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15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单元,并且更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发光器件组件的背光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在计算机显示器、液晶显示(IXD)电视、移动通信终端等等中使用的一种无源平面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器本身没有发射光。为此,液晶显示器选择性地投影从外部照射的照明光,以形成图像。为此,要照射光的背光单元被安装在液晶显示器的内部的后背处。基于发光器件的布置,背光单元被分类为直下型背光单元或者边缘光型背光单兀。在直下型背光单元中,发光器件被布置在被设置在液晶面板的背面的导光板处, 以朝着导光板的背面照射光。在边缘光型背光单元中,发光器件被布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处, 以朝着导光板的侧面照射光。在传统的背光单元中,通过单个导光板覆盖单个发光器件阵列或者多个发光器件阵列。如果导光板的一部分产生缺陷,则需要将导光板的整体替换为新的导光板。特别地,如果导光板的表面的一部分被划损、玷污或者变形,那么在与导光板的表面的被划损、玷污或者变形部分相对应的显示器的一部分屏幕上的光的亮度或者暗度会与显示器的屏幕的剩余部分处的光的亮度或者暗度发生很大的不同。为了解决此问题,则需要将导光板的全部替换为新的导光板。同时,为了具有大尺寸屏幕的显示器,导光板的尺寸与屏幕的尺寸成比例地增加。 在制造使用此大尺寸的导光板的背光单元中,组装是麻烦的,并且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基本上排除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发明是为了提供具有多个发光器件组件的背光单元,因此更加容易地实现发光器件组件的组装和管理。本发明是为了提供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将光均勻地分布在屏幕上。在随后的描述中将会部分地阐述本发明的额外的优点和特征,并且本发明的部分优点和特征对于已经研究过下面的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其部分优点或特征将通过本发明的实践来获知。通过在所书的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部分地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并且获得本发明的其它的优点。为了实现其它的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化并且一般性地描述的,背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组件,其中,该发光器件组件包括发光器件模块,该发光器件模块具有发光器件;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光入射部分,该光入射部分被布置为与发光器件模块相邻使得从发光器件产生的光被入射到光入射部分上;和光发射部分,入射光通过所述光发射部分中发射;反射片,该反射片被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处;以及光调节部分,该光调节部分从反射片延伸,以用于调节从导光板发射的光的反射量。光调节部分可以与反射片一体地形成。光调节部分可以以预定的长度从反射片的各侧延伸。发光器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器件组件,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器件组件被布置为彼此相邻,并且发光器件组件可以被布置使得发光器件组件的光调节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叠或者接触另一发光器件组件的光调节部分。被布置在与发光器件模块相邻的区域处的各个发光器件组件的光调节部分可以被布置为与另一发光器件组件的光调节部分隔开,并且与发光器件模块隔开了预定的长度的各个发光器件组件的光调节部分可以重叠或者接触另一发光器件的光调节部分。光调节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光调节部分,该第一光调节部分被设置在反射片的各侧处,第一光调节部分具有预定的反射面积;和第二光调节部分,该第二光调节部分被连接到第一光调节部分,第二光调节部分具有比第一光调节部分大的反射面积,并且第一光调节部分可以从反射片的各侧延伸并且第二光调节部分可以比第一光调节部分更长地延伸。第一光调节部分和第二光调节部分可以形成台阶。发光器件组件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器件组件,第一发光器件组件可以具有第一光调节部分,该第一光调节部分被设置在其导光板的各侧的下部分处;和第二光调节部分,该第二光调节部分被设置在其导光板的各侧的上部分处,并且被布置为与第一发光器件组件相邻的第二发光器件组件可以具有第一光调节部分,该第一光调节部分被设置在其导光板的各侧的上部分处;和第二光调节部分,该第二光调节部分被设置在其导光板的各侧的下部分处。背光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底盖,该底盖用于容纳发光器件组件,第一发光器件组件可以被布置在底盖的中间,第二发光器件组件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发光器件组件的各侧处,并且被布置在水平方向中的第一和第二发光器件组件可以被布置使得在底盖的垂直方向中形成多行。