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侧向出光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012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可侧向出光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侧向出光的灯具,主要是在主体上可滑移地设置可动罩体,而主体内的发光件则配合导光透镜射出侧向光,则改变可动罩体位置便能改变其侧出光部相对于主体的相对关系,当可动罩体内的反射杯罩覆导光透镜时,导光透镜的侧向光经反射杯反射而集中由前向射出;而当可动罩体的反射杯脱离导光透镜且侧出光部伸出主体时,光线则经由导光透镜的反射与折射后射向侧向的侧出光部导出,由此提供不同的出光使用方式,且不同的使用方式又能确保其出光效果,使用的适用性高。
【专利说明】可侧向出光的灯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侧向出光的灯具。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手持式灯具多仅为单一方向的前向出光,因此使用上受限于手持朝向特定方向照明的方式,而有适用上不足的缺陷。
[0003]如中国台湾地区第M405512号“多功能手电筒”专利,如图1所示,该手电筒10主要是于一管体11设置一透明套12,而该透明套12外再螺设一端透光罩13,而该透明套12内设置一发光体14,则该端透光罩13便可通过螺转的方式改变与该透明套12的相对位置,当该透明套12未露出于端透光罩13时,该发光体14的光线由该端透光罩13的端部射出,系前方向出光;
[0004]而当该端透光罩13改变与该透明套12的相对位置,而使该透明套12伸出该端透光罩13时,则该发光体14的光线则发散地同时由该端透光罩13及该透明套12射出,如此将导致侧向出光的效果不佳,因此仍有待改善的空间;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潜心构思并更深入研究,终于发明出一种可侧向出光的灯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一般手持式灯具侧向出光效果不佳且仅局限于手持使用而有适用性不足的缺陷。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包含:
[0008]一主体20,两端分别为一前端部22及一后端部23,连接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及后端部23的方向定义为轴向X,而非轴向X的方向定义为侧向A ;
[0009]一发光件30,设置于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 ;
[0010]一导光透镜40,设置于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并接邻该发光件30,且该导光透镜40具有相对的一前端41、一后端42,以及连接于该前端41及该后端42之间的一周面43,该前端41具有一向后端42方向的凹陷的反射凹面411,而该后端42具有一容置槽421 ;该导光透镜40以该容置槽421套覆该发光件30并通过该导光透镜40的反射凹面411反射光线,而能将该发光件30所发出的光线导引成为侧向A射出的侧向光;以及
[0011]一可动罩体50,可相对于该主体20移动地设置于该前端部22上,该可动罩体50包括一前出光部51、一侧出光部52,及一设置在该前出光部51与侧出光部52之间的一反射杯53,该反射杯53面对该导光透镜40的一面具有一通过口 531,当该可动罩体50位移使该反射杯53的通过口 531套覆该导光透镜40时,经由该导光透镜40所发出的侧向光经由该反射杯53反射而朝前出光部51射出;当该可动罩体50位移使该反射杯53的通过口531脱离该导光透镜40、且该侧出光部52伸出该主体20时,由该导光透镜40所发出的侧向光直接经由该侧出光部52射出。[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导光透镜与可滑移地设置于该主体上的可动罩体,改变可动罩体位置的同时改变侧出光部相对于主体的相对位置,且当可动罩体的反射杯套覆导光透镜时使光线集中由前出光部射出,而当可动罩体位移使侧出光部伸出主体时,则光线能由侧出光部射出;从而提供不同的使用状态,并能确保不同使用状态均有足够的出光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手电筒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侧向出光的灯具的立体外观示意图,且为前向出光的使用状态。
[0015]图3为图2状态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6]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侧向出光的灯具的立体外观示意图,且为侧向出光的使用状态。
[0018]图6为图5状态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9]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符号说明】
[0021]手电筒10管体11
[0022]透明套12端透光罩13
[0023]发光体14
[0024]主体20充电部21
[0025]前端部22滑槽221
[0026]滑槽壁222限位部223
[0027]后端部23磁铁24
[0028]发光件30导光透镜40
[0029]前端41反射凹面411
[0030]前端顶点412前端底点413
[0031]后端42容置槽421
[0032]槽底面似2槽口似3
[0033]后端顶点424周面43
[0034]可动罩体50前出光部51
[0035]前出光镜面511侧出光部52
[0036]限止部521通口 522
[0037]反射杯53通过口 531
[0038]弧凹面532轴向X
[0039]侧向A夹角Θ
