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度led日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69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广角度led日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广角度LED日光灯。
背景技术
LED日光灯相对于传统的荧光灯具有很多优点,诸如发光效率高、灯具效率高、电源效率高、寿命长、环保无污染、耐振动、耐冲击等。因此,LED日光灯取代传统荧光灯势在必行。现有日光灯中,也有一些LED为光源的产品,而单个LED灯条就是其中之一。如2010年05月26日公开的中国专利CN 201487650U公开了一种LED日光灯,包 括,安装在灯座上的灯管,灯管内的PCB板及其上的LED灯,灯管由截面呈半圆形的透明PC罩和截面呈半圆形的不透光安装板构成,透明PC罩和不透光安装板嵌合安装成圆形管,不透光安装板处于透明PC罩的上方,PCB板安装在不透光安装板与透明PC罩之间的连接处,上述日光灯具有不会产生眩光,散热效果好、发光角度大且易扩散的优点。但是,单个PC板上的LED灯的发光角度只能达到120°,半圆形的PC罩的角度为180°,单个PC板上LED灯的发光角度并不能达到PC罩的角度要求,不能完全均匀覆盖灯罩表面,而使PC罩的边缘出现暗区或昏暗区,而影响LED日光灯的发光效果;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灯罩与铝管的连接处多采用内扣结构,铝管管壁的两侧边延伸出连接部,在连接部上设置槽位,灯罩上设有与槽位对应的钩体,灯罩与铝管扣合,这样虽然能够解决灯罩与铝管固定的问题,但LED灯发出的光线在照射到铝管的连接部时,入射光线受铝管连接部的阻挡作用致使PC罩的边缘出现暗区或昏暗区而使灯罩无法全部透光,限制了 LED日光灯的出光角度。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LED日光灯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LED日光灯中单个灯条的发光角度只能达到120°,不能完全均匀覆盖灯罩表面,而使灯罩边缘部位呈现暗区或昏暗区或者灯罩与铝管的连接处多采用内扣结构,致使PC罩的边缘出现暗区或昏暗区而使灯罩无法全部透光,限制了 LED日光灯的出光角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广角度LED日光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广角度LED日光灯,包括电源、散热管、固定于散热管上的两灯板、焊接于灯板上的LED灯珠、位于散热管两端端部的灯头、固定于散热管上并罩于灯板出光面的灯罩;所述散热管分别与两灯板热接触,所述两灯板呈夹角设置,所述散热管上设有容置所述电源的电源腔体,所述电源分别与两灯板上的LED灯珠电连接,所述灯罩为横截面呈圆弧的管壁,所述管壁两侧边的内侧均延伸有钩体,所述散热管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钩体相适应的槽体,所述灯罩扣合于所述散热管上。其中,所述两灯板夹角的大小为112°。其中,所述散热管包括一体成型的圆弧管壁、两弦板,所述圆弧管壁上设有槽体,所述灯罩上设有与槽体相适配的钩体,所述灯罩扣于散热管上。[0009]其中,所述两弦板呈夹角设置,两夹角的连接处还设有限位部,所述两弦板上分别设有卡槽,所述灯板卡接于所述卡槽与限位部之间。其中,所述灯罩的内侧还延伸有压条,灯罩与散热管扣合时,所述压条的延伸端紧压灯板于所述卡槽与限位部之间。其中,所述电源腔体的两端上均设有接线端子,所述电源通过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LED灯珠。其中,还包括盖于电源腔体外的腔体后盖,所述腔体后盖的边沿设有扣位,所述散热体上相应设有扣孔,所述电源盖扣接于散热体上。其中,所述散热管的材料为铝。其中,所述灯罩的材料为PC。·[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LED日光灯中单个灯条的发光角度只能达到120°,不能完全均匀覆盖灯罩表面,而使灯罩边缘部位呈现暗区或昏暗区或者灯罩与铝管的连接处多采用内扣结构,致使PC罩的边缘出现暗区或昏暗区,限制了 LED日光灯的发光角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广角度LED日光灯,采用两个呈夹角设置的灯板,工作时,灯板上的LED灯珠同时发光,单个灯板上的LED灯珠的发光角度为120°,处于夹角状态的两灯板组合的发光角度介于120°与240°之间,因而能够使光线均匀地照射在灯罩的表面,灯管的出光角度增加,且其散发的光线更均匀;同时,采用将灯罩外扣于散热管上,灯罩边缘内侧延伸出扣位,而散热管的内侧相应设有槽位,灯罩扣合于散热管上,这样使得LED灯发出的光线能够在灯罩壁面上完全射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管延伸出的连接部挡住射入灯罩壁面边缘的光线而形成的暗区或昏暗区,使灯罩全部透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出光均匀、散热效果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图I是本实用新型广角度LED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广角度LED日光灯的发光角度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广角度LED日光灯的混光效果示意图。