第一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二光调节部分可以具有比第二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二光调节部分更长的延伸长度。第一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二光调节部分可以重叠或者接触第二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一光调节部分,并且第一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一光调节部分可以与第二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二光调节部分隔开。光调节部分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光调节部分,该第三光调节部分比第二光调节部分更长地延伸,从而具有比第二光调节部分更大的反射面积,第一光调节部分可以被设置在反射片的各侧的中间处,第二光调节部分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光调节部分下面,并且第三光调节部分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光调节部分上面。
反射片可以具有比导光板更大的水平宽度,使得光调节部分反射从导光板的各侧发射的光。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背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模块,该发光器件模块具有发光器件;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光入射部分,该光入射部分被布置为与发光器件模块相邻,使得从发光器件产生的光被入射在该光入射部分上,以及光发射部分,入射光从该光发射部分中发射;反射片,该反射片被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处;以及印刷图案,该印刷图案被设置在反射片处以调节从导光板发射的光的反射量。印刷图案可以具有诸如黑色、蓝色或者靛蓝色的颜色。印刷图案可以被形成在反射片的前表面的各侧处。
印刷图案可以形成在反射片的垂直长度方向中。印刷图案可以在其中间具有最大宽度,并且印刷图案的宽度可以从其中间到相反端部逐渐地减少。印刷图案可以具有与发光器件模块相邻的下端,并且印刷图案的下端的宽度可以比印刷图案的上端的宽度更厚。反射片可以具有比导光板更大的水平宽度,并且印刷图案可以被设置使得当导光板重叠反射片时,导光板没有覆盖印刷图案的至少一部分。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前述的总体描述和下述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 并且其旨在提供如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被包括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这里以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截面图;图3是示出背光单元的多个发光器件组件的布置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图3的发光器件组件的布置的平面图;图5和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光器件组件的前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光器件组件的后透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光器件组件的侧截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导光板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光器件模块的前透视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光器件模块的后透视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反射片的透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反射片的前视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反射片的前视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反射片和第二反射片的布置的前视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反射片的前视图;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印刷图案的反射片的前视图;以及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均具有印刷图案的多个反射片的布置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更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其示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将会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图案或者结构的元件被称为形成在诸如衬底、层(膜)、区域、焊盘或者图案的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时, 它能够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或者可以间接地在其间形成有中间元件。