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50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是指一种装设于门口附近使用的灯具,以供人目视辨认灯具附设的门牌、图片、广告或商标等物品。
背景技术
一般人在寻找地址时,会通过察看所在位置附近的门牌的地址及号码,来确认是否超过目的地或是还未到达,而传统的门牌的设置位置并非固定,大多设置于大门门面、 邻近该大门的柱面或是信箱上,因此在日间或是邻近路灯等光线充足的环境中尚可目视找到,但当周遭环境光线不佳(例如阴天、雨天)或是被树木遮蔽、屋檐遮荫时,纵使在日间也不易看到门牌,而在夜间,该门牌藏身于黑暗之中,更会增加寻找的难度,进而导致误认门牌的情形发生。再者,由于传统的门牌表面的地址及号码,采用印刷制成,经日晒雨淋后容易发生退色、掉漆等问题,更会造成该门牌的辨识难度。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潜心研思、设计组制,期能提供一种具有双感应测量及双照明区效果的灯具,以形成自动化控制,通过感测外界环境的移动物体及光源,适时提供照明以方便目视辨认,并兼具有容置物品、防水、节约用电并提升安全性的功效,以增加其使用便利性,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动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具有双感应测量及双照明区效果的灯具,以形成自动化控制,通过感测外界环境的移动物体及光源,适时提供照明以方便目视辨认,并兼具有容置物品、防水、节约用电并提升安全性的功效。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其包括一本体,包含有一面板及一壳座,该壳座设有一凹槽,而该面板与该壳座接合且覆盖该凹槽,又该面板设有一开口,并在该开口处结合有一容物结构,该容物结构内具有一容物空间,以供置入一物品并予以保护; 一控制模块,包含有一第一感测元件、一第二感测元件、一控制电路及一电源件,该电源件设置于该凹槽内并外接电源,而该控制电路设于该容物结构内且分别与该第一感测元件、 第二感测元件及该电源件电性连接,又该第一感测元件设于该面板表面,以感测外界环境的移动物体并回馈第一感测信号给该控制电路,而该第二感测元件设于该面板表面,以感测外界环境的光源并回馈第二感测信号给该控制电路;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设于该面板的表面且与该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配合该第一感测元件运作;以及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 设于该容物结构内且与该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配合该第二感测元件运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通过一本体、一控制模块、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及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的组合设计,使配合该第一感测元件运作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光线投射形成一照明区,而配合该第二感测元件运作的第二发光元件的光线由该容物结构内投射而出,以形成另一照明区,使具有双感应测量及双照明区的效果,以形成自动化控制,通过感测外界环境的移动物体及光源,适时提供照明以方便目视辨认,并兼具有容置物品、防水、节约用电并提升安全性的功效。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只是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0009]图IA为图1中显露该第-一感测元件的功能选择钮的局[0010]图2为图1的分解图;[0011]图3为图1的剖面侧视图;[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0013]图5为图4的分解图;[0014]图6为第二实施例的灯具的实施例图。[0015]图中符号说明[0016]10本体210凸部[0017]11面板211感测区[0018]12壳座212功能调整钮[0019]13凹槽213活动保护盖[0020]14开口22第二感测元件[0021]15容物结构23控制电路[0022]151容物空间24电源件[0023]152盖体30第一发光元件[0024]153座体40第二发光元件[0025]16第一防水环50透光罩[0026]17定位结构51第二防水环[0027]18穿孔60遮光罩[0028]19阻水栓61投光缝[0029]20控制模块80电线[0030]21第一感测元件90物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一种灯具,其包括有一本体10、一控制模块20、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30及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40。