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吸顶灯上的面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43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在吸顶灯上的面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吸顶灯上的面光源模块,包括LED灯条、导光板、扩散板和LED灯条驱动器,LED灯条设在导光板的两侧并对着导光板,扩散板设在导光板的一面上,LDE灯条驱动器与LED灯条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模块实现将点光源向面光源的完美转换,光线柔和,有效防止目视灯具时,不会产生晕眩与刺眼。
【专利说明】—种应用在吸顶灯上的面光源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吸顶灯的发光模块,尤其是一种应用在吸顶灯上的面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吸顶灯,其发光源多数为普通环型光管或三基色H节能光管,但随着LED照明的发展,LED光源吸顶灯已逐步引入到家居照明及办公室照明当中,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吸顶灯,其发光模块是将单颗LED灯珠焊接到铝基板上,做成多点成型的点光源发光体,当接通电源时,由多颗单粒的LED灯珠形成点光源,看起来格外刺眼;并且照射空间较窄,而且当人们直视吸顶灯光线时,会出现晕眩的眩光现象,表面光线不均匀,为了减少光线的眩眼,使用透过率低的灯罩材料盖住,光效利用率低,当单颗LED灯珠烧坏后,影响整个灯具的光效,特别对于在灯罩上印有图案的吸顶灯,更达不到美化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光源、光线柔和、防晕眩的应用在吸顶灯上的面光源模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在吸顶灯上的面光源模块,包括LED灯条、导光板、扩散板和LED灯条驱动器,LED灯条设在导光板的两侧并对着导光板,扩散板设在导光板的一面上,LDE灯条驱动器与LED灯条电连接。
[0005]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导光板的另一面上还设有反射膜,这样进一步提高导光板的出光率。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将LED灯条设在导光板的两侧并对着导光板,扩散板设在导光板的一面上,LDE灯条驱动器与LED灯条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模板是将LED灯条点亮后,经过导光板、反射膜的折射与反射,再经过扩散板的均匀分散,将点光源向面光源的完美转换,这样的面光源光线柔和,当人目视灯具时,不会产生晕眩与刺眼。面光源发光模块采用光折射、反射、散射技术,有效地利用LED的优势,克服LED点光源的缺点,起到高效、节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ILED灯条,2导光板,3扩散板,4LED灯条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在吸顶灯上的面光源模块,包括LED灯条1、导光板
2、扩散板3和LED灯条驱动器4,LED灯条I设在导光板2的两侧并对着导光板2,扩散板3设在导光板2的一面上,LDE灯条驱动器4与LED灯条I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在导光板2的另一面上还设有反射膜,通过反射膜的反射,进一步提高了光效利用率。
[0011]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模板是将LED灯条I点亮后,经过导光板2、反射膜的折射与反射,再经过扩散板3的均匀分散,将点光源向面光源的完美转换,这样的面光源光线柔和,当人目视灯具时,不会产生晕眩与刺眼。
[0012]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在吸顶灯上的面光源模块,包括LED灯条(I)、导光板(2)、扩散板(3)和LED灯条驱动器(4),其特征在于:LED灯条(I)设在导光板(2)的两侧并对着导光板(2),扩散板(3)设在导光板(2)的一面上,LDE灯条驱动器(4)与LED灯条(I)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吸顶灯上的面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在导光板(2)的另一面上还设有反射膜。
【文档编号】F21V13/12GK203395821SQ20132015894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陈锦全 申请人:肇庆市峰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