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05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壳体、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及采光件,所述显示面板固定于所述背光板上,所述采光件与所述背光板抵接,所述采光件采集环境光,并将所述环境光导入到所述背光板,通过所述背光板反射所述环境光到所述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采光件将环境光导入该背光板,使用环境光为该显示面板提供光源,有效缓解用户对显示设备的工作时间的要求和电池容量的限制之间的矛盾。
【专利说明】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特别涉及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显示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 PDA)等设备,绝大多数使用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Crystal Display,简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模块作为显示元件,但此类显示元件自身不发光,需要背光照明,显示单元往往成为显示设备中最耗电的部分,例如,手机的背光往往占总功耗的30%?50%,在使用上网、游戏、阅读等功能时,电池使用时间成倍缩短,使得用户对显示设备的工作时间的要求和电池容量的限制之间产生矛盾。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可以缓解用户对显示设备的工作时间的要求和电池容量的限制之间的矛盾。
[0004]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壳体、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及采光件,所述显示面板固定于所述背光板上,所述采光件与所述背光板抵接,所述采光件采集环境光,并将所述环境光导入到所述背光板,通过所述背光板反射所述环境光到所述显示面板。
[0005]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光件包括棱镜,所述棱镜包括入射面及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该入射面设有预设夹角。
[0006]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光件为集光镜,所述集光镜包括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显示设备的侧面。
[0007]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一端与所述采光件侧边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背光板的侧边抵接。
[0008]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柱的数量至少一个,并均匀排列于所述采光件的侧面。
[000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照明单元,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柱的间隙中,并发射光线到所述背光板。
[0010]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照明单元和所述采光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背光板的两侧。
[0011]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光件设置于所述显示设备的上表面、下表面、或侧面。
[001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及采光件,所述采光件与所述背光板抵接,所述采光件采集环境光,并将所述环境光导入到所述背光板,通过所述背光板反射所述环境光到显示面板。
[0013]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光件包括棱镜,所述棱镜包括入射面及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该入射面设有预设夹角。
[0014]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采光件为集光镜,所述集光镜包括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显示设备的侧面。
[0015]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一端与所述采光件侧边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背光板的侧边抵接。
[0016]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柱的数量至少一个,并均匀排列于所述采光件的侧面。
[0017]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照明单元,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柱的间隙中,并发射光线到所述背光板。
[0018]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照明单元和所述采光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背光板的两侧。
[00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通过设置采光件将环境光导入该背光板,使用环境光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有效缓解用户对显示设备的工作时间的要求和电池容量的限制之间的矛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设备的显示表面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采光件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4a_4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棱镜入射面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5]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棱镜入射面的另一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沿垂直显示面方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0027]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沿垂直显示面方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002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单元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单元与采光件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设备100的显示表面示意图。
[0034]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设备100及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30,该显示设备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0S (Point ofSales,销售终端)等,该背光模组30通过反射环境光为该显示设备100提供光源。
