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灯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0577阅读:1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吸顶灯底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吸顶灯构件领域,更具体说是一种造型美观简洁的吸 顶灯底盘。技术背景吸顶灯通常由底盘、灯管、灯罩和电路结构组成。底盘安装在天花板上, 起到支撑整个灯结构的作用, 一般采用平板式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必须将电 路结构安装在底盘的下侧与灯管在同一侧面。这样不仅造型复杂、不易于更换 灯管,而且灯光产生的高温也会对电路结构造成破坏,降低其使用寿命。特别 是现有一些采用自动控制结构的吸顶灯,其电路结构或控制器体积较大,与灯 管安装在同一侧面十分不方^f更,还遮挡了部分灯光,导致吸顶灯的发光不均匀, 影响照明和美观。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设计一种造型美观筒洁, 能够保护电路结构的吸顶灯底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 一种吸顶灯底盘,结构是在所述底盘中部设有一个向下 凸起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为一中空壳体,在底盘另一侧,即背面,形成一个 安装腔。采用上述结构的底盘,灯管安装在底盘的正面,控制器或电路结构安 装在支撑平台的安装腔内。当将底盘安装在天花上时,从外侧看不到控制器或 电路结构,外形筒洁美观,也方便了灯管的更换,不会遮挡灯光,吸顶灯亮度 均匀,具有良好的照明性能。支撑平台的另一个作用是保护控制器或电路结构 不受灯光高温照射,而且防尘防潮,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延长了吸顶灯的使 用寿命。为了方便布线,在支撑平台或底盘上设有贯通所述安装腔的导线孔。电源 线从控制器或电路结构开始,穿过导线孔到吸顶灯的正面与灯管连接,从吸顶 灯正面看不到凌乱的布线,整体结构美观大方。由于吸顶灯是与天花安装连接的,底盘紧贴天花,底盘背面空间有限,因 此为了方便走线支撑平台的外围设有一 圈次平台,次平台背面为与安装腔连通 的中空结构,次平台上也设有导线孔。这样可以直接通过次平台背面的中空结 构来走线,将电源线直接走到与灯管连接的相应位置再由导线孔穿出与灯管连 接,进一步简化了底盘正面结构。由于吸顶灯底盘一般为薄盘式结构,而且采用塑料或陶瓷等较为脆弱的材 料制作,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次平台的外侧设有一圈加强筋,这样对整体结构能 够起到加强的作用,使得结构更加稳定。为使照明度均匀,现有吸顶灯一般采用圆环形灯管,因此本设计将底盘制 作成圓形,支撑平台也相应的呈圆台形。这样的结构能够安装多个直径不同的 环形灯管,支撑平台中间还可以进一步安装夜灯或感应器等结构, -使得本实用 新型能够适用多种吸顶灯结构。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外形美观大方,没有凌乱的布线结构,方便了灯管的更换。对控制器和电 路结构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灯具的使用寿命。结构坚固稳定,能够支 撑起大型的灯管或多个灯管,且能够适用于多种吸顶灯结构。


图1为吸顶灯结构分解图;图2为吸顶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吸顶灯底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吸顶灯结构剖^L图;图5为吸顶灯安装之后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吸顶灯的结构分解图,吸顶灯的底盘1作为整个结构的 主要支撑部件连接着各个构件。三个直径不同、颜色不同的环形灯管5安装在 底盘l的正面, 一个由LED构成的小夜灯6安装在底盘1的中间,发光元件的 外侧是灯罩7,控制器4安装在底盘1的背面,安装吸顶灯之后位于天花和底盘 l之间,通过电源线41与上述灯管5和小夜灯6连接。结合图2可以看出,所述底盘1的结构是中间为一个圓台形凸起的支撑平 台ll,支撑平台11背面为中空结构,形成一个用于安装上述控制器4的安装腔14,安装腔14的深度大于控制器4的高度,以便在安装吸顶灯的时候使底盘能 够紧贴天花。支撑平台11形成一个对控制器4的保护壳体,能够阻挡外界灰尘、 水汽对控制器4的破坏,特别是能够阻止发光元件所产生的高温对控制器4的 伤害。在支撑平台11的外围是一圈次平台12,次平台12的高度略高于底盘1 的高度,其背面也是中空的结构,且与所述安装腔14连通。次平台12主要是 为了走线的简便。如图中所示,在支撑平台11的侧面开设有一个导线孔2,次 平台12的正面不同位置上开设有两个导线孔2,上述三个导线孔2的作用是方 便电源线41穿过与灯管5连接。电源线41的走线全部在安装腔14内部和次平 台12的背面,只有在与灯管5连接的位置才穿过导线孔2到底盘1的正面。走 线的结构可以从图4的剖视图看出,所有的线均能够隐藏在底盘1的背面,且 不会影响底盘1与天花安装的距离。针对本实施例特别设置的小夜灯6的结构,在支撑平台12的中间开设有导 线孔3用于对小夜灯6供电和控制,小夜灯6可以通过电源线或直接插接的方 式与控制器4连接。本实施例还在次平台12的外围设有一圏加强筋13,加强筋 13的作用是起到提高整个底盘1抗弯、抗扭的能力,使得即使安装多个灯管, 底盘也不会变形,具有足够的强度。加强筋的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增加或 省略,或者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如肋式加强筋等结构。本实施例底盘1的详细 的单独结构可以参考图3。安装之后的结构图5所示,在打开灯罩7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底盘1的正 面结构十分简洁,没有凌乱的布线结构,也没有任何物体遮挡住部分灯管。因 此这种结构的吸顶灯的亮度十分均匀,更换灯管也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不局限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任何具有支撑平台和安装 腔结构的吸顶灯底盘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形状可以多样化,如 方形、三角形等。灯管的数量也可以更具实际产品增加或減少。
权利要求1.一种吸顶灯底盘,其特征是所述底盘中部设有一个向下凸起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为一中空壳体,在底盘另一侧形成一个安装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底盘,其特征是在支撑平台或底盘上设有贯 通所述安装腔的导线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灯底盘,其特征是在支撑平台的外围设有一圈 次平台,次平台背面为与安装腔连通的中空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顶灯底盘,其特征是次平台上也设有导线孔。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顶灯底盘,其特征是在次平台的外侧设有一圈加 强筋。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顶灯底盘,其特征是所述底盘呈圆 形,支撑平台呈圓台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吸顶灯构件领域,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设计一种造型美观简洁,能够保护电路结构的吸顶灯底盘。具体结构是在所述底盘中部设有一个向下凸起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为一中空壳体,在底盘另一侧,即背面,形成一个安装腔。采用上述结构的底盘,灯管安装在底盘的正面,控制器或电路结构安装在支撑平台的安装腔内。当将底盘安装在天花上时,从外侧看不到控制器或电路结构,外形简洁美观,也方便了灯管的更换,不会遮挡灯光,吸顶灯亮度均匀,具有良好的照明性能。支撑平台的另一个作用是保护控制器或电路结构不受灯光高温照射,而且防尘防潮,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延长了吸顶灯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1V21/02GK201083366SQ200720055989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
发明者强 刘 申请人:强 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