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47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导光体和反射镜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车辆用灯具的结构,已知具有:导光体,其配置为沿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叉的第I方向延伸;光源,其配置为使光向该导光体的第I方向的端面入射;以及反射镜,其配置为,在该导光体的后方侧沿第I方向延伸。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下述结构,S卩,在这种车辆用灯具中,具有圆形剖面的导光体配置为,沿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叉的第I方向以大致圆环状延伸。并且,在该车辆用灯具中构成为,将从形成在导光体的后表面部上的多个反射元件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利用配置在其后方侧的反射镜向灯具前方反射,并使该反射光向导光体再次入射,从其前表面部向灯具前方射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 2351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不仅是利用形成在导光体的后表面部上的多个反射元 件进行内表面反射后的光,对于从上述多个反射元件向后方侧漏出的光,也可以作为灯具照射光而有效利用。但是,在该车辆用灯具中存在下述问题,即:对于在从导光体向后方侧漏出后,由反射镜反射而向导光体再次入射的光,难以高精度地控制其从导光体的前表面部射出的射出方向。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光体和反射镜的车辆用灯具,其可以对从形成在导光体的后表面部上的多个反射元件向后方侧漏出的光进行高精度的控制。本发明通过对配置在导光体后方侧的反射镜的结构进行改良,从而实现上述目的。S卩,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具有下述部分而形成:导光体,其配置为沿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叉的第I方向延伸;光源,其配置为,相使光从该导光体中的所述第I方向的端面向该导光体入射;以及反射镜,其配置为在所述导光体的后方侧沿所述第I方向延伸,该车辆用灯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构成为,利用形成在该导光体的后表面部上的多个反射元件,对向该导光体入射的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进行内表面反射,从该导光体的前表面部向灯具前方射出,所述反射镜具有:第I反射部,其位于所述多个反射元件的后方侧;以及第2反射部,其沿与所述第I方向相交叉的第2方向,与该第I反射部相邻,
所述第I反射部构成为,将从所述多个反射元件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向所述第2反射部反射,并且,所述第2反射部构成为,将来自所述第I反射部的反射光向灯具前方反射。上述“第I方向”只要是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即可,其具体的方向不特别地限定。上述“导光体”只要配置为沿第I方向延伸即可,对其剖面形状及形成在其后表面部上的多个反射元件的具体结构,不特别地限定。发明的效果如上述结构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构成为,将光源配置为,使光向以沿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叉的第I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导光体的该第I方向的端面入射,并且将沿该第I方向延伸的反射镜配置在导光体的后方侧,但此时,由于导光体构成为,利用形成在导光体的后表面部上的多个反射元件,对向该导光体入射的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内表面反射,并使其从导光体的前表面部向灯具前方射出,所以在从正面观察灯具时,可以看上去像是导光体发光。在此基础上,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中,其反射镜具有 第I反射部,其位于多个反射元件的后方侧;以及第2反射部,其在与第I方向相交叉的第2方向上,与该第I反射部相邻,并且,该第I反射部构成为,将从多个反射元件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向第2反射部反射,并且,该第2反射部构成为,将来自第I反射部的反射光向灯具前方反射,因此,可以得到下述作用效果。 S卩,通过在将从导光体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利用配置在其后方侧的反射镜的第I反射部,向该第2反射部反射后,利用该第2反射部向灯具前方反射,从而对于从导光体向后方侧漏出的光,也可以作为灯具照射光而有效利用。而且,如上述所示,通过将从导光体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利用第I及第2反射部依次反射,从而可以使该光不向导光体再次入射,而向灯具前方照射,因此,可以高精度地进行该照射光控制。如上述所示,根据本发明,在具有导光体和反射镜的车辆用灯具中,可以对从形成在导光体的后表面部上的多个反射元件向后方侧漏出的光,进行高精度的控制。而且,在本发明中,可以利用从导光体向后方侧漏出的光,使得在从正面观察灯具时,反射镜的第2反射部即除了导光体以外的部分,看上去也大致均匀地发光。并且由此,可以提高灯具的美观。在上述结构中,如果构成为,反射镜的第I反射部具有以沿第I方向延伸的三角柱的侧面为基准面的反射面,则可以高效地进行朝向第2反射部的光反射。在此情况下,如果构成为第I反射部的反射面在第2方向上配置多个,则可以得到下述作用效果。即,由于形成在导光体的后表面部上的多个反射元件的结构,所以在从正面观察灯具时,透过该多个反射元件清晰地看到反射镜的第I反射部。因此,如果构成为该第I反射部的反射面在第2方向上配置多个,则使该第I反射部看上去是成为横条图案的状态,可以提高其外观性。并且由此,可以提高灯具的美观。在上述结构中,由于构成为第2反射部配置在第I反射部的两侧,所以更容易地对从导光体向后方侧漏出的光进行高精度控制,另外,可以通过发光面的扩大,进一步提高灯具的美观。


图1是以图2的I 一 I线的剖面位置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俯视剖面图。图2是图1的II 一 II线剖面图。图3是单独示出上述车辆用灯具的反射镜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I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要部的、与图2大致相同的图。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要部的、与图3大致相同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以图2的I 一 I线的剖面位置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的俯视剖面图。另外,图2是图1的II 一 II线剖面图。

