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6581发布日期:2023-05-11 13:1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照明灯具的,特别是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汽车车灯,大多采用卤素灯泡或氙气灯作为发光光源,其缺点是能耗大,发热量大,对周边零件的材料要求较高;氙气灯元件体积大,不利于布置,不符合国家的节能环保要求;并且灯泡点亮速度慢,使用寿命短,特别是卤素灯灯泡点亮后光线昏暗,导致夜间开车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伴随着led光源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市面上传统的卤素灯以及氙气灯将逐渐被取代;于是出现了使用led作为光源的近光模组、远光模组以及远近光模组。

2、目前市场上的这类光源为led的远近光模组提供的近光光束同样需要满足gb或ece标准的要求,两标准中近光截止线上方的暗区有光照要求即ⅲ区八个点的要求;目前现有的远近光模组主要是通过在其上安装的透镜上设置小结构来补充暗区(ⅲ区)八个点光,从而达到标准值;由于透镜为外观件,在透镜上设置小结构对有些汽车厂家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主要是因为这些小结构会影响灯具的外观美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通过第二光学体顶部设置有的进光面进入光线提供给辅助出光体,并由第三出光面出对近光光束中的暗区进行补充,从而无需在透镜上设置小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led远近光模组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包括底座、led光源组件以及光束成型组件,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述第一led光源位于所述第二led光源上方;所述光束成型组件包括第一光学体和第二光学体,两者结构相对独立,所述第二光学体的顶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明暗截止线成型面、进光面和支撑面,其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辅助出光体,所述辅助出光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三出光面;所述第一光学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光学体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上方,使得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与进光面由所述第一光学体的下方向前延伸出;所述光束成型组件与led光源组件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位于所述第一led光源的前方,所述第二光学体位于所述第二led光源的前方;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用于与所述第一led光源、第一光学体配合形成带明暗分界线的近光光束;所述进光面用于光线进入提供给所述辅助出光体,并由所述第三出光面出对所述近光光束中的暗区进行补充。

4、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第一光学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出光面,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的宽度a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宽度b。

5、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的中部设置有挡光台,所述挡光台用于对近光光束中照射在50l炫目点的光线进行遮挡。

6、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挡光台的宽度为3-4.5mm,高度为0.05-0.15mm。

7、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进光面的宽度c为2.5-4mm。

8、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第一出光面呈角度倾斜,倾斜角度范围为85-105度。

9、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led光源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一限位孔,当所述第一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时,使得所述led光源组件限位在所述底座上。

10、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第二光学体通过所述第一光学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光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外侧设置有插卡脚,所述插卡脚上设置有卡接用的凸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接口;所述第二光学体的两侧设置有插片,所述插片的后端设置有预压平台;所述第二光学体设置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第一光学体两侧的所述插槽插入所述插片,并通过所述插槽的入口端抵触所述预压平台,将所述第二光学体预压在所述底座上,同时所述第一光学体上的所述插卡脚卡入所述卡接口,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从而将所述第二光学体同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11、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第一光学体与第二光学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柱和第二限位孔,当所述第二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时,使得所述第二光学体限位在所述第一光学体上;所述第一光学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第三限位柱和第三限位孔,当所述第三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三限位孔时,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限位在所述底座上。

12、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插槽内还设置有橡胶层,通过所述橡胶层对所述插片进行夹持。

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通过第二光学体顶部设置有的进光面进入光线提供给辅助出光体,并由第三出光面出对近光光束中的暗区进行补充,从而无需在透镜上设置小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led远近光模组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led光源组件以及光束成型组件,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述第一led光源位于所述第二led光源上方;所述光束成型组件包括第一光学体和第二光学体,两者结构相对独立,所述第二光学体的顶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明暗截止线成型面、进光面和支撑面,其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辅助出光体,所述辅助出光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三出光面;所述第一光学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光学体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上方,使得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与进光面由所述第一光学体的下方向前延伸出;所述光束成型组件与led光源组件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位于所述第一led光源的前方,所述第二光学体位于所述第二led光源的前方;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用于与所述第一led光源、第一光学体配合形成带明暗分界线的近光光束;所述进光面用于光线进入提供给所述辅助出光体,并由所述第三出光面出对所述近光光束中的暗区进行补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出光面,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的宽度a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宽度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的中部设置有挡光台,所述挡光台用于对近光光束中照射在50l炫目点的光线进行遮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台的宽度为3-4.5mm,高度为0.05-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面的宽度c为2.5-4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呈角度倾斜,倾斜角度范围为85-10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一限位孔,当所述第一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时,使得所述led光源组件限位在所述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体通过所述第一光学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光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外侧设置有插卡脚,所述插卡脚上设置有卡接用的凸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接口;所述第二光学体的两侧设置有插片,所述插片的后端设置有预压平台;所述第二光学体设置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第一光学体两侧的所述插槽插入所述插片,并通过所述插槽的入口端抵触所述预压平台,将所述第二光学体预压在所述底座上,同时所述第一光学体上的所述插卡脚卡入所述卡接口,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从而将所述第二光学体同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体与第二光学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柱和第二限位孔,当所述第二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时,使得所述第二光学体限位在所述第一光学体上;所述第一光学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第三限位柱和第三限位孔,当所述第三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三限位孔时,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限位在所述底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内还设置有橡胶层,通过所述橡胶层对所述插片进行夹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包括底座、LED光源组件以及光束成型组件,光束成型组件包括第一光学体和第二光学体,两者结构相对独立,第二光学体的顶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明暗截止线成型面、进光面和支撑面,并在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辅助出光体,辅助出光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三出光面,第一光学体位于支撑面上方,使得明暗截止线成型面与进光面由第一光学体的下方向前延伸出,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用于与第一LED光源、第一光学体配合形成带明暗分界线的近光光束;进光面用于进入光线提供给辅助出光体,并由第三出光面出对近光光束中的暗区进行补充。本技术,结构简单,能有效解决LED远近光模组出现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维海诺汽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