[0040]第一间距Dl第二间距D2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更进一步了解与认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特征及功能,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说明。
[0042]本实用新型可侧向出光的灯具的较佳实施例如图2至图7所示,包含:
[0043]一主体20,具有一充电部21且两端分别为一前端部22及一后端部23,连接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及后端部23的方向定义为轴向X,而非轴向X的方向定义为侧向A,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沿轴向X设置一滑槽221,该滑槽221具有一滑槽壁222,该滑槽壁222上成形一限位部223,而该后端部23设置一磁铁24 ;
[0044]一发光件30,设置于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 ;
[0045]一导光透镜40,设置于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并接邻该发光件30,且该导光透镜40具有相对的一前端41、一后端42,以及连接于该前端41及该后端42之间的一周面43,该周面43为斜面并与轴向X具有夹角9 ,该如端41具有一向后端42方向凹陷的反射凹面411,而该后端42具有一容置槽421,该容置槽421具有一槽底面422及一槽口 423,该槽底面422为朝向该槽口 423弧凸的弧面;且该导光透镜40的前端41与该周面43交接处定义为前端顶点412,该前端41的反射凹面411最接近该后端42之处定义为前端底点413,而该槽底面422最远离该前端41之处定义为后端顶点424,该前端顶点412与该前端底点413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D1,而该前端底点413与该后端顶点424之间具有第二间距D2,其中,该第二间距D2与该第一间距Dl的比值介于0.7?I之间,亦即0.7兰D 2/ D I兰1,且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间距D2与该第一间距Dl的比值为0.9,通过此配置能确保光线经由该槽底面422确实地折射至该前端41的反射凹面411 ;而该导光透镜40以该容置槽421套覆该发光件30并通过该导光透镜40的反射凹面411反射光线,而能将该发光件30所发出的光线导引成为向侧向射出的侧向光;以及
[0046]一可动罩体50,可相对于该主体20移动地设置于该前端部22上,该可动罩体50包括一前出光部51、一侧出光部52,及一设置在该前出光部51与侧出光部52之间的一反射杯53,该前出光部51为盖体结构并具有一前出光镜面511,该侧出光部52的一端螺接于该前出光部51的内周面,另一端则成形一限止部521,该侧出光部52为透光材质所制成并具有一通口 522,而该反射杯53具有一通过口 531,且该通过口 531周缘具有一弧凹面532,本实施例中该弧凹面532系朝远离该导光透镜40方向凹陷的弧面,该反射杯53的表面可反射光线且系设置于该前出光部51的该前出光镜面511面对该导光透镜40的一侧,该可动罩体50的该侧出光部52可滑移地设置于该主体20的滑槽221内并配合该限止部521及限位部223限制形成始末;当该可动罩体50位移使该反射杯53的通过口 531套覆该导光透镜40时,经由该导光透镜40所发出的侧向光经由该反射杯53反射而朝前出光镜面511射出;当该可动罩体50位移使该反射杯53的通过口 531脱离该导光透镜40、且该侧出光部52伸出该主体20时,由该导光透镜40所发出的侧向光直接经由该侧出光部52射出。
[0047]以上为本实用新型可侧向出光的灯具的结构组态及特征,如图2至图4为该可动罩体50的侧出光部52完全缩入该主体20的滑槽221内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该侧出光部52完全隐埋在该滑槽221内,使整体灯具并无侧向出光的管道,且该前出光部51系靠抵在该主体20的端部形成限位,同时该可动罩体50的反射杯53的位置系以通过口 531穿套该导光透镜40的状态,此时,当该发光件30发出光线,该发光件30的光线通过该导光透镜40的反射凹面411反射并射向该周面43,光线再经该周面43折射后射出,当光线由该导光透镜40的周面43射出时,经由该导光透镜40射出的光线即再射向穿套于该导光透镜40的反射杯53,则该反射杯53便能反射光线使光线集中由该前出光部51的前出光镜面511射出,此状态为将光线集中于由前出光部51射出的前向出光使用状态;
[0048]当要使光线由侧向出光时,如图5至图7所示,拉引该可动罩体50,使该可动罩体50的前出光部51朝向远离该主体20的方向位移,并持续拉弓I使该侧出光部52伸出该主体20,当该侧出光部52伸出该主体20即产生侧向出光的管道,而当该侧出光部52位移至该限止部521靠抵在该滑槽221的限位部223时即为该可动罩体50的行程末点,透过该限止部521与该限位部223的配合限止以确保该可动罩体50不会脱出;而在此状态下,当该发光件30发出光线,该发光件30的光线透过该导光透镜40的反射凹面411反射并射向该周面43,光线再经该周面43折射后射出,另一方面,当光线由该导光透镜40射向该可动罩体50的反射杯53时,该反射杯53便可再反射光线使光线向侧向的侧出光部52射出,如此,光线便能集中向侧出光部52射出,成为侧向出光的状态;
[0049]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体20的后端部23系设置有该磁铁24,因此,本实用新型整体可依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藉由该磁铁24吸附于不同的使用场所进行照明,使用的便利性及适用性极高;且本实用新型的侧出光部52上设置的通口 522又能确保该可动罩体50在位移动作过程中不与主体20之间产生压力不均的问题,确保位移动作的顺畅性;
[0050]综上,本实用新型透过该可动罩体50相对该主体20位移以改变该侧出光部52的状态,便可改变整体灯具的出光状态,且在前向出光或侧向出光时能集中于仅由前向出光或仅由侧向出光的集光状态,确保不同使用状态下都能具有充足的照明效果。
