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花期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72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花期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LED花期灯,属照明领域。包括LED灯具,其LED灯具包括散热灯壳和位于散热壳前端的LED线路板,在LED线路板上端面固接有LED发光器件,其在所述LED发光器件出光面的前端设置一扩散片;扩散片固定在LED灯具散热灯壳的前端;扩散片为平面圆形扩散片。其通过改变现有LED灯具的出光光型,扩大了其出光角度,有效照度高;适应大棚内较高的湿度,可有效延长LED花期灯的使用寿命;其以LED球泡灯为基础,采用特殊的传热结构和辐射散热涂料层,散热能力强,节能、散热效果明显;可解决花期控制过程中照明灯具耗电量大、照度均匀度不佳、光效很低、实施成本过高的问题。可广泛用于种植业的光照调节、植物生长周期控制等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LED花期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用的LED灯具。
【背景技术】
[0002]人工改变植物自然花期的技术,利用花期控制,可使各种花卉在四季均衡开花,在节日供应各种不时之花,使不同花期的花卉在同一时期开放,或使某些一年开花I次的变为一年2次或多次开放;还可使花期不遇的杂交亲本同时开花,对于提高花卉的观赏、展览功能和植物育种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0003]调整花期的措施主要有:温度调节、栽培方法调节、光照调节、水肥控制调节、应用生长调节物质等。
[0004]其中的采用光照调节调整花期,包括加光、遮光及光暗颠倒等不同方法。例如,为使长日照花卉在自然日照短的秋冬季开花,可在日落后人工加光3?4小时,辅以适当加温;又如,为了延迟花卉的开花时间,采用在白天用黑色遮光数小时,则可推迟花期。就具体品种而言,对短日照花卉如菊花、一品红等,如在傍晚或早晨遮光数小时,可提早开花;反之,如人工增加光照数小时,则可延迟开花。此外,对于有夜间开花习性的花卉如昙花,如在现蕾后,白天遮光、夜间行人工光照,可使其白天开花。
[0005]目前在植物领域使用的人工光源主要有高压钠灯、荧光灯、金属卤素灯、白炽灯等传统光源,这些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是依据人眼对光的光效需求原则而设计生产的,因此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很小,光效很低,能耗较大(其能耗费用约占全部运行成本的50%?60%);同时,高压钠灯和节能灯作为花期控制光源时,需频繁开关灯具,对其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再就是在灯具的出光光形方面,传统灯具是360°通体发光,有效向下的照度小,利用率低。
[0006]此外。在植物补光照明中,对光的均匀性有较高要求,如果光的照射强度不一样,会导致植物的开花周期不一样。一般采用提高布灯密度的方法来提高照度均匀度,但增加灯具数量会提高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花期灯,其通过改变现有LED灯具的出光光型,扩大其出光角度,来解决花期控制过程中照明灯具耗电量大、照度均匀度不佳、光效很低、实施成本过高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花期灯,包括LED灯具,所述的LED灯具包括散热灯壳和位于散热壳前端的LED线路板,在LED线路板的上端面上固接有LED发光器件,其特征是:在所述LED发光器件出光面的前端,设置一扩散片;所述的扩散片固定在所述LED灯具散热灯壳的前端;所述的扩散片为平面圆形扩散片。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扩散片经防水胶圈固定在所述LED灯具散热灯壳的前端。
[0010]其所述的平面圆形扩散片设置在所述LED灯具散热灯壳的前端,构成所述LED灯具的混光泡壳。
[0011]具体的,所述的扩散片由基材层和扩散层构成,所述的扩散层设置在基材层的出光面一侧。
[0012]其所述的基材层为PET片,所述的扩散层为光扩散膜。
[0013]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扩散层和/或基材层的表面,设置有保护树脂层。
[0014]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5]1.以平面圆形扩散片取代原有的半球状混光泡壳,以增加灯具的出光角度,其有效照度高;
[0016]2.在平面圆形扩散片与散热灯壳前端的结合处设有防水胶圈,以适应大棚内较高的湿度,可有效延长LED花期灯的使用寿命;
[0017]3.以LED球泡灯为基础,采用特殊设计的传热结构和辐射散热涂料层,散热能力强,节能、散热效果明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圆形扩散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扩散片增加灯具出光角度的原理示意图。
[0022]图中I为散热灯壳,2为LED线路板,3为扩散片,3-1为基材层,3_2为扩散层,3_3和3-3'为保护树脂层,4为防水胶圈,5为入射光,6为透过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4]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LED花期灯,包括LED灯具,所述的LED灯具包括散热灯壳I和位于散热壳前端的LED线路板2,在LED线路板的上端面上固接有LED发光器件,其在所述LED发光器件出光面的前端,设置一扩散片3。
