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17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包括顶盖,顶盖内置有电源,顶盖下部连接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下端安装有灯罩,散热翅片内部设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的底端面下固定有LED发光模块,中空腔体接近底部处相对两侧的一侧引出一个排出管口,另一侧引出一个进入管口,排出管口和进入管口通过回路管连通,中空腔体的顶部设置有充液管口,所述中空腔体的底部设置有隔环。在中空腔体、LED发光模块、排出管口、进入管口、回路管及充液管口组成的密闭空间中注入流体工质,采用流体的相变传热,导热效率高,散热效率快,整个灯体上的散热翅片温度均匀;同时利用了灯罩充当散热表面,减小了散热器金属需求量,降低散热成本。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散热技术,特别是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 矿灯。 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

【背景技术】
[0002] 大功率LED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最有效方式,其本身同时兼具低电压、低能 耗、长寿命、高可靠性、易维护、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也符合绿色照明工程节能与环保的要 求,被认为必将成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LED是冷光源,产生的热量不能靠 辐射发出。而目前LED芯片的最终发光效率只有约15%-30%,大部分电能转化成了热量,若 不能及时排出将造成芯片温度升高。由于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各种热效应会严重影响到LED 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对于大功率LED芯片组成的光源,其发热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未 及时散热不仅导致LED芯片的发光效率急剧下降,同时有可能使芯片烧毁,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必须考虑合适的散热方案。大功率LED工矿灯,通常需要很大的散热面积,目前市场上 的LED工矿灯仅仅依靠太阳花散热器导热散热,但散热器过长、过大会出现远离光源处的 翅片表面温度低,近离光源处的翅片温度较高的现象,无法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0003] 大功率的LED工矿灯一般都有较大的灯罩,如果能利用灯罩表面作为LED的散热 面将一举两得,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 LED工矿灯,利用灯罩表面作为LED的散热面,快速散热。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内置有电源, 所述顶盖下部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下端安装有灯罩,所述散热翅片内部设有中 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的底端面下固定有LED发光模块,所述中空腔体接近底部处相对两 侧的一侧引出一个排出管口,另一侧引出一个进入管口,所述排出管口和进入管口通过回 路管连通,所述中空腔体的顶部设置有充液管口,所述中空腔体的底部设置有隔环。
[0007] 进一步,所述LED发光模块的基板直接与中空腔体底端面密封固定连接。
[0008] 进一步,所述排出管口的位置略高于进入管口。
[0009] 进一步,所述回路管紧密盘绕在所述LED工矿灯的灯罩上。
[0010] 进一步,所述中空腔体的底端面设置有用于强化沸腾散热的细微结构。
[0011] 进一步,所述回路管上涂有导热膏或胶。
[0012] 进一步,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吊钩。
[0013] 进一步,所述中空腔体、LED发光模块、排出管口、进入管口、回路管及充液管口共 同组成一个密闭空间。将所述密闭空间抽真空后,通过充液管口向中空腔体底部注入一定 容量的流体工质。所述流体工质包括水、甲醇、乙醇及各类制冷剂。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在中空腔体、LED 发光模块、排出管口、进入管口、回路管及充液管口组成的密闭空间中注入流体工质,采用 流体的相变传热,导热效率高,散热效率快,整个灯体上的散热翅片温度均匀;同时利用了 灯罩充当散热表面,减小了散热器金属需求量,降低散热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ED工矿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ED工矿灯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参照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 工矿灯,包括顶盖1,所述顶盖1内置有电源2,所述顶盖1下部连接有散热翅片3,所述散热 翅片3下端安装有灯罩4,所述散热翅片3内部设有中空腔体5,所述中空腔体5的底端面 下固定有LED发光模块6,所述中空腔体5接近底部处相对两侧的一侧引出一个排出管口 7,另一侧引出一个进入管口 8,所述排出管口 7和进入管口 8通过回路管9连通,所述中空 腔体5的顶部设置有充液管口 10,所述中空腔体5的底部设置有隔环11。