此外,可以相对于附图来描述元件的“上”或者“下”。在附图中,为了方便和描述的清楚,每一层的厚度或尺寸可以被夸大、省略或示意性绘制。此外,每个组件的尺寸没有表示其真实尺寸。在可能的地方,在附图中将会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参考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背光单元100 ;光学片单元 200,该光学片单元200被布置在背光单元100的前面,以用于扩散从背光单元100发射的光;以及显示面板210,该显示面板210被布置在光学片单元200的前面以显示图像。支撑构件240被设置在背光单元100、光学片单元200以及显示面板210的边缘处,用以支撑并且固定背光单元100、光学片单元200以及显示面板210。顶盖300被安装到支撑构件M0。背光单元100包括底盖110和被安装在底盖110中的多个发光器件组件10。发光器件组件10被布置在底盖110的内表面上,使得彼此相邻。至少一个梁构件(beam member) 250被设置在垂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中的底盖 110的后面处。梁构件250防止底盖110的热变形或者物理变形。 梁构件250可以在一个方向中延伸,并且可以由与底盖110相比具有更低的热膨胀系数和更高的硬度的金属材料制成。要将电力提供到背光单元100和显示面板210的电源装置(未示出)和在其处安装其它的驱动电路的基板(未示出)可以被设置在底盖110的后表面处。如图2中所示,发光器件组件10被布置在组成背光单元100的底盖110的顶部处, 使得发光器件组件10彼此相邻。发光器件组件10中的每一个包括发光器件模块13 ;导光板15,该导光板15被布置为与发光器件模块13相邻;反射片17,该反射片17被布置在导光板15的背面;以及固定盖20,该固定盖20用于同时地固定发光器件模块13、导光板15以及反射片17。发光器件模块13包括发光器件11和将发光器件11布置在其上的电路板12。发光器件11被布置以朝着导光板15发射光。发光器件模块13被布置的部分可以被定义为光产生区域A,并且从导光板15入射和发射从发光器件模块13产生的光的部分可以被定义为发光区域B。沿着底盖100的内表面布置发光器件组件10,使得在其中发光器件组件10中的一个的一部分被设置为覆盖相邻的发光器件组件10的一部分的状态下,发光器件组件10彼此相邻。因为导光板15的下部分被倾斜所以此结构是可能的。发光器件组件10的发光区域B的一部分覆盖另一发光器件组件10的光产生区域A。
底盖100被设置有向内突出的散热突起110b。散热突起IlOb增加底盖110的表面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而且,散热突起IlOb被布置在相邻的发光器件组件10之间,以支撑发光器件组件 10。具体地,导光板15的下部分倾斜,结果在导光板15和底盖100之间,以及在反射片17和底盖100之间形成限定的空间。散热突起IlOb可以被布置在该空间中。散热突起IlOb可以用作引导发光器件组件10的安装位置的一种间隔物。在显示装置或者背光单元被直立布置的情况下,散热突起IlOb可以用作支撑发光器件组件10的相对应的一个的下部分的支撑单元。被布置在导光板15的顶部或者前面处的光学片单元200可以包括扩散片200a和 /或棱镜片200b。扩散片200a用作均勻地扩散从导光板15发射的光,并且通过扩散片200a扩散的光可以通过棱镜片200b被汇聚在显示面板210上。棱镜片200b可以包括水平的或者垂直的棱镜片。可以将发光强度增强膜的至少一片用于构造棱镜片220b。尽管未示出,但是用于支撑光学片单元200的引导针(未示出)可以被设置在底盖100中,使得当光学片单元200被布置在背光单元100处时光学片单元200没有被晃动而是保持固定。联接引导针(未示出)的预定的孔或者凹槽可以被形成在光学片单元200处。引导针(未示出)被联接到孔或者凹槽中,使得光学片单元200被固定到底盖100。显示面板210被设置在光学片200前面或者顶部处。显示面板210包括被相互联接同时相互相对的下板211和上板212,从而在其间限定均勻的单元间隙。液晶层还可以被设置在下板211和上板212之间。多条栅极线和与栅极线相交的多条数据线被形成在下板211处。薄膜晶体管 (TFT)可以被形成在栅极线和数据线之间的交叉处。同时,REB滤色片可以被设置在上板212上。然而,滤色片不仅被设置在上板212上。除了 TFT之外,下板211可以包括滤色器。包括下板211和上板212的显示面板210不限于上述结构。基于如何驱动液晶层, 可以构造各种结构的显示面板210。显示面板210可以在其边缘处被设置有用于将扫描信号提供到栅极线的栅极驱动印制电路板(PCB)。而且,偏振膜(未示出)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210的顶(前)或者底(背)面处。通过支撑构件240来包围并且固定显示面板210、光学片单元200以及背光单元 100的边缘,并且通过顶盖300来包围并且固定支撑构件M0。如图3中所示,发光器件组件10可以被布置成在χ轴的方向中具有多个列和在y 轴的方向中具有多个行的矩阵。例如,27个发光器件组件10能够被布置为3X9的矩阵。发光器件组件10中的每一个包括产生光的光产生区域A和发射光的发光区域B。 除了最下面的发光器件组件10之外,通过较低的发光器件组件10的发光区域B可以覆盖