[003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设备100的截面示意图。
[0036]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包括,壳体10、显示面板20及背光模组30,该显示面板20及该背光模组30固定于该壳体10,该背光模组30包括,背光板31及采光件32,该显示面板20固定于该背光板31上,该采光件32与该背光板31抵接,该采光件32采集环境光,并将该环境光导入到该背光板31,进一步通过该背光板31反射该环境光到该显示面板20。
[0037]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通过设置采光件32将环境光导入该背光板31,通过该背光板31反射该环境光到该显示面板20,使用环境光为该显示面板20提供光源,有效缓解用户对显示设备100的工作时间的要求和电池容量的限制之间的矛盾。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20可以是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液晶)显示面板。
[0038]可以理解的,如图3所示,该背光模组3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光柱323,该导光柱323可以固定于该采光件32和该背光板31之间,用于将该采光件32采集的环境光导入该背光板31,该米光件32—侧可以与至少一个导光柱323抵接。具体地。该导光柱323 —端可以与该采光件32的侧边抵接,另一端与该背光板31的侧边抵接。
[0039]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采光件32的截面示意图。
[0040]本实施例中,该采光件32包括棱镜32a,该棱镜32a包括入射面321、反射面322,该反射面322与该入射面321设有预设夹角,该导光柱323 —端与该棱镜32a侧边抵接,另一端与该背光板31的侧边抵接。其中,该棱镜32a可以与该导光柱323为一体。
[0041]其中,该反射面322的表面可以为锯齿状,或平面,或弧形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该反射面322的表面形状并不限定,只要可以反射环境光,使该环境光到该导光柱即可。
[0042]本实施例中,该入射面321用于接收环境光,该反射面322通过锯齿状的表面反射该环境光到该导光柱323内,被该反射面322反射的环境光通过该导光柱323入射到该背光板31,为该显不面板20提供光源。
[0043]该入射面321可位于该显示面板20所在的平面(如图4a_4c所示),该入射面321可位于该显示面板20所在的平面位置并不限定。进一步的,参考图3,该导光柱323沿平行该入射面321方向的横截面可以为梯形,且该梯形的较长底边抵接该棱镜32a—端,用于有效采集该反射面322反射的环境光。可以理解的,该梯形的较短底边抵接该背光板31,用于将该环境光导向该背光板31。
[0044]可选的,参考图5和图6,该棱镜32a还可以设置于该显示设备100的下表面,该棱镜32a可以为该图3中提到的棱镜。该入射面321与该显示设备100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该导光柱323沿垂直该显示面板20方向的截面为U型,该U型口的一端与该棱镜32a的侧边抵接,另一端与该背光板31的侧边抵接。[0045]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可以通过该采光件32采集该显示设备100显示面或者底面的入射的环境光,并将该环境光导入到该背光板31,通过该背光板31为该显示设备100提供光源。
[0046]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显示设备IOOb沿垂直显示面方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0047]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组成结构进行描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该采光件32为集光镜32b,该集光镜32b包括入光面324及出光面325,该入光面324设置于该显示设备IOOb的侧面,该出光面324抵接该背光板31的侧面,或者通过导光柱与该背光板31的侧面抵接。其中,该入光面324的面积大于该出光面325的面积,该出光面325的面积不大于该背光板31侧面的面积。
[0048]如图7所示,环境光通过该入光面324入射到该集光镜32b,通过该集光镜32b将该环境光汇聚到该出光面325,并通过该出光面325入射到该背光板31,为该显不设备IOOb提供光源。
[0049]可以理解的是,该集光镜32b也可以设置于该显示设备IOOb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可以通过导光柱将该集光镜32b汇聚的环境光导入到该背光板31。
[0050]本实施例中,该显示设备IOOb通过该集光镜32b汇集环境光到该背光板31,从而为该显示设备IOOb提供光源。
[0051]可以理解的,该背光模组30还可以包括照明单元50,该照明单元50可以设置于该导光柱323的间隙中(如图8所示),当该显示设备侦测外界的环境光较弱,无法为该显示面板20提供满足显示亮度的光线强度,可以通过该照明单元50发射与该显示设备IOOb的环境光匹配强度的光线到该背光板31,并通过该背光板31反射该照明单元50的光线给该显示面板20。或者,当该显示设备侦测外界的环境光较弱,无法为该显示面板20提供满足显示亮度的光线强度,可以通过该照明单元50发射光线到该背光板31,通过该背光板31反射该照明单元50的光线给该显示面板20。
[0052]由于,通过侦测外界光线强度,调节照明单元50的亮度或者控制照明单元50的开关,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此处就不再重复描述。
[0053]可选的,该照明单元40还可以和该采光件32分别设置于该背光板31的两侧。
[0054]例如,该照明单元50与该棱镜32a分别设置与该背光板31的左右两侧边(如图9所示),或者,该照明单元50设置于该背光板31的侧边,该采光件32设置于该背光板31的底边,或者,该照明单元50设置于该背光板31的底边,该采光件32设置于该背光板31的侧边。
[0055]可以理解的,参考图10,该背光板31可以为楔形反射片,该楔形反射片反射该采光件32采集的环境光和/或该照明单元50发射的光线到该显示面板20。
[0056]可选的,该背光板31也可以包括平板反射片,通过该平板反射片312反射该采光件32采集的环境光和/或该照明单元50发射的光线到该显示面板20。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电路板、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其他电子元件,并不对该显示设备的其他元件的构成进行限定。
[0057]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通过该采光件32采集环境光,并将该环境光导入该背光板31,为显示面板20提供光源,有效缓解用户对显示设备的工作时间的要求和电池容量的限制之间的矛盾。[0058]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的结构示意图。
[0059]该背光模组30包括,背光板31及采光件32,该采光件32与该背光板31抵接,该采光件32采集环境光,并将该环境光导入到该背光板31,通过该背光板31反射该环境光到显示面板(图未示)。
[0060]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通过该采光件32采集环境光,并将该环境光导入该背光板31,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有效缓解用户对显示设备的工作时间的要求和电池容量的限制之间的矛盾。
