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排机通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35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排机通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排机通电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以及导电座,导电座上设置有电极杆,电极杆至少为两片且分置于机架上,灯管上的导丝包括布置于一号支管内的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以及布置于临近的二号支管内的第三导丝和第四导丝,电极杆位置一一对应灯管的第一导丝和第四导丝位置布置,所述圆排机通电系统还包括导电板,所述导电板连接第二导丝和第三导丝布置;电极杆、导电板和与之连接的各导丝及灯管内汞气间电连通形成通电回路;其结构简单使用而可靠性高,在省去了操作人员拧节灯丝步骤的同时,又避免了因灯丝拧节后的过分紧固而出现的后期复测无法拧开的缺陷,工作效益高而现场人员的劳动强度低。
【专利说明】—种圆排机通电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排机通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全球各国日益重视节能,在国内的照明领域,节能灯大规模替代传统光源产品的浪潮早已来临。节能灯的生产流程,大体分为明管清洁、上粉、刷粉、检验、烤管、封口、排气、老练、复测、包装和出库等工序;其中,其排气和老练操作一般都是在圆排机上完成,其操作过程的好坏对节能灯的实际使用效率可产生极大影响。
[0003]作为节能灯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序,老练是指将注汞后的灯管进行通电,从而将其内部汞珠或汞液气化以均匀分散在管体内;要完成上述工序,就必然需要电极杆的协助导电。目前的圆排机上,一般都为设置有正负电极杆,使用时人工将待老练的灯管上的导丝捋好,并将其导丝正确的挂在正负电极杆上,待灯管点亮规定时间后,再由机器或人工取下,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的上述老练操作,都为针对如螺旋灯管等两导丝所进行的老练操作;而在使用于目前所常用的“U”形节能灯时,就无法便捷使用了 ;究其原因,在于“U”形节能灯通常为两组也即四根导丝,在老练操作时,必须依靠人工在捋直所有导丝后,将两组导丝各选其一拧在一起,再将两组导丝中的其他各一根分别连接于正负导电板上,方可完成其导电老练操作;其不但操作繁琐而工作效率低,更为麻烦的是,由于导丝为金属质地,一旦稍微用力拧在一起,后续就极为难以拆开,从而对后续的复测检验工序造成极大困扰。如何寻求一种解决方式,从而解决上述的“U”形节能灯老练时所产生的各种缺陷,为本领域近十年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实用的圆排机通电系统,以避免目前老练工序的人工装灯所导致的导丝拧节问题,其工作稳定可靠而
效率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圆排机通电系统,包括机架以及布置于机架上的导电座,所述导电座上设置有电极杆,电极杆至少为两片且分置于机架上,灯管上的导丝包括布置于一号支管内的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以及布置于临近的二号支管内的第三导丝和第四导丝,电极杆位置一一对应灯管的第一导丝和第四导丝位置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排机通电系统还包括导电板,所述导电板连接第二导丝和第三导丝布置;电极杆、导电板和与之连接的各导丝及灯管内汞气间电连通形成通电回路。
[0007]所述电极杆由导电座向下顺延而成,导电座上布置有用于夹持固定灯管注萊口的夹持部,电极杆位于夹持部两侧布置。
[0008]所述夹持部为液压或气压夹持机构;导电板固接于其中一个电极杆上且与其互为绝缘设置。[0009]所述两电极杆外形均呈“L”字状构造且互为对称布置,其“L”字状构造的两电极杆的一端水平相向顺延并构成分别接驳灯管的第一导丝和第四导丝的通电端,相应的两电极杆的另一端形成铅垂端且构成与导电座固接的固接端;所述导电板上向外顺延有固定杆,该固定杆与其中一个电极杆间构成固接配合。
[0010]所述电极杆上设置有环套部,固定杆的用于与电极杆的固接端与环套部间构成套接固定配合,所述固定杆外壁与环套部内环壁间夹设有用于绝缘和紧固两者的绝缘垫。
