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Led平板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平板灯。
背景技术:
LED照明是目前新兴的一种新环保光源,其由于具有光照效果且耗电量少的优点而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广为推广。LED平板灯是一种LED照明设备,目前的LED平板灯主要由多个直条状的边框以及简单直角拐角部连接组成一个方形的框架,在该框架内固定有LED灯,然后在框架的前端固定有提高光照效果的扩散板、导光板,在框架的后端固定有反射膜以及起外接固定作用的后盖板。其工作原理是,框架内的LED灯在电驱动下发光,光线光线射到光学级导光板各个网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射出的光经扩散板进一步反复扩散,使发出的光达到均勻效果。本发明人在进行本发明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的LED平板灯存在以下的缺陷由于LED光源设置在由多个分立而接合在一起的边框以及直角拐角部组成的框架内,透过框架内部的导光板对外发光实现照明,在边框以及直角拐角的结合处不可避免存在间隙,故框架内的LED发出的光线容易在这些间隙部发出,即出现间隙漏光的问题,导致LED平板灯的照明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平板灯,其可有效避免“漏光”而提高光照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平板灯,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框架;在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固定有LED光源;在所述固定框架内顺次层叠覆盖有扩散板、导光板、反射膜、后盖板,其中所述固定框架为由复数个边框以及复数个拐角部构成的首尾连接的框架,其中两任意相邻的所述边框分别通过一个所述拐角部连接;各所述拐角部包括互相正交的第一转角边以及第二转角边,在所述第一转角边与第二转角边的转角位置设置有延伸突出的顶部突出块,所述顶部突出块在所述转角位置的顶面往所述转角位置的内侧悬空突出;各所述边框的顶面分别与本边框连接的拐角部的顶部突出块的底面接触。可选地,在各所述拐角部的第一转角边以及第二转角边的底面均延伸突出有底部突出边,各所述边框分别限位在与本边框连接的拐角部的顶部突出块以及底部突出边之间。可选地,在各所述顶部突出块的顶面还设置有条纹。可选地,在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固定有LED光源,具体是
3[0018]在各所述边框的内侧均固定有LED光源。可选地,各所述边框为铝边框。可选地,所述后盖板为铝后盖板。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固定框架的拐角部的顶部突出块过盈覆盖在其连接的两边的边框的顶面,即在固定框架的正面的边框衔接处形成过盈覆盖部,避免光线从固定框架的衔接处的缝隙射出而形成正面漏光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本LED导光板的光照效果。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LED平板灯成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LED平板灯的装配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1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平板灯主要包括固定框架、LED光源 (图中未画出)、扩散板103、导光板204、反射膜205以及后盖板206。其中连接结构如下固定框架为由复数个边框102以及复数个拐角部101构成的首尾连接的框架,其中任意相邻的两边框102分别通过一个拐角部101相互连接,每个拐角部101包括互相正交的第一转角边201以及第二转角边202,在第一转角边201与第二转角边202的转角位置设置有延伸突出的顶部突出块203,该顶部突出块203沿转角位置的顶面而往固定框架内悬空突出。各拐角部101在对与本拐角部101连接的两边框102固定连接时,使拐角部101 的顶部突出块203的底面与连接的边框102的顶面相接触,即该顶部突出块203在该拐角部101的转角位置过盈覆盖在边框102的上面,形成过盈覆盖配合。扩散板103、导光板204、反射膜、后盖板206顺次层叠地固定在框架内的正面到背面之间。框架内的LED光源在电驱动下发光,光线在反射膜205的反射下几乎全部往前方发出,再经由扩散板103进行光扩散形成均勻的光对外实现照明。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固定框架的拐角部101的顶部突出块203过盈覆盖在其连接的两边的边框102的顶面,即在固定框架的正面的边框102衔接处形成过盈覆盖部,避免光线从固定框架的衔接处的缝隙射出而形成正面漏光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本LED导光板 204的光照效果。参见图1-2所示,但本实施例的LED平板灯为常规的矩形时,固定框架由四个边框 102以及连接在各相邻两个边框102之间的四个拐角部101组成。各拐角部101的顶面均设置有一个沿顶部往固定框架内延伸的顶部突出块203,该四个拐角部101的顶部突出块 203在固定框架的四个转角处悬空突出地与四个边框102形成过盈覆盖而避免光线从该转交衔接部的缝隙穿出产生漏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图1-2所示矩形的LED平板灯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 LED平板灯的结构,但是并不仅限于此,本实施例的结构还可以用于其它整体形状的LED平板灯上,比如六边形或者其他的不规则形状等,只需要在组成本LED平板灯的固定框架的各边框102之间的拐角部101设置有沿顶部往框架内悬空突出的顶部突出块203,在装配后该顶部突出块203与其两边连接的边框102形成过盈覆盖配合而防止漏光即可。