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23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节能灯管。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曾与今年初申请了一项“异形四U圆球状荷花形节能灯管”(申请号 201120024531. 6),为四个异形的U形管,均竖向排列,居中二个为形状与尺寸相同、背靠背平行排列、异形的宽型U形管,其左侧与右侧各有一个形状与尺寸相同的异形窄型U形管, 四个异形U形管由三条过桥横向逐个串连成整体,两个发射头和六个平头。四个异形U形管围成一个整体为上部与下部圆周小、中部圆周大的圆球状荷花形。与该灯管匹配的塑件也是一种整体件,安装在灯管上方,使得整灯的高度几乎为灯管高度与塑件高度之和,整灯较高,有悖于流行的小型化趋势。在不降低灯管有效长度的前提下,若要降低整灯的高度、 实现小型化,则将塑件由上置式改为半埋式,应是一条成功之路。塑件在灯管中半埋给装配与造型出了难题,只有对灯管与塑件由一体式改为分离式才行。即将整体灯管与整体塑件纵向一分为二,各自分别装配再合而为一,实现塑件在灯管的合围中半埋,分离式的节能灯管的设计和生产便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灯管。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本节能灯管,由玻管、该玻管内的荧光粉层、 玻管端部的平头和发射头、连接玻管的过桥组成,发射头上有导线、凸泡、芯柱和钨丝,所说的玻管为两个U形管,均竖向排列,一个窄型的U形管靠前,一个宽型的U形管在后,从仰视与俯视看,宽型的U形管对窄型的U形管呈半抱合状态,两个U形管各有一个平头和一个发射头,一条过桥连接该两个U形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两个本节能灯管及两个左右各半的塑件匹配,可以拼合成一个塑件半埋于四个U形管合围成的空间内,实现整灯小型化,满足流行需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和3分别为图1的仰视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予以详述图1从主视面显示了本节能灯管的整体结构,窄型U形管8居前,宽型U形管9在后,各有一个发射头6和一个平头7,图 2、3从仰视面和俯视面显示宽型的U形管9对窄形的U形管8呈半抱合态,中间有一条过桥 10连接。发射头上有钨丝1、铟网片2、芯柱3、凸泡4和导线5,用汞丸的,可将汞丸置于凸泡4内。
权利要求1. 一种节能灯管,由玻管、该玻管内的荧光粉层、玻管端部的平头(7)和发射头(6)、连接玻管的过桥(10)组成,发射头(6)上有导线(5)、凸泡、芯柱C3)和钨丝(1),其特征是所说的玻管为两个U形管,均竖向排列,一个窄型的U形管(8)靠前,一个宽型的U形管 (9)在后,从仰视与俯视看,宽型的U形管(9)对窄型的U形管(8)呈半抱合状态,两个U形管(8、9)各有一个平头(7)和一个发射头(6),一条过桥(10)连接该两个U形管。
专利摘要一种节能灯管,由玻管、该玻管内的荧光粉层、玻管端部的平头(7)和发射头(6)、连接玻管的过桥(10)组成,发射头(6)上有导线(5)、凸泡(4)、芯柱(3)和钨丝(1),其特征是所说的玻管为两个U形管,均竖向排列,一个窄型的U形管(8)靠前,一个宽型的U形管(9)在后,从仰视与俯视看,宽型的U形管(9)对窄型的U形管(8)呈半抱合状态,两个U形管(8、9)各有一个平头(7)和一个发射头(6),一条过桥(10)连接该两个U形管。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节能灯管,能将两个分离式的灯管拼合成一个完整的电子节能灯管,与半埋式塑件配合,装配的整灯能降低高度,实现小型化,符合流行消费需求。
文档编号H01K1/34GK202205715SQ20112015781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4日
发明者钱文元 申请人:钱文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