标号说明 I -散热管,2-灯板,3-灯罩,4-电源腔体,5-左灯头,6-右灯头,7-腔体后盖,8-LED灯珠,9-限位部,11-槽体,12-钩体,13-第一卡槽,14-第二卡槽,21-第一弦板,22-第二弦板,23-圆弧管壁,24-第一灯板,25-第二灯板,26-第一压条,27-第二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I,本实施例中为一种广角度LED日光灯,包括电源(未标出)、散热管I、固定于散热管I上的灯板2,灯板2具体为第一灯板24及第二灯板25、焊接于灯板2上的LED灯珠8,所述LED灯珠至少为一排,位于散热管I两端端部的左灯头5及右灯头6、固定于散热管I上并罩于灯板2出光面的灯罩3 ;所述散热管I分别与第一灯板24及第二灯板25热接触,所述第一灯板24及第二灯板25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灯板24与第二灯板25的夹角大小为112°。所述散热管I上设有容置所述电源的电源腔体4,所述电源分别与第一灯板24与第二灯板25上的LED灯珠8电连接。所述灯罩3为横截面呈圆弧的管壁,所述管壁两侧边的内侧均延伸有钩体12,所述散热管I上设有与所述钩体12相适应的槽体11,所述灯罩3扣合于所述散热管I上。工作时,电源腔体4中的电源向LED灯珠8供电,使两灯板上的LED灯珠8开始发光,发出的光线通过灯罩3向外发散。本实施例中,采用呈角度设置的两灯板,能够增加光线散出的发光角度,解决了现有LED日光灯中单条灯板只能满足发光角度为120°的要求,并且通过改变第一灯板24及第二灯板25的角度,能够使光线均匀照射到灯罩3的表面,增加灯管的出光角度;同时,灯罩3外扣于散热管I上,灯罩3边缘内侧延伸出钩体12,而散热管I的内侧相应设有槽体11,这样使得LED灯发出的光线能够在灯罩壁面上完全射出,消除现有技术中灯罩3边缘无光或者光线昏暗的缺陷。上述实施例中,电源腔体4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电源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电源的正极与第一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第二接线端子连接, 所述电源通过接线端子电连接LED灯珠8。本实施例中,LED日光灯还包括盖于电源腔体4外的腔体后盖7,所述腔体后盖7的边沿设有扣位,所述散热体上相应设有扣孔,所述腔体后盖7扣接于散热体上,扣位与扣孔的固定方式便于电源的拆卸,方便更换。上述散热管I的材料为铝,铝的质量比小,做成铝管后整个灯管的质量轻,便于安装,并且铝管的散热性能好,能够使LED日光灯及时的散热,保证其正常的工作性能。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灯罩3的材料为PC,当然,其他透明的材料制成的灯罩3也均是可行方案。参阅图2至图4,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LED日光灯中的散热管I包括一体成型的圆弧管壁23、第一弦板21、第二弦板22,其内部为空腔,便于散热。为便于散热,圆弧管壁23外侧面还可以设置散热片。圆弧管壁23上设有槽体11,所述灯罩3上设有与槽体11相适配的钩体12,所述灯罩3扣于散热管I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弦板21与第二弦板22呈夹角设置,第一弦板21与第二弦板22的夹角与位于其上的第一灯板24与第二灯板25的角度一致,第一灯板24与第二灯板25之间夹角的连接处还设有限位部9,所述第一弦板21上设有第一卡槽13,所述第二弦板22上设有第二卡槽14,所述第一灯板24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13与限位部9之间,所述第二灯板25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14与限位部9之间。灯罩3的钩体12与散热管I上的槽体11固定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维修方便,而且还能够节省铝材料。上述灯罩3的内侧还延伸有第一压条26和第二压条27,灯罩3与散热管I扣合时,所述第一压条26的延伸端紧压第一灯板24于第一卡槽13与限位部9之间,所述第二压条27的延伸端紧压第二灯板25于第二卡槽14与限位部9之间。图3是广角度LED日光灯的发光角度,日光灯的光线照射到灯罩的全部视角范围内,A表示第一灯板上LED灯珠的出光角度,B表示第二灯板上LED灯珠的出光角度。图4是LED日光灯的混光效果图,其平均的光束角为194. 