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反射不眩目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46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合反射不眩目车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照明灯具,尤其是在不额外增加功率的前提下,能大幅
度提高照度,且不会使处在被照射区域中心点之外的人员感到眩目的对合反射不眩目车 灯。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车灯都是通过反光碗上的抛物面将处在焦点上的光源体发光点发出 的光源直接反射出去,由于光源体发光点不可能做到绝对精准,所以光源也就不可能全部 处在焦点上;又反光碗呈半球形腔体状,故只有一半光源受反光碗抛物面管束而发挥作用。 我们知道,无论是蜡烛还是灯泡发出的光都会向四面八方自由散射。如果将反光 碗碗口平面与水平面呈垂直状安置,那么,处在焦点上的、且朝向反光碗抛物面的光源能按 水平方向反射出去,成为照亮正前方的有效光;而处在焦点之外的以及背向反光碗抛物面 的光源则会向其他方向任意反射或散射,成为无效光,这样,不仅仅造成了近一半光源的浪 费,且其中向前上方反射或散射的无效光还会剌射对方驾驶员、骑车者的眼睛。因受剌射者 视线受严重干扰,相向双方车速又快,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车用照明灯具,它能大幅度增强向正前方照射的有效 光,校正或消除向正前方视平线以上反射或散射的无效光,可大大提高交通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灯体外壳内设大、小反光碗 各一只,光源体一个,组合反射镜一组。组合反射镜由4片上、下两端略带曲度的矩形平面 反射镜曲折连接而成,其相邻镜面之间的夹角应在85度至95度范围;镜面与大、小反光碗 碗口平面的夹角应在42度至48度或132度至138度范围。组合反射镜中央留有一个稍大 于小反光碗外口直径的圆孔,以便于小反光碗以及光源体的穿越安置。组合反射镜安置在 灯体外壳内靠后部位。大反光碗中央留有一个与小反光碗外口直径相一致的圆孔。大、小 反光碗依照平行于水平面的同一轴心线前后对合安置,光源体发光点处于二者抛物面的共 同焦点上。灯光打开后,小反光碗发出的有效光正好穿过大反光碗中央的圆孔,直接向正前 方照射出去,而由光源及小反光碗共同产生的无效光因不按水平方向运动,所以无法穿过 大反光碗中央的圆孔,被遮挡滞留了。大反光碗发出的有效光先由反射镜片I反射向反射 镜片II,再由反射镜片II向正前方反射出去,并保证其与小反光碗发出的有效光的照准相 一致;而由光源及大反光碗共同产生的无效光之一部分因被反射镜片上、下两端略带曲度 的校正设计改变成有效光向正前方反射出去了,其余无效光则因超越反射镜的反射范围而 被遮挡滞留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最充分地利用光源,大幅度提高照度,且能校正或消 除向正前方视平线以上反射或散射的无效光,不会使处在被照射区域内中心点之外的人员 感到眩目,可大大提高交通安全系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水平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有效光运行线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壳内零部件的基本形状及相互所处方位示意图。
图中1、小反光碗;2、大反光碗;3、光源体;4、组合反射镜I ;5、组合反射镜II ;6、
灯体外壳;7、连接凹槽;8、固定圆盘;9、玻璃罩;10、大反光碗2的中心预留孔;11、组合反
