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装修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41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简易装修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简易装修的灯具,包含一灯座、至少一发光单元以及至少一结合单元。该灯座包括一基壁、一围绕该基壁的周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与该周壁共同界定出的容置空间,其中该基壁具有至少一贯穿孔;该发光单元包括一散热体、一基板及至少一发光二极体,其中该散热体具有一反向间隔设置的顶面与底面,该基板设于该散热体的顶面,该发光二极体是与该基板电性连接;该结合单元,包含至少一磁吸元件,该磁吸元件是结合于该散热体,该磁吸元件可吸附在该灯座,使得该发光单元藉由该结合单元以可拆卸的方式与该灯座结合。藉由磁吸元件与该灯座的磁吸作用,可以容易地拆下或组装该发光单元,进而对发光二极体进行更换,而毋须将整组灯具予以汰换,符合环保诉求及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简易装修的灯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灯具,尤指一种简易装修的灯具。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发光二极体(Light-Emitting D1de, LED)具有寿命长、温度低、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式照明灯具上,且逐渐取代传统萤光灯或白帜灯。此夕卜,发光二极体照明是目前的照明装置中功耗最小的,最符合绿能的电子照明产品。再者,发光二极体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可发出红光、红橙光、橙光、黄光、黄绿光、绿光、蓝光、白光等,因此提高不同场合使用的应用面。
[0003]然而,发光二极体射出的光形,相较于传统的萤光灯管来说,不但是点光源,而且具有指向性。于是,相关灯具制造业者,通常会将多颗LED构建在一电路基板上,以期增加光线的照射范围。同时又必须加装一个与电路基板面积匹配的散热件,以对LED发光所产生的热作传导与排散。
[0004]整体而言,发光二极体灯具确实具备许多的优点,然而当灯具中的电路基板或其中一颗LED发生故障或欲更换不同发光颜色的LED时,通常必须将电路基板连同设于其上的所有LED丢弃,甚至拆掉整个灯具予以换新,不仅造成消费者经济上的额外支出,也造成后续回收或丢弃的处理量,不仅欠缺经济效益也不符环保诉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创作人有鉴于此,乃悉心再加以研究设计,于今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缘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组装及换修的简易装修的灯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0007]一灯座,该灯座选自一与磁吸元件相吸引的材料所制,并包括一基壁、一围绕该基壁的周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与该周壁共同界定出的容置空间,其中该基壁包含相对的一内表面以及一外表面以及至少一贯穿该内、外表面的贯穿孔;
[0008]至少一发光单兀,包括一散热体、一基板及至少一发光二极体,其中该散热体具有反向间隔设置的一顶面与一底面,该基板设于该散热体的顶面,该发光二极体是与该基板电性连接;以及
[0009]一结合单元,包含至少一第一磁吸元件,该第一磁吸元件结合于该散热体以使该发光单元利用该第一磁吸元件以可拆卸的方式与该灯座相吸附地结合。
[0010]其中,该散热体包含一柱体部以及一自该柱体部一侧径向延伸的承载部,其中该承载部的一侧面界定出该顶面,该承载部更包含一背向该顶面的底环面、一连接该顶面与该底环面的周面以及至少一由该底环面朝该顶面凹入并与该顶面相间隔开的凹槽,其中该第一磁吸元件是设于该柱体部的该凹槽中。
[0011]其中,该柱体部更包含一自该底面朝该顶面深入但与该顶面相间隔的槽孔,该承载部更包含二间隔设置且与该槽孔相通的线孔,其中该些线孔分别供一对应的导线穿过并延伸至该槽孔中,该周面更包含二分别与一对应的线孔相衔接的线槽,各该线槽供一对应的导线容置。
[0012]其中,该承载部的断面面积大于该柱体部的断面面积从而该柱体部能穿过该贯穿孔而该承载部无法穿过该贯穿孔。
[0013]其中,该第一磁吸元件包含一与该抵环面齐平的下端面。
[0014]还公开了一种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0015]—灯座,包括一基壁、一围绕该基壁的周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与该周壁共同界定出的容置空间,其中该基壁包含相对的一内表面以及一外表面以及至少一贯穿该内、外表面的贯穿孔;
[0016]至少一发光单兀,包括一散热体、一基板及至少一发光二极体,其中该散热体具有反向间隔设置的一顶面与一底面,该基板设于该散热体的顶面,该发光二极体是与该基板电性连接;以及
[0017]一结合单元,包含至少一第一磁吸元件与一第二磁吸元件,该第一磁吸元件结合于该散热体,该第二磁吸兀件是设于该内表面或该外表面并与一对应的该第一磁吸兀件相吸引。