[0025]所述的扩散片固定在所述LED灯具散热灯壳的前端。
[0026]其所述的扩散片为平面圆形扩散片。
[0027]进一步的,所述的扩散片经防水胶圈4固定在所述LED灯具散热灯壳的前端。
[0028]其所述的平面圆形扩散片设置在所述LED灯具散热灯壳的前端,构成所述LED灯具的混光泡壳。
[0029]有别于传统灯具的360°通体发光。LED灯具的出光具有方向性,一般以半球面发光为主,绝大多数光都顺着LED发光器件的出光面对外照射。
[0030]在农业照明中,补光的目的明确,主要照射植物,以光强、光质和光周期来控制植物生长。有别于传统室内照明,它对空间明亮度没有要求。LED发光器件的出光特点正好满足这一要求,其有效照度高,电/光利用率高。
[0031]在植物补光照明中,对光的均匀性有较高要求,如果光的照射强度不一样,会导致植物的开花周期不一样。
[0032]本技术方案通过改变花期灯具的出光光型,以平面圆形扩散片取代传统的半球混光泡壳,扩大了其出光角度,以达到增加灯具出光角度的目的。
[0033]图2中,扩散片经防水胶圈固定在所述LED灯具散热灯壳的前端。
[0034]由扩散片构成的混光泡壳与灯壳结合处设置防水胶圈,以适应大棚内较高的湿度。
[0035]图3中,扩散片由基材层3-1和扩散层3-2构成,在所述基材层和/或扩散层的表面,设置有保护树脂层3-3及3-3'。
[0036]所述的保护树脂层优先设置在扩散片的扩散层表面。
[0037]其所述的基材层为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俗称涤纶树脂)片,所述的扩散层为光扩散膜。
[0038]光扩散膜技术目前主要用在LED背光模组产品中,由于其为现有技术,故其具体构成和原理在此不再叙述。
[0039]图4中,所述的扩散层设置在基材层的出光面一侧。
[0040]传统球泡灯的出光的半强度角为120°,中间亮度最强。
[0041]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了由扩散片构成的混光泡壳,扩散片对入射光线有扩散作用,如本图所示,入射光线5穿过由基材层3-1和扩散层3-2构成的混光泡壳,实际上是在与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使得混光泡壳的透过光6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可将多组入射光线(每个LED发光器件相当于一个点光源,发出一组/ 一路光线)修正成一个均匀的面光源,以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
[0042]此外,由于本技术方案是在此前本 申请人:所申请的LED球泡灯专利(专利号为ZL201320203234.7)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故LED球泡灯的各种优点(如图1中所显示的采用特殊设计的传热结构和设置辐射散热涂料层,以及采用铝壳设计和E27灯头结构等等)均会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为节省篇幅,其优点和有益之处在此不再叙述。
[0043]相较于传统光源,除了众所周知的节能特性外,LED光源还具有波长窄、光质纯、光效高、波长类型丰富、光谱能量调制便捷以及低发热、小体积、长寿命等突出优势,便于集中植物所需波长实施均衡近距离照射。故与传统电光源相比,LED光源应用于现代农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和原理上的适用性。
[0044]由于本实用新型以平面圆形扩散片取代原有的半球状混光泡壳,改变了现有LED灯具的出光光型,扩大了其出光角度,其有效照度高,适应大棚内较高的湿度,使用寿命长,散热能力强,节能、散热效果明显,灯具的通用性好,与现有的各种标准灯口相匹配,可直接替换传统高压钠灯或节能灯,能大幅度地降低其实施使用成本,易于推广。
[0045]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种植业的光照调节、植物生长周期控制等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LED花期灯,包括LED灯具,所述的LED灯具包括散热灯壳和位于散热壳前端的LED线路板,在LED线路板的上端面上固接有LED发光器件,其特征是: 在所述LED发光器件出光面的前端,设置一扩散片; 所述的扩散片固定在所述LED灯具散热灯壳的前端; 所述的扩散片为平面圆形扩散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花期灯,其特征是所述的扩散片经防水胶圈固定在所述LED灯具散热灯壳的前端。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花期灯,其特征是所述的平面圆形扩散片设置在所述LED灯具散热灯壳的前端,构成所述LED灯具的混光泡壳。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花期灯,其特征是所述的扩散片由基材层和扩散层构成,所述的扩散层设置在基材层的出光面一侧。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花期灯,其特征是所述的基材层为PET片,所述的扩散层为光扩散膜。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花期灯,其特征是在所述扩散层和/或基材层的表面,设置有保护树脂层。
【文档编号】F21V31/00GK203656649SQ20132085944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李抒智, 王峰, 陈佳, 杨卫桥 申请人: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