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27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 极管灯具。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光源作为一种新兴的第三代光源,虽然现在还不能大规模取 代传统的白炽灯,但是其具有工作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而普遍被市 场所看好。而且,目前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模块能产生大功率、高亮度的光 源,完全可以取代现有白炽灯实现室内外照明,也将广泛地、革命性地取代 传统的白炽灯等现有的光源,进而成为符合节能环保主题的主要光源。
然而,功率、亮度越大的发光二极管或其模组产生的热量越大,且在体 积相对较小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内难于散发出去。故,发光二极管尚存在较大 散热技术瓶颈,这也是目前大功率、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灯具市场化最难突破的 关键之处。目前业界通用的散热方案是在该灯具内设置一散热器,该散热器 具有一扁平底板和底板上形成的若干散热鳍片。对于一些大功率的灯具,其
发光二极管一般是密集地排列在该底板上并与该底板导热连接。这样发光二 极管产生的热量就可以通过底板传导到散热鳍片上而M到周围的空气中。
然而,因为散热器中部的散热鳍片接受的来自热源的热量较大且空气对 流相对靠近周缘的散热鳍片要差,故,像这样热源均匀密集地排列在一底板 上,容易致使散热不均匀而底板中部位置相对周边温度过高,从而极大地影 响散热器的整体散热性能。此外,灯源分布在一平面上使光的出射角度也受 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流均匀且具有较大出射角度的发光二极管 灯具。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括一顶盖、连接于顶盖下方的一散热器、一导热体和贴设于导热体下端面的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所述散热器包括一导 热筒壁和从导热筒壁向外延伸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导热体容置在所述导热 筒壁内并与导热筒壁导热连接,所述导热体下端面形成一供发光二极管模组
贴i殳的内凹面。
上述散热鳍片间的气流通道位于该导热体周缘,有利于空气自下向上对 流将散热鳍片的热量带走,而实现散热的效果,同时由于发光二极管模组贴 置于导热体的内凹面上,增大了光的出射角度。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中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的部分组合图的倒置图。 图4是图2的倒置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可用于室内或 户外如广场、街道及公路等场所的照明。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顶盖10、 连接于该顶盖10周缘下方的一环形散热器20、容置于该散热器20内的一导 热体30、贴设于该导热体30底端的若干条形发光二极管模组40和与该散热 器20底端缘结合而将导热体30封于散热器20内的一灯盖50。
上述顶盖10用于与一灯座(图未示)导电结合同时将整个发光二极管灯 具固定到该灯座上,其包括一圆形盖体12和设置于该盖体12中间的一灯头 14。该盖体12为一圆形平板体,在靠近其外周缘处开设有若干间隔的穿孔 122,该穿孔122用于供螺钉(图未示)穿过而与散热器20顶端螺合。该盖 体12在靠近并围绕该灯头14的一圓周上均勻间隔开设有若干透孔120,该 透孔120用于供螺钉穿过而与导热体30顶面螺合。该灯头14用于插置到灯 座内而将发光二极管灯具固定并电性连接。
上述散热器20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如铜、铝等一体成型,其包括 一圆筒形的导热筒壁22和由该导热筒壁22外周缘发散地向外延伸的若干散 热鳍片24。该导热筒壁22的直径略小于或等于该顶盖10盖体12的直径,导热筒壁22的顶端上间隔开设有若干间隔的固定孔220,所述固定孔220与 盖体12上的穿孔122对应,与穿过穿孔122的螺钉螺合而将散热器20固定 到顶盖10上。所述散热鳍片24相互间隔且与散热器20或导热筒壁22的中 心轴线平行,相邻两散热鳍片24之间形成有沿轴线的竖直通道。该散热器 IO或散热鳍片24关于散热器20或导热筒壁22的中心轴线中心对称。
上述导热体30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如铜、铝等一体成型,其大致 呈一正好容置在散热器20的导热筒壁22内的扁圆柱状。该导热体30包括连 接顶盖IO的一顶面32、与散热器20导热筒壁22内侧接触的周面33和位于 底端的一内凹面34。该顶面32对应顶盖10盖体12上的透孔120开设有若 干呈圆环形排列的结合孔320,所述结合孔320与穿过透孔120的螺钉配合 将导热体30固定到顶盖10上。该顶面32中央开设有一上下穿透的通孔322, 该通孔322可供导线穿过将发光二极管模组40与该顶盖IO的灯头14导电连 接。该周面33与导热筒壁22内侧面之间可以填充导热胶,以加强导热效果。 该内凹面34是由该导热体30的底端呈漏斗状内凹而成,该内凹面34^皮平均 分为若干扇形区域,每一扇形区域均被处理成平面状以供一发光二极管模组 40贴i更其上。
