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53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日常照明灯,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有聚光作用的照明灯。
背景技术
现有家庭照明灯中还有很多使用的是钨丝灯,在使用时,钨丝灯泡通电发光,其光线向四周散射,当照射到灯罩后,经汇聚后向前方射出,形成散灯。其现有方案存在很多的缺点,如灯泡体积大,在灯壳中占据较大空间,降低了灯罩对光线的汇聚效果;灯泡的功率较大,能耗大,发热厉害,容易引发火灾;灯泡寿命短,一般在2000至3000小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聚光效果好,能耗低的照明灯。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照明灯,包括灯座、发光灯和灯壳,灯壳为一个半球面形,发光灯设置在灯壳内,发光灯的电源端与灯座连接,所述发光灯与灯座的连接处设置有散热器,所述灯壳内还包括一个透明体聚光罩,所述透明体聚光罩的背面为半球面,其表面涂有反光层,所述透明体聚光罩底部设置有锥形孔,所述发光灯位于该锥形孔内,所述所述发光灯为LED发光灯。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下面作出进一步技术改进作为优选,所述透明体聚光罩为透明塑料。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还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作为优选,所述反光层为电镀水银层。作为优选,所述灯壳的一端面设置有玻璃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采用LED发光灯,具有结构牢固,不易破碎,而且体积小, 寿命长等特点,一般在8万小时左右,电参数要求低,一般仅几伏直流电便可点亮,使用安全、能耗低,而且设置有散热器,可以进行很好的散热。LED发光灯设置在透明体聚光罩底部的锥形孔内,LED发光灯发出的光线通过该锥形孔进入透明体聚光罩内,照射到半球面的反光层上后,光线被汇聚后再向前方射出,其汇聚效果好,照射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灯座,2-散热器,3-灯壳,4-发光灯,5-透明体聚光罩,6_玻璃片,7_锥形孔, 8-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照明灯,主要包括以下部件灯座1,散热器2,灯壳3,发光灯4,透明体聚光罩5,玻璃片6,锥形孔7,反光层8。上述部件的连接关系是灯壳3为一个半球面形,发光灯4设置在灯壳3内,发光灯4的电源端与灯座1连接,上述发光灯4与灯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散热器2,上述灯壳3内还包括一个透明体聚光罩5,该透明体聚光罩5的背面为半球面形,其表面涂有反光层8,上述透明体聚光罩5底部设置有锥形孔7,上述发光灯4位于该锥形孔7内,上述发光灯4为LED发光灯,上述透明体聚光罩5为透明塑料;上述反光层8为电镀水银层;上述灯壳3的一端面设置有玻璃片 6。本实施例中,发光灯4发出的光经过锥形孔7后进入透明体聚光罩5内,透明体聚光罩5为注射成型的透明塑料,其光线的折射率与空气的折射率不一样,光线到达透明体聚光罩5背面的半球面时将被反射聚光并向前射出,设置在背面上的反光层8加强了这种汇聚作用,使聚光效果更好;对于发光灯4在发光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2传递出去,达到散热的效果,透明体聚光罩5为透明塑料体不易破碎。综上所述,便可以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灯,包括灯座(1)、发光灯(4)和灯壳(3),灯壳C3)为一个半球面形,发光灯(4)设置在灯壳(3)内,发光灯(4)的电源端与灯座(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灯 (4)与灯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散热器O),所述灯壳C3)内还包括一个透明体聚光罩(5), 所述透明体聚光罩(5)的背面为半球面形,其表面涂有反光层(8),所述透明体聚光罩(5) 底部设置有锥形孔(7),所述发光灯(4)位于该锥形孔(7)内,所述发光灯(4)为LED发光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体聚光罩(5)为透明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8)为电镀水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3)的一端面设置有玻璃片(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照明灯,发光灯(4)设置在灯壳(3)内,发光灯(4)的电源端与灯座(1)连接,发光灯(4)与灯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散热器(2),灯壳(3)内还包括一个透明体聚光罩(5),上述透明体聚光罩(5)的背面为半球面形,其表面涂有反光层(8),透明体聚光罩(5)底部设置有锥形孔(7),上述发光灯(4)位于该锥形孔(7)内,上述发光灯(4)为LED发光灯,上述透明体聚光罩(5)为透明塑料。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照明灯具有结构牢固,不易破碎,体积小,寿命长等特点,而且使用安全、能耗低,其上设置的散热器,可以进行很好的散热。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2109242SQ20112014057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6日
发明者顾曙华 申请人:顾曙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