[0061 ] 可以理解的,该背光模组3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光柱323,该导光柱323可以固定于该米光件32和该背光板31之间,用于将该米光件32米集的环境光导入该背光板31,其中,该采光件32 —侧可以与至少一个导光柱323抵接。
[0062]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该采光件32包括棱镜32a,该棱镜32a包括入射面321、反射面322,该反射面322与该入射面321设有预设夹角,该导光柱323 —端与该棱镜32a侧边抵接,另一端与该背光板31的侧边抵接。
[0063]其中,该棱镜32a可以与该导光柱323为一体。该反射面322的表面可以为锯齿状,或平面,或弧形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该反射面322的表面形状并不限定,只要可以反射环境光,使该环境光到该导光柱即可。
[0064]本实施例中,该入射面321用于接收环境光到,该反射面322通过锯齿状的表面反射该环境光到该导光柱323内,被该反射面322反射的环境光通过该导光柱323入射到该背光板31,为该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0065]可选的,参考图7,该采光件32为集光镜32b,该集光镜32b包括入光面324及出光面325,该入光面324设置于显不设备的侧面,该出光面324抵接该背光板31的侧面。其中,该入光面324的面积大于该出光面325的面积,该出光面325的面积不大于该背光板31侧面的面积。
[0066]其中,环境光通过该入光面324入射到该集光镜32b,通过该集光镜32b将该环境光汇聚到该出光面325,并通过该出光面325入射到该背光板31,为该显示设备提供光源。
[0067]可以理解的,该导光柱323的数量至少一个,并可以均匀排列于该采光件32的侧面。可以理解的,该导光柱323之间的间隙也可以以任意大小。
[0068]可以理解的,该背光模组30还可以包括照明单元50,该照明单元50可以设置于该导光柱323的间隙中(如图8所示),当外界的环境光较弱,无法为该显示面板提供满足显示亮度的光线强度,可以通过该照明单元50发射与该显示设备的环境光匹配强度的光线到该背光板31,并通过该背光板31反射该照明单元50的光线给该显示面板。或者,当侦测外界的环境光较弱,无法为该显示面板提供满足显示亮度的光线强度,可以通过该照明单元50发射光线到该背光板31,通过该背光板31反射该照明单元50的光线给该显示面板。
[0069]由于,通过侦测外界光线强度,调节照明单元50的亮度或者控制照明单元50的开关,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也并非本案的发明重点,此处就不再重复描述。可选的,该照明单元40还可以和该棱镜32a分别设置于该背光板31的两侧。
[0070]例如,该照明单元50与该棱镜32a分别设置与该背光板31的左右两侧(如图9所示),或者,该照明单元50设置于该背光板31的侧边,该采光件32设置于该背光板31的底边,或者,该照明单元50设置于该背光板31的底边,该采光件32设置于该背光板31的侧边。
[0071]可以理解的,参考图10,该背光板31可以包括楔形反射片,该楔形反射片反射该采光件32采集的环境光和/或该照明单元50发射的光线到该显示面板。
[0072]可选的,该背光板31也可以包括平板反射片,通过该平板反射片312反射该采光件32采集的环境光和/或该照明单元50发射的光线到该显示面板20。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通过该采光件32采集环境光,并将该环境光导入该背光板31,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有效缓解用户对显示设备的工作时间的要求和电池容量的限制之间的矛盾。
[0073]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抵接为可以有缝隙的抵接。
[0074]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及采光件,所述显示面板固定于所述背光板上,所述采光件与所述背光板抵接,所述采光件采集环境光,并将所述环境光导入到所述背光板,通过所述背光板反射所述环境光到所述显示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件包括棱镜,所述棱镜包括入射面及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该入射面设有预设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件为集光镜,所述集光镜包括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显示设备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一端与所述采光件侧边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背光板的侧边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数量至少一个,并均匀排列于所述采光件的侧面。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照明单元,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柱的间隙中,并发射光线到所述背光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和所述采光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背光板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件设置于所述显示设备的上表面、下表面、或侧面。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包括楔形反射片,所述楔形反射片反射所述照明单元发射的光线和/或所述环境光到所述显示面板。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包括平板反射片,所述平板反射片反射所述照明单元发射的光线和/或所述环境光到所述显示面板。
11.一种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板及采光件,所述采光件与所述背光板抵接,所述采光件采集环境光,并将所述环境光导入到所述背光板,通过所述背光板反射所述环境光到显示面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件包括棱镜,所述棱镜包括入射面及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该入射面设有预设夹角。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件为集光镜,所述集光镜包括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显示设备的侧面。
14.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一端与所述采光件侧边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背光板的侧边抵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数量至少一个,并均匀排列于所述采光件的侧面。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照明单元,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所述导光柱的间隙中,并发射光线到所述背光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和所述采光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背光板的两侧。
【文档编号】F21V13/12GK103836523SQ201210470635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李念 申请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