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广角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87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广角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超广角的灯具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广角的灯具。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灯具所发出的光线为一种直射光,而其发光的角度往往受限于灯具本身的结构,无法提供广角度大范围的照明,换言之,即现有灯具的照明范围受到灯具本身出光角度的影响,造成现有的灯具于照明范围上的限制。[0003]请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为现有灯具的剖视图以及使用示意图,由于现有灯具的发光源2直接设置于该灯具的基座I上,纵然此一结构单纯,便于设置该发光源2,但是,该发光源2所发出的光线为一种直射光,该基座I设置该发光源2的平坦面局限了该发光源2在该基座I上的发光角度,仅使该发光源2依其所设置位置及角度,配合其灯罩3使光线略加发散,因此该发光源2所发出的光线仅会朝该灯罩3的前方照射,而现有的灯具发光散射角度仅在120度左右,光线发散仍嫌不足,使得该灯罩3的周侧会较暗淡无光,无法达到广角度大范围发光的效果,以至于无法提供均匀的照明环境。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提供广角度大范围的照明灯具。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广角的灯具,借助双凸透灯罩以及斜向设置的发光源,增加光线的照射角度,达到广角度大范围的照明,提升灯具的使用效果。[000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广角的灯具,包含有:[0006]—基板,于该基板相对两周侧各具有斜向延伸设置并朝该基板中央延伸的分歧部,且该基板与分歧部一体成型,并于其衔接处形成可折角,供该分歧部倾斜延伸;[0007]多个发光源,设置于该基板的分歧部上,且该多个发光源朝向该基板的分歧部外照射;[0008]—双凸透灯罩,罩设于该基板上,且该双凸透灯罩分别由其灯罩相对两周侧基部延伸至该灯罩中央,于该灯罩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具有凸透效果的双凸透灯罩,且该双凸透灯罩与分歧部对应设置。[0009]该基板罩设该双凸透灯罩的另一侧设有一不锈钢背板。[0010]该双凸透灯罩的周侧与该基板间环设有一导光环,且该导光环的内环面设有一入光部,而该导光环的外环面则设有一出光部,且该出光部为一朝该双凸透灯罩外方向设置的斜面。[0011]该双凸透灯罩的周侧外缘设有一不锈钢框。[0012]该导光环与该双凸透灯罩间设有一上胶垫,而该导光环于相对设置该上胶垫的另一面上,于该基板周侧外缘处设有一下胶垫。[0013]所述的基板为铝基板。[0014]所述的基板为铜基板。[0015]所述的发光源为LED光源。[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001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广角的灯具,能够借由设置于该基板倾斜延伸的分歧部上的发光源,配合该双凸透灯罩,使光线发散而增加光线的照射角度,让该超广角的灯具所发出的光线散射角度提升到175度至180度,达到广角度大范围的照明,提升灯具的使用效果O
[0018]图1为现有灯具的剖视图。[0019]图2为现有灯具的使用示意图。[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0022]图中:[0023]1-基座;[0024]2-发光源;[0025]3-灯罩;[0026]10-基板;[0027]11-分歧部;[0028]20-发光源;[0029]30-双凸透灯罩;[0030]40-不锈钢框;[0031]50-不锈钢背板;[0032]60-导光环;61-入光部;[0034]62-出光部;[0035]70-胶垫;[0036]71-上胶垫;[0037]72-下胶垫;[0038]100-超广角的灯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0040]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其揭露有一种超广角的灯具100,该超广角的灯具100包含有:[0041]一基板10,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基板10为铝基板,且该铝基板具有散热性佳的特性,而此一实施例并非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态样,该基板10也可为铜基板。于该基板10相对的两周侧各具有斜向延伸设置并朝该基板10中央延伸的分歧部11,且该基板10与该分歧部11 一体成型,并于其衔接处形成可折角,供该分歧部11倾斜延伸。[0042]两发光源20,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发光源20为LED光源,该发光源20设置于该基板10的分歧部11上,且该发光源20朝向该基板10的分歧部11外照射。[0043]—双凸透灯罩30,罩设于该基板10上,且该双凸透灯罩30分别由其灯罩相对的两周侧基部延伸至该灯罩中央,于该灯罩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具有凸透效果的双凸透灯罩,且该双凸透灯罩30与该分歧部11对应设置,使设置于该基板10的分歧部11上的该发光源20,可通过该双凸透灯罩30的凸透效果,达到使光线发散而增加光线的照射角度的目的。[0044]一不锈钢框40,设于该双凸透灯罩30的周侧外缘,供卡固该双凸透灯罩30。