9发光器件组件10的光产生区域A。通过此结构,除了最下面的发光器件组件10之外,发光器件组件10的光产生区域没有被暴露在外面。如图4中所示,如果发光器件组件10被布置使得相互部分地重叠,那么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中相应的发光器件组件10的导光板15可以被相互隔离了预定的距离。在这里,χ方向显示其中发光器件组件10被相互隔离了预定的距离、而没有重叠的水平方向,并且y方向显示其中发光器件组件10在一定程度上被重叠的垂直方向。特定发光器件组件10的垂直区域被定义为L1,并且部分地重叠的前述的发光器件组件10的另一发光器件组件10的垂直区域被定义为L2。具有区域L1的发光器件组件10和具有区域L2的另一发光器件组件10相互部分地重叠,使得发光器件11没有被暴露在外面的部分,从而防止在该部分处过多地增加亮度。导光板15被布置为彼此相邻,使得导光板15形成平坦的表面,并且因此在屏幕上保持均勻的亮度。具有垂直区域L1的发光器件组件10的导光板15的末端151与具有垂直区域L2 的发光器件组件10的导光板15的台阶152隔离了预定的距离t2。考虑导光板15由树脂制成的事实,以上述方式设置距离、和t2,并且因此,从发光器件模块产生的热可以导致导光板15可能发生热膨胀。上面定义的距离防止由于邻近的导光板之间的接触而导致导光板15被变形或者被损坏。特别地,如果发光器件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并且导光板15是由具有高的热膨胀系数的树脂制成,则从LED产生的热可能导致导光板15可能发生热膨胀。鉴于这些特性,如果导光板15被布置使得在热膨胀之前相互接触,那么在热膨胀期间导光板15相互施加压力,因此导光板15可能被损坏或者热变形。而且,包括导光板15的发光器件组件10可能错位。然而,如上所述,相应的导光板15没有接触相邻的导光板15,而是以预定的距离与相邻的导光板15隔离,从而解决由于热膨胀的诸如变形和位错的问题。因为发光器件11被布置在本实施例的发光器件组件10的导光板15的下部分处, 如参考图2先前描述的,发光器件组件10组成边缘光型背光单元。另一方面,因为相应的发光器件组件10被布置使得彼此相邻,并且发光器件组件 10中的每一个用作一个发光器件,所以发光器件组件10还呈现出直下型背光单元的特性。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呈现出点发光器件的特性的普通的直下型发光器件相比较,本实施例的发光器件组件10可以呈现出表面光发光器件的特性。因此,发光器件组件10解决了在其中发光器件在屏幕上形成热点的问题,并且比传统的直下型发光器件更薄。如图5中所示,各个发光器件组件10被划分为光产生区域A和发光区域B。光产生区域A包括包括发光器件11和电路板12的发光器件模块13 ;和组成导光板15的一部分并且被布置为与发光器件11相邻的光入射部分15a,使得来自于发光器件 11的光被入射在光入射部分1 上。通过固定盖20来包围并且联接发光器件模块13和导光板15的光入射部分15a。
固定盖20用作覆盖光产生区域A的前和背部分。通过第一固定盖21包围光产生区域A的前部,并且通过第二固定盖21包围光产生区域A的背部。发光区域B包括组成导光板15的一部分的光发射部分15b,以及被布置在光发射部分15b的背面的反射片17。光发射部分1 被连接到光入射部分15a,并且沿一个方向延伸。台阶152被设置在光发射部分1 和光入射部分1 之间的界面处。末端151被设置在光发射部分1 的顶端处,并且末端151的厚度在导光板15的其它部分当中是最薄的。如图6中所示,在其中固定地插入导光板15的部分的固定孔21a、21b以及21c被
设置在第一固定盖21处。因为导光板15的部分被联接到固定孔21a、21b以及21c中,所以导光板15和第一固定盖21之间的定位是可能的。同时,预定的插入孔23 ;23a以及23b被设置在固定孔21a、21b以及21c旁边,并且螺丝形的联接构件M ;24a以及24b被插入到插入孔23a和23b。在被设置在第一固定盖21处的插入孔23 ;23a以及23b当中,位于第一固定盖21 的中间和相对末端处的插入孔2 被设置为使得使用联接构件24b将发光器件组件10固定到底盖110(参见图1)。在位于第一固定盖21的中间处的插入孔23b的相对侧面处的小插入孔23a被设置为使得使用联接构件2 来连接导光板15和发光器件模块13。如示出发光器件组件10的背表面的图7中所示,导光板15的背表面被覆盖有反射片17,并且第二固定盖22被设置在反射片17下面,从而覆盖反射片17和导光板15,同时固定反射片17和导光板15。被形成在第一固定盖21处的与插入孔23a和2 相对应的联接孔2 和22b被形成在第二固定盖22处。联接构件M ;24a以及24b插入通过插入孔23a和23b以及联接孔2 和22b,并且相对大的联接构件24b的末端突出使得联接构件Mb的突出末端被联接到底盖110(参见图1)。而且,连接器孔47被设置在第二固定盖22处。被连接到发光器件模块13的连接器14被插入到连接器孔47,并且被联接到底盖110 (参见图1)。多个连接器孔47可以被设置在第二固定盖22处,因为根据发光器件组件10被联接到底盖Iio的位置可以变化连接器14的位置。连接器14被连接到被设置在底盖110的电源装置(未示出),并且电力通过此连接被提供到发光器件模块13。如图8中所示,发光器件组件10被划分为光产生区域A和发光区域B,如先前所述,并且光产生区域A通常包括发光器件模块13,该发光器件模块13包括LED型发光器件 11和电路板12。导光板15的光入射部分15a的侧表面面向发光器件11。当发光器件11产生光时,光在方向C中移动,并且被入射在光入射部分1 上。光发射部分1 一体地连接到光入射部分15a。通过光入射部分1 进入的光在导光板15中进行全反射并且被扩散折射,并且然后被发射到光发射部分15b的外部。光被发射通过光发射部分15a。然而,被引导到导光板15的背面(或者底部)的光通过被设置在导光板15的背面(或者底部)处的反射片17而被进行反射,其被入射在导光板15上,并且其的大多数在方向D中被发射。反射片17被布置在导光板15的背面(或者底部)上,并且反射片17的一部分被固定地安装在组成发光器件模块13的电路板12和导光板15之间。通过固定盖20来保持发光器件模块13、导光板15以及反射片17之间的连接。具有台阶的第一固定盖21被布置在发光器件组件10的前面(或者顶部)处,并且第二固定盖22被布置在发光器件组件10的背面(或者底部)处。第一和第二固定盖21和22通过联接构件M被联接到电路板12。