射镜的中心预留孔;12、灯体外壳6后部的中心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 3中,灯体外壳6为五面包围状空腔体,它的前端开口处预留有连接玻璃 罩9的连接凹槽7,后部一面的中心位置预留有便于安装小反光碗1及光源体3的圆孔12, 其直径略大于小反光碗1的外口直径。组合反射镜由4片上、下两端略带曲度的矩形平面 反射镜片曲折连接而成,各镜片之间的夹角在85度至95度范围,组合反射镜中间相连的两 片为反射镜14,连在外侧的两片为反射镜115。两片组合反射镜14之间留有一个比小反 光碗1的外口直径稍大一点的圆孔11 ;组合反射镜的整体高度与灯体外壳6的内腔高度一 致,可依照反射面朝前,预留圆孔11对准外壳后部预留圆孔12直接将其垂直固定在腔内合 适的位置上。大反光碗2的中央留有一个与小反光碗1的外口直径相等的圆孔IO,大反光 碗2的外边呈正方形,其边长与灯体外壳6的内腔高度一致,可依照碗口朝向灯体外壳后部 预留圆孔12直接将其垂直固定在腔内合适的位置上,碗口平面与镜面的夹角应在42度至 48度或132度至138度范围。光源体3为带有发光点及正负极电源线和圆管的小组合体。 圆盘8的外口直径略大于灯体外壳预留圆孔12的直径;圆盘8上的两个小预留圆孔的直径 与光源体3上的两根圆管外直径相吻合,且可先行连成一体,再将光源体3之发光点一端由 后向前穿过小反光碗l,并与其连为一体;之后捏住圆盘8,将该整体再由后向前通过灯体 外壳预留圆孔12及组合反射镜的预留圆孔11,使发光点、小反光碗到达大反光碗2与组合 反射镜I、 II之间的某一位置后,将固定圆盘8铆贴在灯体外壳6的预留圆孔12的外边缘 上。这时,大、小反光碗应口对口处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同一轴心线上,光源体3之发光点处 于二者抛物面的共同焦点上,组合反射镜I、 II处于小反光碗1的背后。达到上述要求后, 将玻璃罩9的边缘嵌入灯体外壳6的连接凹槽7里,完成对接固定。 如图2所示,灯光打开后,小反光碗1发出的有效光正好穿过大反光碗2的中央圆 孔IO,直接向正前方照射出去;大反光碗2发出的有效光先由反射镜片I反射向反射镜片 II,再由反射镜片II向正前方反射出去,并保证其与小反光碗1发出的有效光的照准相一 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光源体3之发光点发出的光源全部被收集、调整、利用了, 因而它能大幅度提高照度;而由光源及小反光碗共同产生的无效光因受到大反光碗2的遮 避,由光源及大反光碗共同产生的无效光因受到组合反射镜I和II的校正、调整,因此正前 方视平线以上无效光被校正或消除干净,因而不会使处在被照射区域内正中心点之外的人 员感到眩目,可大大提高交通安全系数。
权利要求一种对合反射不眩目车灯,在灯体外壳内设置大、小反光碗各一只,光源体一个,组合反射镜一组,其特征是大、小反光碗依照平行于水平面的同一轴心线前后对合安置,光源体发光点处在二者抛物面的共同焦点上,组合反射镜安置在小反光碗背后。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是大反光碗中央留有一个与小反光碗外口直 径相一致的圆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是组合反射镜由4片上、下两端略带曲度的矩形平面反射镜曲折连接而成,相邻镜面之间的夹角应在85度至95度范围内,其正中间留有一个稍大于小反光碗外口直径的圆孔。
专利摘要一种能大幅度增强有效光,校正或消除无效光,可大大提高交通安全系数的对合反射不眩目车灯。它是在灯体外壳内,大、小反光碗依照平行于水平面的同一轴心线前后对合安置,光源体发光点处在二者抛物面的共同焦点上,碗口朝后的大反光碗中央留有一个与碗口朝前的小反光碗外口直径相一致的圆孔;组合反射镜由4片上、下两端略带曲度的矩形平面反射镜曲折连接而成,反射面超前的组合反射镜安置在小反光碗背后。灯光打开后,小反光碗发出的有效光正好穿过大反光碗中央的圆孔,直接向正前方照射出去;大反光碗发出的有效光先由中间两片反射镜片反射向两边两片反射镜片,再由两边两片反射镜片向正前方反射出去,并保证其与小反光碗发出的光的照准相一致。
文档编号F21V7/04GK201475843SQ20092023365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1日
发明者周路珍 申请人:周路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