[0018]其中,该散热体包含一柱体部以及一自该柱体部一侧径向延伸的承载部,其中该承载部的一侧面界定出该顶面,该承载部更包含一背向该顶面的底环面、一连接该顶面与该底环面的周面以及至少一由该底环面朝该顶面凹入并与该顶面相间隔开的凹槽,其中该第一磁吸元件是设于该柱体部的该凹槽中。
[0019]其中,该柱体部更包含一自该底面朝该顶面深入但与该顶面相间隔的槽孔,该承载部更包含二间隔设置且与该槽孔相通的线孔,其中该些线孔分别供一对应的导线穿过并延伸至该槽孔中,该周面更包含二分别与一对应的线孔相衔接的线槽,各该线槽供一对应的导线容置。
[0020]其中,该承载部的断面面积大于该柱体部的断面面积从而该柱体部能穿过该贯穿孔而该承载部无法穿过该贯穿孔。
[0021]其中,该第一磁吸元件包含一与该抵环面齐平的下端面。
[0022]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简易装修的灯具可以单独地对个别故障的发光二极体或基板做换修,或需要更换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体时,毋须将整个灯具予以拆掉换新,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金钱支出,符合环保诉求、经济效益且具备拆解与组装的容易性。
[0023]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参照所附图式来了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一立体图,显示第一实施例的该发光单元与该结合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2为一立体图,显示第一实施例的该发光单元的组立图。
[0026]图3为一剖视图,显示第一实施例的该发光单元与该灯座组合过程的示意图。
[0027]图4为一剖视图,显示第一实施例的该发光单元与该灯座组合完成的示意图。
[0028]图5为一剖视图,显示第二实施例的该发光单元与该灯座组合过程的示意图。
[0029]图6为一剖视图,显示第二实施例的该发光单元与该灯座组合完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实用新型可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实施例。现将仅为例子但非用以限制的二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所附图式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结构内容说明如下:
[0031]图1至图4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构成的简易装修的灯具,该灯具包含一灯座10、多个发光单元20、多个结合单元30以及一灯罩40。
[0032]该灯座10是由可与例如磁铁的磁吸元件相吸引的材质所制,例如铁材、铁的合金或包含散热材质。该灯座10包括一基壁11、一围绕该基壁的周壁12以及一由该基壁11与该周壁12共同界定出的容置空间13,其中该基壁11包含一内表面111、一相背对该内表面111的外表面112以及多个间隔地贯穿该内表面111与该外表面112的贯穿孔113。
[0033]各发光单兀20包括一散热体21、一基板23及至少一发光二极体25。
[0034]该散热体21具有反向间隔设置的一顶面与一底面。该散热体21包含一体成型的一承载部22以及一柱体部24,该承载部22是由该柱体部24远离该底面的一侧径向地向外凸出,即该承载部22的断面面积大于该柱体部24的断面面积,换言之,该柱体部24可以穿过该贯穿孔113,该承载部22无法穿过该贯穿孔113。该散热体21可以热传导该发光二极体25所产生的热,以降低光衰。除了藉由该散热体21的热传导作用外,还可以藉由灯座10进一步地将热排逸至灯具外部,使得灯具的使用寿命与效能提高。
[0035]该承载部22包含一界定出该散热体21的顶面221,该柱体部24包含一界定出该散热体21的底面241。
[0036]该承载部22更包含一背向该顶面221的底环面222、一连接该顶面221与该底环面222的周面223以及至少一由该底环面222朝该顶面221凹入但与该顶面221间隔开的凹槽225。该周面223更包含二线槽224,该承载部22更包含二间隔设置且与该槽孔225相通的线孔226。
[0037]该柱体部24包含一自该底面241朝该顶面221深入但与该顶面221相间隔的槽孔242。该槽孔242与承载部22的线孔226相通,使得一电源的导线26、27可以进入该槽孔242中,再分别由一对应的线孔226穿出,并藉由一对应的线槽224提供各导线26、27抵放定位。
[0038]该基板23为一金属基板并设于该散热体的顶面221,该基板23选自例如铜基板或铝基板。该基板23与二导线26、27电连接,以传导电源来供发光二极体25发出光线。然而实际实施时,该基板23并不以此为限。它可以是PCB (印刷电路板)。
[0039]该发光二极体25是与该基板23电性连接,该发光二极体25选自SMD LED或高功率发光二极体。
[0040]该结合单元30可包含二个第一磁吸元件31 (例如永久磁铁或强力磁铁),各第一磁吸元件31是设于对应的凹槽225中。所述第一磁吸元件31可以黏着剂黏结在散热体21的承载部,使得该第一磁吸元件31的311下端面能与该底环面222齐平,进而使该发光单元20组装于灯座10时,磁吸元件31的下端面311与底环面222能与该基壁11的内表面111完全地贴合。在此必须说明的是,该磁吸元件31可以是呈环状且数量为一个,或者是二个以上且形状及体积与该凹槽225相对应。
[0041]该灯罩40是覆盖在该灯座10上且封闭该容置空间13,该灯罩40为一透光材质所制,其表面可以具有光学设计来因应不同环境的需求。