[0011]所述电极杆的通电端均固接有便于导丝碰触的通电板;通电板的下端面和导电板的下端面均构成与相应导丝碰触接驳的碰触面,且该碰触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2]所述导电板下端面处呈直锯齿面状结构,且其齿形长度方向与导丝的待搭接方向同向设置。
[0013]两通电板互为板面平行,且两者板面均垂直于导电板板面设置。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I)、在传统二根导丝进行老练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增设导电板,从而使原本需要人为拧节在一起的另外两根导丝可以直接经由导电板进行连通接驳,最终完成各路导丝的互为连通目的。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直接捋直导丝后,将灯管上的两组四根导丝中每组取一根并搭接于正负电极杆上,同时将剩余的两根导丝固定或碰触于导电板处;由于导电板自身的导电能力,在导电座向电极杆处通电时,电流经由正极的电极杆、第一导丝、灯管内汞气、第二导丝、导电板、第三导丝、汞气、第四导丝直至负极所在电极杆处,最终完成其通电老练操作。其结构简单使用而可靠性高,在省去了操作人员拧节灯丝步骤的同时,又避免了因灯丝拧节后的过分紧固而出现的后期复测无法拧开的缺陷,这对于提升生产线的工作效益以及降低现场人员的劳动强度均可产生有利影响。
[0016]2)、考虑到目前U形灯灯管上各导丝的布局位置,此处的电极杆以互为对称为准,同时设置夹持部,以对于灯管注汞口进行夹持,从而起到限定灯管空间位置的目的;此外,导电板实际布置时,可直接在现有的电极杆基础上进行增设固接,但需要保证两者间的绝缘性能,以确保其实际的可靠工作能力。
[0017]3)、对于电极杆的实际布置位置,此处以对称布置两电极杆,并同时在旁侧相应设置导电板;这样,实际上电极杆和导电板即围合形成了便于灯管插入以与夹持部间固接的穿插区域。操作人员在拿取灯管后,相应的将其上导丝根据各电极杆及导电板的位置进行校正捋直,从而在沿上述区域插入夹持部处时,其上的导丝自然的由下而上的或碰触或夹持的与各电极杆乃至导电板间形成导电效应,其结构简单,夹持导电一气呵成,操作便捷而效率高。
[0018]4)、为进一步的具体实现电极杆与固定杆间的固接配合,此处通过设置环套部,以固定杆插入环套部的方式保证其固接性能,同时,两者间的套接方式也有助于在实际安装时对于导电板水平位置的调整能力,从而更方便的保证导丝与导电板间的接驳效果;绝缘垫的设置,自然是为了保证固定杆与电极杆间的固接绝缘能力,从而为整个机构的正常可靠工作提供保证。
[0019]5)、同样的,为进一步的保证电极杆的接驳能力,通过设置结构与导电板类似的通电板,从而使其与导丝的碰触面形成线面状,以确保各种情况下均能有效实现其与导丝间的准确碰触接驳;通电板与导电板间的相对位置确定,更是确保了在实际的灯管安装老练过程中,各导丝与电极杆乃至导电板间的互不干涉性,以确保其实际工作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安装时与各部件相互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与部件对应关系如下:
[0023]A- 一号支管B-二号支管a_灯管al_导丝a2_注萊口
[0024]10-导电座11-夹持部20-电极杆21-环套部22-通电板
[0025]30-导电板31-固定杆40-绝缘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便于理解,此处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图1-2对其工作流程作以下阐述:
[0027]进行下述阐述前,首先作以下说明:前述的第一导丝、第二导丝、第三导丝和第四导丝,实际使用时可以理解为如图2所示:以U形灯的灯管a上的每根支管上的两根导丝为一组,两个相邻管口上的导丝al即形成两组导丝;电极杆20上的通电板22所需要接驳的,为从每组导丝内抽取一根导丝al进行接驳,同时将剩余两根导丝al单独接驳于导电板30处,从而形成正极的电极杆20、导丝、灯管a内汞气、导丝、导电板30、导丝、灯管a内汞气、导丝、负极所处电极杆20的整个通电回路。
[002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可参照图1-2所示,主要包括整体安装于圆排机上的导电座10,导电座10的底端面上相应布置用于夹持灯管a上的注萊口 a2的液压或气压夹持部11 ;同时,在夹持部11的两侧布置电极杆20,以实现夹持后灯管a上的每组导丝al中其中之一的通电导电能力。此外,再在其中一个电极杆20上绝缘固接固定杆31,并将该固定杆31向灯管a处顺延布置。固定杆31的顺延端设有导电板30,此时的导电板30即形成用于桥接剩余两根导丝al的导电通道。为保证导电板30的实际桥接稳定性,在导电板30的与导丝al碰触面处增设锯齿状槽面,从而在导丝al与其碰触时,能够被稳定的卡接于其槽隙内,最终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可靠工作。
