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及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97441发布日期:2024-02-09 12:3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及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源,特别是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及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激光照明显示技术逐渐成了照明显示领域的中一种趋势。激光照明显示技术主要是通过蓝色激光激发发光材料来获得其他波段的荧光,进一步的,发光装置按照其封装后工作状态可以分为动态发光模块和静态发光模块两大类。

2、动态发光模块一般是将发光材料封装在色轮上,静态发光模块所用发光材料一般选用导热性能相对较好的发光陶瓷。然而静态发光模块的发光陶瓷同色轮上所用发光材料相比,在发光性能上略有不足。

3、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具有发光性能高、光损失小的优点,同时该波长转换装置具有能够承受更高功率光源连续照射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波长转换模块以及具有这种波长转换模块的发光装置,能够减少发光层内部的激光激发的荧光的横向导光,进而实现提高波长转换模块的发光性能;同时实现波长转换模块能够承受住更高功率光源连续照射的可能性。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波长转换模块,透明部件,所述透明部件具有位于激发光入射侧和受激光出射侧的第一主面,以及具有与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

3、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透明部件的第二主面;

4、发光层,其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透明部件的第二主面粘接;

5、第二反射层,其覆盖在所述发光层的除与所述粘接层结合的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

6、介质膜,其设置在所述透明部件的第一主面和/或第二主面上;

7、其中,所述介质膜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对应于所述发光层;所述第二反射层与所述介质膜在激发光入射方向上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

8、可选地,所述第二反射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所述第二反射层在垂直于激发光入射方向上与所述发光层尺寸相同的部分;第二部分为所述第二反射层除去第一部分余下的部分;其中,所述介质膜在激发光入射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反射层的第二部分在激发光入射方向上的投影。

9、可选地,波长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一反射层,其设置于所述发光层的远离所述透明部件一侧与所述第二反射层之间。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层选自金属铝或金属银;所述第二反射层的材料包括载体和反射粒子,所属载体包括有机载体、无机载体、陶瓷载体;所述反射粒子包括: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钇、氧化锆、氧化铝、硫酸钡及硅酸铝中的至少一种。

11、可选地,所述中空结构的尺寸与所述发光层的尺寸大小相差±10%。

12、可选地,所述中空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发光层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13、可选地,所述介质膜为蓝光截止膜。

14、可选地,当所述介质膜设置在所述透明部件的第一主面时,所述第二反射层第二部分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透明部件的第二主面贴合;当所述介质膜设置在所述透明部件的第二主面时,所述第二反射层第二部分的顶部延伸至所述介质膜贴合。

15、可选地,所述发光层选自yag:ce陶瓷、yag:ce+al2o3陶瓷中的一种。

16、可选地,所述发光层的厚度范围为50μm-150μm。

17、可选地,所述透明部件选自蓝宝石。

18、可选地,所述透明部件的厚度范围为0.2mm-1mm。

19、可选地,所述粘接层选自透光硅胶。

2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激发光源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中所述发光层的尺寸基本等于所述激光光源的入射激光光斑的尺寸。

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波长转换模块,通过设置介质膜的中空结构对应于发光层,介质膜在激发光入射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二反射层部分重叠,使得入射的激发光穿过中空结构照射在发光层上,其余激发光被介质膜反射或吸收,避免第二反射层的材料被大功率激发光直射进而损坏,实现了波长转换模块能够承受住更高功率光源连续照射的可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所述第二反射层在垂直于激发光入射方向上与所述发光层尺寸相同的部分;第二部分为所述第二反射层除去第一部分余下的部分;其中,所述介质膜在激发光入射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反射层的第二部分在激发光入射方向上的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反射层,其设置于所述发光层的远离所述透明部件一侧与所述第二反射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选自金属铝或金属银;所述第二反射层的材料包括载体和反射粒子,所属载体包括有机载体、无机载体、陶瓷载体;所述反射粒子包括: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钇、氧化锆、氧化铝、硫酸钡及硅酸铝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的尺寸与所述发光层的尺寸大小相差±10%。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发光层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膜为蓝光截止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介质膜设置在所述透明部件的第一主面时,所述第二反射层第二部分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透明部件的第二主面贴合;当所述介质膜设置在所述透明部件的第二主面时,所述第二反射层第二部分的顶部延伸至所述介质膜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选自yag:ce陶瓷、yag:ce+al2o3陶瓷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厚度范围为50μm-15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部件选自蓝宝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部件的厚度范围为0.2mm-1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选自透光硅胶。

14.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光源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中所述发光层的尺寸等于所述激发光源的入射激光光斑的尺寸。


技术总结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及发光装置。该波长转换模块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部件、粘接层和发光层,所述透明部件的朝向所述发光层的表面还设有介质膜,所述介质膜围绕所述粘接层,所述发光层的除与所述粘接层结合的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设有第二反射层。本申请的波长转换模块,通过设置第二反射层,能够将发光层拘束在反射层内,使得入射激光仅能从透明部件侧出光,减少了发光层内部的激光激发的荧光的横向导光,同时该荧光可以反射至出光面导出,实现了提高波长转换模块出光面的荧光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乾,简帅,王艳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