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2996发布日期:2020-06-20 15:3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特别涉及一种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



背景技术:

目前,路灯要降低焊后光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透镜凸块消除,降低有效光学效率,但无法有效消除焊后余光;

2、增加额外支架或是挡板截光;有效截光,但降低有效的光学效率、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3、透镜后方增加一层全反射挡板;能有效提高光学效率,但无法有效消除焊后余光。

为了降低(或消除)透镜后方的亮度,需要在增加一层全反射挡板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调控由发光槽部分反射的光线,相比于只有一层全反射挡板而言,更有效的提升有效光学区域与降低焊后余光。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具有发光部、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和第二层内全反射部,所述发光部的底面设有发光槽,所述发光槽的槽顶设有弧形反射部,所述弧形反射部将部分的余光反射至第二层内全反射部,所述第二层内全反射部将所述反射的光线折射出,所述发光槽将部分的光线直射入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再由所述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将直射的光线折射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光部的端部设有发光曲面,所述发光槽将部分的光线直接从所述发光曲面射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透镜本体上端设有出光平面,所述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和所述第二层内全反射部折射出的光线由该出光平面射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透镜本体的一侧部与所述出光平面形成一个非直角的斜面,该斜面与所述发光部之间形成一个非直角台阶。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层内全反射部的一侧具有第一折射斜面,所述第二层内全反射部的一侧设有第二折射斜面,所述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和所述第二层内全反射部之间形成一个v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光曲面为半球状突起部或是半圆柱状凸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透镜本体的一侧还设有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层内全反射部之间形成一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光槽的一侧部高度低于领域侧部的高度,所述发光槽内设有光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层内全反射部、第二层内全反射部和发光曲面射出的光线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层全反射面的结构透镜,通过第二层内全反射部的折射效果,能够将发光槽部分的反射余光挡柱,防止余光射入透镜的后方,降低或是消除透镜的后方余光;提升有效的光学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标记名称:1、透镜本体2、发光部3、第一层内全反射部4、发光槽5、弧形反射部6、发光曲面7、第二层内全反射部8、出光平面9、斜面10、非直角台阶11、第一折射斜面12、第二折射斜面13、v形凹槽14、支撑部15、凹槽16、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具有发光部2、第一层内全反射部3和第二层内全反射部7,发光部2的底面设有发光槽4,发光槽4的槽顶设有弧形反射部5,弧形反射部5将部分余光反射至第二层内全反射部7,第二层全折射7部将反射的光线折射出,发光槽4将部分光线直射入第一层内全反射部3、再由第一层内全反射部3将直射的光线折射出。

优选的,发光部2的端部设有发光曲面6,发光槽4将部分光线直接从发光曲面6射出。光源发出的光线主要由发光曲面射出,部分反射的光线由第二层内全反射部7折射出,还剩一部分光线由第一层内全反射部3折射出。消除发光槽4光线反射的余光进入透镜后方,提升有效的光学效率。

优选的,透镜本体1上端设有出光平面8,第一层内全反射部3和第二层内全反射部7折射出的光线由该出光平面射出。

优选的,透镜本体1的一侧部与出光平面8形成一个非直角的斜面9,该斜面9与发光部2之间形成一个非直角台阶10。

优选的,第一层内全反射部3的一侧具有第一折射斜面11,第二层内全反射部7的一侧设有第二折射斜面12,第一层内全反射部3和第二层内全反射部7之间形成一个v形凹槽13。

优选的,发光曲面6为半球状突起部或是半圆柱状凸起部。

优选的,透镜本体1的一侧还设有一支撑部14,支撑部14与第二层内全反射部7之间形成一凹槽15。

优选的,发光槽4的一侧部高度低于领域侧部的高度,发光槽4内设有光源16。

优选的,第一层内全反射部3、第二层内全反射部7和发光曲面6射出的光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层全反射面的结构透镜,通过第二层内全反射部7的折射效果,能够将发光槽4部分的反射余光挡柱,防止余光射入透镜的后方,降低或是消除透镜的后方余光;提升有效的光学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具有发光部、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和第二层内全反射部,所述发光部的底面设有发光槽,所述发光槽的槽顶设有弧形反射部,所述弧形反射部将部分的余光反射至第二层内全反射部,所述第二层内全反射部将所述反射的光线折射出,所述发光槽将部分的光线直射入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再由所述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将直射的光线折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的端部设有发光曲面,所述发光槽将部分的光线直接从所述发光曲面射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上端设有出光平面,所述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和所述第二层内全反射部折射出的光线由该出光平面射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的一侧部与所述出光平面形成一个非直角的斜面,该斜面与所述发光部之间形成一个非直角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内全反射部的一侧具有第一折射斜面,所述第二层内全反射部的一侧设有第二折射斜面,所述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和所述第二层内全反射部之间形成一个v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曲面为半球状突起部或是半圆柱状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的一侧还设有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层内全反射部之间形成一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槽的一侧部高度低于领域侧部的高度,所述发光槽内设有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内全反射部、第二层内全反射部和发光曲面射出的光线平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层内全反射面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具有发光部、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和第二层内全反射部,发光部的底面设有发光槽,发光槽的槽顶设有弧形反射部,弧形反射部将部分的余光反射至第二层内全反射部,第二层内全反射部将反射的光线折射出,发光槽将部分的光线直射入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再由第一层内全反射部将直射的光线折射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层全反射面的结构透镜,通过第二层内全反射部的折射效果,能够将发光槽部分的反射余光挡柱,防止余光射入透镜的后方,降低或是消除透镜的后方余光;提升有效的光学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龙;郑伊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3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