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种公鸡规模养殖的人工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360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种公鸡规模养殖的人工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种公鸡规模养殖的人工照明系统。将种公鸡养殖在不透光的网笼内,在网笼顶部安装有LED灯并在整个养殖期内全程使用LED灯进行照明;鸡笼四周和顶面用遮光布进行遮光,鸡笼底面的正上方装有与鸡笼长度方向平行的LED灯;所述LED灯为第一LED灯、第二LED灯或者同时使用第一LED灯和灯B,养殖前期可使用第一LED灯进行照明,后期可将第一LED灯替换为第二LED灯进行照明。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禽舍内种公鸡的规模化养殖的笼养照明,可促进体成熟与性成熟,提高精液品质,提高受精率。
【专利说明】一种应用于种公鸡规模养殖的人工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禽类养殖的照明系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种公鸡规模养殖的人工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鸡为一种光敏感动物,光照条件的改变对鸡的生理、行为、生长速率等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普遍的情况是,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地进行补光,补光光源选择不当不仅不能提高鸡的生长速率,而且会影响鸡的生长福利、健康状况,降低鸡的生长性能。
[0003]传统的补光技术一般是采用白炽灯、日光灯等作为补光光源,这两种灯源能耗高、使用寿命短、可控性差。相比之下,LED光源光电转化效率高、光利用率高、可调控性强、寿命长,节能效果显著,以LED光源取代传统的白炽灯、日光灯进行补光,优势更大。
[0004]目前大部分种公鸡的养殖均采取白炽灯、节能灯等作为补光光源,但此类光源的光谱范围宽,不能有效结合家禽对光谱的敏感特性。家禽对光谱的敏感特性体现在接受不同波长光谱的光源时所表现出的性成熟特性、精液品质特性、受精孵化特性等性能的不同。LED的发光特性决定了其能够根据家禽对光波长的特定需求对光谱进行选择,在实现节能环保生态效益的同时,为家禽养殖行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在鸡舍内人工补光光源选择不当造成的健康状况低下、死亡率高,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种公鸡规模养殖的人工照明系统,通过在种公鸡养殖舍内安装合适数量,合适发光光谱的LED灯,调节控制鸡爪接触面的平均光强在合适水平,促进鸡对饲料的消化和营养吸收,促进体型的生长发育,提高精液品质,提高受精率孵化率,并增强种公鸡的体质健康和抗病能力。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实用新型包括在鸡笼四周和顶面用遮光布进行遮光,鸡笼底部距地面O?0.5米,位于鸡笼底面0.5?5米的正上方装有与鸡笼长度方向平行的LED灯使鸡笼底面的平均光强为5?50Lux,该LED灯为第一 LED灯、第二 LED灯或者同时安装第一 LED灯和第二LED灯;第一 LED灯的主波长为578.8?658.8nm,峰值波长为587.1?667.1nm ;第二 LED灯的主波长为421.4?501.4nm,峰值波长为415.3?495.3nm。
[0008]所述的LED灯与手动开关、自动定时器或者自动定时的继电器连接进行照明控制。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0010]1.采用LED作为补光光源,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光利用率及调控性,无环境污染,且因其寿命长,可以减少维修或更新替换费用,节约成本。
[0011]2.将第一 LED灯或第二 LED灯作为人工光源,能够促进种公鸡体型的生长发育,降低鸡只死亡率,提高精液品质,提高受精率孵化率,并增强种公鸡的体质健康和抗病能力。[0012]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在规模化种公鸡笼养鸡舍内饲养种公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光谱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鸡笼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平面图。
[0016]图中:1.鸡笼,2.LED灯,3.遮光布,4.电线,5.开关,6.控制器,7.鸡舍门。【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包括:鸡笼四周和顶面用遮光布3进行遮光,鸡笼底部距地面O?0.5米,位于鸡笼底面0.5?5米的正上方装有与鸡笼长度方向平行的LED灯使鸡笼底面的平均光强为5?50Lux,该LED灯为第一 LED灯、第二 LED灯或者同时安装第一 LED灯和第二 LED灯;第一 LED灯的主波长为578.8?658.8nm,峰值波长为587.1?667.1nm ;第二 LED灯的主波长为421.4?501.4nm,峰值波长为415.3?495.3nm。
[0019]采用的第一 LED灯、第二 LED灯的光谱如图1所示。
[0020]所述的LED灯与手动开关、自动定时器或者自动定时的继电器连接进行照明控制。LED灯也可通过电线4与远端的光强控制器连接,再连接手动开关或自动定时器对照明进行控制。
[0021]一般情况下,由于LED制作工艺等原因,光的波长波动范围一般在SOnm的范围,采用的第一 LED灯的主波长范围为578.8nm?658.8nm,第二 LED灯的主波长范围为421.4nm ?501.4nm。
[002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如下:
[0023]放置五个鸡笼,如图3所示,鸡笼I长2m,相邻两个鸡笼之间用遮光布3隔开。鸡笼底部距地面0.5m,在每个鸡笼顶部距离底部1.5米处悬挂LED灯2,LED灯2安装方向与鸡笼长度方向平行。5个尺寸相同的鸡笼分别安装5种不同类型的LED灯2,LED灯2通过电线4与开关5连接,由控制器6进行控制,7为鸡舍门。
[0024]实施例如下:实验设①、②、③、④、⑤五个实验组,分别使用LED灯A、B、C、D、E型,各类型LED灯参数如表I所示,每个实验组的鸡笼的养殖密度为10只/笼。五个实验组在出雏后的前3天,每日的光照时长为23小时,从第4天开始每天光照时间减少1.5小时,从2周龄开始每日光照时长8小时,21周开始光照时长每周增加I小时直至16小时光照时长,维持16小时光照时长至养殖期结束。鸡笼底面鸡爪接触面的平均光强为20Lux。
[0025]表ILED灯各类型参数对比
[0026]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种公鸡规模养殖的人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鸡笼(I)四周和顶面用遮光布(3)进行遮光,鸡笼底部距地面O?0.5米,位于鸡笼底面0.5?5米的正上方装有与鸡笼(I)长度方向平行的LED灯(2)使鸡笼底面的平均光强为5?50Lux,该LED灯(2)为第一 LED灯、第二 LED灯或者同时安装第一 LED灯和第二 LED灯;第一 LED灯的主波长为578.8?658.8nm,峰值波长为587.1?667.1nm ;第二 LED灯的主波长为421.4?501.4nm,峰值波长为415.3?495.3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种公鸡规模养殖的人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灯(2)与手动开关、自动定时器或者自动定时的继电器连接进行照明控制。
【文档编号】F21V23/00GK203784753SQ20142011790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泮进明, 王小双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