第一固定盖21在其内表面处被设置有辅助反射片19,该辅助反射片19用于朝着导光板15的光入射部分15a导向从发光器件11产生的一部分光。从发光器件产生的大多数光被直射到光入射部分15a ;然而,一部分光被扩散并且被直射到第一固定盖21。辅助反射片19用作将被扩散的光导向导光板15。除了光反射之外,辅助反射片19还用作防止由于第一固定盖21和发光器件13的电极之间的接触而导致的导电。为此,辅助反射片19的尺寸可以等于或者稍微大于发光器件13的尺寸。第二固定盖22被布置为与电路板12相邻。要将从电路板12产生的热传导到第二固定盖22的散热构件18被设置在电路板12和第二固定盖22之间。如果从发光器件模块13产生的热保留在电路板12上,那么该热引起来自于发光器件11中的光的产生的异常性。因此,散热构件18被设置以将被产生的热快速地放出到外部。散热构件18可以是由呈现出高的导热性的诸如金属或者石墨的材料制成。散热构件18的尺寸可以等于或者稍微大于电路板12的水平和垂直宽度。导光板15的光发射部分1 被构造为使得光发射部分15b的底部具有预定的倾斜角θ,并且光发射部分15b的厚度朝着末端151逐渐地减少。发光器件组件10的导光板15的末端151被布置使得覆盖相邻的发光器件组件10 的光产生区域A。在此,入射角可以根据情况而变化。然而,可以最佳化光发射部分15b的倾斜角θ,使得通过光发射部分1 的底部反射和扩散被入射在光入射部分1 上的光,并且因此从光发射部分15b的顶部对其进行最大地有效地发射。而且,散射图案或者棱镜图案可以被形成在导光板15的表面处,以提高发光效率。沿着被形成在导光板15的底部上的倾斜平面布置的反射片17的末端可以被设置使得在导光板15的台阶152处结束,或者可以被设置使得超过台阶152并且接触相邻的导光板15,如图8中所示。导光板15被设置使得在考虑热膨胀的情况下,导光板15与相邻的导光板15隔离了预定的距离。反射片17覆盖相邻的导光板15之间的距离,使得从导光板15发射的光被反射到导光板15的前面(或者顶部)。为此,反射片17的末端可以被布置在导光板15的台阶152上。因此,可以防止屏幕上暗线的产生,并且可以最小化光学损耗。这样,通过发光器件组件10的布置,导光板15的顶部(或者前面)与相邻的导光板15的顶部(或者前面)一起形成平坦的表面,从而实现作为表面发光器件的有效的功能。如图9中所示,导光板15在其下部分处被设置有突起15c。具体地,突起15c被形成在光入射部分15a的表面处。突起15c被插入到被形成在第一固定盖21 (参见图6)处的固定孔21a、21b以及 21c(参见图6)中,使得导光板15被固定到第一固定盖21同时没有晃动。可以形成各种形状(圆形、方柱等等)的突起15c。以预定的间隔沿着光入射部分 15a的侧面可以布置突起15c。图10示出发光器件模块13。发光器件模块13包括电路板12,该电路板12在水平方向中延伸;和多个发光器件11,所述多个发光器件11以预定的间隔被布置在电路板12 的表面处。电路板12可以是普通的印制电路板(PCB)、金属核PCB、或者柔性的PCB,然而,电路板12不限于此。发光器件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由如先前描述的LED形成。特别地,三个或者四个发光器件形成在提供电力之后能独立于其它的单元而被驱动的单个单元。结果,执行诸如局部变暗的操作,从而在显示装置的操作期间实现更加有效的亮度。在本实施例中,LED的数目是32,并且四个LED形成单个单元。因此,8个单元组成单个发光器件模块13。然而,LED的数目不限于32,并且可以使用各种数目的LED。如图11中所示,连接器14被设置在发光器件模块13的背面处,使得发光器件模块13被连接到被设置在底盖110(参见图1)处的电源装置。如图12中所示,反射片17包括反射表面17a ;光调节部分17b和17c,该光调节部分17b和17c在水平方向中从反射表面17a的相对侧面延伸以用于调节光的反射量;以及插入孔17d,该插入孔17d被设置在反射表面17a的下部分处使得发光器件11 (参见图 10)被插入在插入孔17d。在此,光调节部分17b和17c可以被一体地形成在反射片17处。以在水平方向中延伸的狭槽的形状形成插入孔17d中的每一个。如先前所述,若干个发光器件11形成单个单元,并且多个单元组成单个发光器件模块13 (参见图10)。插入孔17d的数目对应于单元的数目并且一个单元被插入到一个插入孔17d中。插入孔17d以间隔被布置在水平方向中。如图13中所示,反射片17被设置使得与导光板15重叠。反射片17的水平宽度可能大于导光板15的水平宽度。从导光板15发射的光可以达到导光板15的侧面。达到导光板的侧面的光通过反射片17被反射到前面。在水平方向中从反射片17的反射表面17a的相对侧面延伸的光调节部分17b和 17c包括第一光调节部分17b和第二光调节部分17c。
第一光调节部分17b具有不同于第二光调节部分17c的延伸长度&的延伸长度 g2。在此,基于导光板15的侧面设置相应的延伸长度。在此,第一光调节部分17b和第二光调节部分17c具有不同的延伸长度,并且因此,第一光调节部分17b和第二光调节部分17c形成台阶。第二光调节部分17c的延伸长度&比第一光调节部分17b的延伸长度&长。结果,第二光调节部分17c的反射面积比第一光调节部分17b的反射面积大。此结构涉及此反射片的光调节部分和另一反射片的光调节部分之间的布置,将参考图14和图15对其进行描述,并且下面将会描述结构。同时,第二光调节部分17c的垂直长度可以等于或者大于反射片17的垂直长度的一半,使得尽可能多地反射从导光板15的侧面反射的光。图13中所示的反射片17被安装在被布置在垂直方向中的底盖110(参见图1)的中间处的发光器件组件中的一个处。反射片17的第一光调节部分17b被设置在反射片17 侧面的下部分处,使得第一光调节部分17b被布置为与发光器件模块13 (参见图11)相邻。第二光调节部分17c被布置在第一光调节部分17b上面,因此第二光调节部分17c 与发光器件模块13隔开了预定的距离。图14示出被布置为与图13中所示的反射片17的侧面相邻的反射片117。在下文中,图13中所示的反射片将会被称为第一反射片17,并且图14中所示的反射片将会被称为第二反射片117。第二反射片117具有第一光调节部分117b和第二光调节部分117c,其的布置与图 13中所示的第一光调节部分和第二光调节部分的布置直接相反。