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电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84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壁挂式电壁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真壁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壁挂式电壁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壁挂式电壁炉,其成像屏周围大多设有一围绕成像屏的装饰面板,在 装饰面板上通常采用固定的图案,这种固定的图案结构呆板,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从而影响电壁炉的艺术效果。
公开日为2009年11月4日,公开号为CN201340021的中国 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幻彩景观电壁炉,其构成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中的电热元件、风机、 仿真火膛、光源、透光性造景板、火焰模拟结构以及连接上述各部件的电连接控制器,所述 的火焰模拟结构由上支架、下支架、主动轮、导向轮、电机、传动皮带、被动轮、束状多色反光 体所构成,其中,上支架、下支架安装在壳体背板上,被动轮用一安装柱穿过上支架安装在 上支架上,传动皮带套接在主动轮、被动轮上,电机安装在壳体背板与主动轮相接,束状多 色反光体的上端与被动轮的安装柱固接,下端插装在下支架中。优点是色彩变化丰富、动感 性强、大大提高了壁炉的观赏性。该壁挂式电壁炉电机通过主动轮、传动皮带带动被动轮转 动,从而带动固接在被动轮下端的束状多色反光体做旋转运动,在光源的照射作用下,在透 光性造景板上折射出旋转运动的多色彩幻彩景观效果。但这种多色彩幻彩景观效果是通过 电壁炉的成像屏显现的,而成像屏周围的装饰面板没有任何变化,影响了电壁炉的观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壁挂式电壁炉存在的面板图案形态单一,影响电壁炉的观 赏效果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面板图案具有动感变化、观赏效果好的壁挂式电壁炉。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壁挂式电壁炉存在的面板形式固定,影响 电壁炉的艺术效果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面板图案可以更换、艺术效果好的壁挂式电壁炉。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壁挂式电壁炉, 包括壳体、成像光源、光线处理装置及成像屏,电壁炉成像屏的周围设有装饰面板,装饰面 板上设有若干装饰窗,装饰窗包括前板及后板,前板与后板之间设有发光二极管阵列,装饰 窗的前板与后板均为半透反光结构。在装饰面板上设置若干装饰窗,装饰窗的前板与后板 均采用半透反光结构,而在前板与后板之间设置预制的、某种结构造型的发光二极管阵列, 通常这种发光二极管阵列是由二极管串联或并联联结而成的条状、环状或星状结构,这样, 当发光二极管点亮时,我们可以从正面透过装饰窗的前板看到发光二极管的光亮,另外,当 我们从斜向观察装饰窗时,由于装饰窗的前板与后板的半透反光作用,发光二极管的光线 在装饰窗的前板与后板之间来回反射,装饰窗内的每个发光二极管均可出现多个按一定规 律排列的影像,这些影像的亮度是逐渐衰减的,从而形成类似于流星拖尾的美丽图案,同 时,在观察者移动时,这种拖尾也跟着发生位置变化,因此,使用者看到的装饰窗内的图案 是一种动态图案,这种图案大大地提升了壁挂式电壁炉的观赏效果。[0006]作为优选,装饰窗前板与后板为相互平行的结构,前板与后板的距离为8至30毫 米。由于发光二极管拖尾的影像是光线在前板与后板之间来回反射产生的,因此,前板与后 板的距离较近,则影像之间的距离较短,拖尾较短;而前板与后板的距离较大,则影像之间 的距离较远,拖尾较长,但影像之间的距离过远会影响观赏效果,即同一发光二极管的两个 相邻的影像之间的距离较远,使图案看上去无法形成线状排列,同时拖尾的影像过长可能 超出装饰窗的范围而无法看到,因此,前板与后板的距离为8至30毫米是合理的范围。 作为优选,前板与后板的透光率为40%至60%,反光率为60%至40%。前板与后 板的透光率过高,则光线难以在前板与后板上形成清晰的图像;而前板与后板的反光率过 高,则光线大多被反射,透过前板的光线很少,我们也无法看清图像。虽然这里的后板可以 使用完全反光的结构,但那样的结构光线衰减很少,拖尾效果不佳。前板与后板的这种既透 光又反光的半透反光特性可以通过在透明材料上涂复或粘贴半透反光材料来实现,也可以 采用自身具备半透反光特性的材料,通常前板可以在透明结构的电壁炉面板后侧粘贴半透 反光薄膜来实现,后板可以使用自身具备半透反光特性的材料。另外,这里没有考虑光线可 能被前板少量的吸收,因此,这里所述的透光率及反光率的百分比,是指前板或后板透过部 分的光线与反射部分的光线之间的比例。作为优选,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形状可以采用直线形、十字形、椭圆形或星形等多种 结构,每个装饰窗内设置一个发光二极管阵列。不同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具有不同的观赏效 果,电壁炉的装饰面板上可以使用一种结构形式的发光二极管阵列,也可以多种结构形式 混合使用。作为优选,装饰面板后侧设有插座,发光二极管阵列与插座相连接。这种结构可以 方便发光二极管阵列的更换,在某种发光二极管阵列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可以更换不同造 型的发光二极管阵列,从而使电壁炉的面板图案可以变换,改变电壁炉面板一成不变的传 统,提高电壁炉的艺术效果。作为优选,装饰窗呈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结构,或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的混合结 构。