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32623发布日期:2022-04-16 22:2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尤指一种具有降低重心及隔热的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2.一般运用于宗教上的容器蜡烛,通常必须长时间点燃,但在使用中常因随着蜡烛持续燃烧,蜡烛自重会渐渐减轻,当燃烧至底部时,形成上重下轻,容器蜡烛的重心随之上升,如遇风吹或震动,容易导致燃烧中的蜡烛倾倒,而发生火灾意外;另外,当蜡烛长时间燃烧至底部时,蜡烛容器的底部温度会上升,也极易于桌面上产生烙痕,损坏桌面的美观。
3.缘此,目前已揭示一种蜡烛,如图3所示,是在一容器31的底部装填有隔热液32,再于隔热液32的上方装填蜡层33,使蜡烛点燃后,高温不会传导到容器31底部的桌面上。然而,该式蜡烛虽然装填有隔热液32,但隔热液32极易在该蜡烛长期置放后向外挥发,如图4所示,因此便会在蜡层33底部与容器 31底部间产生一中空层a,使蜡烛的重心上移,在使用上更易发生倾倒,或因蜡层33的重量过重,以胶膜制成的容器31无法支撑其重量而被挤压变形,而显有改进的必要。
4.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此,加以研究创新,终揭示一种新型的蜡烛容器之配重隔热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蜡烛重心,避免蜡烛在使用时倾倒,能够阻绝热能、使用更安全的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
7.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包括:
8.一容器;
9.一配重隔热层,由多数固态颗粒与凝固剂的混合物所构成,充填于所述容器的底部;
10.一烛芯,所述烛芯底端沉入于所述容器的底部;
11.以及一蜡层,所述蜡层充填于所述容器中,并位于所述配重隔热层的上方,且使所述烛芯穿置于所述蜡层内,并使所述烛芯的顶端露出所述蜡层的顶端。
12.进一步,所述烛芯的底段直接置于所述容器的底部与所述配重隔热层之间,且令所述烛芯贯穿所述配重隔热层。
13.进一步,所述烛芯的底部连接有一盘体,所述盘体置于所述容器的底部与所述配重隔热层之间,且令所述烛芯贯穿所述配重隔热层。
14.进一步,所述烛芯的底部连接有一盘体,所述盘体置于所述配重隔热层的顶端。
15.进一步,所述配重隔热层的固态颗粒是指砂、炭渣或炉渣。
16.进一步,所述配重隔热层的凝固剂是指植物或矿物凝胶。
17.进一步,所述配重隔热层的凝固剂是指洋菜粉与水的混合物。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通过配重隔热层的固态颗粒及凝固剂,使得蜡烛在长期储存下,即使部分凝固剂挥发,依然能保持蜡层与容器的底部间不会形成中空状态,通过固态颗粒的填充能够增加蜡烛整体底部的重量,可以降低蜡烛的重心,避免蜡烛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倒外,还可以达到隔热的效果,使得其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凝固剂挥发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现有技术中蜡烛在绝热液挥发后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6.参看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包括一容器11;一配重隔热层12,由多数固态颗粒121与凝固剂122的混合物所构成,填充于所述容器11的底部;一烛芯13,所述烛芯13的底端131沉入于所述容器11的底部;以及一蜡层14,所述蜡层14填充于所述容器11中,并位于所述配重隔热层12的上方,且使所述烛芯13穿置于所述蜡层14内,并使所述烛芯13的顶端132露出所述蜡层14的顶端。
27.所述烛芯13的底段是直接置于所述容器11的底部与所述配重隔热层12之间,且使所述烛芯13贯穿所述配重隔热层2。
28.所述蜡层14可取自固态蜡、液态蜡(如酥油)或果冻蜡等,本实用新型不予自限。
29.所述烛芯13的底部连接有一盘体131a,所述盘体131a可制自金属材,所述盘体131a设置于所述容器1的底部与所述配重隔热层2之间,且令所述烛芯 13贯穿所述配重隔热层12。
30.所述烛芯13的底部连接有一盘体131a,以跨置于所述配重隔热层12的顶端。
31.本实用新型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中所述配重隔热层12可填充于所述容器
11的底部后凝固硬化,而将所述烛芯13的底段包裹、固定于内,或者可令所述配重隔热层12于所述容器11外凝固硬化后,贯穿一穿孔120供所述烛芯13穿入后,再置入于所述容器11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不予自限。
32.所述配重隔热层12的固态颗粒121是指砂、炭渣或高炉渣等耐热、配重材质。
33.所述配重隔热层12的凝固剂122是指如淀粉等植物凝胶、石膏或水泥等矿物凝胶、洋菜粉与水混合物的化工凝胶,本新型并不予自限。
34.所述容器11是可以制自玻璃或pet、pvc等胶膜或其他耐热材料,本新型并不予自限。
35.本实用新型配重隔热层12是由多数固态颗粒121与凝固剂122所组成,使得蜡烛在长期储存下,即使部分凝固剂122挥发,纵然因长期储放后导致部份的凝固剂122向外挥发,仍然可以借由剩余的固态颗粒121,使得蜡层14与容器11的底部之间不会形成中空状态(如图2所示),借由固态颗粒121可以增加蜡烛整体底部的重量,除了可以降低蜡烛的重心,避免蜡烛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倒外,也同样可以达到隔热的效果,阻绝热能,使得其使用更安全。
36.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容器;一配重隔热层,由多数固态颗粒与凝固剂的混合物所构成,充填于所述容器的底部;一烛芯,所述烛芯底端沉入于所述容器的底部;以及一蜡层,所述蜡层充填于所述容器中,并位于所述配重隔热层的上方,且使所述烛芯穿置于所述蜡层内,并使所述烛芯的顶端露出所述蜡层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隔热层具有贯穿配重隔热层的穿孔,用以供烛芯穿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烛芯的底段直接置于所述容器的底部与所述配重隔热层之间,且令所述烛芯贯穿所述配重隔热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烛芯的底部连接有一盘体,所述盘体置于所述容器的底部与所述配重隔热层之间,且令所述烛芯贯穿所述配重隔热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烛芯的底部连接有一盘体,所述盘体置于所述配重隔热层的顶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隔热层的固态颗粒是指砂、炭渣或炉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隔热层的凝固剂是指植物或矿物凝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隔热层的凝固剂是指洋菜粉与水的混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是制自玻璃或胶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蜡烛容器的配重隔热结构,它涉及蜡烛隔热技术领域,其包括:一容器;一配重隔热层,所述配重隔热层是由多数固态颗粒与凝固剂的混合物所构成,充填于所述容器的底部;一烛芯,所述烛芯底端沉入于所述容器的底部;以及一蜡层,充填于所述容器中,并位于所述配重隔热层的上方,且使所述烛芯穿置于所述蜡层内,并使所述烛芯之顶端露出所述蜡层的顶端;借由所述配重隔热层降低蜡烛重心,以避免蜡烛在使用时发生倾倒,也可借所述配重隔热层阻绝热能,以增进使用安全。以增进使用安全。以增进使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林政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政毅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