[0045]—不锈钢背板50,设于该基板10罩设该双凸透灯罩30的另一侧。[0046]—导光环60,其为具有颜色的压克力或光纤等材质所制成,并环设于该双凸透灯罩30的周侧与该基板10间,该导光环60的内环面设有一入光部61,而该导光环60的外环面则设有一出光部62,于本实施例中,该入光部61为一朝向该发光源20设置的平面,而该出光部62为一朝该双凸透灯罩30外方向设置的斜面。[0047]两胶垫70,分别设置于该导光环60的上下两侧,且该胶垫70分别界定为一上胶垫71与一下胶垫72。该导光环60与该双凸透灯罩30间,设有该上胶垫71,而该导光环60于相对设置该上胶垫71的另一面,于该基板10周侧外缘处设有该下胶垫72。[0048]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以显示该发光源已发光时的状态。当使用者开启该超广角的灯具100,使该发光源20开始发光时,此时因为该双凸透灯罩30与该分歧部11对应设置,且该发光源20设置于该基板10的分歧部11上,并朝向该分歧部11外照射,所以光线将会直接穿透该双凸透灯罩30,通过该分歧部11的斜向设置以产生更大的发光角,及该双凸透灯罩30的凸透效果,达到使光线发散而增加光线的照射角度的目的,让该超广角的灯具100所发出的光线散射角度提升到175度至180度,以对该双凸透灯罩30的周侧空间进行照明,达到广角度大范围的照明,以提供均匀的照明环境,提升灯具的使用效益。[0049]值得一提的是,少部份的光线则会由该入光部61射入该导光环60,并穿透该导光环60后由该出光部62射出,使该导光环60会开始发光,进而能够于该基板10周缘形成有一光圈,借此,不仅可对该超广角的灯具100周围提供照明,以有效改善现有灯具的周围容易形成有阴影区的缺点,且能够借由该导光环60所产生的色光,而对整体空间产生装饰美感,并营造气氛的效果,同时更可对该超广角的灯具100裸露的外部进行美化,所以在生产制造该超广角的灯具100时,更可省略上色及烤漆等制程,以达到环保及节省成本的效果。[0050]而为了避免设置于该基板10的分歧部11上的该多个发光源20在运作时产生的高温无法散出,会影响其运作效率、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因此借由该基板10具有散热性佳的特性,同时配合该不锈钢背板50,能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该多个发光源20所产生的高温传递至外界,以防止该超广角的灯具100过热而影响其运作效率、稳定性及使用寿命。[00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超广角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板,于该基板相对两周侧各具有斜向延伸设置并朝该基板中央延伸的分歧部,且该基板与分歧部一体成型,并于其衔接处形成可折角,供该分歧部倾斜延伸; 多个发光源,设置于该基板的分歧部上,且该多个发光源朝向该基板的分歧部外照射; 一双凸透灯罩,罩设于该基板上,且该双凸透灯罩分别由其灯罩相对两周侧基部延伸至该灯罩中央,于该灯罩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具有凸透效果的双凸透灯罩,且该双凸透灯罩与分歧部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广角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罩设该双凸透灯罩的另一侧设有一不锈钢背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广角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双凸透灯罩的周侧与该基板间环设有一导光环,且该导光环的内环面设有一入光部,而该导光环的外环面则设有一出光部,且该出光部为一朝该双凸透灯罩外方向设置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广角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双凸透灯罩的周侧外缘设有一不锈钢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广角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环与该双凸透灯罩间设有一上胶垫,而该导光环于相对设置该上胶垫的另一面上,于该基板周侧外缘处设有一下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广角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为铝基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广角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为铜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广角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源为LED光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广角的灯具,其包含有一基板,该基板相对两周侧各具有朝该基板中央斜向延伸设置的分歧部,该分歧部上设有多个发光源,且该基板上罩设有一双凸透灯罩,借此,通过设置于该基板倾斜延伸的分歧部上的多个发光源,配合该双凸透灯罩,使光线发散而增加光线的照射角度,让该超广角的灯具所发出的光线散射角度提升到175度至180度,达到广角度大范围的照明,提升灯具的使用效果。
文档编号F21S2/00GK202972600SQ2012205410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王惠民 申请人:光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