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旋转壁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36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层旋转壁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饰,特别是一种极具观赏性和装饰性的 双层旋转壁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致有两种壁灯, 一种是灯罩不可旋转的,另外
一种是灯罩可以旋转的,不能旋转的缺乏动感;而能旋转的,只有 一层灯罩在转动,空间立体感和动态感不强,观赏性和壁性欠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极佳动态 视觉效果的双层旋转壁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旋 转壁灯,包括固定盘,固定盘上安装有光源、马达以及由马达驱动 而旋转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包括内灯罩和外灯罩,内灯 罩和外灯罩均设置有传动齿环,马达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 轮与内外灯罩的传动齿环啮合。
其中,所述内灯罩的传动齿环为内齿环,外灯罩的传动齿环为 外齿环,齿轮位于内外齿环间。
其中,所述固定盘上安装有竖杆,竖杆上安装有可插入墙壁内 的横杆。
其中,所述横杆的末端设有装饰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灯罩包括内灯罩 和外灯罩,内灯罩和外灯罩均设置有与马达齿轮啮合的传动齿环, 当马达工作时,内灯罩和外灯罩就会转动,在灯罩内光源发出的光 线的烘托下,内灯罩和外灯罩上相互配合的图案就会展现出极强的 动态视觉感和空间立体感,具有舞厅旋转灯、跑马灯等彩灯的动态 效果。另外,晚上还能给人一个放松的情调,具有极佳的实用性、 装饰性和观赏性;当然可在内灯罩和外灯罩上绘制不同内容的图案, 以展现不同的内容,可广泛用于家庭装饰、招牌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
图1颠倒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固定盘与内灯罩的安装结构示 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外灯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至图4, 一种双层旋转壁灯,包括固定盘l,固定盘l 上安装有光源2、马达3以及由马达3驱动而旋转的灯罩,其特征在 于所述灯罩包括内灯罩4和外灯罩5,内灯罩4和外灯罩5均设置 有传动齿环6,马达3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7,所述齿轮7与内外灯 罩的传动齿环6啮合。当马达3工作时,内灯罩4和外灯罩5就会 转动,在灯罩内光源2发出的光线的烘托下,内灯罩4和外灯罩5工相互配合的图案就会展现出极强的动态视觉感和空间立体感,具 有舞厅旋转灯、跑马灯等彩灯的动态效果。另外,晚上还能给人一
个放松的情调,具有极佳的实用性、装饰性和观赏性;当然可在内 灯罩4和外灯罩5上绘制不同内容的图案,以展现不同的内容,可
广泛用于家庭装饰、招牌等。
其中,所述内灯罩4的传动齿环6为内齿环,外灯罩5的传动 齿环6为外齿环,齿轮7位于内外齿环间。当内灯罩和外灯罩一个 顺时针旋转,另一个逆时针旋转,以此更加有效地将本实用新型的 动态视觉感和空间立体感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墙壁上,所述固定盘1上安装有竖 杆8,竖杆8上安装有可插入墙壁内的横杆9。
另外,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装饰效果,所述横杆9的末端设 有装饰杯10。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等同 或变劣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旋转壁灯,包括固定盘(1),固定盘(1)上安装有光源(2)、马达(3)以及由马达(3)驱动而旋转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包括内灯罩(4)和外灯罩(5),内灯罩(4)和外灯罩(5)均设置有传动齿环(6),马达(3)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7),所述齿轮(7)与内外灯罩的传动齿环(6)啮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旋转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灯罩(4)的传动齿环(6)为内齿环,外灯罩(5)的传动齿环(6) 为外齿环,齿轮(7)位于内外齿环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层旋转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1)上安装有竖杆(8),竖杆(8)上安装有可插入墙壁内的横杆(9)。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旋转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9)的末端设有壁杯(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旋转壁灯,包括固定盘,固定盘上安装有光源、马达以及由马达驱动而旋转的灯罩,所述灯罩包括内灯罩和外灯罩,内灯罩和外灯罩均设置有传动齿环,马达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内外灯罩的传动齿环啮合。当马达工作时,内灯罩和外灯罩就会转动,在灯罩内光源发出的光线的烘托下,内灯罩和外灯罩上相互配合的图案就会展现出极强的动态视觉感和空间立体感,具有舞厅旋转灯、跑马灯等彩灯的动态效果。另外,晚上还能给人一个放松的情调,具有极佳的实用性、装饰性和观赏性;当然可在内灯罩和外灯罩上绘制不同内容的图案,以展现不同的内容,可广泛用于家庭装饰、招牌等。
文档编号F21S8/00GK201310788SQ20082020318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2日
发明者姚祖崇, 廖宝嘉 申请人:廖宝嘉;姚祖崇;赖永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