如这些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是设置在车辆的右后端部上的尾灯,构成为在由灯体12和安装于该灯体12的前端开口部上的透明状的透光罩14形成的灯室内,组装有:导光体20,其配置为沿车宽方向以曲线状延伸;光源30,其配置为,使光向该导光体2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右端面20a入射;以及反射镜40,其配置为,在导光体20的后方侧,沿车宽方向以曲线状延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前方”及“后方”等前后方向的朝向是作为车辆用灯具10的朝向,作为车辆的朝向与其相反。导光体20作为沿曲线C延伸的导光柱而形成,该曲线C形成为从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b朝向其右端面20a,向后方侧弯曲。该导光体20具有圆形的剖面形状,在其后表面部20c中的除了左右两端部以外的部分,多个反射元件20s向后方侧凸出而形成。此时,上述各反射元件20s作为以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台阶的楔形的剖面形状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反射棱镜,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形成为锯齿状。另一方面,光源30是红色的发光二极管,在导光体20的右端面20a的附近,配置为使其发光面朝向右端面20a。该光源30固定支撑在光源支撑部件32上。另外,该光源支撑部件32固定支撑在灯体12上。导光体20利用其左右两端部,分别固定支撑在导光体支撑部件22、24上。此时,支撑导光体20右端部的导光体支撑部件22,固定支撑在光源支撑部件32上,另外,支撑导光体20左端部的导光体支撑部件24,固定支撑在灯体12上。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构成为,在使来自其光源30的出射光从导光体20的右端面20a入射后,利用形成在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上的多个反射兀件20s,以全反射的方式进行内表面反射,从导光体20的前表面部20d向前方射出。此时,没有从导光体20的前表面部20d向前方射出而由该前表面部20d以全反射的方式进行内表面反射后的光,进一步向后表面部20c照射。此时,相对于该后表面部20c的各反射元件20s,以超过临界角的入射角度到达的光,利用该反射元件20s再次以全反射的方式进行内表面反射,并向左端面20b照射,但以小于临界角的入射角度到达的光,从该反射兀件20s向导光体20的后方侧漏出。反射镜40构成为,将这样从导光体20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向灯具前方反射。图3是单独示出该反射镜40的斜视图。如该图所示,该反射镜40形成为,以从导光体20的后方侧以大致半圆弧状包围导光体20的剖面形状,沿曲线C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并向后方侧弯曲。此时,该反射镜40具有下述部分而构成:第I反射部40A,其位于形成在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上的多个反射元件20s的后方侧;以及I对第2反射部40B,其与该第I反射部40A的上下两侧相邻。如图2所示,第I反射部40A构成为,将从形成在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上的多个反射元件20s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向上下I对第2反射部40B分别进行反射。另外,各第2反射部40B构成为,使来自第I反射部40A的反射光,以通过导光体20的上下两侧的空间的方式,向灯具前方反射。第I反射部40A具有将沿曲线C延伸的三角柱的上下I对侧面作为基准面而形成的上下I对反射面40Aa。并且,该第I反射部40A构成为,在其各反射面40Aa中,将从多个反射元件20s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向各第2反射部40B的反射面40Ba反射。此时,第I反射部40A的反射面40Aa形成为大致凹圆柱面状,由此,将从多个反射元件20s向后方侧漏出的光,作为在铅垂面内,在向斜上前方以及斜下前方分别暂时会聚后扩散的光而反射。
·
另一方面,各第2反射部40B形成为,在其反射面40Ba中,将来自各第I反射部40A的反射光,作为朝向灯具前方并沿上下方向略微会聚的光而反射。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构成为,将光源30配置为,使光向以沿车宽方向(即,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叉的第I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导光体2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右端面(即,第I方向的端面)20a入射,并且将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反射镜40配置在导光体20的后方侧,但此时,由于导光体20构成为,利用形成在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上的多个反射元件20s,对向该导光体20入射的来自光源30的光进行内表面反射,并使其从导光体20的前表面部20d向灯具前方射出,所以在从正面观察灯具时,可以看上去像是导光体20发光。在此基础上,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中,其反射镜40具有:第I反射部40A,其位于多个反射元件20s的后方侧;以及第2反射部40B,其与该第I反射部40A的上下两侧(即,与第I方向相交叉的第2方向)相邻,并且,该第I反射部40A构成为,将从多个反射元件20s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向第2反射部40B反射,并且,该第2反射部40B构成为,将来自第I反射部40A的反射光向灯具前方反射,因此,可以得到下述作用效果。S卩,通过在将从导光体20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利用配置在其后方侧的反射镜40的第I反射部40A,向该第2反射部40B反射后,利用该第2反射部40B向灯具前方反射,从而对于从导光体20向后方侧漏出的光,也可以作为灯具照射光而有效利用。而且,如上述所示,通过将从导光体20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利用第I及第2反射部40A、40B依次反射,从而可以使该光不向导光体20再次入射,而向灯具前方照射,因此,可以高精度地进行该照射光控制。如上述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具有导光体20和反射镜40的车辆用灯具中,可以对从形成在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上的多个反射兀件20s向后方侧漏出的光,进行高精度的控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从导光体20向后方侧漏出的光,使得在从正面观察灯具时,反射镜40的第2反射部40B即除了导光体20以外的部分,看上去也大致均匀地发光。并且由此,可以提高灯具的美观。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反射镜40的第I反射部40A具有以沿第I方向延伸的三角柱的侧面为基准面的反射面40Aa,所以可以高效地进行朝向第2反射部40B的反射面40Ba的光反射。