6°,曲线部分为光束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LED日光灯中单个灯条的发光角度只能达到120°,不能完全均匀覆盖灯罩表面,而使灯罩边缘部位呈现暗区或昏暗区或者灯罩与铝管的连接处多采用内扣结构,致使PC罩的边缘出现暗区或昏暗区,限制了 LED日光灯的发光角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广角度LED日光灯,采用两个呈夹角设置的灯板,工作时,灯板上的LED灯珠同时发光,单个灯板上的LED灯珠的发光角度为120°,处于夹角状态的两灯板组合的发光角度介于120°与240°之间,因而能够使光线均匀地照射在灯罩的表面,灯管的发光角度增加,且其散发的光线更均匀;同时,采用将灯罩外扣于散热管上,灯罩边缘内侧延伸出扣位,而散热管的内侧相应设有槽位,灯罩扣合于散热管上,这样使得LED灯发出的光线能够在灯罩壁面上完全射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管延伸出的连接部挡住射入灯罩壁面边缘的光线而形成的暗区或昏暗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出光均匀、散热效果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广角度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散热管、固定于散热管上的两灯板、焊接于灯板上的LED灯珠、位于散热管两端端部的灯头、固定于散热管上并罩于灯板出光面的灯罩; 所述散热管分别与两灯板热接触,所述两灯板呈夹角设置,所述散热管上设有容置所述电源的电源腔体,所述电源分别与两灯板上的LED灯珠电连接;所述灯罩为横截面呈圆弧的管壁,所述管壁两侧边的内侧均延伸有钩体,所述散热管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钩体相适应的槽体,所述灯罩扣合于所述散热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广角度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灯板夹角的大小为11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广角度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包括一体成型的圆弧管壁、两弦板,所述槽体位于所述圆弧管壁两侧边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广角度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弦板呈夹角设置,两夹角的连接处还设有限位部,所述两弦板上分别设有卡槽,所述灯板卡接于所述卡槽与限位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广角度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的内侧还延伸有压条,灯罩与散热管扣合时,所述压条的延伸端紧压灯板于所述卡槽与限位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广角度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腔体的两端上均设有接线端子,所述电源通过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LED灯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广角度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于电源腔体外的腔体后盖,所述腔体后盖的边沿设有扣位,所述散热体上相应设有扣孔,所述电源盖扣接于散热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广角度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材料为招。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广角度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的材料为PC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广角度LED日光灯,包括电源、散热管、固定于散热管上的两灯板、焊接于灯板上的LED灯珠,位于散热管两端端部的灯头、固定于散热管上并罩于灯板出光面的灯罩;所述散热管分别与两灯板热接触,所述两灯板呈夹角设置,所述散热管上设有容置所述电源的电源腔体,所述电源分别与两灯板上的LED灯珠电连接;所述灯罩为横截面呈圆弧的管壁,所述管壁两侧边的内侧均延伸有钩体,所述散热管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钩体相适应的槽体,所述灯罩扣合于所述散热管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寿命长,生产成本较低,出光均匀,散热效果好,能够解决灯罩边沿部存在暗区或昏暗区和散热的问题。
文档编号F21V17/00GK202708681SQ20122029207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林洺锋, 郑水, 黄钢锋, 张春旺, 包厚华, 胡丹 申请人: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