装饰窗可以仅设置在电壁炉成像屏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也可以设置在电壁炉 成像屏的四周,可以根据壁挂式电壁炉的具体结构确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壁挂式电壁炉存在的面板图案形 态单一,影响电壁炉的观赏效果的问题,也解决了现有壁挂式电壁炉存在的面板形式固定, 影响电壁炉的艺术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面板图案具有动感变化且可以更换、 观赏效果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壁挂式电壁炉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壁挂式电壁炉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壁挂式电壁炉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壁挂式电壁炉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在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壁挂式电壁炉,包括壳体1、成像光源2、光 线处理装置3及成像屏4,成像屏的后侧下方设有仿真炭床10,电壁炉成像屏的周围设有装 饰面板5,装饰面板上设有8个矩形装饰窗6,装饰窗环绕电壁炉的成像屏设置,装饰窗包括 前板7及后板8,前板与后板均为半透反光结构,其透光率为50 %,反光率为50 %。前板与 后板相互平行,间距为16毫米,前板与后板之间设有发光二极管阵列9,发光二极管阵列设 置在前板与后板的中间位置,发光二极管阵列包括直线形、十字形、空心结构的椭圆形、空 心结构的星形等多种结构,每个装饰窗内设置一个发光二极管阵列。装饰面板后侧设有插 座,发光二极管阵列与插座相连接。实施例2实施例2为6个椭圆形结构的装饰窗,设置在电壁炉成像屏的上下两侧(见图3), 装饰窗的前板与后板的距离为8毫米。前板与后板的透光率为40%,反光率为60%,其余 和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实施例3为6个圆形结构的装饰窗,设置在电壁炉成像屏的左右两侧(见图4),装 饰窗的前板与后板的距离为24毫米。前板与后板的透光率为60%,反光率为40%,其余和 实施例1相同。除上述实施例外,对于装饰窗面积较大的电壁炉结构,也可以在一个装饰窗内设 置多个发光二极管阵列。本实用新型在火焰模拟方面的结构与工作过程与普通的壁挂式电壁炉相同。电壁 炉工作时,装饰窗内的发光二极管点亮,我们可以从正面透过装饰窗的前板看到发光二极 管的光亮,当我们偏离电壁炉的正面位置从斜向观察装饰窗时,由于装饰窗的前板与后板 的半透反光作用,发光二极管的光线在装饰窗的前板与后板之间来回反射,装饰窗内的每 个发光二极管均出现多个影像,这些影像的亮度是逐渐衰减的,从而形成类似于线状拖尾 的美丽图案,同时,在观察者移动时,这种拖尾也跟着发生位置变化,因此,使用者看到的装 饰窗内的图案是一种动态的美丽图案,这大大地提升了电壁炉的观赏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壁挂式电壁炉,包括壳体、成像光源、光线处理装置及成像屏,其特征是电壁炉成像屏的周围设有装饰面板,装饰面板上设有若干装饰窗,装饰窗包括前板及后板,前板与后板之间设有发光二极管阵列,装饰窗的前板与后板均为半透反光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窗前板与后板为相互 平行的结构,前板与后板的距离为8至3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板与后板的透光率为 40%至60%,反光率为60%至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呈直线形 或十字形,每个装饰窗内设置一个发光二极管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呈空心结 构的椭圆形或星形结构,每个装饰窗内设置一个发光二极管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面板后侧设有插座, 发光二极管阵列与插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窗呈矩形、圆形或椭 圆形结构,或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的混合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壁挂式电壁炉,其特征在于装饰 窗设置在电壁炉成像屏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或四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壁挂式电壁炉,包括壳体、成像光源、光线处理装置及成像屏,电壁炉成像屏的周围设有装饰面板,装饰面板上设有若干装饰窗,装饰窗包括前板及后板,前板与后板之间设有发光二极管阵列,装饰窗的前板与后板均为半透反光结构。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壁挂式电壁炉存在的面板图案形态单一,影响电壁炉的观赏效果的问题,也解决了现有壁挂式电壁炉存在的面板形式固定,影响电壁炉的艺术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面板图案具有动感变化且可以更换、观赏效果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1611124SQ20092031745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
发明者朱宏锋 申请人:义乌市安冬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