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平面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19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眩平面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写字楼照明的防 眩平面灯。
背景技术
现在的写字楼通常是使用平面灯来照明,现有的平面灯通常包括外壳、面 盖骨架、与所述面盖骨架壳两两扣合的顶板组件及灯里的发光件。有的平面灯 还包括一块透明的平板塑料件,外壳通常是用铁皮制成。
这样的结构存在着下述问题和缺陷-
1. 由于顶板组件与面盖骨架是互相扣合的,因此在需要更换高处的平面 灯里发光件和维修平面灯内部时拆装不方便。
2. 现有平面灯的透明件为透明的平板塑料件或者没有透明件,使平面灯 的灯光不均匀和不柔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更换发光件或维 修平面灯装拆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更换发光件或维修平面灯方便的防眩平 面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眩平面灯,包括 外壳、与所述外壳配合的面盖组件,所述面盖组件包括面盖骨架、与所述面盖 骨架配合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与所述面盖骨架之间设有将所述顶板组件 一边铰接于所述面盖骨架一边的铰接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用来锁定所述顶板组 件和所述面盖骨架的锁定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眩平面灯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滑动挡块、与所述
滑动挡块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滑动挡块打开和合上顶板组件和面盖骨架的滑 动按钮、在所述面盖骨架上开设的与所述滑动挡块配合的孔或槽或避空位、套 在所述滑动挡块上并推动所述滑动挡块复位插入所述孔或槽或避空位的第一 弹性件、以及限位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滑动挡块的限位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眩平面灯中,所述滑动挡块包括插入所述孔或槽或 避空位的插入部、与所述滑动按钮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供所述第一弹性件 套入的导向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导向部;
所述限位件为套筒,所述导向部插入所述套筒内,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设 置于所述套筒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压縮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眩平面灯中,所述铰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顶板组 件上的支轴架、设置在所述支轴架里并在打开和合上顶板组件和面盖骨架时转 动的支轴及套在所述支轴上并对所述支轴限位的第二弹性件、所述面盖骨架上 开设有与所述支轴配合的孔或槽或避空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眩平面灯中,所述支轴为包括套在所述第二弹性件 的上导向部、与所述上导向部相连的限位部及插入所述孔或槽或避空位的下导 向部的阶梯轴,所述上导向部、下导向部为圆形,所述支轴架的形状为"U" 形,所述支轴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上导向部、下导向部配合的第一孔,所 述第一孔、第二孔的直径分别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限位部的外径,所述第二 弹性件的内径大于所述上导向部的外径,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縮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眩平面灯中,所述顶板组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板 组件、下板组件,所述上板组件包括左顶板、右顶板及分别与所述左顶板、所 述右顶板相铆接的上顶板和下顶板,所述下板组件包括与所述左顶板、右顶板、 上顶板、下顶板分别连接的左底板、右底板、上底板、下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眩平面灯中,所述上板组件和所述下板组件之间设 置有为发光元件透光的透明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眩平面灯中,所述透明件的内侧设有多个发散所述 发光元件发出光线的凸棱。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平面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防眩平面灯通过在面盖骨架与所述外壳设有锁定装置和铰接装置,所述 锁定装置包括用于滑动来打开和合上面盖组件和外壳的滑动挡块、与所述滑动 挡块固定连接的滑动按钮、套在所述滑动挡块上的第一弹性件及为所述滑动挡 块限位的限位件;所述铰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防眩平面灯里的支轴架、设置 在所述支轴架上的支轴及设置在所述支轴上的第二弹性件。这样装拆面盖骨架 和顶板组件变得轻松容易,从而更换发光件和维修平面灯内部变得方便。