[0051]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包含: 一主体(20),两端分别为一前端部(22)及一后端部(23),连接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及后端部(23)的方向定义为轴向X,而非轴向X的方向定义为侧向A ; 一发光件(30),设置于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 一导光透镜(40),设置于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并接邻该发光件(30),且该导光透镜(40)具有相对的一前端(41)、一后端(42),以及连接于该前端(41)及该后端(42)之间的一周面(43),该前端(41)具有一向后端(42)方向凹陷的反射凹面(411),而该后端(42)具有一容置槽(421);该导光透镜(40)以该容置槽(421)套覆该发光件(30)并通过该导光透镜(40)的反射凹面(411)反射光线,而能将该发光件(30)所发出的光线导引成为向侧向A射出的侧向光;以及 一可动罩体(50),可相对于该主体(20)移动地设置于该前端部(22)上,该可动罩体(50)包括一前出光部(51)、一侧出光部(52),及一设置在该前出光部(51)与侧出光部(52)之间的一反射杯(53),该反射杯(53)面对该导光透镜(40)的一面具有一通过口(531),当该可动罩体(50)位移使该反射杯(53)的通过口(531)套覆该导光透镜(40)时,经由该导光透镜(40)所发出的侧向光经由该反射杯(53)反射而朝前出光部(51)射出;当该可动罩体(50)位移使该反射杯(53)的通过口(531)脱离该导光透镜(40)、且该侧出光部(52)伸出该主体(20 )时,由该导光透镜(40 )所发出的侧向光直接经由该侧出光部(52 )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透镜(40)的该容置槽(421)具有一槽底面(422)及一槽口(423),该槽底面(422)为朝向该槽口(423)弧凸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连接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及后端部(23)的方向定义为轴向X,而该导光透镜(40)的周面(43)为斜面并与轴向X具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可动罩体(50)的反射杯(53)的通过口(531)周缘具有一弧凹面(532),该弧凹面(532)系朝远离该导光透镜(40)方向凹陷的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透镜(40)的前端(41)与该周面(43)交接处定义为前端顶点(412),该前端(41)的反射凹面(411)最接近该后端(42)之处定义为前端底点(413),而该槽底面(422)最远离该前端(41)之处定义为后端顶点(424 ),该前端顶点(412 )与该前端底点(413 )之间具有第一间距DI,而该前端底点(413)与该后端顶点(424)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D2,该第二间距D2与该第一间距Dl的比值大于等于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间距D2与该第一间距Dl的比值介于0.7~I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主体(20)的后端部(23)更设置一磁铁(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主体(20)更设置一充电孔(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沿轴向X设置一滑槽(221),该滑槽(221)具有一滑槽壁(222),该滑槽壁(222)上成形一限位部223,该前出光部(51)为盖体结构并具有一前出光镜面(511),该侧出光部(52)的一端螺接于该前出光部(51)的内周面,另一端则成形一限止部(521),该侧出光部(52)为透光材质所制成并具有一通口(522),该侧出光部(52)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滑槽(221)内并配合该限止部(521)及限位部(223 )限制行程始末。
10.一种可侧向出光的灯具,包含: 一主体(20),两端分别为一前端部(22)及一后端部(23),连接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及后端部(23)的方向定义为轴向X,而非轴向X的方向定义为侧向A ; 一发光件(30),设置于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 一导光透镜(40),设置于该主体(20)的前端部(22)并接邻该发光件(30),该导光透镜(40)可将该发光件(30)的光线导向侧向A射出;以及 一可动罩体(50),可相对于该主体(20)移动地设置于该前端部(22)上,该可动罩体(50)包括一前出光部(51)、一侧出光部(52),及一设置在该前出光部(51)与侧出光部(52)之间的一反射杯(53),该反射杯(53)面对该导光透镜(40)的一面具有一通过口( 531),当该可动罩体(50)位移使该反射杯(53)的通过口(531)套覆该导光透镜(40)时,经由该导光透镜(40)所发出的的侧向光经由该反射杯(53)反射而朝前出光部(51)射出;当该可动罩体(50 )位移使该反射杯(53 )的通过口( 531)脱离该导光透镜(40 )、且该侧出光部(52 )伸出该主体(20 )时,由该导光透镜(40 )所发出的侧向光直接经由侧出光部(52 )射出。
【文档编号】F21V14/04GK203489014SQ201320534986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许蕙茹, 萧辅广 申请人: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