和所述一对端部间的中间部,在各所述端部设有端子的荧光管,其中,该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具有基座;保持部,其由所述基座支撑,限制所述荧光管的所述中间部向荧光管的径向移动并加以保持;一对接触件,其由所述基座支撑,使所述荧光管的所述一对端部的端子可以分别沿着相当于荧光管的径向的安装方向安装,所述一对接触件分别包括主体部;一对弹性片部,其从所述主体部延伸设置而彼此相对,所述一对弹性片部分别具有一对直线状部,其沿所述安装方向以大致直线状延伸且彼此相对,在所述一对直线状部分别形成有一对接触部,其用于夹持在相互间荧光管所对应的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一对弹性片部各自包括第一片部,其沿着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二片部,其从所述第一片部的前端折返而沿着所述安装方向延伸,所述一对弹性片部的所述第二片部间的间隔,比所述一对弹性片部的所述第一片部间的间隔短,所述一对直线状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弹性片部的所述第二片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一对弹性片部分别具有一对第一收缩部,所述一对第一收缩部间的间隔比所述一对直线状部间的间隔窄,各所述直线状部与对应的第一收缩部相比,被配置于所述安装方向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一对弹性片部分别具有一对第二收缩部,所述一对第二收缩部间的间隔比所述一对直线状部间的间隔窄,各所述直线状部与对应的第二收缩部相比,被配置于所述安装方向的相反方向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一对第二片部分别具有连接于第一片部的前端的一对折返部,所述一对折返部分别包括一对引导部,其用于引导所述端子的安装,所述一对引导部间的间隔,随着向所述安装方向而逐渐变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保持部形成为形成用于插入荧光管的开口部的U字形形状,所述开口部的开放方向是所述安装方向的相反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荧光管包括冷阴极管,所述端子包括从冷阴管的端部露出的外部导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荧光管包括冷阴极管,所述端子包括被覆盖于外部电极荧光管的端部的周面的电极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基座包括电路基板,所述一对接触件的各方由安装于所述电路基板的相对应的电连接器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荧光管作为与液晶面板的背面相对的背光而使用,在所述电路基板上设有用于向所述荧光管供给电力的倒相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一对接触件的各方包括连接于所述倒向电路的导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荧光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包括与液晶面板背面相对的第一面;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所述导线沿着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二面配置。
全文摘要
用于安装荧光管(5、5A)的结构,具有基座(4);由基座(4)支撑的保持部(13)和一对接触件(15、15A、15B)。保持部限制荧光管的中间部向荧光管的径向的移动并保持。所述一对接触件,使所述荧光管的所述一对端部(9A)的端子(10、10A)沿着相当于荧光管的径向的安装方向(D1),可以分别安装。各接触件,包括相互相对的一对弹性片部(30、31;30A、31A;30B、31B)。所述一对弹性片部,具有沿所述安装方向(D1)大体直线状地延伸且相互相对的一对直线状部(40)。在一对直线状部(40)上,形成有一对接触部(44),其用于在相互间夹持荧光管所对应的端子。
文档编号F21V19/00GK1913232SQ200610106889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
发明者宫园克则 申请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