更进一步地,通过在透明件的内侧设有多个发散灯泡的光线的凸棱,使从 防眩平面灯里发出的光线在穿过透明件后发散而变得均匀和柔和。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眩平面灯的主视示意图2是图1的K-K剖面示意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4是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5是图2的D处放大示意图6是图1的C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2、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平面灯包括外壳、面盖组件、发光 元件,所述面盖组件包括面盖骨架16、与所述面盖骨架16配合的顶板组件。 其中,发光元件为灯管,它的作用是导通后发出照明用的光。外壳为经过烤漆 处理的铁皮。面盖骨架16则是采用铝型材组合件铆接而成。所述顶板组件包 括连接在一起的上板组件、下板组件和透明件22。所述上板组件包括左顶板 13、右顶板11及分别与所述左顶板13、所述右顶板11相铆接的上顶板12和 下顶板,所述下板组件包括与所述左顶板13、右顶板ll、上顶板12、下顶板 分别连接的左底板50、右底板、上底板、下底板。所述左顶板13、右顶板ll、 上顶板12和下顶板的截面相同,它们的上部、下部设有凸起42、挂钩40,而左底板50、右底板、上底板、下底板的截面也相同,并且顶部也有与左顶板 13、右顶板11、上顶板12和下顶板的挂钩40配合的挂钩41、和挂钩41旁的 凸起43,顶板组件是通过挂钩40、凸起42和挂钩41的相互配合把上板组件 和下板组件连接而形成,而凸起42、凸起43之间形成了容纳透明件22的空 间。透明件22为一块可透光的塑料薄板,也可以为可透光的玻璃或其它材料。 为了使灯管发出的光在穿过透明件22后便变得柔和和均匀,在透明件22的内 侧加工有相连的多个凸棱,这样灯管发出的光在穿过凸棱后就会发散而变得均 匀和柔和。
图4所示为本防眩平面灯的铰接装置,包括支轴19、支轴架18、第二弹 性件17及面盖骨架16上开有与支轴19配合的孔或槽或避空位。支轴19为一 阶梯圆轴,包括套在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上导向部、与所述上导向部相连的 限位部及插入所述孔或槽或避空位的下导向部,所述上导向部、下导向部为圆 柱形或圆环形。支轴架18为类似"U"形金属折弯件,只是支轴架18的底部 是平面。在支轴架18的两端开有与支轴19的上导向部、下导向部配合的第一 孔、第二孔,为了使套上第二弹性件17的支轴19在支轴架18里限位不致脱 出来,所述第一孔、第二孔的直径分别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17、限位部的外 径,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内径大于所述导向部的外径。而支轴架的底部与左底板 50铆接在一起。第二弹性件17可为压縮弹簧。铰接装置的安装过程是先把 支轴19套上第二弹性件17,并压紧第二弹性件17后再安装在支轴架18里, 然后再把铰接装置与左底板50铆接,而支轴19的下导向部由于受到第二弹性 件17的弹力作用就伸入面盖骨架16的孔里,从而使顶板组件和面盖骨架16 不能脱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也可以为方形,只要限位部的最大尺寸大于 第二孔的直径即可。
另外铰接装置还可以通过一条转轴穿过面盖组件和顶板组件上的孔而把 面盖组件和顶板组件铰接在一起,其中转轴的两端可以用螺纹连接固定。
图5和图6所示为本防眩平面灯的锁定装置,包括第一弹性件20、滑动 挡块21、限位件23、滑动按钮24及在面盖骨架16上开设的与滑动挡块21 配合的孔或槽或避空位。其中第一弹性件20为压縮弹簧,由图6可知,第一
弹性件20安装在限位件23与滑动按钮24的轴向剖面最大部分之间。限位件 23为一圆环形套筒,其作用是限制套上第一弹性件20的滑动挡块21只能沿 限位件23的轴向移动或转动。滑动挡块21是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阶梯圆轴, 包括插入部、连接部和导向部,连接部中间开有一圆孔。为了便于在防眩平面 灯在外面操作锁定装置,在滑动挡块21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一个滑动按钮24, 滑动按钮24为一包括上部与下部的阶梯轴,滑动按钮24的下部与滑动挡块 21的连接部的圆孔固定在一起,而滑动按钮24的上部在顶板组件的外面。为 了保证安装好锁定装置正常工作,连接部的外径比导向部的外径大,导向部的 外径比第一弹性件20的内径小,而定位件23的孔径小于第一弹性件20的外 径。
另外锁定装置还可以包括面盖骨架16与顶板组件开有配合的孔,再通过 一根轴穿过配合的孔而把面盖骨架16与顶板组件锁在一起。
为了提高防眩平面灯的防水性能,在透明件与所述顶板组件设有防水密封 条,防水密封条可以是橡胶制品。另外也可以在防眩平面灯的其它有孔的地方 安装密封条来防止外界灰尘进入。
为了使防眩平面灯的顶板组件和面盖骨架16之间的连接受力均匀,在每 个防眩平面灯安装有两个铰接装置和两个锁定装置,这两个铰接装置安装在面 盖骨架16的同一边,而两个锁定装置则安装在面盖骨架16上与铰接装置相对 的另一边。当需要更换灯管时,只需要把两个铰接装置的滑动按钮24向压縮 第一弹性件20的方向推,则与滑动按钮24固定在一起的滑动挡块21沿着定 位件23的轴向滑动,从而使滑动挡块21的插入部从面盖骨架16的孔里脱出 来,与此同时,第一弹性件20被压縮。然后整个顶板组件就在重力作用下绕 铰接装置的支轴19旋转,接着更换灯管,换好后,再把整个顶板组件推到原 来的位置,并把滑动按钮24向压縮第一弹性件20的方向推,再合上顶板组件 和面盖组件,放开滑动按钮24,与滑动按钮24固定在一起的滑动挡块21就 在第一弹性件20的回复力作用下就进入面盖骨架16的孔里,从而把顶板组件 与铝面盖骨架16连接在一起。通过上述过程可以知道改进后的防眩平面灯具 有更换灯管容易维护方便的特点。
此外,铰接装置和锁定装置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并不限于上述,还可以是铰 接装置为一个或多个,而锁定装置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只要铰接装置全部 安装在面盖骨架16的一边即可,而锁定装置只要能满足锁上顶板组件和面盖
