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73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设备,具体讲是一种手电筒。
背景技术
手电筒是照明设备中最普遍的一种,它实用性强、照明效果好、便于携带,广泛应 用于人们生活中,如外出野营照明、夜晚照明等等。现有的手电筒其在设计阶段都是本着长 期使用的理念的,即结构比较复杂,且所采用的材质尽量牢固、电路和灯泡尽量耐久。然而, 这样的电筒内部一旦损坏,不懂得电路知识的人很难修好,通常的情况是将损坏的电筒扔 掉,浪费了资源。而且现有的手电筒的开关结构也比较复杂,不方便开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且开启方便的 一次性使用的手电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电筒包括灯头壳体和筒身壳体,灯头 壳体内设有发光体、控制发光体发光的控制电路和可容纳电池的电池座,所述的电池座内 的一端设有导电弹片,所述的电池座内的另一端设有用以顶推电池的弹簧,它还包括用以 阻断灯头电连接的绝缘体,所述的灯头壳体上设有用以绝缘体进出灯头壳体的通孔,所述 的绝缘体部分设在灯头壳体的外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手电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将绝缘体从灯头壳体的通孔取出就可以实现灯头内部电路的连通,从而实现手电
筒的灯光开启,然后发光体一直亮着,直到电用尽,然后就可以把手电筒丢弃。本实用新型
手电筒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一次性使用,且开启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体为片状,所述的绝缘体的下端设在电池与电池之间。 作为另一个优选,所述的绝缘体为片状,所述的绝缘体的下端设在电池与导电弹 片之间。 作为再另一个优选,所述的绝缘体为片状,所述的绝缘体的下端设在电池与弹簧 之间。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灯头壳体;2、筒身壳体;3、发光体;4、电池;5、电池座;6、导电弹片;7、弹 簧;8、绝缘体;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手电筒包括灯头壳体1和筒身壳体2,灯头壳体1内设有发光体3、控制发光体3发光的控制电路和可容纳电池4的电池座5,所述的电池座5内的 一端设有导电弹片6,所述的电池座5内的另一端设有用以顶推电池4的弹簧7,它还包括 用以阻断灯头电连接的绝缘体8,所述的灯头壳体1上设有用以绝缘体8进出灯头壳体1的 通孔9,所述的绝缘体8部分设在灯头壳体1的外部。 所述的绝缘体8为片状,所述的绝缘体8的下端设在电池与电池之间。 所述的绝缘体8为片状,所述的绝缘体8的下端设在电池4与导电弹片6之间。 所述的绝缘体8为片状,所述的绝缘体8的下端设在电池4与弹簧7之间。
权利要求一种手电筒,包括灯头壳体(1)和筒身壳体(2),灯头壳体(1)内设有发光体(3)、控制发光体(3)发光的控制电路和可容纳电池(4)的电池座(5),所述的电池座(5)内的一端设有导电弹片(6),所述的电池座(5)内的另一端设有用以顶推电池(4)的弹簧(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以阻断灯头电连接的绝缘体(8),所述的灯头壳体(1)上设有用以绝缘体(8)进出灯头壳体(1)的通孔(9),所述的绝缘体(8)部分设在灯头壳体(1)的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8)为片状,所述的绝缘 体(8)的下端设在电池与电池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8)为片状,所述的绝缘 体(8)的下端设在电池(4)与导电弹片(6)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8)为片状,所述的绝缘 体(8)的下端设在电池(4)与弹簧(7)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手电筒,包括灯头壳体和筒身壳体,灯头壳体内设有发光体、控制发光体发光的控制电路和可容纳电池的电池座,电池座内的一端设有导电弹片,电池座内的另一端设有用以顶推电池的弹簧,它还包括用以阻断灯头电连接的绝缘体,灯头壳体上设有用以绝缘体进出灯头壳体的通孔,绝缘体部分设在灯头壳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手电筒具有以下优点将绝缘体从灯头壳体的通孔取出就可以实现灯头内部电路的连通,从而实现手电筒的灯光开启,然后发光体一直亮着,直到电用尽,然后就可以把手电筒丢弃。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一次性使用,且开启方便。
文档编号F21V23/00GK201462441SQ20092012336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3日
发明者刘坚 申请人:刘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