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灯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18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串灯改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串灯改良,基本包括有一个以上之三色发光二极管及四条电线,其中,该三色发光二极管设有四个内凹的接点,系分布于三色发光二体两侧,使四条电线可分别穿过三色发光二极管之四个内凹接点,藉此可将一个以上之三色发光二极管串连并有效达到紧致发光二极管,使可获致最大空间微细化串灯及控制其RGB三色之光源之效果者。
【专利说明】串灯改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串灯改良,尤特指将可将多颗单粒三色源发光二极管达到以最大利用空间,减小体积的微细串灯效果的技术者。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发光二极管皆为单色,若要串连并具有R、G、B三色光源的细线灯,则必需配以三粒发光二极管,则其装置体积大、占空间,也无法实际应用于生活上,而本发明人就克服了此项技术。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占空间,又可保持细线灯使使用目的之串灯改良。
[0004]串灯改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个以上的单粒三色源发光二极管及四条电线,该三色源发光二极管具备R、G、B三色的发光二极管所设计而成,于其上设有四个内凹接点其中一接点为地线,余三接点为GRB发光二极管的接点,而四条电线分别以裸线进入内凹接点,并以焊锡焊固,且于裸线与三色源发光二极管处以透明胶体包覆之。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特征,具有一个以上之三色源发光二极管及四条电线,其中,三色源发光二极管社有四个内凹接点,分别位于两侧,而四条电线分别穿过该四个内凹接点,并呈夹持状,使除可紧致发光二极管外也可令焊接更为稳固。
[0006]本实用新型于三色源发光二极管之四个内凹接点,其中一接点是地线,其余三个是RGB发光二极管之接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8]图1为实用新型作三色源发光二极管立体实施例。
[0009]图2为实用新型的电线与三色原发光二极管的串接实例。
[0010]图3为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实施例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利用于串灯上编织的简单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串灯改良的结构,包含有一个以上之单粒三色源发光二极管I及四条电线,即第一电线21、第二电线22、第三电线23、第四电线24,如图1所示,该三色源发光二极管I具备R、G、B三色之发光二极管所设计而成,于其上设有四个内凹接点为第一接点11、第二接点12、第三接点13、第四接点14,其中一接点为地线,余三接点为GRB发光二极管之接点,以上四接点可供四条电线,即第一电线21、第二电线22、第三电线23、第四电线24之裸线分别穿过,如图2所示,因其各裸线正位在内凹接点内,故除具有定位效果外,更可具有更佳的牵引力,尤其是当受到外力拉扯时,裸线正会向内凹接点紧靠,而达到紧致的效果,因为具此功能,故而可用于编织(如图4所示)、或其它不同之应用,而可有效增强其效
Mo
[0013]如图3所示,于三色源发光二极管I与电线裸线处,以焊锡31将裸线与内凹接点焊固,并以透明胶体30将裸线与三色发光二极管I包覆防水之。
[0014]藉此,可将数多个单粒三色源发光二极管I以电线,即第一电线21、第二电线22、第三电线23、第四电线24串连,利用控制单元可控制出不同R、G、B混色、单色、闪烁、多段、渐明、渐暗、不同时间的变化等功能。
【权利要求】
1.串灯改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个以上的单粒三色源发光二极管及四条电线,该三色源发光二极管具备R、G、B三色的发光二极管所设计而成,于其上设有四个内凹接点其中一接点为地线,余三接点为GRB发光二极管的接点,而四条电线分别以裸线进入内凹接点,并以焊锡焊固,且于裸线与三色源发光二极管处以透明胶体包覆之。
【文档编号】F21V23/00GK203703878SQ20132075576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邵树发 申请人:邵树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