该本体10包含有一面板11及一壳座12,该壳座12设有一凹槽13,而该面板11 与该壳座12接合且覆盖该凹槽13,又该面板11设有一开口 14,并在该开口 14处结合有一容物结构15,该容物结构15内具有一容物空间151,以供置入一物品90并予以保护。该控制模块20包含有一第一感测元件21、一第二感测元件22、一控制电路23及一电源件M,该电源件M设置于该凹槽13内并外接电源,而该控制电路23设于该容物结构15内且分别与该第一感测元件21、第二感测元件22及该电源件M电性连接,又该第一感测元件21设于该面板11表面,以感测外界环境的移动物体并回馈第一感测信号给该控制电路23,而该第二感测元件22设于该面板11表面,以感测外界环境的光源并回馈第二感测信号给该控制电路2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感测元件21及第二感测元件22均为光电传感器
ο该第一发光元件30设于该面板11的表面且与该控制电路23电性连接,以配合该第一感测元件21运作;而该第二发光元件40设于该容物结构15内且与该控制电路23电性连接,以配合该第二感测元件22运作,以形成自动化的照明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光元件30及第二发光元件40选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ing Doide)、灯泡或是其它照明元件实施。由此将传统的门牌、图片、广告或商标等物品90置入该容物结构15内,使本实用新型的灯具能安装于门口附近使用,当外界环境的光源不佳(例如黄昏、夜晚、阴雨天)或是被树木遮蔽、屋檐遮荫时,经由该第二感测元件22感测并传递该第二感测信号给该控制电路23,控制该第二发光元件40发亮,由此照亮该物品90,并增加邻近处的环境光源,以利于目视辨认,又使该物品90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以提升美感;反之,当外界环境的光源足够时(例如日间),该控制电路23亦经由获得该第二感测信号,再令该第二发光元件40熄灭,以节约用电。其次,于光线不佳的环境中(例如夜间、屋檐下),有移动物体(例如访客、寻路人或该门牌的住户等人)接近时,经由该第一感测元件21感测并传递该第一感测信号给该控制电路23,控制该第一发光元件30发亮,以提供照明,增加环境光源,除了便于看清周遭的路况环境以安全行走外,又能方便人们查看本身的物品(例如住户找钥匙、寻路人查看记录有地址的纸本);反之,待人离开后,该控制电路23亦经由获得该第一感测信号,再令该第一发光元件30熄灭,以节约用电。请再参阅图1及图IA所示,该第一感测元件21的一端突起有一凸部210,该凸部 210的下半部设有一感测区211,且在该凸部210的上半部设有三个功能调整钮212,又该凸部210设有一活动保护盖213,该活动保护盖213能活动开合并用以调整遮蔽该些功能调整钮212及该感测区211的其中一者。而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功能调整钮212分别用以调整感测的时间、距离及角度。请再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面板11与该壳座12之间设有一第一防水环16,以防止水气渗入。该容物结构15包含有一盖体152及一座体153,该座体153结合于该面板11的一表面,而该盖体152结合于该面板11的另一表面,以将该面板11的开口 14封闭。该电源件M为一转换接头;而该凹槽13的壁面设有至少一定位结构17,以供该电源件M设置定位。该凹槽13的壁面设有一穿孔18及一阻水栓19,该阻水栓19嵌固在该穿孔18处, 以防止水气渗入。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灯具于一般住家墙壁时,如图3所示,将该壳座12的穿孔18 处的阻水栓19拆卸或贯穿,使住家墙壁内的电线80通过并导入该壳座12内、与该电源件 24连接,让该控制模块20、第一发光元件30及第二发光元件40能获取外接电源。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5[0045]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第二实施例,其有别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该灯具在该面板11的表面设有一透光罩50,用以覆盖该第一发光元件 30,且在该面板11与该透光罩50之间设有一第二防水环51,以防止水气渗入,避免电路故障;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光线直射而刺激眼睛,该透光罩50表面能采用表面技术处理(例如雾化),由此形成柔和照明光源的视觉效果,或是有颜色的塑料实施,投射出具有光色(例如黄色、蓝色)的照明光源的情境视觉效果。又该灯具能在该面板11的表面设有一遮光罩60,用以覆盖该第一发光元件30,且在该遮光罩60的表面设有一投光缝61,以供该第一发光元件30的光线投射而出,亦同样避免光线直射而刺激眼睛,形成具有背光照明的视觉效果。第二实施例的灯具除了以上述透光罩50、遮光罩60实施外,也能同时使该遮光罩 60搭配该透光罩50实施,以兼具有防水气及避免刺激眼睛的功效,实施姿态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透过该遮光罩60使该第一发光元件的光线由该投光缝61处及该遮光罩60 的上下二方向投射而出,再搭配该透光罩实施,使该第二实施例的灯具除了能适时提供照明光源以方便目视辨认外,又兼具有背光照明及柔和照明光源的视觉效果;而该第二发光元件设于该门牌的物品90的两侧,亦同样避免光线刺眼并形成柔和照明光源的视觉效果。