另外该过盈顶部覆盖设置还是得拐角部与两边框的连接定位更加牢固扎实,有利于生产安装。在本实施例中,LED光源可以设置在组成本边框102的至少一个多个甚至所有的边框102的内侧均固定有LED光源,该LED光源可以成排地固定在边框102内侧,而对外发光实现照明。另外,参见图1、2所示,还可以在各拐角部101的顶部突出块203的顶面设置条纹,该条纹的形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比如可以设置成美观的图案等。该条纹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LED平板灯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该部分的摩擦力,便于拿捏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结构稳固且轻便的铝边框102构成本实施例的固定框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金属材料或者硬质非金属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结构稳固且轻便的铝后盖作为后盖板206,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金属材料或者硬质非金属材料。为了安装,还可以在后盖板205的后部安装吊装机构207或者其他的安装部件,以便于整个LED平板灯的安装。另外,参见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LED平板灯的结构稳固性以及提高光照效果,还可以进一步进行以下的优化设计除了在各拐角部10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突出块203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在各拐角部101的第一转角边201以及第二转角边202的底面均延伸突出有底部突出边2011、2021。在与边框102组成固定框架时,各边框102分别限位在与本边框102连接的拐角部101的顶部突出块203与底部突出边2011、2021之间,即改拐角部101的顶部突出块203 除了与其连接的两边的边框102形成过盈覆盖配合外,在拐角部101的两转角边还均与其上边固定的边框102形成过盈覆盖配合,进一步防止从固定框架的背面漏光,进一步提高本LED平板灯的光照效果。另外该底部突出边的设置使得在边框以及拐角部时,可以从上下两方面的承托而定位条状的边框,进一步使得连接更加牢固扎实,定位更加准确,进一步有利于生产安装。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LED平板灯,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框架;在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固定有LED光源;在所述固定框架内顺次层叠覆盖有扩散板、导光板、反射膜、后盖板,其中所述固定框架为由复数个边框以及复数个拐角部构成的首尾连接的框架,两任意相邻的所述边框分别通过一个所述拐角部连接;各所述拐角部包括互相正交的第一转角边以及第二转角边,在所述第一转角边与第二转角边的转角位置设置有延伸突出的顶部突出块,所述顶部突出块在所述转角位置的顶面往所述转角位置的内侧悬空突出;各所述边框的顶面分别与本边框连接的拐角部的顶部突出块的底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平板灯,其特征是,在各所述拐角部的第一转角边以及第二转角边的底面均延伸突出有底部突出边,各所述边框分别限位在与本边框连接的拐角部的顶部突出块以及底部突出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平板灯,其特征是,在各所述顶部突出块的顶面还设置有条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平板灯,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固定有 LED光源,具体是在各所述边框的内侧均固定有LED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平板灯,其特征是,各所述边框为铝边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平板灯,其特征是,所述后盖板为铝后盖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LED平板灯。其包括固定框架;在固定框架的内侧固定有LED光源;在固定框架内顺次层叠覆盖有扩散板、导光板、反射膜、后盖板,其中固定框架为由复数个边框以及复数个拐角部构成的首尾连接的框架,任意相邻的两边框分别通过一个拐角部连接;各拐角部包括互相正交的第一转角边以及第二转角边,在第一转角边与第二转角边的转角位置设置有延伸突出的顶部突出块,顶部突出块在转角位置的顶面,往转角位置的内侧悬空突出;各边框的顶面分别与本边框连接的拐角部的顶部突出块的底面接触。其可有效避免“漏光”而提高光照效果,生产工艺简单,可提高生产效率,结构坚固扎实,外型美观大方。
文档编号F21S2/00GK202253037SQ20112036692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孙奕斌 申请人:孙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