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2200发布日期:2020-07-17 16:1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室内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室内设计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提高,汽车氛围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室内,以营造更好的室内环境,提高汽车的档次感。氛围灯主要由光源和导光体构成,通过导光体对光源的折射作用从而得到可视的光带结构。导光体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氛围灯的使用效果。目前氛围灯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1、导光体长度长,光衰严重,因此,从视觉角度上看,导光体的亮度不一致;2、导光体亮度太强,照射出来的光线不够柔和,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感受。汽车室内阅读顶灯面积大,相应的导光体结构长,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减少光衰,使导光体的亮度保持一致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获得更加柔和的光照,提高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解决现有氛围灯结构光衰严重、亮度不均匀且舒适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顶棚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按钮组件及装在壳体外圈上的面罩,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线路板总成;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光条,所述线路板总成上设置有两个发光源,发光源分别照射在导光条的两端;所述导光条上设置有氛围灯灯罩。

为使导光条的光线强度保持一致性,减少光衰,所述导光条的底面设置有一组反光齿,相邻反光齿间设置有反光平面,所述反光齿相对于导光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反光齿从导光条的端部向导光条的中心可分为三段,分别为渐变齿一段、渐变齿二段和恒定齿段;所述渐变齿一段为斜齿结构,倾斜角度从导光条的端部向中间逐渐增大,反光齿间的反光平面长度相同;所述渐变齿二段为直齿结构,反光齿间的反光平面长度从靠近渐变齿一段的一端向恒定齿段逐渐递减;所述恒定齿段为直齿结构且反光平面的长度保持不变。

进一步的,所述渐变齿一段中反光齿的倾斜角度为10°~45°,所述渐变齿二段中反光平面长度为0.46mm~0.16mm,所述恒定齿段中反光平面长度为0.16mm。

为提高导光条的效果,同时方便装配,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光条安置槽,导光条置于导光条安置槽内,所述氛围灯灯罩装在导光条安置槽上;所述导光条安置槽位于导光条的两端设置有透光孔,透光孔位于发光源的正上方,所述导光条的两端向下弯曲伸入透光孔内使导光条的端面位于发光源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条的侧向设置有一组定位柱,所述导光条安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槽口。

为使光照更加的柔和舒适,所述氛围灯灯罩由掺杂有反光粉的透明材料制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光体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发光源,两端的发光源向导光体的中间传动,从而保证导光体有足够的发光强度。然后通过导光体上反光齿的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导光体的光衰,同时保证导光体各部分折射光强度的一致性,从而使导光体看上去亮度一致。所述氛围灯灯罩由掺杂有反光粉的透明材料制得,使导光体发出的光线更加的柔和舒适。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条位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光齿展开状态下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顶棚上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按钮组件2及装在壳体1外圈上的面罩3及后盖8,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线路板总成4。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光条5,所述线路板总成4上设置有两个发光源6,发光源6分别照射在导光条5的两端;所述导光条5上设置有氛围灯灯罩7,所述氛围灯灯罩7由掺杂有反光粉的透明材料制得,从而使散发出来的光线更加的柔和。

为便于导光条5和氛围灯灯罩7的安装,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光条安置槽101,导光条5置于导光条安置槽101内,所述氛围灯灯罩7装在导光条安置槽101上。所述导光条5的侧向设置有一组定位柱506,所述导光条安置槽10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柱506相适配的定位槽口102,通过定位柱506和定位槽口102的配合直接将导光条5卡装在壳体1上,所述氛围灯灯罩7上也设置有相应的定位柱结构与壳体1上的定位槽口配合。所述导光条安置槽101位于导光条5的两端设置有透光孔103,透光孔103位于发光源6的正上方,所述导光条5的两端向下弯曲伸入透光孔103内使导光条5的端面位于发光源6的正上方,使发光源6直接照射在导光条5的端面上且不会漏光照射到导光条的其他位置,所述发光源6为led光源。

为减小导光条5的光衰,使导光条的亮度保持一致,所述导光条5的底面设置有一组反光齿501,相邻反光齿501间设置有反光平面502,所述反光齿501相对于导光条5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如图4、图5所示,所述反光齿501从导光条5的端部向导光条5的中心可分为三段,分别为渐变齿一段503、渐变齿二段504和恒定齿段505。所述渐变齿一段503为斜齿结构,倾斜角度从导光条5的端部向中间逐渐增大,倾斜角度为10°~45°;反光齿501间的反光平面502长度相同。所述渐变齿二段504为直齿结构,反光齿501间的反光平面502长度从靠近渐变齿一段503的一端向恒定齿段505逐渐递减。所述恒定齿段505为直齿结构且反光平面502的长度保持不变。所述渐变齿二段504中反光平面502长度为0.46mm~0.16mm,所述恒定齿段505中反光平面502长度为0.16mm。该反光齿501结构设计,使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整个导光条5亮度到达高度的一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顶棚上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按钮组件(2)及装在壳体(1)外圈上的面罩(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线路板总成(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光条(5),所述线路板总成(4)上设置有两个发光源(6),发光源(6)分别照射在导光条(5)的两端;所述导光条(5)上设置有氛围灯灯罩(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5)的底面设置有一组反光齿(501),相邻反光齿(501)间设置有反光平面(502),所述反光齿(501)相对于导光条(5)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反光齿(501)从导光条(5)的端部向导光条(5)的中心可分为三段,分别为渐变齿一段(503)、渐变齿二段(504)和恒定齿段(505);所述渐变齿一段(503)为斜齿结构,倾斜角度从导光条(5)的端部向中间逐渐增大,反光齿(501)间的反光平面(502)长度相同;所述渐变齿二段(504)为直齿结构,反光齿(501)间的反光平面(502)长度从靠近渐变齿一段(503)的一端向恒定齿段(505)逐渐递减;所述恒定齿段(505)为直齿结构且反光平面(502)的长度保持不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齿一段(503)中反光齿(501)的倾斜角度为10°~45°,所述渐变齿二段(504)中反光平面(502)长度为0.46mm~0.16mm,所述恒定齿段(505)中反光平面(502)长度为0.1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光条安置槽(101),导光条(5)置于导光条安置槽(101)内,所述氛围灯灯罩(7)装在导光条安置槽(101)上;所述导光条安置槽(101)位于导光条(5)的两端设置有透光孔(103),透光孔(103)位于发光源(6)的正上方,所述导光条(5)的两端向下弯曲伸入透光孔(103)内使导光条(5)的端面位于发光源(6)的正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5)的侧向设置有一组定位柱(506),所述导光条安置槽(10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柱(506)相适配的定位槽口(10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灯灯罩(7)由掺杂有反光粉的透明材料制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顶棚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按钮组件及装在壳体外圈上的面罩,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线路板总成;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光条,所述线路板总成上设置有两个发光源,发光源分别照射在导光条的两端;所述导光条上设置有氛围灯灯罩。所述导光条的底面设置有一组反光齿,相邻反光齿间设置有反光平面,所述反光齿相对于导光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反光齿从导光条的端部向导光条的中心可分为三段,分别为渐变齿一段、渐变齿二段和恒定齿段。本实用新型导光条安装方便,且散发出的光线亮度均匀性好且光线柔和,舒适性好,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室内氛围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汪春华;汪德宏;杨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山奥特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