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积双光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18894发布日期:2023-04-19 18:2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小体积双光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照明,具体涉及一种小体积双光透镜。


背景技术:

1、公开号为cn211875920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快拆式远近光一体化led汽车前照灯,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近光led光源模组1、位于近光led光源模组1下方的远光led光源模组、挡光机构3和透镜4。近光led光源模组1和远光led光源模组设置在同一个散热基板的上下两侧,由于led光源存在一定的厚度(通常为1-2mm),且中间还要留出空间给散热基板,因此,两个光源模组的发光面之间必然存在着较大的间距(通常为5-7mm),导致系统体积大。

2、因此led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实现小型化,但当大灯的尺寸缩小时(比如缩小到40*40mm以内),如果想利用现有的挡光机构等机械装置来实现远近光的切换非常困难。此外,由于小型车灯的散热空间有限,因此整个透镜的功率通常比较低,而挡光机构包括设于透光槽内的挡光片、挡光片支架以及电磁阀,其中的电磁阀通常要消耗4-8w的电功率,而这部分电功率都会转化为热量,导致led光源散热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散热效率高的小体积双光透镜。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小体积双光透镜,包括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光路转折件和透镜,所述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分设于所述光路转折件相对的两侧,所述光路转折件与所述远光模组对应的一侧设有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透镜的焦点对应,且第一反射面与所述透镜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光路转折件靠近透镜一侧的上边缘经透镜成像后形成近光的明暗截止线,所述近光模组出射的光大部分从光路转折件的上方经过并被透镜折射后形成近光分布;所述远光模组出射大部分会聚到光路转折件的第一反射面上,经过第一反射面反射后再被透镜折射形成远光分布。

4、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件的第一反射面与所述透镜的光轴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5、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件与透镜对应的上边缘的厚度小于1mm。

6、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件的截面为三角形,采用铝板制成或在所述第一反射面上镀设金属膜。

7、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件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光路转折件与近光模组对应的一侧设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与透镜的光轴之间的夹角小于10°。

8、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件采用金属铝制成或采用铝板拼成或采用玻璃制成并在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上镀设金属膜,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在靠近透镜的一侧形成楔形棱角。

9、进一步的,所述近光模组包括近光led光源和与所述近光led光源对应的近光反光杯,所述近光led光源的发光面的水平高度低于透镜的光轴。

10、进一步的,所述近光反光杯下端的水平高度低于透镜的光轴。

11、进一步的,所述远光模组包括远光led光源和与远光led光源对应的远光反光杯,所述远光led光源与透镜的水平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

12、进一步的,所述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安装于同一散热主体上。

13、本发明提供的小体积双光透镜,包括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光路转折件和透镜,所述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分设于所述光路转折件相对的两侧,所述光路转折件与所述远光模组对应的一侧设有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透镜的焦点对应,且第一反射面与所述透镜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光路转折5件靠近透镜一侧的上边缘经透镜成像后形成近光的明暗截止线,所述近光模组

14、出射的光大部分从光路转折件的上方经过并被透镜折射后形成近光配光分布;所述远光模组出射大部分会聚到光路转折件的第一反射面上,经过第一反射面反射后再被透镜折射形成远光分布。该小体积双光透镜采用光路转折件代替传

15、统的挡光机构,实现近光照明和远光照明,不仅占用空间小,且不会产生额外0的热量,有效改善了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小体积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光路转折件和透镜,所述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分设于所述光路转折件相对的两侧,所述光路转折件与所述远光模组对应的一侧设有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透镜的焦点对应,且第一反射面与所述透镜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光路转折件靠近透镜一侧的上边缘经透镜成像后形成近光的明暗截止线,所述近光模组出射的光大部分从光路转折件的上方经过并被透镜折射后形成近光分布;所述远光模组出射大部分会聚到光路转折件的第一反射面上,经过第一反射面反射后再被透镜折射形成远光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折件的第一反射面与所述透镜的光轴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折件与透镜对应的上边缘的厚度小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折件的截面为三角形,采用铝板制成或在所述第一反射面上镀设金属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折件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光路转折件与近光模组对应的一侧设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与透镜的光轴之间的夹角小于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体积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折件采用金属铝制成或采用铝板拼成或采用玻璃制成并在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上镀设金属膜,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在靠近透镜的一侧形成楔形棱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组包括近光led光源和与所述近光led光源对应的近光反光杯,所述近光led光源的发光面的水平高度低于透镜的光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体积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反光杯下端的水平高度低于透镜的光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光模组包括远光led光源和与远光led光源对应的远光反光杯,所述远光led光源与透镜的水平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安装于同一散热主体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体积双光透镜,包括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光路转折件和透镜,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分设于光路转折件相对的两侧,光路转折件与远光模组对应的一侧设有第一反射面,第一反射面与透镜的焦点对应,且第一反射面与透镜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光路转折件靠近透镜一侧的上边缘经透镜成像后形成近光的明暗截止线,近光模组出射的光大部分从光路转折件的上方经过并被透镜折射后形成近光配光分布;远光模组出射大部分会聚到光路转折件的第一反射面上,经过第一反射面反射后再被透镜折射形成远光分布。该双光透镜采用光路转折件代替传统的挡光机构,实现近光照明和远光照明,不仅占用空间小,且不会产生额外的热量,有效改善了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龙涛,邹诚,黄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晶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