第二反射片117具有比导光板15更大的水平宽度,并且第二光调剂部分117c具有比第一光调节部分117b的延伸长度&更长的延伸长度g40结果,第二光调节部分117c的反射面积大于第一光调节部分117b的反射面积。第二光调节部分117c被布置为与发光器件模块13 (参见图11)相邻,并且第二光调节部分117b与发光器件模块13隔开了预定的距离。S卩,在图13中所示的第一反射片17中,第一光调节部分17b被布置为与发光器件模块13相邻。另一方面,在图14中所示的第二反射片117中,第二光调节部分117c被布置为与发光器件模块13相邻。当一个发光器件组件被布置为与另一发光器件组件相邻时,相应的发光器件组件的反射片被布置,如图15中所示。特别地,当第一反射片17和第二反射片117被布置时,两个第二反射片117被布置在一个第一反射片17的左侧和右侧。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第一反射片17的第二光调节部分17c与各个第二反射片 117的第一光调节部分117b重叠或者接触。另外,各个第一反射片17的第一光调节部分17b与各个第二反射片117的第二光调节部分117c隔开了预定的距离。上述布置是可能的,因为各个第一反射片17的第二光调节部分17c的延伸长度& 比各个第二反射片117的第二光调节部分117c的延伸部分g4更长。当发光器件模块13(参见图10)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反射片17和117处时,因此,在与发光器件模块13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发射片17和117的部分处,即,第一和第二反射片 17和117的侧面的下部分处形成限定的空间。在第一和第二反射片17和117的侧面的上部分处,反射片的光调节部分相互重叠。反射片的一些部分被相互隔离,并且反射片的其它部分相互重叠的理由是,发光器件模块13被布置在反射片17和117的下部分处,并且因此,下部分处的光的发射量大于反射片17和117的上部分。S卩,在反射片17和117的下部分处光的发射量是较大的,因此,从导光板15的侧面发射的光量也是较大的。另一方面,在反射片17和117的下部分处发射的所有的光没有被竖直传导而是被扩散,因此,在反射片17和117的上部分处,从导光板15的侧面发射的光量也是较大的。S卩,与反射片17和117的下部分相比,在反射片17和117的上部分处出现光损耗。 因此,通过重叠反射片17和117而反射的光可以补偿光损耗。同时,在反射片的下部分处的从导光板15的侧面发射的光量大于在反射片的上部分处的从导光板15的侧面发射的光量。因此,有必要减少在反射片的下部分处的从导光板15的侧面发射的光量。为此,在相邻的反射片之间形成限定的空间,例如,在第一反射片17的第一光调节部分17b和第二反射片117的第二光调节部分117c之间,使得光反射没有在该空间中出现。因此,实现在第一反射片17和第二反射片117之间的界面处的均勻的光分布。参考图16,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调节部分217a、217c以及217d被设置在反射片 217的各侧面处。第一光调节部分217b被设置在反射片217的各个侧面的中间处。第二光调节部分217c被设置在第一光调节部分217b下面。第三光调节部分217d被设置在第一光调节部分217b上面。在这里,第二光调节部分217c可以具有比第一光调节部分217b更大的延伸长度, 并且第三光调节部分217d可以具有比第二光调节部分217c更大的延伸长度。发光器件模块13被布置在反射片217和导光板15的下部分处。如果从发光器件模块13产生的光的强度大于从图14至图16中所示的发光器件模块13产生的光的强度, 因此,被入射到导光板15的光在一定程度上直行,其在导光板15中被扩散和反射,并且被发射到前面或者侧面。因此,在侧面的中间处,从导光板15的侧面发射的光量是最大值。然而,因为发光器件模块13被布置在导光板15的下部分处,导光板15的下部分处的光的发射量大于导光板15的上部分处的光的发射量。即,侧面的中间处的光的发射量是最大值,侧面的下部分处的光的发射量是中间值,并且侧面的上部分处的光的发射量是
最小值。为了最小化从导光板15的侧面的中间发射的光的反射量,并且最大化从导光板 15的侧面的上部分发射的光的反射量,因此,被布置为与导光板15的侧面的上部分相邻的第三光调节部分217d的长度被最大化,使得第三光调节部分217d的反射面积是最大值,并
15且第一光调节部分217b的长度被最小化,使得第一光调节部分217b的反射面积是最小值。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17示出反射片317,在其各个侧面的光反射的程度是可调节的。印刷图案27被设置在反射片317的各侧上,使得印刷图案27在垂直方向中延伸。印刷图案27具有诸如黑色、蓝色或者靛青的暗色,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光。反射片317的水平宽度大于导光板15的水平宽度。当导光板15与反射片317重叠时,因此,反射片317的各侧以一定程度突出。印刷图案27被形成在各侧的突出部分处,并且因此,通过导光板15没有覆盖所有的或者一些印刷图案27。印刷图案27被设置为调节从导光板15的侧面发射的光的反射量。因此,需要印刷图案27不被导光板15覆盖。在导光板15的侧面的中间或者与中间相邻的部分处,从导光板15的侧面发射的光量是最大值。朝着导光板15的上端和下端逐渐地减少从导光板15的侧面发射的光量。因为发光器件模块13被布置在反射片317和导光板15的下端处,所以从发光器件模块13入射在导光板15的光在一定程度上直行,其在导光板15中被扩散并且反射,并且被发射到前面或者侧面。因此,在侧面的中间处,从导光板15的侧面发射的光量是最大值。然而,因为发光器件模块13被布置在导光板15的下部分处,导光板15的下部分处的光的发射量大于导光板15的上部分处的光的发射量。即,侧面的中间处的光的发射量是最大值,侧面的下部分处的光的发射量是中间值,并且侧面的上部分处的发射量是最小值。