并且在本实施 方式中,由于第2反射部40B配置在第I反射部40A的上下两侧,所以更容易地对从导光体20向后方侧漏出的光进行高精度控制,另外,可以通过发光面的扩大,进一步提高灯具的美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车辆用灯具10为设置在车辆的右后端部的尾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车辆用灯具为设置于车辆的左后端部的尾灯的情况下,或者为设置于车辆的前端部的灯具的情况下等,也可以通过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从而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下面,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首先,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I变形例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要部的、与图2大致相同的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反射镜14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反射镜40的情况不同。S卩,本变形例的反射镜140构成为,其第I反射部140A的反射面140Aa沿第2方向配置多个。此时,上述多个反射面140Aa,以从第I反射部140A中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其上下两侧逐渐向后方侧后退的方式,形成为台阶状。另外,上述各反射面140Aa形成为,将从形成在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上的多个反射兀件20s向后方侧漏出的光,作为在铅垂面内向斜上前方以及斜下前方分别略微扩散的光,而进行反射。另外,本变形例的反射镜140也构成为,利用其上下I对第2反射部140B,将来自第I反射部140A的反射光,以通过导光体20的上下两侧的空间的方式,向灯具前方反射。此时,上述各第2反射部140B的反射面140Ba,将来自第I反射部140A的反射光,作为朝向灯具前方沿上下方向略微会聚的光而反射。通过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从而可以得到下述作用效果。即,由于形成在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上的多个反射兀件20s,作为以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台阶的楔形的剖面形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反射棱镜,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形成为锯齿状,所以透过上述多个反射元件20s清晰地看到反射镜140的第I反射部140A,但由于该第I反射部140A构成为,将多个反射面140Aa沿上下方向配置,所以看上去是成为横条图案的状态。因此,可以提高该第I反射部140A的外观性,由此,可以提高灯具的美观。
下面,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要部的、与图3大致相同的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反射镜24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反射镜40的情况不同。S卩,本变形例的反射镜24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反射镜40相同地,形成为以大致半圆弧状的剖面形状,沿曲线C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并向后方侧弯曲,但其第I反射部240A在车宽方向上断续地形成于3个部位上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此外,对于第I反射部240A的各反射面240Aa的结构以及各第2反射部240B的反射面240Ba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反射镜40的情况相同。通过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从而在从正面观察灯具时,可以使得反射镜240的第2反射部240B在车宽方向的3个部位处,看上去分别大致均匀地发光。并且由此,可以利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的外观,提高灯具的美观。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作为各种要素示出的数值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当然也可以将 它们适当设定为不同的值。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有下述部分而形成: 导光体,其配置为沿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叉的第I方向延伸; 光源,其配置为,使光从该导光体中的所述第I方向的端面向该导光体入射;以及 反射镜,其配置为在所述导光体的后方侧沿所述第I方向延伸, 该车辆用灯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体构成为,利用形成在该导光体的后表面部上的多个反射元件,对向该导光体入射的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进行内表面反射,从该导光体的前表面部向灯具前方射出, 所述反射镜具有 第I反射部,其位于所述多个反射元件的后方侧;以及第2反射部,其沿与所述第I方向相交叉的第2方向,与该第I反射部相邻, 所述第I反射部构成为,将从所述多个反射元件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向所述第2反射部反射,并且,所述第2反射部构成为,将来自所述第I反射部的反射光向灯具前方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反射部具有将沿所述第I方向延伸的三角柱的侧面作为基准面的反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反射部的反射面在所述第2方向上配置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反射部配 置在所述第I反射部的两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有导光体和反射镜,可以对从形成在导光体的后表面部上的多个反射元件向后方侧漏出的光,进行高精度控制。构成为,对于沿车宽方向延伸配置的导光体,利用形成在其后表面部上的多个反射元件,对从导光体的车宽方向的端面入射的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内表面反射,并从导光体的前表面部向灯具前方射出。另外,在导光体的后方侧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反射镜。此时,作为该反射镜采用下述结构,即,具有第1反射部,其位于多个反射元件的后方侧;以及第2反射部,其与第1反射部的上下两侧相邻。并且构成为,利用第1反射部,将从多个反射元件向后方侧漏出的光向第2反射部反射,利用第2反射部将该反射光向灯具前方反射。
文档编号F21S8/10GK103244883SQ20131003637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7日
发明者夏目和典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