[0029]实际上,之所以采用上述片状导电体结构,是为了整体考虑其工作效率而设计。在实际操作时,操作人员只需将待老练的灯管a上导丝al捋直,并根据各电极杆20及导电板30位置对导丝al位置进行相应调整,再直接如图2所示的由下向上将灯管a插入电极杆20与导电板30所围合而成的区域内,此时,灯管a上的注汞口 a2被夹持部11卡住并夹持,灯管a自身被固定;同时,在导丝al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导丝al稳定的与电极杆20上通电板22乃至导电板30的下端面间碰触接驳;之后经由导电座10的通电,电极杆20将电压通至灯管a内,灯管a发热,内部液汞或固汞气化为汞气并最终导电而形成稳固的导电回路,灯管a开始发光;待灯管a点亮规定时间后,再由机器或人工取下,并将其引入下道制作工序。
【权利要求】
1.一种圆排机通电系统,包括机架以及布置于机架上的导电座(10),所述导电座(10)上设置有电极杆(20),电极杆(20)至少为两片且分置于机架上,灯管上的导丝包括布置于一号支管(A)内的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以及布置于临近的二号支管(B)内的第三导丝和第四导丝,电极杆(20)位置一一对应灯管的第一导丝和第四导丝位置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排机通电系统还包括导电板(30),所述导电板(30)连接第二导丝和第三导丝布置;电极杆(20)、导电板(30)和与之连接的各导丝及灯管内汞气间电连通形成通电回路。
2.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圆排机通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杆(20)由导电座(10)向下顺延而成,导电座(10)上布置有用于夹持固定灯管注萊口的夹持部(11),电极杆(20)位于夹持部(11)两侧布置。
3.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圆排机通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1)为液压或气压夹持机构;导电板(30)固接于其中一个电极杆(20)上且与其互为绝缘设置。
4.根据权力要求2或3所述的圆排机通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电极杆(20)外形均呈“L”字状构造且互为对称布置,其“L”字状构造的两电极杆(20)的一端水平相向顺延并构成分别接驳灯管的第一导丝和第四导丝的通电端,相应的两电极杆(20)的另一端形成铅垂端且构成与导电座(10 )固接的固接端;所述导电板(30 )上向外顺延有固定杆(31),该固定杆(31)与其中一个电极杆(20)间构成固接配合。
5.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圆排机通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杆(20)上设置有环套部(21),固定杆(31)的用于与电极杆(20)的固接端与环套部(21)间构成套接固定配合,所述固定杆(31)外壁与环套部(21)内环壁间夹设有用于绝缘和紧固两者的绝缘垫(40)。
6.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圆排机通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杆(20)的通电端均固接有便于导丝碰触的通电板(22);通电板(22)的下端面和导电板(30)的下端面均构成与相应导丝碰触接驳的碰触面,且该碰触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7.根据权力要求6所述的圆排机通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30)下端面处呈直锯齿面状结构,且其齿形长度方向与导丝的待搭接方向同向设置。
8.根据权力要求6所述的圆排机通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两通电板(22)互为板面平行,且两者板面均垂直于导电板(30)板面设置。
【文档编号】H01J9/00GK203733742SQ201320834372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石中伟 申请人:黄山虹川照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