为了最小化从导光板15的侧面的中间发射的光的反射量,并且最大化从导光板 15的侧面的上部分发射的光的反射量,因此,可以取决于位置来变化印刷图案的宽度。S卩,与导光板15的侧面的中间(光的发射量相对较大)相邻的图案的厚度是最大的,并且与导光板15的侧面的上侧(光的发射量相对较小)相邻的图案的厚度I1是最小的。与导光板15的侧面的下部分相邻的图案的厚度I1可以在上部分处的图案的厚度 I1与中间处的图案的厚度之间。而且,可以从中间到上和下部分地逐渐地或者分级地减少图案的厚度。因此,当反射片317被布置在如图18中所示的水平方向中时,印刷图案27被布置为彼此相邻,以调节从导光板15发射的光量,从而实现屏幕上的均勻的光分布。在上述实施例中,发光器件组件被独立地安装,从而便利地管理背光单元。而且,电流被独立地输入到各个发光器件组件,并且电流被独立地输入到各个发光器件组件的发光器件,从而实现诸如局部变暗的局部屏幕亮度控制。组成发光器件组件的发射片被设置有突起形状的光调节部分或者调节光的反射量的印刷图案,从而调节从导光板的侧面发射的光的反射量。具体地,在其处光的发射量相对大的各个导光板的中间的下部分处的光的反射量可以被调节为小于在其处光的反射量相对小的各个导光板的上部分处的光的反射量。因此,当从外部查看屏幕时,在发光器件组件之间的界面处的光的亮度被均勻化。
根据上面的描述显然的是,更加容易地实现背光单元的发光器件组件的管理和组装,并且光被均匀地分布在屏幕上。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能够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覆盖落入随附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组件,其中,所述发光器件组件包括 发光器件模块,所述发光器件模块具有发光器件;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被布置为与所述发光器件模块相邻,所述导光板具有光入射部分和光发射部分,从所述发光器件产生的光在所述光入射部分上入射,入射光从所述光发射部分发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以及光调节部分,所述光调节部分从所述反射片延伸,所述光调节部分调节从所述导光板发射的光的反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调节部分与所述反射片一体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调节部分以预定的长度从所述反射片的至少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发光器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器件组件,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器件组件被布置为彼此相邻,并且所述发光器件组件被布置为发光器件组件的光调节部分至少部分地与另一发光器件组件的光调节部分重叠或者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布置在与所述发光器件模块相邻的区域处的所述发光器件组件的光调节部分被布置为与另一发光器件组件的光调节部分隔开,并且与所述发光器件模块隔开了预定的长度的所述发光器件组件的光调节部分与另一发光器件组件的光调节部分重叠或者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 所述光调节部分包括第一光调节部分,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反射片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具有预定的反射面积;和第二光调节部分,所述第二光调节部分被连接到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所述第二光调节部分的反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的反射面积,并且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从所述反射片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光调节部分比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更长地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和所述第二光调节部分形成台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 所述发光器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器件组件, 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器件组件中的第一发光器件组件具有第一光调节部分,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设置在其导光板的下部;和第二光调节部分,所述第二光调节部分设置在其导光板的上部,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器件组件中的第二发光器件组件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组件相邻,并且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组件具有第一光调节部分,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被设置在其导光板的上部;和第二光调节部分,所述第二光调节部分被设置在其导光板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进一步包括 