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9378发布日期:2020-04-17 17:5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



背景技术:

led格栅射灯,是嵌入式安装于天花板内的照明灯具,如cn207740843u,广泛应用于需要局部照明或小范围重点照明的商场、宾馆、办公室及住宅等室内场所,既可照明,又能营造宜人的室内环境,led照明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照明现象,比如:眩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编辑的《国际照明工程词汇》中对于眩光作了以下的定义:“眩光是一种视觉条件。这种条件的形成是由于亮度分布不适当,或亮度变化的幅度太大,或空间、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或降低观察重要物体的能力,或同时产生这两种现象”。眩光现象不仅影响观看,而且对视力健康等都有影响,眩光污染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引发眼睛近视类的屈光不正、导致视功能障碍、诱发神经系统和生物钟的紊乱等,现发明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包括灯体、凹槽、防腐层、格栅网、led灯、反光罩、限位板、接线芯片和led驱动,所述灯体内侧设有框架,所述框架内侧设有面板,所述面板一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设有所述凹槽,所述隔板另一侧设有所述格栅网,所述凹槽内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一侧连接有所述led灯,所述led灯下端设有底板,所述灯体内侧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所述反光罩、防静电层和灯壳,所述反光罩、防静电层和灯壳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所述灯壳外侧设有安装孔,所述灯壳内侧设有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设有所述接线芯片,所述接线芯片一侧连接有led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前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led灯扣接。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一侧设有连接处,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连接处与led灯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灯壳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接线芯片与led驱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灯壳外侧设有出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选用ledt5格栅灯,频率为50hz,电源电压为220v,选用嵌入式安装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灯体内侧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与灯体套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凹槽,能够有效的防止光线聚焦一处,凹槽内设置了led灯,这样使led灯散发出的光能够向四处扩散,照亮整个房间,在灯体内设置了反光罩,能够有效的防眩光,当光源的亮度极高或是背景与视野中心的亮度差较大,眩光的产生不仅会对眼睛有一定的损害,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反光罩能够很好的防止眩光的产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led驱动和接线芯片给led灯提供电能,灯体边框选用优质冷轧板材料,具有防生锈和散热的有益效果,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具有很好的防腐性,led灯便于拆卸,不需要借助工具,具有省时省力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的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的灯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灯体;2、框架;3、面板;4、隔板;5、连接处;6、第一挡板;7、凹槽;8、底板;9、防腐层;10、格栅网;11、led灯;12、第二挡板;13、反光罩;14、防静电层;15、出线孔;16、灯壳;17、安装孔;18、限位板;19、接线芯片;20、led驱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包括灯体1、凹槽7、防腐层9、格栅网10、led灯11、反光罩13、限位板18、接线芯片19和led驱动20,所述灯体1内侧设有框架2,所述框架2内侧设有面板3,所述面板3一侧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一侧设有所述凹槽7,所述隔板4另一侧设有所述格栅网10,所述凹槽7内侧设有第一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6一侧连接有所述led灯11,所述led灯11下端设有底板8,所述灯体1内侧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所述反光罩13、防静电层14和灯壳16,所述反光罩13、防静电层14和灯壳16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所述灯壳16外侧设有安装孔17,所述灯壳16内侧设有所述限位板18,所述限位板18一侧设有所述接线芯片19,所述接线芯片19一侧连接有led驱动20。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led灯11前侧设有第二挡板12,所述第二挡板12与led灯11扣接,所述led灯11一侧设有连接处5,所述第一挡板6通过连接处5与led灯11活动连接,所述灯壳16与限位板18固定连接,所述接线芯片19与led驱动20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灯壳16外侧设有出线孔15,出线孔15的主要作用是使外面的线接入灯体1内,所述出线孔15与灯壳16连通,所述安装孔17与灯壳16连通,安装孔17的主要作用是便于灯体1安装,所述led灯11选用ledt5格栅灯,频率为50hz,电源电压为220v,选用嵌入式安装方式,所述灯体1内侧设有防腐层9,所述防腐层9与灯体1套接。

在具体应用时,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凹槽7,能够有效的防止光线聚焦一处,凹槽内设置了led灯11,这样使led灯11散发出的光能够向四处扩散,照亮整个房间,在灯体1内设置了反光罩13,能够有效的防眩光,当光源的亮度极高或是背景与视野中心的亮度差较大,眩光的产生不仅会对眼睛有一定的损害,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反光罩13能够很好的防止眩光的产生,通过led驱动20和接线芯片19给led灯11提供电能,灯体1边框选用优质冷轧板材料,具有防生锈和散热的有益效果,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具有很好的防腐性,led灯11便于拆卸,不需要借助工具,具有省时省力的有益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1)、凹槽(7)、防腐层(9)、格栅网(10)、led灯(11)、反光罩(13)、限位板(18)、接线芯片(19)和led驱动(20),所述灯体(1)内侧设有框架(2),所述框架(2)内侧设有面板(3),所述面板(3)一侧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一侧设有所述凹槽(7),所述隔板(4)另一侧设有所述格栅网(10),所述凹槽(7)内侧设有第一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6)一侧连接有所述led灯(11),所述led灯(11)下端设有底板(8),所述灯体(1)内侧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所述反光罩(13)、防静电层(14)和灯壳(16),所述反光罩(13)、防静电层(14)和灯壳(16)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所述灯壳(16)外侧设有安装孔(17),所述灯壳(16)内侧设有所述限位板(18),所述限位板(18)一侧设有所述接线芯片(19),所述接线芯片(19)一侧连接有led驱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11)前侧设有第二挡板(12),所述第二挡板(12)与led灯(11)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11)一侧设有连接处(5),所述第一挡板(6)通过连接处(5)与led灯(11)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6)与限位板(18)固定连接,所述接线芯片(19)与led驱动(20)通过电线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6)外侧设有出线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11)选用ledt5格栅灯,频率为50hz,电源电压为220v,选用嵌入式安装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内侧设有防腐层(9),所述防腐层(9)与灯体(1)套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的LED格栅灯,包括灯体、凹槽、防腐层、格栅网、LED灯、反光罩、限位板、接线芯片和LED驱动,所述灯体内侧设有框架,所述框架内侧设有面板,所述面板一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设有所述凹槽,所述隔板另一侧设有所述格栅网,所述灯壳外侧设有安装孔,所述灯壳内侧设有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设有所述接线芯片,所述接线芯片一侧连接有LED驱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凹槽,能够有效的防止光线聚焦一处,在灯体内设置了反光罩,能够有效的防眩光,眩光的产生不仅会对眼睛有一定的损害,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灯体边框选用优质冷轧板材料,具有防生锈和散热的有益效果,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具有很好的防腐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赵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中科锐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