[0042]参照图3及图4,组合本新型的灯具时,将该散热体21的柱体部24穿入该贯穿孔113使得该结合单元30的二第一磁吸元件31的下端面311与该基壁11的内表面111相面对,直至该等第一磁吸元件31与该内表面111磁性吸附,且该承载部22的底环面222也能与该基壁11的内表面111平整地贴触。
[0043]反之,当要对灯具内的任一发光单元20的发光二极体25或基板23进行更换时,只要握持柱体部24并施予一远离该基壁11内表面111方向的拉拔力,即可解除该第一磁吸元件31与该基壁11的内表面111的磁吸作用。从而,得以将该发光单元20自该灯座10拆离,以进行发光二极体25或基板23的更换或检修。
[0044]续请参阅图5及图6为本新型简易装修的灯具的第二实施例。必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兀件标以相同的符号。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的灯座10为一例如塑胶或铝合金所制(即无法与例如磁铁的磁吸元件相吸引),且在基壁11的外表面112间隔地设有二第二磁吸元件31a,各该第二磁吸件元件31a与一对应的第一磁吸元件31相吸引,使得该发光单元20以可拆离的方式与该灯座10结合。惟实际实施时,该等第二磁吸元件31a可以是设在该贯穿孔113的孔缘或基壁11的内表面111。
[0045]前述是就本实用新型一特定实施例做描述,而依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特征将可做多种变化或修改是可了解的。故对于熟悉此项技艺人士可作的明显替换与修改,仍将并入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灯座,该灯座选自一与磁吸兀件相吸引的材料所制,并包括一基壁、一围绕该基壁的周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与该周壁共同界定出的容置空间,其中该基壁包含相对的一内表面以及一外表面以及至少一贯穿该内、外表面的贯穿孔; 至少一发光单元,包括一散热体、一基板及至少一发光二极体,其中该散热体具有反向间隔设置的一顶面与一底面,该基板设于该散热体的顶面,该发光二极体是与该基板电性连接;以及 一结合单元,包含至少一第一磁吸元件,该第一磁吸元件结合于该散热体以使该发光单元利用该第一磁吸元件以可拆卸的方式与该灯座相吸附地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体包含一柱体部以及一自该柱体部一侧径向延伸的承载部,其中该承载部的一侧面界定出该顶面,该承载部更包含一背向该顶面的底环面、一连接该顶面与该底环面的周面以及至少一由该底环面朝该顶面凹入并与该顶面相间隔开的凹槽,其中该第一磁吸元件是设于该柱体部的该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柱体部更包含一自该底面朝该顶面深入但与该顶面相间隔的槽孔,该承载部更包含二间隔设置且与该槽孔相通的线孔,其中该些线孔分别供一对应的导线穿过并延伸至该槽孔中,该周面更包含二分别与一对应的线孔相衔接的线槽,各该线槽供一对应的导线容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部的断面面积大于该柱体部的断面面积从而该柱体部能穿过该贯穿孔而该承载部无法穿过该贯穿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吸元件包含一与该抵环面齐平的下端面。
6.一种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灯座,包括一基壁、一围绕该基壁的周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与该周壁共同界定出的容置空间,其中该基壁包含相对的一内表面以及一外表面以及至少一贯穿该内、外表面的贯穿孔; 至少一发光单元,包括一散热体、一基板及至少一发光二极体,其中该散热体具有反向间隔设置的一顶面与一底面,该基板设于该散热体的顶面,该发光二极体是与该基板电性连接;以及 一结合单元,包含至少一第一磁吸元件与一第二磁吸元件,该第一磁吸元件结合于该散热体,该第二磁吸兀件是设于该内表面或该外表面并与一对应的该第一磁吸兀件相吸引。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体包含一柱体部以及一自该柱体部一侧径向延伸的承载部,其中该承载部的一侧面界定出该顶面,该承载部更包含一背向该顶面的底环面、一连接该顶面与该底环面的周面以及至少一由该底环面朝该顶面凹入并与该顶面相间隔开的凹槽,其中该第一磁吸元件是设于该柱体部的该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柱体部更包含一自该底面朝该顶面深入但与该顶面相间隔的槽孔,该承载部更包含二间隔设置且与该槽孔相通的线孔,其中该些线孔分别供一对应的导线穿过并延伸至该槽孔中,该周面更包含二分别与一对应的线孔相衔接的线槽,各该线槽供一对应的导线容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部的断面面积大于该柱体部的断面面积从而该柱体部能穿过该贯穿孔而该承载部无法穿过该贯穿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简易装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吸元件包含一与该抵环面齐平的下端面。
【文档编号】F21V21/096GK204227092SQ20142059873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耿中兴 申请人:耿中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