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7350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凹槽,凹槽内设有刺针,所述刺针的底部嵌入第一绝缘本体内,所述刺针垂直于第一绝缘本体凹槽的底部。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上盖和下盖及防水圈,上盖和下盖通过螺丝锁合,上盖和下盖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至少一排防滑齿。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灵活方便、结构牢固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或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灵活方便、结构牢固的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LED条形灯如贴片灯带,由于使用方便、用途广泛,同时也适合批量生产,因而近些年来发展迅猛。LED条形灯大分部用于户外,因而必须具有防水的功能;另一方面,为降低成本和加长灯体长度,LED条形灯正在逐步向高电压驱动方向发展,采用高电压驱动在安规方面要求很严,尤其要求结构牢固可靠。
[0003]现有的高压户外使用的LED条形灯如LED贴片灯带,其在灯体与电源线相连接的接头部位一般采用啤注结构,即先将条形灯的灯体端部与电源线通过导电端子或焊接方式相电性连接,然后在连接点通过啤注机啤注一层绝缘层,以整体包覆灯体与电源线的连接部分,达到防水和结构牢固的目的。
[0004]上述啤注接头方式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一旦啤注接头后,灯体与电源线之间就无法分开,这就不方便消费者的DIY使用。
[0005]因而有必要对上述LED条形灯的接头装置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灵活方便、结构牢固的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凹槽,凹槽内设有刺针,所述刺针的底部嵌入第一绝缘本体内,所述刺针垂直于第一绝缘本体凹槽的底部。
[0008]优先的,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大致呈立方体形,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凹槽为两面开口,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凹槽的前壁设有第一插针,所述第一插针贯穿于前壁设置,且第一插针与刺针电性导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有两排刺针,每排刺针设有两个针头,每排的各个针头相互电性导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每排刺针都为扁平状,LED条形灯压入凹槽内,每排刺针刺入LED条形灯的导电片内,以实现刺针与LED条形灯的导电片电性连接。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插头线,所述插头线包括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部嵌有第二插针,第二插针与电源线电性导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针为公针,第二插针为母针,公针与母针相匹配。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大致呈长方体形,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凹槽为三面开□。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有两排刺针,每排刺针设有4个针头,每排的各个针头相互电性导通,所述凹槽中部设有止挡片,两条相互分离的LED条形灯压入凹槽内,刺针刺入LED条形灯的导电片内,以实现刺针与LED条形灯的导电片电性连接,从而使两条相互分离的LED条形灯相互电性导通。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防水圈。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盖合第一绝缘本体或部分第二绝缘本体,或同时盖合第一绝缘本体和部分第二绝缘本体,上盖和下盖通过螺丝锁合,上盖和下盖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至少一排防滑齿。
[0017]本实用新型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绝缘本体内设凹槽,并在凹槽内嵌入多排刺针,LED条形灯压入凹槽内,使刺针刺入LED条形灯的导电片内实现电性连接,因而使用方便,可随意拆分;
[0019]2、通过在绝缘本体凹槽的前壁设置公插针或母插针,另外在电源线一端设置相匹配的母插针或公插针,公母插针相互插合实现电性连接,因而使用方便,可随意拆分;
[0020]3、通过设置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盖合第一绝缘本体或部分第二绝缘本体,或同时盖合第一绝缘本体和部分第二绝缘本体,上盖和下盖通过螺丝锁合,上盖和下盖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至少一排防滑齿,因而使用方便,可随意拆分,且结构牢固;
[0021 ] 4、通过设置防水圈,可以实现防水的效果。
[0022]需要指出的是,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非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有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组合图;
[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绝缘本体示意图;
[00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接头与LED条形灯电性连接示意图一;
[00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接头与LED条形灯电性连接示意图二 ;
[00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解图一;
[00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组合图;
[0031]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第一绝缘本体示意图;
[0032]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解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照图1到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一,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本体la,所述第一绝缘本体Ia包括一凹槽2a,凹槽2a内设有两排刺针3,所述刺针3的底部嵌入第一绝缘本体Ia内,所述刺针3垂直于第一绝缘本体Ia凹槽的底部。
[0034]所述第一绝缘本体Ia大致呈立方体形,所述第一绝缘本体Ia的凹槽2a为两面开口,所述第一绝缘本体Ia凹槽2a的前壁4设有第一插针5,所述第一插针5贯穿于前壁4设置,且第一插针5与刺针3电性导通。
[0035]所述凹槽2a内设有两排刺针3,每排刺针3设有两个针头6,每排的各个针头6相互电性导通;所述每排刺针3都为扁平状,LED条形灯7压入凹槽2a内,每排刺针3刺入LED条形灯7的导电片8内,以实现刺针3与LED条形灯7的导电片8电性连接。
[0036]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插头线9,所述插头线9包括第二绝缘本体10,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0内部嵌有第二插针11,第二插针11与电源线12电性导通。
[0037]所述第一插针5为公针,第二插针11为母针,公针与母针相匹配,公针插入母针实现电性连接。
[0038]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上盖13和下盖14,上盖13和下盖14同时盖合第一绝缘本体Ia和部分第二绝缘本体10,上盖13和下盖14通过螺丝锁合,上盖13和下盖14都设有三排防滑齿15,防滑齿15与LED条形灯7的外皮相压触,以防止LED条形灯7在受拉力的情况下脱离接头,使其结构更加牢固。
[0039]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防水圈16,以实现防水的效果。
[0040]参照图6到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大体一致,主要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Ib大致呈长方体形,所述第一绝缘本体Ib的凹槽2b为三面开口 ;所述凹槽2b内设有两排刺针3,每排刺针3设有4个扁平针头6,每排的各个针头6相互电性导通,所述凹槽2b中部设有止挡片17,两条相互分离的LED条形灯7压入凹槽2b内,刺针3刺入LED条形灯7的导电片8内,以实现刺针3与LED条形灯7的导电片8电性连接,从而使两条相互分离的LED条形灯7实现相互电性导通;所述上盖13和下盖14盖合第一绝缘本体lb。
[0041]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同等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凹槽,凹槽内设有刺针,所述刺针的底部嵌入第一绝缘本体内,所述刺针垂直于第一绝缘本体凹槽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大致呈立方体形,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凹槽为两面开口,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凹槽的前壁设有第一插针,所述第一插针贯穿于前壁设置,且第一插针与刺针电性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两排刺针,每排刺针设有两个针头,每排的各个针头相互电性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刺针都为扁平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插头线,所述插头线包括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部嵌有第二插针,第二插针与电源线电性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针为公针,第二插针为母针,公针与母针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大致呈长方体形,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凹槽为三面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两排刺针,每排刺针设有4个针头,每排的各个针头相互电性导通,所述凹槽中部设有止挡片。
9.根据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防水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刺针结构的条形灯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通过螺丝锁合,上盖和下盖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至少一排防滑齿。
【文档编号】F21V21/002GK203771327SQ201420112117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樊邦弘 申请人: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