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012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扶手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尤其涉及了一种扶手灯。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公园小区或楼道上的路灯多为吊灯或者其他将灯具设置在高处的路灯,因为路灯的位置越高,其照射的范围广。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设置在高处的路灯光线往往会被树木或者较大的物体挡住,从而影响了照明效果,给夜里的行人带来不便,而且传统的路灯比的耗电量也较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普通的路灯等缺点,提供了一种将路灯设置扶手上, 更加方便于行人的夜行,同时节约了电能的扶手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扶手灯,包括一组或一组以上的扶手灯单元,所述的扶手灯单元包括左灯头与右灯头,发光管设置在左灯头与右灯头之间,扶手灯单元通过连接装置与墙面或地面连接。扶手灯由一组或一组以上的扶手灯单元组成,当设置在左灯头与右灯头中的LED灯对打后, 发光管发出亮光。左灯头与右灯头内的光源优选为单颗3W伏的LED灯。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扶手灯固定连接管,扶手灯固定连接管一端通过螺栓与相邻的左灯头、右灯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墙面或地面固定连接。扶手灯固定连接管上设有连接片,分别与左灯头、右灯头配合,并通过螺栓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左灯头与右灯头内设置有灯管。灯管为LED灯,左灯头与右灯头之间通过对打使得发光管发光。作为优选,所述的发光管为透明的圆柱,发光管上设置有规则的切槽,发光管外套接有塑料透明管。发光管上设置有规则的切槽,因此当左灯头与右灯头之间对打时,发光管上的灯光会更加切槽的大小与角度发生折射与反射,使得发光管发出的光线更强。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扶手上设置LED灯,因此方便了夜间行人的行走时,而且与传统的路灯相比,节约了电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一左灯头、2—发光管、3— 右灯头、4一连接装置、41一扶手灯固定连接管、42—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0014]扶手灯,如图1所示,包括十二组的扶手灯单元,所述的扶手灯单元包括左灯头1 与右灯头3,发光管2设置在左灯头1与右灯头3之间,扶手灯单元通过连接装置4与墙面或地面连接。扶手灯由十二组扶手灯单元组成,当设置在左灯头1与右灯头3中的灯对打后,发光管2发出亮光。左灯头1与右灯头3内的光源优选为单颗3W伏的LED灯。连接装置4包括扶手灯固定连接管41,扶手灯固定连接管41 一端通过螺栓与相邻的左灯头1、右灯头3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42与墙面或地面固定连接。左灯头1 与右灯头3内设置有灯管。灯管为LED灯,左灯头1与右灯头3之间通过对打使得发光管 2发光。发光管2为透明的圆柱,发光管2上设置有规则的切槽,发光管2外套接有塑料透明管。发光管2上设置有规则的切槽,因此当左灯头1与右灯头3之间对打时,发光管2上的灯光会更加切槽的大小与角度发生折射与反射,使得发光管发出的光线更强。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扶手灯,包括一组或一组以上的扶手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灯单元包括左灯头(1)与右灯头(3),发光管(2)设置在左灯头(1)与右灯头(3)之间,扶手灯单元通过连接装置(4)与墙面或地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4)包括扶手灯固定连接管(41),扶手灯固定连接管(41)一端通过螺栓与相邻的左灯头(1)、右灯头(3)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42 )与墙面或地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灯头(1)与右灯头(3)内设置有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管(2)为透明的圆柱,发光管(2 )上设置有规则的切槽,发光管(2 )外套接有塑料透明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公开了一种扶手灯,包括一组或一组以上的扶手灯单元,所述的扶手灯单元包括左灯头(1)与右灯头(3),发光管(2)设置在左灯头(1)与右灯头(3)之间,扶手灯单元通过连接装置(4)与墙面或地面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扶手上设置灯,因此行人在设置有这样的扶手灯处行走时,更加的方便、安全。
文档编号F21V19/00GK202203800SQ20112035241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
发明者王忠泉 申请人:杭州罗莱迪思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