据此,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通过一本体10、一控制模块20、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30 及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40的组合设计,使配合该第一感测元件21运作的第一发光元件30 的光线投射形成一照明区,而配合该第二感测元件22运作的第二发光元件40的光线由该容物结构15内投射而出,以形成另一照明区,使具有双感应测量及双照明区的效果,以形成自动化控制,通过感测外界环境的移动物体及光源,适时提供照明以方便目视辨认,并兼具有容置物品、防水、节约用电并提升安全性的功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之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包含有一面板及一壳座,该壳座设有一凹槽,而该面板与该壳座接合且覆盖该凹槽,又该面板设有一开口,并在该开口处结合有一容物结构,该容物结构内具有一容物空间,以供置入一物品并予以保护;一控制模块,包含有一第一感测元件、一第二感测元件、一控制电路及一电源件,该电源件设置于该凹槽内并外接电源,而该控制电路设于该容物结构内且分别与该第一感测元件、第二感测元件及该电源件电性连接,又该第一感测元件设于该面板表面,以感测外界环境的移动物体并回馈第一感测信号给该控制电路,而该第二感测元件设于该面板表面,以感测外界环境的光源并回馈第二感测信号给该控制电路;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设于该面板的表面且与该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配合该第一感测元件运作;以及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设于该容物结构内且与该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配合该第二感测元件运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元件的一端突起有一凸部,该凸部的下半部设有一感测区,且在该凸部的上半部设有三个功能调整钮,又该凸部设有一活动保护盖,该活动保护盖能活动开合并用以调整遮蔽该些功能调整钮及该感测区的其中一者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面板与该壳座之间设有一第一防水环,以防止水气渗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容物结构包含有一盖体及一座体,该座体结合于该面板的一表面,而该盖体结合于该面板的另一表面,以将该面板的开口封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件为一转换接头;而该凹槽的壁面设有至少一定位结构,以供该电源件设置定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壁面设有一穿孔及一阻水栓,该阻水栓嵌固在该穿孔处,以防止水气渗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在该面板的表面设有一透光罩,用以覆盖该第一发光元件,且在该面板与该透光罩之间设有一第二防水环,以防止水气渗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在该面板的表面设有一遮光罩,用以覆盖该第一发光元件,且在该遮光罩的表面设有一投光缝,以供该第一发光元件的光线投射而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元件及第二感测元件均为光电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选自发光二极管及灯泡其中任一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灯具,包括一本体包含相互接合的面板及壳座,壳座设有凹槽且被面板覆盖,面板设有开口并结合容物结构,容物结构内具有容物空间;一控制模块包含有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一感测元件、第二感测元件、控制电路及电源件;二发光元件各设于面板表面及容物结构内,且均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各自配合二感测元件运作。由此使具有双感应测量及双照明区的效果,以形成自动化控制,通过感测外界环境的移动物体及光源,适时提供照明以方便目视辨认,并兼具有容置物品、防水、节约用电并提升安全性的功效。
文档编号F21S8/00GK202101070SQ20112016845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陈金锡 申请人:伟圣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