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台灯混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05772发布日期:2021-10-19 22:3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台灯混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led台灯混光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台灯混光装置,属于台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台灯的应用日益广泛,读写台灯作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辅助工具,国家标准提出了完整的评价指标和测试方法。光色特性中的照度、照度均匀度是评价读写台灯主要性能指标。照度及照度均匀度水平是对改善使用者视觉功效,舒适性,缓解视觉疲劳有重要影响。在国家标准中,按照规定的测量方法,照度均匀度值要求不高于3。照度均匀度值越高,越容易引起使用者的视觉疲劳,造成视觉的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led台灯混光装置,使其照度均匀度值稳定控制在1.5以下,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视觉功效及舒适性,缓解视觉疲劳现象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台灯混光装置,包括反光罩、混光板、柔光板、微型气泡和偏光镜片,所述反光罩两侧壁内分别安装有led灯珠,两个led灯珠在反光罩侧壁内侧对称布置,所述led灯珠与反光罩的内侧壁间涂有导热硅脂,所述反光罩内固定安装混光板,所述混光板内部均匀分布密闭微孔结构,所述混光板、偏光镜片和柔光板依次连接。
5.优选地,所述反光罩采用金属材质。
6.优选地,所述反光罩的反光面为凸形球面。
7.优选地,所述反光罩的反光面上镀有电镀涂层。
8.优选地,所述混光板接近所述led灯珠侧采用凹透镜面。
9.优选地,所述混光板接近所述反光罩的反光面侧采用凹透镜面。
10.优选地,所述混光板采用光学有机玻璃材质,所述微孔直径为0.1

1mm。
11.优选地,所述混光板内部的微孔内密闭有惰性气体。
12.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氙气,所述氙气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13.优选地,所述混光板上分布3个同心区域,3个同心区域内微孔的分布密度呈阶梯式分布。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台灯混光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采用led灯珠侧发光技术,配有密闭微孔混光板,每一个密闭微孔相当于一个微小透镜,led灯珠发出的光线在混光板及反射罩作用下,光线被足够多次的折射,反射,分解,最后达到照射区,从而实现了光线的充分的均布。按照国标规定的测量方法,采用本技术方案,照度均匀度值稳定小于1.5。
16.2、本实用新型中led灯珠通过导热硅脂直接与金属反射罩相连,有利于led灯珠充分散热,降低led灯珠工作温度,有利于延长led的使用寿命,减小由led光衰现象的发生。
17.3、本实用新型中,反射镜片能够有选择的使蓝光发生干涉反射,从而有效减少投射到台灯照射区的蓝光数量,从而减小蓝光危害。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9.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led台灯混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led台灯混光装置的拆解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蓝光干涉反射原理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混光原理示意图一;
26.图7为本发明混光原理示意图二;
27.其中,1

led灯珠,2

反光罩,3

混光板,4

柔光板,5

电镀涂层,6

微型气泡,7

偏光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9.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

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led台灯混光装置,1.包括反光罩2、混光板3、柔光板4、微型气泡6和偏光镜片7,所述反光罩2两侧壁内分别安装有led灯珠1,两个led灯珠1在反光罩2侧壁内侧对称布置,所述led灯珠1与反光罩2的内侧壁间涂有导热硅脂,所述反光罩2内固定安装混光板3,所述混光板3内部均匀分布密闭微孔结构,所述混光板3、偏光镜片7和柔光板4依次连接。
30.所述混光板3接近所述led灯珠1侧采用凹透镜面。所述混光板3接近所述反光罩2的反光面侧采用凹透镜面。
31.所述混光板3采用光学有机玻璃材质,所述微孔直径为0.1

1mm。
32.所述混光板3内部的微孔内密闭有惰性气体。所述惰性气体为氙气,所述氙气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33.所述反光罩2采用金属材质,其反光面为凸形球面,反光面采用真空电镀工艺镀有电镀涂层5。
34.所述led灯珠1所发出的光线从侧边进入混光板3,进入侧,混光板3边缘为凹透镜面,凹透镜面的设置有利与进入混光板3的光线向四周均匀扩散。
35.混光板3内部分布一定数量的密闭微孔,每一个微孔相当于一个小透镜,光线在进入混光板后,进入微孔时一部分光线被微孔边界反射,另一部分光线折射进入微孔内部。进入微孔内部的光线在穿出微孔时再一次经过折射和反射作用,这样光线在进入混光板后经过不停折射、反射,汇集。
36.在混光板3上平面上分布3个同心区域,3个区域内,微孔的分布密度呈阶梯式分布,一般情况下,ⅰ区微孔密度最高,ⅱ区微孔密度较高,ⅲ区微孔密度最低。
37.当光线穿过混光板3投射到反光罩2时,光线被反光罩2反射进混光板3,经再次混光,最后直到经反射镜片7及柔光板8穿出发光板装置。
38.当光线穿过反射镜片7时,能够有选择的对波长约460nm的蓝光起到干涉反射作
用,多数蓝光被从而有效减少投射到台灯照射区的蓝光数量,从而减小蓝光危害。
3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方式记载的特征的合理组合,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led台灯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罩(2)、混光板(3)、柔光板(4)、微型气泡(6)和偏光镜片(7),所述反光罩(2)两侧壁内分别安装有led灯珠(1),两个led灯珠(1)在反光罩(2)侧壁内侧对称布置,所述led灯珠(1)与反光罩(2)的内侧壁间涂有导热硅脂,所述反光罩(2)内固定安装混光板(3),所述混光板(3)内部均匀分布密闭微孔结构,所述混光板(3)、偏光镜片(7)和柔光板(4)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台灯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2)采用金属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台灯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2)的反光面为凸形球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台灯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2)的反光面上镀有电镀涂层(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台灯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板(3)接近所述led灯珠(1)侧采用凹透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台灯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板(3)接近所述反光罩(2)的反光面侧采用凹透镜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台灯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板(3)采用光学有机玻璃材质,所述微孔直径为0.1

1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台灯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板(3)内部的微孔内密闭有惰性气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台灯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氙气,所述氙气压力大于大气压力。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台灯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板(3)上分布3个同心区域,3个同心区域内微孔的分布密度呈阶梯式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台灯混光装置,该混光装置包括反光罩、混光板、柔光板、微型气泡和偏光镜片,反光罩两侧壁内分别安装有LED灯珠,两个LED灯珠在反光罩侧壁内侧对称布置,LED灯珠与反光罩的内侧壁间涂有导热硅脂,反光罩内固定安装混光板,混光板内部均匀分布密闭微孔结构,混光板、偏光镜片和柔光板依次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照度均匀度值高,容易引起使用者的视觉疲劳,造成视觉的不舒适感。提供一种LED台灯混光装置,使其照度均匀度值稳定控制在1.5以下,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视觉功效及舒适性,缓解视觉疲劳现象的发生。缓解视觉疲劳现象的发生。缓解视觉疲劳现象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利刚
技术研发日:2021.03.12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