上述发光二极管模组40包括一条形的电路板42和沿该电路板42长度排 列并安装于电路板42上的若千发光二极管42。该发光二极管模组40可通过 锁螺钉的方式固定于该导热体30内凹面34上。
上述灯盖50为一圓形薄板体,其由透明材料如玻璃或树脂等制成。该灯 盖50的大小正好贴设在该散热器20导热筒壁22的下端内缘和导热体30内 凹面34的底端周缘上,并可通过粘贴等方法固定。
上述发光二极管灯具组合时,螺钉穿过顶盖IO的穿孔122与散热器20 顶端的固定孔220螺合而将散热器20固定到顶盖10下;该导热体30通过其 顶面的结合孔320与穿过顶盖IO的螺钉结合而固到顶盖IO下;发光二极管 模组40分别沿导热体30的径向贴设在内凹面34的扇形区域上;该灯盖50 容置在散热器20底端内将该导热体30及发光二极管模组40封装于散热器 20导热筒壁22内。
上述发光二极管灯具在使用时,发光二极管模组40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传 导到导热体30上,再通过导热体30均匀分布到散热鳍片24上,最后由散热 鳍片24散发到周围空气中而达到冷却的效果。上述发光二极管模组40成中心对称地连接到导热体30上,上述散热鳍片24间的气流通道位于该导热体 30周缘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有利于空气自下向上对流将散热鳍片24的热量 带走,而实现散热的效果。此外,上述发光二极管模组40发散地贴设于导热 体30的内凹面34,倾斜面向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四周,从而有效增加照射面 积。
权利要求
1.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括一顶盖、连接于顶盖下方的一散热器、一导热体和贴设于导热体的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一导热筒壁和从导热筒壁外周面向外延伸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导热体容置在所述导热筒壁内并与导热筒壁导热连接,所述导热体下端面形成一供发光二极管模组贴设的内凹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面呈漏 斗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面均分 为若干表面平坦的扇形区域,每一发光二极管模组贴设在一扇形区域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 模组关于导热体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且呈放射状贴设于导热体内凹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二极模呈 长条状,其一端靠近导热体中心,另一端靠近导热体周缘。
6. 如权利要求l至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热体呈扁圆柱形,其顶面与灯盖底面接合,其圆周面与导热筒壁内壁紧密 接触。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中央 开i殳有 一供导线穿过的通孔。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一 圆形盖体和从盖体中央向上延伸的一灯头,所述导热筒壁顶部通过若干穿过 所述盖体的螺钉与盖体周缘接合。
9.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散热鳍片从导热筒壁外周缘向外发散延伸并关于导热筒壁中央轴线中心对 称,相邻两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有竖直的气流通道。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灯盖, 与所述导热筒壁下端部接合。
全文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括一顶盖、连接于顶盖下方的一散热器、一导热体和贴设于导热体下端面的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所述散热器包括一导热筒壁和从导热筒壁向外延伸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导热体容置在所述导热筒壁内并与导热筒壁导热连接,所述导热体下端面形成一供发光二极管模组贴设的内凹面。上述散热鳍片间的气流通道位于该导热体周缘,有利于空气自下向上对流将散热鳍片的热量带走,而实现散热的效果,同时由于发光二极管模组贴置于导热体的内凹面上,增大了光的出射角度。
文档编号F21V29/00GK101451697SQ20071012492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7日
发明者光 余, 帅春江, 赖振田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