骨架16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防眩平面灯,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配合的面盖组件,所述面盖组件包括面盖骨架(16)、与所述面盖骨架(16)配合的顶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与所述面盖骨架(16)之间设有将所述顶板组件一边铰接于所述面盖骨架(16)一边的铰接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用来锁定所述顶板组件和所述面盖骨架(16)的锁定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平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滑动挡块(21)、与所述滑动挡块(21)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滑动挡块(21) 打开和合上所述顶板组件和所述面盖骨架(16)的滑动按钮(24)、在所述面盖 骨架(16)上开设的与所述滑动挡块(21)配合的孔或槽或避空位、套在所述滑 动挡块(21)上并推动所述滑动挡块(21)复位插入所述孔或槽或避空位的第 一弹性件(20)、以及限位所述第一弹性件(20)和所述滑动挡块(21)的限 位件(2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平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挡块(21) 包括插入所述孔或槽或避空位的插入部、与所述滑动按钮(24)固定连接的连 接部、以及供所述第一弹性件(20)套入的导向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 述导向部;所述限位件(23)为套筒,所述导向部插入所述套筒内,并且所述第一弹 性件(20)设置于所述套筒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20)为压縮 弹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平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包括 固定在所述顶板组件上的支轴架(18)、设置在所述支轴架(18)里并在打开 和合上顶板组件和面盖骨架(16)时转动的支轴(19)及套在所述支轴(19)上 并对所述支轴(19)限位的第二弹性件(17)、所述面盖骨架(16)上开设有与 所述支轴(19)配合的孔或槽或避空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平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轴(19)为 包括套在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上导向部、与所述上导向部相连的限位部及 插入所述孔或槽或避空位的下导向部的阶梯轴,所述上导向部、下导向部为圆形,所述支轴架(18)的形状为"U"形,所述支轴架(18)的两端分别设有 与所述上导向部、下导向部配合的第一孔、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第二孔的 直径分别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17)、限位部的外径,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内径 大于所述上导向部的外径,所述第二弹性件(17)为压縮弹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平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包括 连接在一起的上板组件、下板组件,所述上板组件包括左顶板(13)、右顶板(11)及分别与所述左顶板(13)、所述右顶板(11)相铆接的上顶板(12) 和下顶板,所述下板组件包括与所述左顶板(13)、右顶板(11)、上顶板(12)、 下顶板分别连接的左底板(50)、右底板、上底板、下底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眩平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组件和所 述下板组件之间设置有为发光元件透光的透明件(22)。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眩平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件(22) 的内侧设有多个发散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光线的凸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眩平面灯,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配合的面盖组件,所述面盖组件包括面盖骨架、与所述面盖骨架配合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与所述面盖骨架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有用来锁定所述顶板组件和所述面盖骨架的锁定装置,所述顶板组件与所述面盖骨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当所述顶板组件与所述面盖骨架锁定的一端分开时用来铰接所述顶板组件与所述面盖骨架的铰接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铰接装置设置在不同的一边。这样在更换发光件和维修平面灯内部变得方便。并且还通过在透明件的内侧设有多个发散光线的凸棱,使从防眩平面灯里发出的光线在穿过透明件后发散而变得均匀和柔和。
文档编号F21V15/01GK201072078SQ20072012263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1日
发明者唐在兴 申请人:深圳市海洋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