底盖,所述底盖用于容纳所述发光器件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组件被布置在所述底盖的中间,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组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组件处,并且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组件和第二发光器件组件沿水平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组件和第二发光器件组件被布置为在所述底盖的水平方向上形成多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二光调节部分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二光调节部分的延伸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二光调节部分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一光调节部分重叠或者接触,并且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一光调节部分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组件的第二光调节部分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调节部分进一步包括第三光调节部分,所述第三光调节部分比所述第二光调节部分更长地延伸,从而所述第三光调节部分的反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光调节部分的反射面积,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反射片的至少一侧的中间处, 所述第二光调节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三光调节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调节部分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片的水平宽度大于所述导光板的水平宽度,从而所述光调节部分反射从所述导光板发射的光。
14.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模块,所述发光器件模块具有发光器件;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具有光入射部分,所述光入射部分被布置为与所述发光器件模块相邻,从而从所述发光器件产生的光在所述光入射部分上入射,和光发射部分,入射光从所述光发射部分发射;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以及印刷图案,所述印刷图案被设置在所述反射片处,以调节从所述导光板发射的光的反射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印刷图案具有颜色。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颜色包括黑色、蓝色或者靛蓝色。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印刷图案可以被形成在所述反射片的前表面的至少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印刷图案形成在所述反射片的垂直长度方向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印刷图案在其中间具有最大宽度,并且所述印刷图案的宽度从其中间到其相反端逐渐地减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印刷图案具有与所述发光器件模块相邻的下端,并且所述印刷图案的下端的宽度比所述印刷图案的上端的宽度更厚。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片的水平宽度大于所述导光板的水平宽度,并且所述印刷图案被设置为当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片重叠时,所述印刷图案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开口区域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括发光器组件的背光单元。发光器件组件包括发光器件模块,该发光器件模块具有发光器件;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光入射部分,该光入射部分被布置为与发光器件模块相邻,使得从发光器件产生的光被入射到光入射部分,和光发射部分,入射光通过该光发射部分而发射;反射片,该反射片被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处;以及光调节部分,该光调节部分从反射片延伸,以用于调节从导光板发射的光的反射量。
文档编号F21S8/00GK102235626SQ20111011937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4日
发明者朴成用, 李今泰, 金文政, 金旻相 申请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