[0020] 所述中空腔体5、LED发光模块6、排出管口 7、进入管口 8、回路管9及充液管口 10 共同组成一个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经过抽真空后充入适量流体工质,充入工质的量以液 位高于中空腔体5底面少许,约1?3cm即可,充入的流体工质始终处于气液两相的状态。 流体可为水、甲醇、乙醇、各类制冷剂等相态容易变化的工质。
[0021] 所述LED工矿灯在工作时,LED发光模块6工作时产生的热传递给中空腔体5的底 面,促使其底面上的液态工质沸腾换热,为了加快沸腾换热,在所述中空腔体5的底面设置 有用于强化沸腾散热的细微结构12。汽化的后的气态工质上升至中空腔体5内壁上冷凝, 将热量传递给中空腔体5,中空腔体5通过导热将热量导至散热翅片3,最终将热量散发到 空气中。与此同时,冷凝后的工质变成液态沿着中空腔体5的壁面流至底面,由于底面设置 有隔环11,使得冷凝后的液态工质只能从排出管口 7排出,进入回路管9。为了充分利用工 矿灯中灯罩4的截面散热,将回路管9紧密盘绕在所述LED工矿灯的灯罩4上,回路管9上 也可以涂有导热膏或胶,以加速散热。这样,流过回路管9的热流体将热量通过其本身传递 给灯罩4,灯罩4和回路管9共同将热量散入至空气中,提升散热速度。最终,流体工质通过 进入管口 8流回中空腔体5底面隔环11以内继续吸收热量并沸腾,以完成下一次循环。如 此,LED发光模块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将随着流体工质的循环,源源不断的传递给散热翅片 3和灯罩4,最终向空气散热。
[0022] 从以上LED工矿灯的工作过程中可知,LED工矿灯由于使用相变(工质的气流变 化)传热,有效地提升了导热效率及散热速度,整个灯体上的散热翅片温度均匀;利用了灯 罩4作为散热表面,减小了散热器金属需求量,降低散热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散热效率;由于 灯罩4具有很大的表面积,足以使得LED发光模块6维持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
[0023] 为了保证LED发光模块6所产生的绝大部分热量散热出去,将LED发光模块6的 基板直接与中空腔体5的底端面密封固定连接,且中空腔体5的底端面采用导热性好的材 料制成,包括金属等材料。这样,LED发光模块6工作时便可进一步快速散发热量,降低LED 发光模块6本身的温度。除此之外,也可以直接将发光模块6的基板直接作为中空腔体5 的底面,以便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
[0024] 在具体设置时,所述排出管口 7的位置略高于进入管口 8,这样,在隔环11的作用 下,冷凝后的液态工质只能从排出管口 7排出,进入回路管9,并最终流至进入管口 8。
[0025] 为了充分利用灯罩4进行散热,回路管9除了紧密盘绕在灯罩4表面之外,其在灯 罩4上循环的匝数可以设置为三匝或多数,当然,不同的大小的灯具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 行设置。
[0026] 为了使用方便,所述顶盖1上设置有吊钩13.
[0027]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 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 ),所述顶 盖(1)内置有电源(2 ),所述顶盖(1)下部连接有散热翅片(3 ),所述散热翅片(3 )下端安装 有灯罩(4),所述散热翅片(3)内部设有中空腔体(5),所述中空腔体(5)的底端面下固定有 LED发光模块(6 ),所述中空腔体(5 )接近底部处相对两侧的一侧引出一个排出管口( 7 ),另 一侧引出一个进入管口(8),所述排出管口(7)和进入管口(8)通过回路管(9)连通,所述中 空腔体(5)的顶部设置有充液管口(10),所述中空腔体(5)的底部设置有隔环(1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模块(6)的基板直接 与中空腔体(5)底端面密封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口(7)的位置略高于进 入管口(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管(9)紧密盘绕在所述 LED工矿灯的灯罩(4)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体(5)的底端面设置有 用于强化沸腾散热的细微结构(12)。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管(9)上涂有导热膏或 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上设置有吊钩(13)。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LED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体(5)、LED发 光模块(6)、排出管口(7)、进入管口(8)、回路管(9)及充液管口(10)共同组成一个密闭空 间。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3892995SQ201420240953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2日
【发明者】岑继文, 刘少群, 王亦伟, 范世练, 蒋方明 申请人:珠海市珈玛灯具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